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的出台促成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研究者、改革者对课堂的师生关系和教师角色作出了多种全新的定位。如把师生关系定位为导演与演员、伴奏与主奏、谈话节目主持人与嘉宾、学习的伙伴等,无论那一种定位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让学生成为课堂实践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倡导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的互动学习方式的全新理念。
如何实现课堂的平等与民主,笔者认为可从课堂组织和设计上进行几点尝试。
一、 与学生“同步”,做学生学习的伙伴
笔者认为平等首先应该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安排上,师生做到共同参与,互动合作,教者在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体验、想象、讨论、表达、写作这些课堂活动中融入其中,与学生同步进行,而不能游离于学生课堂的思维活动之外。虽然教师的思维层次、认识高度、知识结构、鉴别能力可能优于学生,在备课过程中也进行了细致的准备,但课堂上教者不应仅仅重复自己的思维,还应该与学生共同参与,一起学习,这样才会有新的探索、新的发现,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师课堂上参与学生的阅读、思考、讨论、写作等实践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者加深对学生认知状况和思维特点的了解,进行更好地启发和引导,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营造民主、竞争的学习氛围。
二、 与学生“共鸣”,做学生谈心的朋友
平等是指课堂交流中师生的心理定位。人与人之间最愉悦最深入的交流应该是情感和精神层面的沟通。中学课本当中许多内容都蕴涵丰富而厚重的情感,或高昂、或低沉、或欢快、或悲凉、或憧憬、或怀旧、或热爱、或憎恶。新课标指出,课堂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平台。要深入地展开对话必然要有情感的交流,师生共同感受、体验文本,一起受到感染和熏陶,引起共鸣。这就要求教者在课堂上要打开情感的闸门,适当地释放、吐露、表达自己的情感。教者应把对文学作品的深切感悟,融入到自己丰富的生活体验中,来和学生敞开心扉真诚交流,只有和学生取得情感的沟通,才能使所学的知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影响。我们都记得魏巍《我的老师》和于漪《往往依依》中老师深情赋诗的场景,这些场景令学生终生感动不已。如果教师在课堂上 “冷血”,课堂就会死气沉沉,就谈不上平等民主的交流了。另外,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各不相同、千变万化的,时而愉悦、稳定、平衡,时而烦躁、波动、紧张;时而积极自信,时而消极自卑;对教师基本是感激、信赖、亲近,个别也会有戒备、疏远,甚至对立的一面。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最佳,教者在教学中应始终保持宽容、轻松、愉悦的情绪带领学生共同去探讨和学习,这样才会从情感层面和学生形成“共鸣”,从而在心理上实现课堂的师生平等和教学过程的民主化。
三、 让学生“存异”,做学生辩论的对手
新课标倡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学生敢于勇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求知欲、发现欲、创造欲都是一个人的本能。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平等、民主、自由的空间和氛围,所以教师在课堂一方面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设计探究话题,创设发散情境;另一方面必须关注和尊重学生课堂上提出的见解,而不能轻易地用参考书上的观点或某位专家的观点或者教者自己的观点来忽略、排斥、否定学生一些有着自己真切体验的个性化见解,否则教师不但不能打开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反而会给学生思维设置了一中瓶颈或藩篱,严重地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要平等民主,课堂上就不能完全“求同”,应鼓励学生“存异”, 教者对一些个性化的观点要敏锐指出其价值所在,这样既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思考、创造、表达的积极性,让课堂上“百花齐放”“万家灯火”。有时就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可以适当“分类”“分派”,这样可以使观点产生碰撞和交锋,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四、 让学生“互评”,做学生点评的听众
课堂上实现平等民主,对学生课堂回答评价的渠道和方式的变化也是极其必要的。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在冷落、批评、斥责中苦熬,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课堂上要全力去找学生回答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老师的表扬声、赞美声、鼓励声中学习。但一味地叫好、廉价的赞颂,时间长了,学生也就麻木了,也就失去了课堂评价的效果。除了夸奖和鼓励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评价是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回答受到了同学、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让教师和学生及时指出其价值所在,鼓励学生之间“互评”和学生评价老师,即使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在提出自己想法的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平等感和主人翁意识,从而激发他继续思考、表达甚至论辩的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民主化。
在课堂实际操作中,有时一个教学步骤中就体现了“同步”“共鸣”“存异”“互评”四种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甚至在一节课的不同教学步骤中都需要不停地转换角色。当教师把在课堂组织和课堂设计和教者性格特征融为一体时,便最终在教师角色定位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样更有利于贯彻新课程精神,实现教育教学的真正改革。
(阜宁县陈集中学)
如何实现课堂的平等与民主,笔者认为可从课堂组织和设计上进行几点尝试。
一、 与学生“同步”,做学生学习的伙伴
笔者认为平等首先应该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安排上,师生做到共同参与,互动合作,教者在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体验、想象、讨论、表达、写作这些课堂活动中融入其中,与学生同步进行,而不能游离于学生课堂的思维活动之外。虽然教师的思维层次、认识高度、知识结构、鉴别能力可能优于学生,在备课过程中也进行了细致的准备,但课堂上教者不应仅仅重复自己的思维,还应该与学生共同参与,一起学习,这样才会有新的探索、新的发现,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师课堂上参与学生的阅读、思考、讨论、写作等实践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者加深对学生认知状况和思维特点的了解,进行更好地启发和引导,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营造民主、竞争的学习氛围。
二、 与学生“共鸣”,做学生谈心的朋友
平等是指课堂交流中师生的心理定位。人与人之间最愉悦最深入的交流应该是情感和精神层面的沟通。中学课本当中许多内容都蕴涵丰富而厚重的情感,或高昂、或低沉、或欢快、或悲凉、或憧憬、或怀旧、或热爱、或憎恶。新课标指出,课堂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平台。要深入地展开对话必然要有情感的交流,师生共同感受、体验文本,一起受到感染和熏陶,引起共鸣。这就要求教者在课堂上要打开情感的闸门,适当地释放、吐露、表达自己的情感。教者应把对文学作品的深切感悟,融入到自己丰富的生活体验中,来和学生敞开心扉真诚交流,只有和学生取得情感的沟通,才能使所学的知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影响。我们都记得魏巍《我的老师》和于漪《往往依依》中老师深情赋诗的场景,这些场景令学生终生感动不已。如果教师在课堂上 “冷血”,课堂就会死气沉沉,就谈不上平等民主的交流了。另外,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各不相同、千变万化的,时而愉悦、稳定、平衡,时而烦躁、波动、紧张;时而积极自信,时而消极自卑;对教师基本是感激、信赖、亲近,个别也会有戒备、疏远,甚至对立的一面。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最佳,教者在教学中应始终保持宽容、轻松、愉悦的情绪带领学生共同去探讨和学习,这样才会从情感层面和学生形成“共鸣”,从而在心理上实现课堂的师生平等和教学过程的民主化。
三、 让学生“存异”,做学生辩论的对手
新课标倡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学生敢于勇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求知欲、发现欲、创造欲都是一个人的本能。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平等、民主、自由的空间和氛围,所以教师在课堂一方面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设计探究话题,创设发散情境;另一方面必须关注和尊重学生课堂上提出的见解,而不能轻易地用参考书上的观点或某位专家的观点或者教者自己的观点来忽略、排斥、否定学生一些有着自己真切体验的个性化见解,否则教师不但不能打开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反而会给学生思维设置了一中瓶颈或藩篱,严重地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要平等民主,课堂上就不能完全“求同”,应鼓励学生“存异”, 教者对一些个性化的观点要敏锐指出其价值所在,这样既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思考、创造、表达的积极性,让课堂上“百花齐放”“万家灯火”。有时就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可以适当“分类”“分派”,这样可以使观点产生碰撞和交锋,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四、 让学生“互评”,做学生点评的听众
课堂上实现平等民主,对学生课堂回答评价的渠道和方式的变化也是极其必要的。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在冷落、批评、斥责中苦熬,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课堂上要全力去找学生回答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老师的表扬声、赞美声、鼓励声中学习。但一味地叫好、廉价的赞颂,时间长了,学生也就麻木了,也就失去了课堂评价的效果。除了夸奖和鼓励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评价是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回答受到了同学、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让教师和学生及时指出其价值所在,鼓励学生之间“互评”和学生评价老师,即使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在提出自己想法的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平等感和主人翁意识,从而激发他继续思考、表达甚至论辩的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民主化。
在课堂实际操作中,有时一个教学步骤中就体现了“同步”“共鸣”“存异”“互评”四种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甚至在一节课的不同教学步骤中都需要不停地转换角色。当教师把在课堂组织和课堂设计和教者性格特征融为一体时,便最终在教师角色定位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样更有利于贯彻新课程精神,实现教育教学的真正改革。
(阜宁县陈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