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寄宿学校的马超君从事班主任工作21年,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管理班级的“独门秘笈”——“三自经”:自由、自主、自信。她用自己的“独门秘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她也荣获了武汉市百优班主任、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书信亦传情
马超君的教育方式非常丰富,多样的方式让她能完成对学生的潜移默化。虽然QQ、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已经成为很多教师教学的一部分,但是,马超君更多的还是采用传统书信的形式与学生、家长交流。马超君总结了她采用书信的方式:开学时,师生书信传情,新学期祝福跃然纸上;母亲节、父亲节,亲子互动传情,真切感恩淌在纸笔间;家长会后,亲子互动传心声,殷切希望传达鼓励;心有千千结时,师生及时通信,化解烦恼、消除误会、心与心贴得更近;作业本微信互动,家校沟通无距离;一对一书信互动,特殊对象频关注;学期末,师生书信传情,学期总结再回味。
马超君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教育要做的不是揠苗助长,而是给每个孩子创造自由呼吸、自由成长的外部环境。营造自由的环境从运动开始。马超君坚持每天和学生一起晨跑,让每个孩子爱上一项体育项目,尽享运动之乐;定期开展班级微型运动会,让所有的孩子踏上操场的起跑线,尽情释放活力。每天清晨,操场上总活跃着孩子的快乐身影!篮球、羽毛球、跳长绳、立定跳远、接力赛跑……通红的笑脸、爽朗的笑声、轻捷的身影构成一道充满活力的风景线。
有效利用家长资源
马超君非常注重和家长、学生的沟通。多年来,马超君都坚持 “届届访、生生访”。家访的路远了,和学生的心近了。马超君的家访坚持“三访四看三不”:访在进步时,报喜家长、激励学生;访在邀请时,配合家庭教育,纠习惯、正态度;访在困惑时,教师专业指导,家校合力,促学生自育;看卧室,关注学生休息状况;看书桌,观察、评估学生学习自理能力;看玩具,走进童心世界,引导学生休闲趣味;看食品柜,了解学生饮食喜好,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不突然袭击,提前预约,方便家长;不喋喋不休,家访时间控制在40分钟之内;不接送吃请,杯水即可。马超君有原则的家访,没有学生抵触;相反,他们还经常邀请她继续来做客。加强沟通的另一个渠道是将家长们请到学校来。马超君将家长请进课堂,谈他们擅长的话题,谈孩子们感兴趣的知识。练书法、玩穿花绳、打快板、谈旅游、赏邮票、辨车标……家长们这些有趣的经历与知识,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我的班级我做主”
马超君首先教会学生的是:“我的班级我做主。”她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日常事务中来,打破常见的干部任命“终身制”,要求班干部自荐、竞争上岗,由全班学生投票决定。日常事务中,马超君坚持机会均等、人人轮值的原则。确保班级事务细分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马超君认为班级活动的组织最能锻炼学生的能力,所以,她选择完全放手,任凭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组织活动。“马老师,这次环保节能的班会由叶紫琪当导演啊!我们感觉她的设计比较合理,有创意。”“今天中午,我们6个志愿者准备把教学楼下的花坛清理清理!”她给予学生充分自由,马超君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每次活动的举办其实应该是学生自己内心需求,而不是教师或者学校的某些需求。给学生的主动权越多,他们参与的热情就越高,接受教育的面就越广,教育效果自然越理想。
马超君还创造性地采用自助餐的形式,把作业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作业自助餐”以菜单形式罗列出餐前小点、今日主食、饭后甜点等三大块,如,今日主食要求为4选2,内容涵盖复习、抄写、阅读、预习等4项;饭后甜点中,听音乐、和父母交流见闻、为家长揉肩捶背、练习自己喜爱的才艺……都成为“家庭作业”。马超君介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个性爱好及学科学习现状,在师生共同设计的菜单中自选。学生叶楚拉翰开心地告诉《教育》旬刊记者:“像抄写容易写错的生字新词,这样的作业对我来说是‘浪费时间’,我坚决不选。”“作业自助菜单”让学生对课余时间有了真正的“话语权”,孩子们因为这样的自主规划、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变得更自信、更快乐。
马超君语录
充分享受运动的孩子最幸福,分享阅读的孩子最幸福。
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自主性,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学生应享有“真实的幸福”;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要遵循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守护孩子的心灵,班主任应该永远在最近的服务区。
当班主任需要从容,让学生从容地成长,不轻易打乱他们的成长周期;班主任还需要远见,要立足于过去看现在,立足现在看未来。
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唤醒学生内心的需要,引导学生为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打好底色。
书信亦传情
马超君的教育方式非常丰富,多样的方式让她能完成对学生的潜移默化。虽然QQ、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已经成为很多教师教学的一部分,但是,马超君更多的还是采用传统书信的形式与学生、家长交流。马超君总结了她采用书信的方式:开学时,师生书信传情,新学期祝福跃然纸上;母亲节、父亲节,亲子互动传情,真切感恩淌在纸笔间;家长会后,亲子互动传心声,殷切希望传达鼓励;心有千千结时,师生及时通信,化解烦恼、消除误会、心与心贴得更近;作业本微信互动,家校沟通无距离;一对一书信互动,特殊对象频关注;学期末,师生书信传情,学期总结再回味。
马超君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教育要做的不是揠苗助长,而是给每个孩子创造自由呼吸、自由成长的外部环境。营造自由的环境从运动开始。马超君坚持每天和学生一起晨跑,让每个孩子爱上一项体育项目,尽享运动之乐;定期开展班级微型运动会,让所有的孩子踏上操场的起跑线,尽情释放活力。每天清晨,操场上总活跃着孩子的快乐身影!篮球、羽毛球、跳长绳、立定跳远、接力赛跑……通红的笑脸、爽朗的笑声、轻捷的身影构成一道充满活力的风景线。
有效利用家长资源
马超君非常注重和家长、学生的沟通。多年来,马超君都坚持 “届届访、生生访”。家访的路远了,和学生的心近了。马超君的家访坚持“三访四看三不”:访在进步时,报喜家长、激励学生;访在邀请时,配合家庭教育,纠习惯、正态度;访在困惑时,教师专业指导,家校合力,促学生自育;看卧室,关注学生休息状况;看书桌,观察、评估学生学习自理能力;看玩具,走进童心世界,引导学生休闲趣味;看食品柜,了解学生饮食喜好,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不突然袭击,提前预约,方便家长;不喋喋不休,家访时间控制在40分钟之内;不接送吃请,杯水即可。马超君有原则的家访,没有学生抵触;相反,他们还经常邀请她继续来做客。加强沟通的另一个渠道是将家长们请到学校来。马超君将家长请进课堂,谈他们擅长的话题,谈孩子们感兴趣的知识。练书法、玩穿花绳、打快板、谈旅游、赏邮票、辨车标……家长们这些有趣的经历与知识,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我的班级我做主”
马超君首先教会学生的是:“我的班级我做主。”她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日常事务中来,打破常见的干部任命“终身制”,要求班干部自荐、竞争上岗,由全班学生投票决定。日常事务中,马超君坚持机会均等、人人轮值的原则。确保班级事务细分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马超君认为班级活动的组织最能锻炼学生的能力,所以,她选择完全放手,任凭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组织活动。“马老师,这次环保节能的班会由叶紫琪当导演啊!我们感觉她的设计比较合理,有创意。”“今天中午,我们6个志愿者准备把教学楼下的花坛清理清理!”她给予学生充分自由,马超君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每次活动的举办其实应该是学生自己内心需求,而不是教师或者学校的某些需求。给学生的主动权越多,他们参与的热情就越高,接受教育的面就越广,教育效果自然越理想。
马超君还创造性地采用自助餐的形式,把作业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作业自助餐”以菜单形式罗列出餐前小点、今日主食、饭后甜点等三大块,如,今日主食要求为4选2,内容涵盖复习、抄写、阅读、预习等4项;饭后甜点中,听音乐、和父母交流见闻、为家长揉肩捶背、练习自己喜爱的才艺……都成为“家庭作业”。马超君介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个性爱好及学科学习现状,在师生共同设计的菜单中自选。学生叶楚拉翰开心地告诉《教育》旬刊记者:“像抄写容易写错的生字新词,这样的作业对我来说是‘浪费时间’,我坚决不选。”“作业自助菜单”让学生对课余时间有了真正的“话语权”,孩子们因为这样的自主规划、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变得更自信、更快乐。
马超君语录
充分享受运动的孩子最幸福,分享阅读的孩子最幸福。
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自主性,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学生应享有“真实的幸福”;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要遵循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守护孩子的心灵,班主任应该永远在最近的服务区。
当班主任需要从容,让学生从容地成长,不轻易打乱他们的成长周期;班主任还需要远见,要立足于过去看现在,立足现在看未来。
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唤醒学生内心的需要,引导学生为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打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