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子共读也被称为分享式阅读,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新西兰著名教育家Holdaway提出的关于学前儿童早期互动式的阅读法,随后逐步成为家庭父母与孩子的阅读方式。父母、儿童与绘本三者匹配并构成早期亲子共讀的参与要素。绘本源于18世纪的欧洲,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传入中国大陆地区,2010年之后才逐渐进入普通民众家庭。
家庭是儿童早期阅读的最主要场所,是儿童自出生起第一个接触的语言环境。学前儿童由婴幼儿时期开始的语言习得环境离不开家庭这个最为直接的生活环境,家庭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所在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语言老师,只有父母认识到亲子共读的重要性,有意识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才能在日常生活的语言互动中更好地为儿童搭建语言“鹰架”,促进其语言能力发展。
亲子共读有助于儿童的早期读写意识萌发
20世纪60年代末,新西兰教育家和心理学家Marie Clay对传统的阅读准备观点提出质疑,从更广的角度考查了幼儿接受正式读写训练和教育前读写能力的发展,首次提出“阅读萌发”,也称 “早期读写能力”。美国教育学家Sulzby明确指出“早期阅读”,指幼儿在正式学习与入学前所具备的读写知识、技巧和态度。所谓的“早期”“萌发”指的是要把幼儿开始积极主动构建更趋向于常规的读写策略,并运用图片与符号和他人交际,这是儿童常规读写的正式开端与萌芽,也是儿童培养与读写相关的情感态度和认知能力。换句话说,学前儿童在正式接受读写教育之前所具备的与读写的知识、技巧和态度相关的都属于早期读写能力的范畴,而不仅仅局限于读写技巧本身。
我国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学者周兢指出学前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包括早期阅读、早期识字、早期书写三个方面,也称之为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 早期阅读的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培养学前儿童“基本的阅读能力”,二是培养学前儿童“自主阅读的意识和技能”,帮助儿童实现“文字与意义的关联”;早期阅读在于培养学前儿童的三大核心能力,即将口语与书面语相对应、视觉感知书面语言(包括对汉字特征和文字构成的敏感性)、具备阅读的策略预备能力(即反思、预期、质疑、假设)。学前儿童在接受正式的学业教育之前,父母在有意识创设的家庭语言环境中与儿童亲子共读有利于丰富儿童的早期阅读经验。
3-8岁是学前儿童掌握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家庭早期阅读和语言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增加儿童的识字量,而是通过多元的阅读经验丰富儿童的语言输入,在儿童接受正式的书面阅读与学习教育之前给其提供更多接触印刷形式的机会,让儿童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感受符号音、形、意的表达与其对应的意义,经由视觉探索图画与文字,从而形成关于文字符号的功能、规则和形式上的阅读意识,激发其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个体差异的因素源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语言输入量、语言使用经历、家庭亲子共读与互动等。因此,亲子共读是家庭父母开展早期家庭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
亲子共读有利于儿童构建意义与探索世界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儿童作为阅读的主体,是具备积极主动加工信息的个体,儿童能够激活自己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以获取连贯的心理表征去理解图画书文本的信息、故事情节的变化、人物的行为状态,积极构建文本的意义。儿童语言技能涵盖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两个维度,对学前儿童而言,阅读是他们在自身认知能力的基础上主动从文本获取信息并构建意义的过程,是书本的材料信息与已有的生活和认知经验相结合,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因此儿童早期阅读是复杂且抽象的思维过程,需要调动认知与各种技能的过程。
儿童的日常语言活动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语言支持。父母要积极参与儿童的日常语言交流与沟通,创设与儿童性格特点相匹配的家庭语言环境,给儿童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
亲子共读离不开父母搭建的语言脚手架
苏联儿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指出父母要注意围绕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最近发展区指一个儿童自己无法独立做到,但是在其他人的帮助和指导下,能够做得到的能力范围。
亲子共读时,父母可以对主题先进行导读,再对故事情节进行试读,根据儿童的反应进一步选择亲子共读的方式。父母还要注意阅读材料形式的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资源。
此外,父母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寻找丰富的阅读素材,扩展儿童的阅读时空。儿童要理解图画书的情节内容离不开从自身的经验和已有的语言信息库调取信息,离不开父母帮助儿童建立新信息与旧信息之间的联系,实现已有经验到文字符号的迁移。
所以,父母可以通过有策略性的提问给儿童搭建语言学习的脚手架,亲子共读时父母可以先问对认知要求比较低的问题,再问对认知要求比较高的问题,以此促进儿童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比如,亲子共读时遇到新词汇“消防车”,父母可以问儿童 “消防车在哪里”“消防车长什么样”等帮助儿童对物体进行命名和描述,接着再问“消防车和洒水车有什么区别”等对认知要求比较高的问题,促进儿童的推理和思考,帮助儿童认识不同物体之间的特征和功能上的区别,有助于他们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
(作者单位: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
家庭是儿童早期阅读的最主要场所,是儿童自出生起第一个接触的语言环境。学前儿童由婴幼儿时期开始的语言习得环境离不开家庭这个最为直接的生活环境,家庭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所在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语言老师,只有父母认识到亲子共读的重要性,有意识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才能在日常生活的语言互动中更好地为儿童搭建语言“鹰架”,促进其语言能力发展。
亲子共读有助于儿童的早期读写意识萌发
20世纪60年代末,新西兰教育家和心理学家Marie Clay对传统的阅读准备观点提出质疑,从更广的角度考查了幼儿接受正式读写训练和教育前读写能力的发展,首次提出“阅读萌发”,也称 “早期读写能力”。美国教育学家Sulzby明确指出“早期阅读”,指幼儿在正式学习与入学前所具备的读写知识、技巧和态度。所谓的“早期”“萌发”指的是要把幼儿开始积极主动构建更趋向于常规的读写策略,并运用图片与符号和他人交际,这是儿童常规读写的正式开端与萌芽,也是儿童培养与读写相关的情感态度和认知能力。换句话说,学前儿童在正式接受读写教育之前所具备的与读写的知识、技巧和态度相关的都属于早期读写能力的范畴,而不仅仅局限于读写技巧本身。
我国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学者周兢指出学前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包括早期阅读、早期识字、早期书写三个方面,也称之为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 早期阅读的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培养学前儿童“基本的阅读能力”,二是培养学前儿童“自主阅读的意识和技能”,帮助儿童实现“文字与意义的关联”;早期阅读在于培养学前儿童的三大核心能力,即将口语与书面语相对应、视觉感知书面语言(包括对汉字特征和文字构成的敏感性)、具备阅读的策略预备能力(即反思、预期、质疑、假设)。学前儿童在接受正式的学业教育之前,父母在有意识创设的家庭语言环境中与儿童亲子共读有利于丰富儿童的早期阅读经验。
3-8岁是学前儿童掌握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家庭早期阅读和语言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增加儿童的识字量,而是通过多元的阅读经验丰富儿童的语言输入,在儿童接受正式的书面阅读与学习教育之前给其提供更多接触印刷形式的机会,让儿童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感受符号音、形、意的表达与其对应的意义,经由视觉探索图画与文字,从而形成关于文字符号的功能、规则和形式上的阅读意识,激发其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个体差异的因素源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语言输入量、语言使用经历、家庭亲子共读与互动等。因此,亲子共读是家庭父母开展早期家庭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
亲子共读有利于儿童构建意义与探索世界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儿童作为阅读的主体,是具备积极主动加工信息的个体,儿童能够激活自己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以获取连贯的心理表征去理解图画书文本的信息、故事情节的变化、人物的行为状态,积极构建文本的意义。儿童语言技能涵盖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两个维度,对学前儿童而言,阅读是他们在自身认知能力的基础上主动从文本获取信息并构建意义的过程,是书本的材料信息与已有的生活和认知经验相结合,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因此儿童早期阅读是复杂且抽象的思维过程,需要调动认知与各种技能的过程。
儿童的日常语言活动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语言支持。父母要积极参与儿童的日常语言交流与沟通,创设与儿童性格特点相匹配的家庭语言环境,给儿童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
亲子共读离不开父母搭建的语言脚手架
苏联儿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指出父母要注意围绕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最近发展区指一个儿童自己无法独立做到,但是在其他人的帮助和指导下,能够做得到的能力范围。
亲子共读时,父母可以对主题先进行导读,再对故事情节进行试读,根据儿童的反应进一步选择亲子共读的方式。父母还要注意阅读材料形式的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资源。
此外,父母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寻找丰富的阅读素材,扩展儿童的阅读时空。儿童要理解图画书的情节内容离不开从自身的经验和已有的语言信息库调取信息,离不开父母帮助儿童建立新信息与旧信息之间的联系,实现已有经验到文字符号的迁移。
所以,父母可以通过有策略性的提问给儿童搭建语言学习的脚手架,亲子共读时父母可以先问对认知要求比较低的问题,再问对认知要求比较高的问题,以此促进儿童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比如,亲子共读时遇到新词汇“消防车”,父母可以问儿童 “消防车在哪里”“消防车长什么样”等帮助儿童对物体进行命名和描述,接着再问“消防车和洒水车有什么区别”等对认知要求比较高的问题,促进儿童的推理和思考,帮助儿童认识不同物体之间的特征和功能上的区别,有助于他们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
(作者单位: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