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川口采油厂的发展是依赖于油藏储量,那么如何增产、如何平稳发展都是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精细管理和节约成本之外,细致的研究川口区域的地质结构和油藏构造就是重中之重,是率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延长组长6 沉积微相 储层开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每个时期的研究条件和研究技术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那么在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区域是所处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构造的川口东南区,该区域位于陕北延安市川口乡最东端,地理位置处于西北内陆的黄土高原腹地,地形地貌呈沟壑丘陵状,因为属于鄂尔多斯盆地的边缘,因此构造活动较为微弱,地层也相对平缓。川口东南区的构造基本继承了鄂尔多斯盆地区域构造。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勘探研究,该区域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在地质资料的收集和油藏构造的认识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鄂尔多斯盆地在经过漫长的形成后第一套的含油岩层就是三叠系延长组,在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以及对于川口东南区的化学资料、测井数据以及结合野外研究等资料,并应用石油地质等方面的书籍系统而全面的对研究区域的沉寂微相特征,油气藏的分布以及储层研究。
1 研究成果
川口东南区共有290口井,我们的研究主要针对此区域,通过研究确定延长组的主力油层为长6组,具体划分成四个小层,及长61、长62、长63和长64。在此基础之上,经过大量的资料整理和小层对比区分的结论绘制层面构造图,对其东南倾单斜,断层微弱的构造简单形态有了较深刻了解。
川口东南区主力砂体微相是以河道测缘砂为辅,水下的分流河道为主,属三角洲前缘的沉积特征。沉积微相的类型不同直接控制着砂体大小和薄厚程度,北东方位到西南方位为砂体的延伸方位。
通过研究分析,长6的化学物质主要由填隙物、泥石、高岭石等等矿物质碳酸盐组成,岩石较为成熟。研究区域层位储层以中度孔隙为主,也包含数量可观的较大孔隙度。
川口东南区属于低渗透储层,范围在15%间。分析采用夹层间的厚度和密度,级差以及突进的系数,得出非均质性,因此长6层属于非均质储层。
压裂缝隙、成岩缝隙以及构造结构缝隙,三者之间的共同力造成了川口东南区的长6油藏,但其预测度难,规律也不好掌握。我们通过对岩芯的观测,认为其裂缝是按最大化的应力方位,呈东西方位为主要方向,但同时也具有多变的特点。
通过油藏沙层的厚度分析来看四个小层中,长61主要集中于川口西部地区,长62集中于川口东南区中北部地区;长63在北部西部;长64富集于中部,发育较好的为长62和长63。
2 研究总结
2.1 通过对比研究对川口东南区长6组层的对比划分,结果是砂体厚度不大,层与层之间的位置较为稳定,连接程度好,油藏的分布也较为完善。针对整个区域的探勘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有了较为明确的布局思路。
2.2 通过对比分析过去的资料和数据,并按照川口东南区的地质构造背景情况,依次进行测井、粒度、构造、特征等等全方位的研究与分析,可以认为川口东南区,是河流测缘,发育水下的分流河道以及分流的沉积微相类型。
2.3 在过去勘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川口东南区区域的地质背景,以及岩石类型及其组合、沉积构造特征、粒度分析、测井相分析等,认为川口东南区属于湖泊河控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缘、分流的沉积微相类型。
2.4 长6的化学物质主要由填隙物、泥石、高岭石等等矿物质碳酸盐组成,岩石较为成熟。研究区域层位储层以中度孔隙为主,也包含数量可观的较大孔隙度。喉道类型分为:
①孔隙缩小型;②缩颈型;③片状;④弯片状;⑤管束状。缩颈型和片状喉道较多。长6是细喉较为普遍,少量的粗喉。川口东南区的储层发展和分布受沉积微控制和成岩作用的影响。
2.5 川口东南区属于低渗透储层,其孔隙度在11%-12%之间。非均质性很强,属非均质储层类型。
2.6 由于长6储层裂缝的多向性,在后期开采过程中,对于油井的布局和规划有了更为全面的规划,这对于川口采油厂的增产稳产有很大的帮助。
2.7 在平面上看,油气的展布有不均衡,针对不同小层的特征,和它们所处的方位,在油气藏的勘探过程中要集中于在长62和长63这两个小层上做文章。同时,合理有效的控制稳产,保证川口采油厂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依靠管理,一方面要依靠科学技术。尤其是石油勘探与开采,受限于诸多技术因素,因此更加需要科学进步和技术发展,研究地质特征和沉积微相特征能更进一步的让我们对区域构造有进一步的认知,这样在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才能够更加科学有效的进行发展,技术是难题也是挑战,和管理一样,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思考,有效的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让企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油气储层地质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
[2]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石油工业出版社.
[3]沉积物物源分析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
作者简介:
张凯(1983-),男,陕西延安人,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现任井下大队配液站站长,负责压裂液的配置管理工作。
关键词:延长组长6 沉积微相 储层开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每个时期的研究条件和研究技术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那么在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区域是所处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构造的川口东南区,该区域位于陕北延安市川口乡最东端,地理位置处于西北内陆的黄土高原腹地,地形地貌呈沟壑丘陵状,因为属于鄂尔多斯盆地的边缘,因此构造活动较为微弱,地层也相对平缓。川口东南区的构造基本继承了鄂尔多斯盆地区域构造。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勘探研究,该区域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在地质资料的收集和油藏构造的认识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鄂尔多斯盆地在经过漫长的形成后第一套的含油岩层就是三叠系延长组,在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以及对于川口东南区的化学资料、测井数据以及结合野外研究等资料,并应用石油地质等方面的书籍系统而全面的对研究区域的沉寂微相特征,油气藏的分布以及储层研究。
1 研究成果
川口东南区共有290口井,我们的研究主要针对此区域,通过研究确定延长组的主力油层为长6组,具体划分成四个小层,及长61、长62、长63和长64。在此基础之上,经过大量的资料整理和小层对比区分的结论绘制层面构造图,对其东南倾单斜,断层微弱的构造简单形态有了较深刻了解。
川口东南区主力砂体微相是以河道测缘砂为辅,水下的分流河道为主,属三角洲前缘的沉积特征。沉积微相的类型不同直接控制着砂体大小和薄厚程度,北东方位到西南方位为砂体的延伸方位。
通过研究分析,长6的化学物质主要由填隙物、泥石、高岭石等等矿物质碳酸盐组成,岩石较为成熟。研究区域层位储层以中度孔隙为主,也包含数量可观的较大孔隙度。
川口东南区属于低渗透储层,范围在15%间。分析采用夹层间的厚度和密度,级差以及突进的系数,得出非均质性,因此长6层属于非均质储层。
压裂缝隙、成岩缝隙以及构造结构缝隙,三者之间的共同力造成了川口东南区的长6油藏,但其预测度难,规律也不好掌握。我们通过对岩芯的观测,认为其裂缝是按最大化的应力方位,呈东西方位为主要方向,但同时也具有多变的特点。
通过油藏沙层的厚度分析来看四个小层中,长61主要集中于川口西部地区,长62集中于川口东南区中北部地区;长63在北部西部;长64富集于中部,发育较好的为长62和长63。
2 研究总结
2.1 通过对比研究对川口东南区长6组层的对比划分,结果是砂体厚度不大,层与层之间的位置较为稳定,连接程度好,油藏的分布也较为完善。针对整个区域的探勘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有了较为明确的布局思路。
2.2 通过对比分析过去的资料和数据,并按照川口东南区的地质构造背景情况,依次进行测井、粒度、构造、特征等等全方位的研究与分析,可以认为川口东南区,是河流测缘,发育水下的分流河道以及分流的沉积微相类型。
2.3 在过去勘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川口东南区区域的地质背景,以及岩石类型及其组合、沉积构造特征、粒度分析、测井相分析等,认为川口东南区属于湖泊河控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缘、分流的沉积微相类型。
2.4 长6的化学物质主要由填隙物、泥石、高岭石等等矿物质碳酸盐组成,岩石较为成熟。研究区域层位储层以中度孔隙为主,也包含数量可观的较大孔隙度。喉道类型分为:
①孔隙缩小型;②缩颈型;③片状;④弯片状;⑤管束状。缩颈型和片状喉道较多。长6是细喉较为普遍,少量的粗喉。川口东南区的储层发展和分布受沉积微控制和成岩作用的影响。
2.5 川口东南区属于低渗透储层,其孔隙度在11%-12%之间。非均质性很强,属非均质储层类型。
2.6 由于长6储层裂缝的多向性,在后期开采过程中,对于油井的布局和规划有了更为全面的规划,这对于川口采油厂的增产稳产有很大的帮助。
2.7 在平面上看,油气的展布有不均衡,针对不同小层的特征,和它们所处的方位,在油气藏的勘探过程中要集中于在长62和长63这两个小层上做文章。同时,合理有效的控制稳产,保证川口采油厂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依靠管理,一方面要依靠科学技术。尤其是石油勘探与开采,受限于诸多技术因素,因此更加需要科学进步和技术发展,研究地质特征和沉积微相特征能更进一步的让我们对区域构造有进一步的认知,这样在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才能够更加科学有效的进行发展,技术是难题也是挑战,和管理一样,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思考,有效的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让企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油气储层地质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
[2]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石油工业出版社.
[3]沉积物物源分析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
作者简介:
张凯(1983-),男,陕西延安人,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现任井下大队配液站站长,负责压裂液的配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