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安之,彝陵人。天启元年乡试为缪昌期所取,次年中进士。桂王时,拜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兼吏、兵二部尚书。今辑得其佚文11篇,其文章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文安之又以诗文结交容美、酉阳土司,激励其抗清之志,作品对研究土家族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安之;佚文辑考
中图分类号:F0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9)02-0068-06
文安之,彝陵人。天启元年(1621)乡试,为缪昌期所取。次年,中进士。因生性耿介,多忤逆权臣,几次削籍。桂王时,拜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兼吏、兵二部尚书,总督川湖诸军务。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1659),其谋攻打重庆不果,又逢桂王遁入缅甸,郁郁而卒。《明史》卷二百七十九列传第一百六十七有传。
文安之是南明政权的重要人物,辗转广西、云南、贵州、重庆等地,参与了很多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活动。其事迹多见诸史志,然其诗文集不得见,所作诗文散见各书。前已将其佚诗呈览。2017年11月,《明末宰相文安之》一书出版,其中收录佚文6篇,这6篇文章恕不再列出全文。今又从《江阴东兴缪氏家集》等文献中辑得佚文5篇。这11篇佚文皆校对文字,并考证写作时间及相关事宜,公诸于世。其文章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他又以诗文结交容美、酉阳土司,激励其抗清之志,作品对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上缪当时师书》
安之敬禀,春莫得老师入山之信,不胜惊愕。继见十九人疏欺上枉下,不畏鬼神,若此是尚可与同碗而食乎?二媪世界,满眼豺虎,苟获稍宽一分,即是厚幸。从来意外之祸,以为雠,犹有程量,出于忌,则何所不至也。应山三君子,忽焉没矣。眼见国是倒翻,黑白莫辨,愤懑之余,付之叹息。老师冰玉声价,所谓奴隶亦知其清白者也。日者新参元老举动必有过人,彼苍岂长寐耶?安缴节之限,原订首秋,以伤暑,中途请告。今幸邀旨沿途调理矣。杨兄还,肃此上候福安。安养疴家园,意图买舟东下,彩晤清光,惟老师照鉴不尽。诸世兄未及另启,以杨兄舣篙索书,据案草上,敢乞申意。重阳前三日。
本文见《(光绪)东兴〈缪氏族谱〉》卷四十,又见缪幸龙主编《江阴东兴缪氏家集》(下),殆作于天启五年(1625)九月初六,该信署名“天启壬戌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湖广文安之汝止”,信中提及“春暮得老师入山”,自己则“养疴家园”,文尾又署“重阳前三日”。综合以上信息,而作此判断。
缪当时即缪昌期,“当时”乃其字。文安之称之为师,是因天启元年(1621)乡试为昌期所录。缪之镕编《文贞公年谱》“天启元年辛酉,公六十岁”条载:“三月抵都门,旋补检讨。四月到任拜官。六月奉命充湖广乡试正考官,举士九十八人。所得多名士,联捷者八人。第二名文安之,公尤器赏之。次年,安之入馆,选是科策论,俱寓规讽,语侵魏忠贤。”
所言缪昌期入山,因为魏忠贤所忌恨,而具疏乞假归乡,其时在天启四年十二月。《文贞公年谱》“天启四年”条载,“十二月出京”,后被削籍。“天启五年”条载,“三月抵家,杜门不出,终日书卷翰墨自娱。……六月,中旨逮涟等六人下狱杀之,南星及公等俱削籍。”天启六年四月卒于北镇府司狱。“天启六年”条载:“及削职后,忠贤憾不至。二月于他疏劾公已削籍犹冠盖延宾,令缇骑逮问。……三月初三日,公得逮信,即拜别家庙,初五日就逮。……四月初十日抵都,……翌日下北镇府死狱。……公不胜刑,四月二十九日,橐馇中传出寸纸,白是而绝。”
年谱所载与《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相合。《明史》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三《缪昌期传》载:“及向高去,韩爌秉政。忠贤逐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及涟、光斗,爌皆具揭恳留。忠贤及其党谓昌期实左右之。而昌期于诸人去国,率送之郊外,执手太息,由是忠贤益恨。昌期知势不可留,具疏乞假,遂落职闲住。五年春,以汪文言狱词连及,削职提问。忠贤恨不置。明年二月复于他疏责昌期已削籍犹冠盖延宾,令缇骑逮问。逾月,复入之李实疏中,下诏狱。昌期慷慨对簿,词气不挠,竟坐赃三千,五毒备至。四月晦,毙于狱。”又有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一《魏忠贤乱政》载,天启五年春正月,“罢礼部侍郎何如宠、右谕德缪昌期,削太仆寺少卿刘宗周籍,起用阮大铖十一人”。天启六年三月,“左谕德缪昌期下狱”。由是可知,缪昌期于天启四年十二月请辞离京,天启六年三月被执赴京,四月亡于监狱。该信署“重阳前三日”,只能是天启五年九月初六日。
谈迁《国榷》卷八十六载,甲子天启四年(1624)正月癸酉日,文安之等授检讨。卷八十八载,丁卯天启七年(1627)十二月乙卯,文安之为南京国子司业。由是可知,文安之当在天启四年左右请疾归养,崇祯初始赴京履职。
又查缪昌期《从野堂存稿》卷六有《与门生文汝止》一信,曰:“客秋见报,知门下缴节请假,奉沿途调理之旨,且以休沐,且以观时,甚慰。”此当为文安之上书之复信。
二、《申孔嘉<四书铎>序》
本文作于崇禎四年(1632)八月左右,见光绪《永年县志》卷三十九《艺文》。《明末宰相文安之》第260—261页依此。
此序开头就交待了写作时间,即申孔嘉适领仪封县事时。清代申涵光编《申端愍公年谱》“四年辛未”交待了《四书铎》刊刻的情况,曰:“吏部观政房考,为侍讲文铁庵先生安之刻……七月筮仕,得河南开封府仪封县知县。八月赴任。时中州尚全盛,仪小邑,易治。……刻《君子亭诗》《四书铎》《诗经铎》行于时。”由此可知,申孔嘉为文安之崇祯四年吏部观政房考时所取士。又有明代佚名编《明崇祯四年辛未科三代履历》载,“诗二房,翰林院侍讲承德郎加俸一级文安之,湖广夷陵人”,后附“门生”名单中有申佳胤、漆加祉等。申孔嘉于崇祯四年八月赴任仪封,刊刻《四书铎》等书,并请文安之为之序。
申孔嘉,即申佳胤。陈鼎《东林列传》卷九《申佳胤传》:“申佳胤,字孔嘉,一字井眉,号素园。……崇祯四年举进士,授河南仪封知县。……调繁杞县。……擢吏部文选司主事。……转考功员外郎。……薛国观方柄国,与学士文安之有谷郤,中以蜚语及佳胤。佳胤故安之所取士。佳胤上书太宰,请独受谴,不听,降南京国子监博士。”薛国观败,迁大理寺评事,随后迁太仆寺丞。崇祯十七年,北京城陷,投井死。清代黄虞稷撰《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七“崇祯辛未科四年”条载:“申佳胤《申端愍公诗集》三卷。” 至于《四书铎》,笔者尚未得见。据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五十九《四书》载曰:“申氏佳胤《四书铎》,阙卷,未见。”
三、《上钱机山相国书》
不孝安之,天罚深重,贻祸先严,苫次饮泣,归命无所。荷老先生霄谊垂念,远使下奠,忘年忘分,捧读魂摇,存没之感,奕世志之矣。前辱老先生台缄下贲,以公兄偶稽裁复,方切竦息,忽罹孤苦。世兄辈复因试竣遄归,俯谅棘人,末遑下索。然缅怀老先生引掖后进,冲襟雅量,令人应接不暇。不孝虽在凶闵中,未敢一刻置也。日以扶榇西归,怅望斗山,有怀莫吐,他日傥邀天幸,乘便得过云间,定当请事函文,祈闻所未闻。望履瞻云,行有待耳。敝同年芝田兄,山居寂寂,东粤往还,颇艰行路。承远念真切,此行取道
江油,当恭传台旨,怂恿东下。芝田闻命之余,夙驾应非难也。使旋肃此勒,复并谢瑶赐。一芹附缄,伏惟垂炤,嗣容专候,不尽感私。
此信殆为崇祯十二年(1639)作,据《湖北文徵》第五卷载。
信中述及文安之父丧。文国珍当卒于己卯年,即崇祯十二年(1639)。《明末宰相文安之》一书有文国珍卒年记载。书中援引《文门谱略》文安之传中资料,日荥经“己卯承乏南大司成,晋封朝列大夫、南京国子监祭酒,享年八十二岁”。附录三有其女婿毛寿登所撰文安之铭文一篇,内曰:“己卯为南大司成,丁荥经公艰,扶榇归里。”文国珍因曾任荥经县令六年,故文中以“荥经”称之。民国《荥经县志》卷四、嘉庆《四川通志》卷百十三《职官·政绩》有传。川志曰:“字华玉,湖广夷陵举人,万历四十五年任县事,实学通才,恩威并着。子安之壬戌科翰林。”民国《荥经县志》曰:“在任六年。”文国珍卒时,文安之已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据谈迁《国榷》卷九十七载,己卯崇祯十二年正月丁亥日,“文安之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庚辰崇祯十三年(1640)七月辛巳日,削籍。
另外,文中提及芝田即毛羽健“山居寂寂”,其时在公安,《明史》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六有其传。毛羽健为天启壬戌進士,历官万县县令、巴东县令、云南道御史。乾隆《夔州府志》卷六《官绩》载:“毛羽健,湖广公安进士,天启间知万县三载。”康熙年间《荆州府志》卷之二十六载:“时巴邑为奢崇明蹂躏,需良吏,遂移巴令。”天启五年,因逆阮大铖被降级归里。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一“崇祯三年(1630)二月”条载,天启四年(1624),“其后左魏被陷,皆大铖意也。至是御史毛羽健劾其党邪,明年追论削籍。”崇祯初复起原职。崇祯三年,因袁崇焕案革职归。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之五:“后座袁崇焕党革职,归卒。”《明史》毛羽健传亦载曰:“有袁崇焕下狱,主事陆澄源以羽健尝疏誉崇焕劾之,落职归,卒。”
钱机山即钱龙锡,《明史》卷三百五十六列传二百七、陈鼎《东林列传》卷十八皆有传。《东林列传》曰:“钱龙锡,字稚文,号机山,南直隶华亭人。万历丁未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升春坊谕德、詹事府少詹事、掌南院事、礼部侍郎。天启中,魏忠贤乱政,削夺去官。思陵即位,既诛忠贤,……以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崇祯元年六月,加太子太保,晋文渊阁大学士。”据《明史·东林列传》载,崇祯二年(1629),袁崇焕因杀毛文龙事下狱,钱龙赐连株受谤,屡上疏辩解,最终引疾而致仕。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杀。钱龙赐再遭谤,于同年十二月逮至下狱。崇祯四年五月释狱,戍定海卫,戍卫十二年。福王时,复官归里,未几卒。
四、毛芝田御史传书后
毛公居台谏三年,疏无虑百余上。其大指在审官方,别流品,剔积弊,而尤发指于诸奸之连结。所纠弹如乌城、德州、桐城,皆奸人之雄也。不惩前,不怵后,固刚肠哉!余考史,李林甫得君,当开元二十五年,识者以二十五年前不蚤弹射为遗憾。王安石恶稔于熙宁,而祸胎于嘉祐。虽涑水氏,尚尤失之当。侍御之论,列德州蔡奕琛。时蔡方补文选郎耳,暨后乌程蔓引,遂以掌铨躐政府。幸诸君子封弧群射而去,称焦头烂额功,抑知曲突徙薪。
芝田于二十年前早已洞识其奸乎!是又吕献可所把臂称快者也。诸奸磨牙舚舌于侍御者,已非一日,因摘其条议东事语,兴莫须有之狱。余时目击情事,按剑无从。尝思在昔,沈青霞之争款贡,杨椒山之争马市,暨公以五问争边事,从近皆事关封疆,为历朝三大案。毛公之于乌程,何异杨沈之于分宜乎?寇陷荆郡,尤与其门人偏抚李乾德同守岳常,斩贼甚众。巳而道病,惟以国贼未灭,燕京将危为虑。若公者,可谓明达慷慨,之死不回者矣。
此篇见光绪《荆州府志》卷之四十七《名臣》,附毛芝田传后。当作于毛羽健病逝之后,即崇祯十六年(1643)八月以后。时文安之削籍在家。
毛羽健罢官后,曾于崇祯十六年协助李乾德守岳阳、常德,抵抗李白成、张献忠军的进攻,不久,死于道中。同治《公安县志》卷八《杂记·补遗》谓其:“后白戍所归,值寇陷荆郡,犹与门人偏抚李乾德同守岳常,斩贼甚众。巳而道病,寻卒,归葬。”
据嘉庆《巴陵县志》卷二十九《事纪》载,崇祯十六年夏四月,巡抚都御史李乾德大败闯贼于洞庭湖。五月,歼张献忠部于岳城。八月,岳州陷。由此推断,毛羽健当病逝于崇祯十六年(1643)八月前后。
五、《阖邑颂乡宦侯公碑记》
尝谓今天下受朝廷股肱之话,而动思远举,以安社稷为心者,有人矣;专喉舌之司,而披丹摅赤,以弼直答神明者,有人矣。职任枢要而贤能行其所学,任在军旅而封疆,不倦于勤。或省会之一面,守土之一方,而保绥赖以无虞,休养得其至当,比比而然矣。要不过体皇上奉天子民之德而各勉焉。于其位之所当尽者,试方之诗书所称,不懈于位,民之攸暨,庶政惟和,万国成宁,奚以加焉?若乃身居闾巷,而宾朋故旧往来杂沓也,车马仆御靡焉相矜也。以迨求田问舍,耳厌目饫,习尚纷如也,独有人焉?志安社稷,不忘圣明,惟恐井里之多事,而行所学以加惠。保绥休养,不歹朱月艮官任事之日,则诚难哉!则诚难哉!夫宁矫俗违众,要誉为名高乎?盖必其天性所成,立身有基。抑家世清廉,遗子孙者厚。故忠孝德业,天备之耳。 不佞曩以辛未之春闱,分校葩经。午夜焚香默祷,愿得贤良士,尤愿得之吾楚,可相切劘,以报国家。炉篆缥缈之际,首拔一卷,乃公安侯君异度。理则深厚,度则舂容,词则宏博。想其人必如金如玉,鼎铉可期者。及揖见之,而对大廷,实获我心。旋奉命治邑粤之阳江,卓异有声,已拜内召。而读礼家居,更闻恬静寡营,手不释卷,仍然寒窗风味。其有心于苍生可知矣。适不佞北上,取道陪京,舟迫公安之油江口,亦将进而切劘之,以不违乎初念。忽阖邑乡耆粮长绕揖而告曰:“唯公知人,以有今日。”及询之,则颂侯君德为,条其邑利弊于当路,而刊行称便者。词有之曰:“起我疮痍,解我倒悬。匪身为之,实称象贤。其先君子,令德绵延。桑梓怀恩,木锓石镌。”居有间,子衿数十辈投刺而进,语其事甚详。喜动眉宇,谓其乡先达邹庄简公,改正南粮,省民千金;方伯龚春所公,疏豁以塞秋税若干,真可媲美流芳。公安年苦灾疫,荷此宏施,乞公赠言,以勒不朽。不佞初心,惊而异之。嗣乃侦,其实不爽也。至若君之文学不负科第,政事不负天子,德行不负前人,友弟不负乡邻。总不负不佞之鉴取者也,尚有进焉者。昔韩魏国公每谓“保初节易,保晚节难”,真宰相语也。苏公《题欧阳文忠公家书后》曰:“凡人勉强于外,何所不至,惟考之于其终,乃见真伪。”此皆名臣实录。士大夫之规箴,可移于官之训诫者也。侯子以此报公安歌咏之情,而永终誉也。庶有当乎?是为记。
本文应作于崇祯十年(1637)文安之丁母忧结束即将赴京任职时。同治《公安县志》中本文署名谓“春坊庶子文安之”,文中又有“适不佞北上,取道陪京”之说。据毛寿登所撰文安之铭文载,“己巳(崇祯二年,1629)……以国子监司业召。……甲戌(1635)丁内艰。丁丑(1637)以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掌司经局印,纂修实录。己卯(1639)为南大司成。”丁丑年分别记文安之为“左谕德”和“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因左春坊左庶子官阶高于左谕德,殆丁丑年五月后,文安之由左谕德升左春坊左庶子。
六、《少保大学士方忠介公传》
余当甲申之变,伏处田间。时流氛孔炽,道路阻绝。至午日后,始得确音。地方沦丧,无有司为之主。余与同志,率父老子弟哭临野寺,北向长号,攀龙髯而莫逮也。继闻同年大学士方公,大司农倪公,或被执不屈,抗节惨死。或临难不苟,从容就义。又与诸同志设位而哭。越一载,方公次子征思,持给舍昊东张公所为《襄西夫子行状》再拜,涕泣请曰:“先君子遭际圣明,立朝仅半载,而时事日非,势难救挽,以身殉国。惟公知先君子最深,请传其事。先君子死且不朽,征思亦死且不朽。”余相持而泣者久之。
思当熹庙辛酉,余与公同举于乡,相见于西溪缪夫子之门。夫子见余二人欢甚,以国士目之。余二人见知于大君子,亦私相庆慰,遂订公车北上。壬戌,同捷南宫。余滥竽馆职,公筮仕户曹。值逆阉擅权,罗织正人君子。缪夫子与杨、左诸公同被惨祸。余不安其位,请终养归里。公独周旋于患难之间,起居省视,较昔倍谨。及夫子拷死诏狱,公视其含殓,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当珰焰大炽之际,公乃为人所不敢为,其见义勇为如此。
公监督太仓银库,继监督禄米仓。出入会计,成自简阅,毫不假手胥役。积弊陋规,尽行厘革。人皆服其廉能。其处脂膏,而能不自润如此。继管理永平粮储。时军兴旁午,征发绎骚。公善为调剂。左辅重地,屹若长城。适小人鲜耻,为逆珰建祠。卢龙道臣,耿公如杞,以崛强贾祸,大小臣工莫不风靡。祠成,强公题额。公伪称垣圮伤臂,拜疏请告,坚卧不起。值怀宗御宇,始出视事。其守正不阿如此。
戊辰,改元崇祯。命修宣德旧政,精择群臣廉干者为诸剧郡太守。公在选中,出为松江知府。松多世家巨族,赘视官长,鱼视小民。公甫下車,即申厉禁,不避权贵,奉三尺以从事。终公之任,无敢犯者。其不畏强御如此。
松赋役甲天下,民困莫支。公稽核历代钱粮加增始末,搜讨备详,载诸郡乘。犹自以不能奏减为恨。所属上海,地瘠民贫,役繁费重,大为民害。前顾光禄捐置义田,仅给华、青两县,独上海有向隅之泣。公于崇祯七年将历年节省浮费,并积储备赈之需。又自捐赏俸,共得银八千九百八两七钱八分零,发上海县,买田二千八百亩,取租赡役,迄今攸赖。至于宣扬教化,士风丕振,积储赈济,岁不苦饥。筑塘则海若效灵,禁奸则萑苻绝迹。历俸十四年,屡举卓异,竟以强项逮问。幸遘圣明,乃奉特旨昭雪。寻持外宪督漕,而飞挽先期。超擢内台佐宪,而奸贪落胆。诸所条奏,无不允行。再奉特旨,以原官兼大学士,入阁办事。三辞不允,然后拜命。
时逆贼蹂躏秦晋,畿辅震惊,大势已不可为。公感恩知,披陈剀激。上每优礼答之。又奉特旨,晋官户兵二部尚书兼大学士。如故总督漕运,屯田练兵,驻扎淮安。欲修永乐故事,辅皇太子,镇抚旧京。中有阻者,竟不果行。三月十九日,城陷,公即自缢阁中,为从役解救,扶出东长安门。遇贼,拥至伪将军刘宗敏处,与皇太子同锢一室。伪丞相牛金星等逼公草诏,公大骂不屈,备极拷掠,死而复甦者数次。贼后挟皇太子出关追吴师。贼败溃,传皇太子薨于乱军,公遂绝粒七日,扼吭而死。公当虞渊日沉,岂不能捐生殉义?维时东宫尚陷贼手,大臣以未死之身徐图观变,良有苦心。及乎国事全非,一线无望,同归一死,以尽臣心,成败利钝,非所计也。
忆戊寅、己卯之间,余承乏南雍,公以名太守久次不迁。闻贼张献忠陷谷城,趋入公第,搜得锢封者数十椟,疑为宝货。亟悉启之,皆经史典籍。献忠大惊,询知公家,深为叹服。及伪降就抚,即踞公第为馆舍,遇公兄弟子侄加礼,且云:“使天下官员尽如公清,献忠辈何苦作贼耶!”献忠再叛,巳举火焚劫,特导公之宗族臧获出城避难,冒称公之亲识,因而幸免者千余人。闻李自成初得公,抗节不屈,怒而肆毒。后知为公,即释归馆。令诸降者说公,公哂而不答。又朝夕遣人监视。及见公死,复畀公棺。浙商李廷献,豪侠尚义,谓公纪纲,曰:“是何堪以辱乃公,宜速弃去。”乃醵金置棺殓焉。
公操严一介,自奉甚薄,然乐善好施。凡疏而贤、亲而贫者,推解不厌。治事之暇,与诸名士讲道论文,一经奖拔,必登科第,且履蹈忠孝,蔚为名儒。四方之士,负笈执经者趾相错。襄西夫子,远近成宗焉。公之为人,有申屠嘉之直谅,卢怀慎之清操,姚崇之担当,范仲淹之慷慨。为相于国势凌替之余,又如文天祥。未及施张,赍志以没。呜呼!其可悲也已。公之懿行,难以枚举,谨摭其生平大节可为后世师法者传焉。
本文应作于顺治二年(1645)二月左右。传首曰“余当甲申之变,伏处田间”,又云方公卒“越一载”,其子来求传。据《明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方岳贡传载,岳贡死于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明史》载,(崇祯十七年)“四月朔日与瑜并释。十二日,贼既杀陈演等,令监守者并杀二人,监守者奉以缳,二人并缢死。”又据民国《谷城县志稿》卷五《宦绩》方岳贡传,谓崇祯十七年二月,“岳贡旋不食死”。
责任编辑:黄祥深
文字校对:夏雪
关键词:文安之;佚文辑考
中图分类号:F0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9)02-0068-06
文安之,彝陵人。天启元年(1621)乡试,为缪昌期所取。次年,中进士。因生性耿介,多忤逆权臣,几次削籍。桂王时,拜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兼吏、兵二部尚书,总督川湖诸军务。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1659),其谋攻打重庆不果,又逢桂王遁入缅甸,郁郁而卒。《明史》卷二百七十九列传第一百六十七有传。
文安之是南明政权的重要人物,辗转广西、云南、贵州、重庆等地,参与了很多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活动。其事迹多见诸史志,然其诗文集不得见,所作诗文散见各书。前已将其佚诗呈览。2017年11月,《明末宰相文安之》一书出版,其中收录佚文6篇,这6篇文章恕不再列出全文。今又从《江阴东兴缪氏家集》等文献中辑得佚文5篇。这11篇佚文皆校对文字,并考证写作时间及相关事宜,公诸于世。其文章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他又以诗文结交容美、酉阳土司,激励其抗清之志,作品对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上缪当时师书》
安之敬禀,春莫得老师入山之信,不胜惊愕。继见十九人疏欺上枉下,不畏鬼神,若此是尚可与同碗而食乎?二媪世界,满眼豺虎,苟获稍宽一分,即是厚幸。从来意外之祸,以为雠,犹有程量,出于忌,则何所不至也。应山三君子,忽焉没矣。眼见国是倒翻,黑白莫辨,愤懑之余,付之叹息。老师冰玉声价,所谓奴隶亦知其清白者也。日者新参元老举动必有过人,彼苍岂长寐耶?安缴节之限,原订首秋,以伤暑,中途请告。今幸邀旨沿途调理矣。杨兄还,肃此上候福安。安养疴家园,意图买舟东下,彩晤清光,惟老师照鉴不尽。诸世兄未及另启,以杨兄舣篙索书,据案草上,敢乞申意。重阳前三日。
本文见《(光绪)东兴〈缪氏族谱〉》卷四十,又见缪幸龙主编《江阴东兴缪氏家集》(下),殆作于天启五年(1625)九月初六,该信署名“天启壬戌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湖广文安之汝止”,信中提及“春暮得老师入山”,自己则“养疴家园”,文尾又署“重阳前三日”。综合以上信息,而作此判断。
缪当时即缪昌期,“当时”乃其字。文安之称之为师,是因天启元年(1621)乡试为昌期所录。缪之镕编《文贞公年谱》“天启元年辛酉,公六十岁”条载:“三月抵都门,旋补检讨。四月到任拜官。六月奉命充湖广乡试正考官,举士九十八人。所得多名士,联捷者八人。第二名文安之,公尤器赏之。次年,安之入馆,选是科策论,俱寓规讽,语侵魏忠贤。”
所言缪昌期入山,因为魏忠贤所忌恨,而具疏乞假归乡,其时在天启四年十二月。《文贞公年谱》“天启四年”条载,“十二月出京”,后被削籍。“天启五年”条载,“三月抵家,杜门不出,终日书卷翰墨自娱。……六月,中旨逮涟等六人下狱杀之,南星及公等俱削籍。”天启六年四月卒于北镇府司狱。“天启六年”条载:“及削职后,忠贤憾不至。二月于他疏劾公已削籍犹冠盖延宾,令缇骑逮问。……三月初三日,公得逮信,即拜别家庙,初五日就逮。……四月初十日抵都,……翌日下北镇府死狱。……公不胜刑,四月二十九日,橐馇中传出寸纸,白是而绝。”
年谱所载与《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相合。《明史》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三《缪昌期传》载:“及向高去,韩爌秉政。忠贤逐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及涟、光斗,爌皆具揭恳留。忠贤及其党谓昌期实左右之。而昌期于诸人去国,率送之郊外,执手太息,由是忠贤益恨。昌期知势不可留,具疏乞假,遂落职闲住。五年春,以汪文言狱词连及,削职提问。忠贤恨不置。明年二月复于他疏责昌期已削籍犹冠盖延宾,令缇骑逮问。逾月,复入之李实疏中,下诏狱。昌期慷慨对簿,词气不挠,竟坐赃三千,五毒备至。四月晦,毙于狱。”又有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一《魏忠贤乱政》载,天启五年春正月,“罢礼部侍郎何如宠、右谕德缪昌期,削太仆寺少卿刘宗周籍,起用阮大铖十一人”。天启六年三月,“左谕德缪昌期下狱”。由是可知,缪昌期于天启四年十二月请辞离京,天启六年三月被执赴京,四月亡于监狱。该信署“重阳前三日”,只能是天启五年九月初六日。
谈迁《国榷》卷八十六载,甲子天启四年(1624)正月癸酉日,文安之等授检讨。卷八十八载,丁卯天启七年(1627)十二月乙卯,文安之为南京国子司业。由是可知,文安之当在天启四年左右请疾归养,崇祯初始赴京履职。
又查缪昌期《从野堂存稿》卷六有《与门生文汝止》一信,曰:“客秋见报,知门下缴节请假,奉沿途调理之旨,且以休沐,且以观时,甚慰。”此当为文安之上书之复信。
二、《申孔嘉<四书铎>序》
本文作于崇禎四年(1632)八月左右,见光绪《永年县志》卷三十九《艺文》。《明末宰相文安之》第260—261页依此。
此序开头就交待了写作时间,即申孔嘉适领仪封县事时。清代申涵光编《申端愍公年谱》“四年辛未”交待了《四书铎》刊刻的情况,曰:“吏部观政房考,为侍讲文铁庵先生安之刻……七月筮仕,得河南开封府仪封县知县。八月赴任。时中州尚全盛,仪小邑,易治。……刻《君子亭诗》《四书铎》《诗经铎》行于时。”由此可知,申孔嘉为文安之崇祯四年吏部观政房考时所取士。又有明代佚名编《明崇祯四年辛未科三代履历》载,“诗二房,翰林院侍讲承德郎加俸一级文安之,湖广夷陵人”,后附“门生”名单中有申佳胤、漆加祉等。申孔嘉于崇祯四年八月赴任仪封,刊刻《四书铎》等书,并请文安之为之序。
申孔嘉,即申佳胤。陈鼎《东林列传》卷九《申佳胤传》:“申佳胤,字孔嘉,一字井眉,号素园。……崇祯四年举进士,授河南仪封知县。……调繁杞县。……擢吏部文选司主事。……转考功员外郎。……薛国观方柄国,与学士文安之有谷郤,中以蜚语及佳胤。佳胤故安之所取士。佳胤上书太宰,请独受谴,不听,降南京国子监博士。”薛国观败,迁大理寺评事,随后迁太仆寺丞。崇祯十七年,北京城陷,投井死。清代黄虞稷撰《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七“崇祯辛未科四年”条载:“申佳胤《申端愍公诗集》三卷。” 至于《四书铎》,笔者尚未得见。据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五十九《四书》载曰:“申氏佳胤《四书铎》,阙卷,未见。”
三、《上钱机山相国书》
不孝安之,天罚深重,贻祸先严,苫次饮泣,归命无所。荷老先生霄谊垂念,远使下奠,忘年忘分,捧读魂摇,存没之感,奕世志之矣。前辱老先生台缄下贲,以公兄偶稽裁复,方切竦息,忽罹孤苦。世兄辈复因试竣遄归,俯谅棘人,末遑下索。然缅怀老先生引掖后进,冲襟雅量,令人应接不暇。不孝虽在凶闵中,未敢一刻置也。日以扶榇西归,怅望斗山,有怀莫吐,他日傥邀天幸,乘便得过云间,定当请事函文,祈闻所未闻。望履瞻云,行有待耳。敝同年芝田兄,山居寂寂,东粤往还,颇艰行路。承远念真切,此行取道
江油,当恭传台旨,怂恿东下。芝田闻命之余,夙驾应非难也。使旋肃此勒,复并谢瑶赐。一芹附缄,伏惟垂炤,嗣容专候,不尽感私。
此信殆为崇祯十二年(1639)作,据《湖北文徵》第五卷载。
信中述及文安之父丧。文国珍当卒于己卯年,即崇祯十二年(1639)。《明末宰相文安之》一书有文国珍卒年记载。书中援引《文门谱略》文安之传中资料,日荥经“己卯承乏南大司成,晋封朝列大夫、南京国子监祭酒,享年八十二岁”。附录三有其女婿毛寿登所撰文安之铭文一篇,内曰:“己卯为南大司成,丁荥经公艰,扶榇归里。”文国珍因曾任荥经县令六年,故文中以“荥经”称之。民国《荥经县志》卷四、嘉庆《四川通志》卷百十三《职官·政绩》有传。川志曰:“字华玉,湖广夷陵举人,万历四十五年任县事,实学通才,恩威并着。子安之壬戌科翰林。”民国《荥经县志》曰:“在任六年。”文国珍卒时,文安之已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据谈迁《国榷》卷九十七载,己卯崇祯十二年正月丁亥日,“文安之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庚辰崇祯十三年(1640)七月辛巳日,削籍。
另外,文中提及芝田即毛羽健“山居寂寂”,其时在公安,《明史》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六有其传。毛羽健为天启壬戌進士,历官万县县令、巴东县令、云南道御史。乾隆《夔州府志》卷六《官绩》载:“毛羽健,湖广公安进士,天启间知万县三载。”康熙年间《荆州府志》卷之二十六载:“时巴邑为奢崇明蹂躏,需良吏,遂移巴令。”天启五年,因逆阮大铖被降级归里。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一“崇祯三年(1630)二月”条载,天启四年(1624),“其后左魏被陷,皆大铖意也。至是御史毛羽健劾其党邪,明年追论削籍。”崇祯初复起原职。崇祯三年,因袁崇焕案革职归。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之五:“后座袁崇焕党革职,归卒。”《明史》毛羽健传亦载曰:“有袁崇焕下狱,主事陆澄源以羽健尝疏誉崇焕劾之,落职归,卒。”
钱机山即钱龙锡,《明史》卷三百五十六列传二百七、陈鼎《东林列传》卷十八皆有传。《东林列传》曰:“钱龙锡,字稚文,号机山,南直隶华亭人。万历丁未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升春坊谕德、詹事府少詹事、掌南院事、礼部侍郎。天启中,魏忠贤乱政,削夺去官。思陵即位,既诛忠贤,……以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崇祯元年六月,加太子太保,晋文渊阁大学士。”据《明史·东林列传》载,崇祯二年(1629),袁崇焕因杀毛文龙事下狱,钱龙赐连株受谤,屡上疏辩解,最终引疾而致仕。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杀。钱龙赐再遭谤,于同年十二月逮至下狱。崇祯四年五月释狱,戍定海卫,戍卫十二年。福王时,复官归里,未几卒。
四、毛芝田御史传书后
毛公居台谏三年,疏无虑百余上。其大指在审官方,别流品,剔积弊,而尤发指于诸奸之连结。所纠弹如乌城、德州、桐城,皆奸人之雄也。不惩前,不怵后,固刚肠哉!余考史,李林甫得君,当开元二十五年,识者以二十五年前不蚤弹射为遗憾。王安石恶稔于熙宁,而祸胎于嘉祐。虽涑水氏,尚尤失之当。侍御之论,列德州蔡奕琛。时蔡方补文选郎耳,暨后乌程蔓引,遂以掌铨躐政府。幸诸君子封弧群射而去,称焦头烂额功,抑知曲突徙薪。
芝田于二十年前早已洞识其奸乎!是又吕献可所把臂称快者也。诸奸磨牙舚舌于侍御者,已非一日,因摘其条议东事语,兴莫须有之狱。余时目击情事,按剑无从。尝思在昔,沈青霞之争款贡,杨椒山之争马市,暨公以五问争边事,从近皆事关封疆,为历朝三大案。毛公之于乌程,何异杨沈之于分宜乎?寇陷荆郡,尤与其门人偏抚李乾德同守岳常,斩贼甚众。巳而道病,惟以国贼未灭,燕京将危为虑。若公者,可谓明达慷慨,之死不回者矣。
此篇见光绪《荆州府志》卷之四十七《名臣》,附毛芝田传后。当作于毛羽健病逝之后,即崇祯十六年(1643)八月以后。时文安之削籍在家。
毛羽健罢官后,曾于崇祯十六年协助李乾德守岳阳、常德,抵抗李白成、张献忠军的进攻,不久,死于道中。同治《公安县志》卷八《杂记·补遗》谓其:“后白戍所归,值寇陷荆郡,犹与门人偏抚李乾德同守岳常,斩贼甚众。巳而道病,寻卒,归葬。”
据嘉庆《巴陵县志》卷二十九《事纪》载,崇祯十六年夏四月,巡抚都御史李乾德大败闯贼于洞庭湖。五月,歼张献忠部于岳城。八月,岳州陷。由此推断,毛羽健当病逝于崇祯十六年(1643)八月前后。
五、《阖邑颂乡宦侯公碑记》
尝谓今天下受朝廷股肱之话,而动思远举,以安社稷为心者,有人矣;专喉舌之司,而披丹摅赤,以弼直答神明者,有人矣。职任枢要而贤能行其所学,任在军旅而封疆,不倦于勤。或省会之一面,守土之一方,而保绥赖以无虞,休养得其至当,比比而然矣。要不过体皇上奉天子民之德而各勉焉。于其位之所当尽者,试方之诗书所称,不懈于位,民之攸暨,庶政惟和,万国成宁,奚以加焉?若乃身居闾巷,而宾朋故旧往来杂沓也,车马仆御靡焉相矜也。以迨求田问舍,耳厌目饫,习尚纷如也,独有人焉?志安社稷,不忘圣明,惟恐井里之多事,而行所学以加惠。保绥休养,不歹朱月艮官任事之日,则诚难哉!则诚难哉!夫宁矫俗违众,要誉为名高乎?盖必其天性所成,立身有基。抑家世清廉,遗子孙者厚。故忠孝德业,天备之耳。 不佞曩以辛未之春闱,分校葩经。午夜焚香默祷,愿得贤良士,尤愿得之吾楚,可相切劘,以报国家。炉篆缥缈之际,首拔一卷,乃公安侯君异度。理则深厚,度则舂容,词则宏博。想其人必如金如玉,鼎铉可期者。及揖见之,而对大廷,实获我心。旋奉命治邑粤之阳江,卓异有声,已拜内召。而读礼家居,更闻恬静寡营,手不释卷,仍然寒窗风味。其有心于苍生可知矣。适不佞北上,取道陪京,舟迫公安之油江口,亦将进而切劘之,以不违乎初念。忽阖邑乡耆粮长绕揖而告曰:“唯公知人,以有今日。”及询之,则颂侯君德为,条其邑利弊于当路,而刊行称便者。词有之曰:“起我疮痍,解我倒悬。匪身为之,实称象贤。其先君子,令德绵延。桑梓怀恩,木锓石镌。”居有间,子衿数十辈投刺而进,语其事甚详。喜动眉宇,谓其乡先达邹庄简公,改正南粮,省民千金;方伯龚春所公,疏豁以塞秋税若干,真可媲美流芳。公安年苦灾疫,荷此宏施,乞公赠言,以勒不朽。不佞初心,惊而异之。嗣乃侦,其实不爽也。至若君之文学不负科第,政事不负天子,德行不负前人,友弟不负乡邻。总不负不佞之鉴取者也,尚有进焉者。昔韩魏国公每谓“保初节易,保晚节难”,真宰相语也。苏公《题欧阳文忠公家书后》曰:“凡人勉强于外,何所不至,惟考之于其终,乃见真伪。”此皆名臣实录。士大夫之规箴,可移于官之训诫者也。侯子以此报公安歌咏之情,而永终誉也。庶有当乎?是为记。
本文应作于崇祯十年(1637)文安之丁母忧结束即将赴京任职时。同治《公安县志》中本文署名谓“春坊庶子文安之”,文中又有“适不佞北上,取道陪京”之说。据毛寿登所撰文安之铭文载,“己巳(崇祯二年,1629)……以国子监司业召。……甲戌(1635)丁内艰。丁丑(1637)以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掌司经局印,纂修实录。己卯(1639)为南大司成。”丁丑年分别记文安之为“左谕德”和“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因左春坊左庶子官阶高于左谕德,殆丁丑年五月后,文安之由左谕德升左春坊左庶子。
六、《少保大学士方忠介公传》
余当甲申之变,伏处田间。时流氛孔炽,道路阻绝。至午日后,始得确音。地方沦丧,无有司为之主。余与同志,率父老子弟哭临野寺,北向长号,攀龙髯而莫逮也。继闻同年大学士方公,大司农倪公,或被执不屈,抗节惨死。或临难不苟,从容就义。又与诸同志设位而哭。越一载,方公次子征思,持给舍昊东张公所为《襄西夫子行状》再拜,涕泣请曰:“先君子遭际圣明,立朝仅半载,而时事日非,势难救挽,以身殉国。惟公知先君子最深,请传其事。先君子死且不朽,征思亦死且不朽。”余相持而泣者久之。
思当熹庙辛酉,余与公同举于乡,相见于西溪缪夫子之门。夫子见余二人欢甚,以国士目之。余二人见知于大君子,亦私相庆慰,遂订公车北上。壬戌,同捷南宫。余滥竽馆职,公筮仕户曹。值逆阉擅权,罗织正人君子。缪夫子与杨、左诸公同被惨祸。余不安其位,请终养归里。公独周旋于患难之间,起居省视,较昔倍谨。及夫子拷死诏狱,公视其含殓,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当珰焰大炽之际,公乃为人所不敢为,其见义勇为如此。
公监督太仓银库,继监督禄米仓。出入会计,成自简阅,毫不假手胥役。积弊陋规,尽行厘革。人皆服其廉能。其处脂膏,而能不自润如此。继管理永平粮储。时军兴旁午,征发绎骚。公善为调剂。左辅重地,屹若长城。适小人鲜耻,为逆珰建祠。卢龙道臣,耿公如杞,以崛强贾祸,大小臣工莫不风靡。祠成,强公题额。公伪称垣圮伤臂,拜疏请告,坚卧不起。值怀宗御宇,始出视事。其守正不阿如此。
戊辰,改元崇祯。命修宣德旧政,精择群臣廉干者为诸剧郡太守。公在选中,出为松江知府。松多世家巨族,赘视官长,鱼视小民。公甫下車,即申厉禁,不避权贵,奉三尺以从事。终公之任,无敢犯者。其不畏强御如此。
松赋役甲天下,民困莫支。公稽核历代钱粮加增始末,搜讨备详,载诸郡乘。犹自以不能奏减为恨。所属上海,地瘠民贫,役繁费重,大为民害。前顾光禄捐置义田,仅给华、青两县,独上海有向隅之泣。公于崇祯七年将历年节省浮费,并积储备赈之需。又自捐赏俸,共得银八千九百八两七钱八分零,发上海县,买田二千八百亩,取租赡役,迄今攸赖。至于宣扬教化,士风丕振,积储赈济,岁不苦饥。筑塘则海若效灵,禁奸则萑苻绝迹。历俸十四年,屡举卓异,竟以强项逮问。幸遘圣明,乃奉特旨昭雪。寻持外宪督漕,而飞挽先期。超擢内台佐宪,而奸贪落胆。诸所条奏,无不允行。再奉特旨,以原官兼大学士,入阁办事。三辞不允,然后拜命。
时逆贼蹂躏秦晋,畿辅震惊,大势已不可为。公感恩知,披陈剀激。上每优礼答之。又奉特旨,晋官户兵二部尚书兼大学士。如故总督漕运,屯田练兵,驻扎淮安。欲修永乐故事,辅皇太子,镇抚旧京。中有阻者,竟不果行。三月十九日,城陷,公即自缢阁中,为从役解救,扶出东长安门。遇贼,拥至伪将军刘宗敏处,与皇太子同锢一室。伪丞相牛金星等逼公草诏,公大骂不屈,备极拷掠,死而复甦者数次。贼后挟皇太子出关追吴师。贼败溃,传皇太子薨于乱军,公遂绝粒七日,扼吭而死。公当虞渊日沉,岂不能捐生殉义?维时东宫尚陷贼手,大臣以未死之身徐图观变,良有苦心。及乎国事全非,一线无望,同归一死,以尽臣心,成败利钝,非所计也。
忆戊寅、己卯之间,余承乏南雍,公以名太守久次不迁。闻贼张献忠陷谷城,趋入公第,搜得锢封者数十椟,疑为宝货。亟悉启之,皆经史典籍。献忠大惊,询知公家,深为叹服。及伪降就抚,即踞公第为馆舍,遇公兄弟子侄加礼,且云:“使天下官员尽如公清,献忠辈何苦作贼耶!”献忠再叛,巳举火焚劫,特导公之宗族臧获出城避难,冒称公之亲识,因而幸免者千余人。闻李自成初得公,抗节不屈,怒而肆毒。后知为公,即释归馆。令诸降者说公,公哂而不答。又朝夕遣人监视。及见公死,复畀公棺。浙商李廷献,豪侠尚义,谓公纪纲,曰:“是何堪以辱乃公,宜速弃去。”乃醵金置棺殓焉。
公操严一介,自奉甚薄,然乐善好施。凡疏而贤、亲而贫者,推解不厌。治事之暇,与诸名士讲道论文,一经奖拔,必登科第,且履蹈忠孝,蔚为名儒。四方之士,负笈执经者趾相错。襄西夫子,远近成宗焉。公之为人,有申屠嘉之直谅,卢怀慎之清操,姚崇之担当,范仲淹之慷慨。为相于国势凌替之余,又如文天祥。未及施张,赍志以没。呜呼!其可悲也已。公之懿行,难以枚举,谨摭其生平大节可为后世师法者传焉。
本文应作于顺治二年(1645)二月左右。传首曰“余当甲申之变,伏处田间”,又云方公卒“越一载”,其子来求传。据《明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方岳贡传载,岳贡死于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明史》载,(崇祯十七年)“四月朔日与瑜并释。十二日,贼既杀陈演等,令监守者并杀二人,监守者奉以缳,二人并缢死。”又据民国《谷城县志稿》卷五《宦绩》方岳贡传,谓崇祯十七年二月,“岳贡旋不食死”。
责任编辑:黄祥深
文字校对: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