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奥运会,让人们记住了志愿者的微笑。从2006年8月28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志愿者”逐渐成为温暖的象征。2008年的北京,他们让全世界感受到了热情、友好与务实。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结束之际,在“志愿者”这一称谓正在成为更多人的向往之时,北京团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为我们解读这项工作在志愿者心中的分量,分享他们的理念与情怀。
“奥运会既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青年和志愿者的盛会。”亲身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整个过程,刘剑已经将志愿者工作与自己的热情相融合,并与广大青年、与共青团工作紧密联系到了一起。
志愿者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共有10万赛会志愿者直接为赛会提供服务,40万城市志愿者提供信息咨询、应急服务、语言翻译等城市志愿服务,有百万以上的社会志愿者在社区乡镇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有20万拉拉队志愿者为各国运动员加油助威。“欢迎你来做志愿者。”早已经成为刘剑的口头禅。不论同事、朋友,还是刚刚见面;不论同胞,还是外国友人,刘剑总会带着他特有的憨厚笑容,热诚地欢迎每一个人加入到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队伍中。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每一个志愿者都有机会参与奥运筹办工作,表达参与热情,展示真诚微笑,做出积极贡献,这是刘剑对志愿者身份的理解。也正是在此基点上,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最大程度地激发和汇聚了志愿服务原动力,对北京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奥运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103岁的老人,而年龄最小的是6岁的五胞胎。”刘剑介绍道。他认为,志愿服务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捡拾一片树叶,擦拭一处公共设施,自觉排队,少开一天车……这些都是一种志愿行为,都是为奥运做贡献。他说:“我希望社会上所有人都能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将志愿服务转化为每个人的日常习惯和自觉行为。”
在北京奥运期间,这种习惯和自觉更多了些感动和振奋。87岁的孙芳垂老人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这位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资深建筑设计师,曾亲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塔的设计。2007年中秋节前夕,刘剑就曾到他家里探望,为他们送去了印有志愿者LOGO的月饼,中秋节日的关心和问候。对于老人86岁仍然坚持乘公共汽车上下班,刘剑特别选择了代表“保护环境”的绿色“微笑圈”为老人佩戴。2008年7月,孙老被确认作为志愿者在“鸟巢”服务,被列入了第一批名单。“老人特别谦虚,他说年纪大了,做不了什么事,英语还行,可以做些接待工作,哪儿有需要就往哪里搬。”北京奥运会期间,刘剑曾在赛场偶遇孙芳垂老人,看到老人精神矍铄地用流利的外语为运动员服务,刘剑既感慨、又感动。
在这个志愿者团队中,田政和豆旭谦被称为“最孤独的志愿者”。他们服务的班车是往返于残奥村和英东训练馆的班车,因为运动员通常都喜欢去“水立方”训练,所以乘坐这趟班车的运动员是“稀客”,有时候跟了一天的车,只能接到一、两个人。“在上岗前我们有很多想法,学习各国的问候语言、研究怎么跟运动员沟通……可真的上岗了,迎来的却是一次次失望。”田政说。每次好容易等到一位运动员上车,可看着他训练后疲惫的表情,他们也不会轻易去打扰。
“即使只等到一个人,但我们服务的热情还是不会变的,遇到每位运动员,我们都会礼貌地问候。”豆旭谦说,运动员一个小小的微笑都是他们努力工作的动力,一次,在车辆转弯中运动员的轮椅滑了出来,站在旁边的豆旭谦来不及伸手,就用腿挡住轮椅,这时,运动员冲他点头微笑,他开心得甚至忘了轮椅把腿撞疼。
北京残奥会前夕,刘剑曾到朝阳区一个城市志愿者站点,站点志愿者集体用手语迎接他的到来,在做完“我们是奥运志愿者,请问您需要帮助吗?”的手语后,刘剑激动地走进靖点,说“我不需要帮助了,谢谢你们!我是来帮助志愿者们的,辛苦你们了”,并和每一名志愿者握手。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每一天里,志愿者的热情都点染着这座热情的城市,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致信给北京奥运会全体志愿者,北京志愿者协会被同时授予“联合国卓越志愿服务组织奖”。
2008年9月18日,正在北京考察的俄罗斯索契奥组委志愿项目主任嘉丽娜,希望索契冬奥会能有中国的志愿者,闻听此言,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开心地笑了,他由衷地为我们的志愿者在奥运会、残奥会中的出色表现感到骄傲:“志愿者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刘剑介绍,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实现为奥运做贡献的愿望,他们设计推出了由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迎奥运”志愿服务、奥组委前期志愿者、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等六个项目和“微笑北京”主题活动组成的总体格局。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报名截止时,申请人数已经达到1125799人,而城市志愿者的报名人数则已超过207万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广大奥运志愿者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良好的风貌感动着各国运动员、感动着八方来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微笑与友谊,维护平安与和谐,为奥运会、残奥会的圆满成功提供坚实保障。
用五色“微笑圈”向世界作出承诺
2007年1月1日凌晨,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拥有700多年历史的钟鼓楼,奥运志愿“微笑圈”正式版发布仪式暨“我们在钟鼓楼传递微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举行。仪式上,刘剑正式宣布“红、黄、黑、蓝、绿”五色“微笑圈”各自的含义。乐于助人、文明礼仪、诚实守信、学习进取、保护环境等五条传统礼仪和文明规范乘着北京奥运会的春风,以“微笑圈”的形式开始在人们手腕、心间传递。
2008年8月6日,在距北京奥运会开幕不足70小时之际,刘剑来到北京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看望并亲切慰问正在这里加班加点备战奥运会的协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北京奥运会期间,“虽然今天一直下着小雨,但刘剑部长还顶着雨到赛场来看望我们志愿者,鼓励我们做好赛事服务工作,我们一定不辜负刘剑部长的期望,一定以最热情,最周到的志愿服务去迎接明后两天铁人三项赛。”当刘剑在铁人三项赛赛场——十三陵水库,慰问了即将为15、16日两天铁人三项赛服务的赛事志愿者们,并亲手为志愿者们佩戴“微笑圈”时,铁人三项赛事志愿者朱天兵激动地说。在北京的中小学校里,表现好的同学才能被授予代表荣誉的“微笑圈”,而到现场观赛的观众,也能得到文明观众“微笑圈”。这种传递,饱含温暖和微笑。
在刘剑的手腕上,也时常能够看到颜色绚烂、含义丰富的“微笑圈”,每走到一处,就赠给喜爱它们的人。刘剑还经常向别人解释“微笑圈”的初衷,这其实是在传递一种微笑理念、一种志愿精 神,“试想,有一天人人都佩戴了微笑圈,人人都在微笑,当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日常习惯和生活方式,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细心的人还会发现,每个“微笑圈”上都印着“微笑·承诺”的字样。这也意味着,每一个志愿者,都为迎接八方宾朋做好了充分准备。
刘剑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工作2006年就开始了,分为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场馆培训、岗位培训4个阶段。”在实践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带着思想服务”,刘剑欣喜地说:“很多志愿者不仅熟悉场馆知识,还了解很多传统礼仪方面的文化知识,提升了志愿服务水平。”
不仅如此,刘剑为提升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使之与国际志愿者工作接轨,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部部署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学习活动。
北京奥运志愿者工作的“6+1”的工作格局本身就是在尊重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体现出我们的特色。希望志愿者认真培训,扎实努力,参与各项测试赛,借鉴国际经验,很多志愿者从报名开始就参与了多哈亚运会的志愿者服务。
同时,刘剑带领的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部还从国际组织当中借鉴志愿管理工作的经验,邀请联合国志愿服务工作组织的工作人员加入到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工作中来。澳大利亚悉尼的志愿服务的经理就应邀参与到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中,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志愿者工作当中的高水平。
在朝阳团区委一个城市志愿者工作站,刘剑看到,为了加强城市志愿者团队建设,使4个小时的服务过程成为结识新朋友的平台,拓展能力,交流志愿服务经验,更好的开展服务。站里让志愿者在岗前10分钟培训和岗后10分钟总结中加入自我介绍。9月14日,又是一个中秋节,残奥会正酣,在合家团圆的日子,服务残奥会的每一位志愿者都放弃了小家的团圆,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坚守。很多志愿者忙得没有吃上月饼,却为各国运动员递上月饼,让他们在品尝美味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北京奥运会期间,佩戴着各色“微笑圈”的志愿者,在北京的各个角落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像一个个音符,奏出和谐的旋律。2007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中,“微笑圈”名列其中。
2006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两周年之际,北京志愿者协会联合中央及首都25家新闻单位共同向全社会发出微笑倡议,拉开微笑主题活动序幕以来,全国各地群众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了公开征集微笑活动名称、口号的活动,最终确定的活动名称为“微笑北京”,口号为“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微笑圈”正是伴随着“微笑北京”主题活动一起诞生的,但是,它的意义也远不止志愿服务奥运那么简单。刘剑解释说,“微笑圈”色彩鲜艳、佩戴方便,具有思想性与时尚性的统一,容易打动青少年的心,“据我所知,很多北京的少年儿童都非常喜爱戴微笑圈,他们把佩戴这种手环当作是一种时尚,孩子们自然而然会猜想,这是一件什么东西?什么样的人才能佩戴它?这不又是一种教育吗?”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结束之后,刘剑说,“微笑圈”还将继续在北京地区使用,团市委今后会把培养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作为重点,把志愿服务精神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公民心中,让微笑走出“微笑圈”。
使志愿者工作为共青团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志愿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同时,奥运会又为志愿服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借助奥运会的契机,能够最大程度地集中各方资源,广泛传播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理念,让更多的人投身志愿服务,让志愿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刘剑在一篇关于志愿者工作的文章中如是说。
基于这种认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部、北京团市委确定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的总体目标:圆满完成好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各项工作任务,通过志愿者鼓舞奥运会、残奥会,服务社会的实践,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精神,提升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推动志愿服务的长远发展,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时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做志愿者是快乐的,不仅在于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是快乐的,还在于得到锻炼和收获也是快乐的。刘剑认为,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报酬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崇高事业。志愿服务的“愿”是发自内心、自觉自愿,动力在于志愿者提供服务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体会到奉献的快乐。“我们真诚地希望所有的人都来当快乐的志愿者,用发自内心的微笑和专业的服务给别人带来微笑,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让志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刘剑对于奥运会后志愿者工作的美好展望。让人欣喜的是,北京通过奥运会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努力,志愿活动已经逐步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刘剑说:“志愿者是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传承者。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北京奥运会的筹办使志愿服务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种关注、参与和支持是前所未有的。
同时,身为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对志愿者工作也深有体悟,他认为,志愿者工作的一个目标是让每一位志愿者满意。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报名过程中,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部通过发电子邮件、打电话、召开座谈会、发放微笑祝福笺、组织公益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与申请人互动和交流。让每一个报名的人感到被尊重。
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已经圆满完成,刘剑领导下的北京团市委志愿者工作却刚刚开始。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为他们积累了宝贵的志愿者工作经验和资源,在刘剑的下一步规划中,要以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为契机,推进团的工作的探索和创新,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刘剑表示,下一步,北京团市委将做好志愿精神与文化成果的保留转化,整体保留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队伍,依托“志愿北京”信息平台,汇集170万奥运志愿者的信息资料,制作发放志愿者卡,实现对志愿者个体的有效服务和管理。刘剑还介绍,北京将保留500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为社会各界公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搭建广阔的平台。同时,深入总结、大力推广奥运志愿服务中形成的各类精神文化成果,加强志愿者工作理论研究,为北京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思想理论支撑。展望志愿者工作的未来,刘剑信心百倍:“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倡导‘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观念,激发和汇聚志愿服务的‘愿动力’把志愿服务精神的种子播撒到每个人心中。”
“奥运会既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青年和志愿者的盛会。”亲身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整个过程,刘剑已经将志愿者工作与自己的热情相融合,并与广大青年、与共青团工作紧密联系到了一起。
志愿者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共有10万赛会志愿者直接为赛会提供服务,40万城市志愿者提供信息咨询、应急服务、语言翻译等城市志愿服务,有百万以上的社会志愿者在社区乡镇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有20万拉拉队志愿者为各国运动员加油助威。“欢迎你来做志愿者。”早已经成为刘剑的口头禅。不论同事、朋友,还是刚刚见面;不论同胞,还是外国友人,刘剑总会带着他特有的憨厚笑容,热诚地欢迎每一个人加入到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队伍中。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每一个志愿者都有机会参与奥运筹办工作,表达参与热情,展示真诚微笑,做出积极贡献,这是刘剑对志愿者身份的理解。也正是在此基点上,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最大程度地激发和汇聚了志愿服务原动力,对北京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奥运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103岁的老人,而年龄最小的是6岁的五胞胎。”刘剑介绍道。他认为,志愿服务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捡拾一片树叶,擦拭一处公共设施,自觉排队,少开一天车……这些都是一种志愿行为,都是为奥运做贡献。他说:“我希望社会上所有人都能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将志愿服务转化为每个人的日常习惯和自觉行为。”
在北京奥运期间,这种习惯和自觉更多了些感动和振奋。87岁的孙芳垂老人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这位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资深建筑设计师,曾亲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塔的设计。2007年中秋节前夕,刘剑就曾到他家里探望,为他们送去了印有志愿者LOGO的月饼,中秋节日的关心和问候。对于老人86岁仍然坚持乘公共汽车上下班,刘剑特别选择了代表“保护环境”的绿色“微笑圈”为老人佩戴。2008年7月,孙老被确认作为志愿者在“鸟巢”服务,被列入了第一批名单。“老人特别谦虚,他说年纪大了,做不了什么事,英语还行,可以做些接待工作,哪儿有需要就往哪里搬。”北京奥运会期间,刘剑曾在赛场偶遇孙芳垂老人,看到老人精神矍铄地用流利的外语为运动员服务,刘剑既感慨、又感动。
在这个志愿者团队中,田政和豆旭谦被称为“最孤独的志愿者”。他们服务的班车是往返于残奥村和英东训练馆的班车,因为运动员通常都喜欢去“水立方”训练,所以乘坐这趟班车的运动员是“稀客”,有时候跟了一天的车,只能接到一、两个人。“在上岗前我们有很多想法,学习各国的问候语言、研究怎么跟运动员沟通……可真的上岗了,迎来的却是一次次失望。”田政说。每次好容易等到一位运动员上车,可看着他训练后疲惫的表情,他们也不会轻易去打扰。
“即使只等到一个人,但我们服务的热情还是不会变的,遇到每位运动员,我们都会礼貌地问候。”豆旭谦说,运动员一个小小的微笑都是他们努力工作的动力,一次,在车辆转弯中运动员的轮椅滑了出来,站在旁边的豆旭谦来不及伸手,就用腿挡住轮椅,这时,运动员冲他点头微笑,他开心得甚至忘了轮椅把腿撞疼。
北京残奥会前夕,刘剑曾到朝阳区一个城市志愿者站点,站点志愿者集体用手语迎接他的到来,在做完“我们是奥运志愿者,请问您需要帮助吗?”的手语后,刘剑激动地走进靖点,说“我不需要帮助了,谢谢你们!我是来帮助志愿者们的,辛苦你们了”,并和每一名志愿者握手。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每一天里,志愿者的热情都点染着这座热情的城市,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致信给北京奥运会全体志愿者,北京志愿者协会被同时授予“联合国卓越志愿服务组织奖”。
2008年9月18日,正在北京考察的俄罗斯索契奥组委志愿项目主任嘉丽娜,希望索契冬奥会能有中国的志愿者,闻听此言,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开心地笑了,他由衷地为我们的志愿者在奥运会、残奥会中的出色表现感到骄傲:“志愿者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刘剑介绍,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实现为奥运做贡献的愿望,他们设计推出了由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迎奥运”志愿服务、奥组委前期志愿者、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等六个项目和“微笑北京”主题活动组成的总体格局。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报名截止时,申请人数已经达到1125799人,而城市志愿者的报名人数则已超过207万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广大奥运志愿者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良好的风貌感动着各国运动员、感动着八方来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微笑与友谊,维护平安与和谐,为奥运会、残奥会的圆满成功提供坚实保障。
用五色“微笑圈”向世界作出承诺
2007年1月1日凌晨,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拥有700多年历史的钟鼓楼,奥运志愿“微笑圈”正式版发布仪式暨“我们在钟鼓楼传递微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举行。仪式上,刘剑正式宣布“红、黄、黑、蓝、绿”五色“微笑圈”各自的含义。乐于助人、文明礼仪、诚实守信、学习进取、保护环境等五条传统礼仪和文明规范乘着北京奥运会的春风,以“微笑圈”的形式开始在人们手腕、心间传递。
2008年8月6日,在距北京奥运会开幕不足70小时之际,刘剑来到北京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看望并亲切慰问正在这里加班加点备战奥运会的协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北京奥运会期间,“虽然今天一直下着小雨,但刘剑部长还顶着雨到赛场来看望我们志愿者,鼓励我们做好赛事服务工作,我们一定不辜负刘剑部长的期望,一定以最热情,最周到的志愿服务去迎接明后两天铁人三项赛。”当刘剑在铁人三项赛赛场——十三陵水库,慰问了即将为15、16日两天铁人三项赛服务的赛事志愿者们,并亲手为志愿者们佩戴“微笑圈”时,铁人三项赛事志愿者朱天兵激动地说。在北京的中小学校里,表现好的同学才能被授予代表荣誉的“微笑圈”,而到现场观赛的观众,也能得到文明观众“微笑圈”。这种传递,饱含温暖和微笑。
在刘剑的手腕上,也时常能够看到颜色绚烂、含义丰富的“微笑圈”,每走到一处,就赠给喜爱它们的人。刘剑还经常向别人解释“微笑圈”的初衷,这其实是在传递一种微笑理念、一种志愿精 神,“试想,有一天人人都佩戴了微笑圈,人人都在微笑,当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日常习惯和生活方式,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细心的人还会发现,每个“微笑圈”上都印着“微笑·承诺”的字样。这也意味着,每一个志愿者,都为迎接八方宾朋做好了充分准备。
刘剑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工作2006年就开始了,分为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场馆培训、岗位培训4个阶段。”在实践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带着思想服务”,刘剑欣喜地说:“很多志愿者不仅熟悉场馆知识,还了解很多传统礼仪方面的文化知识,提升了志愿服务水平。”
不仅如此,刘剑为提升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使之与国际志愿者工作接轨,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部部署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学习活动。
北京奥运志愿者工作的“6+1”的工作格局本身就是在尊重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体现出我们的特色。希望志愿者认真培训,扎实努力,参与各项测试赛,借鉴国际经验,很多志愿者从报名开始就参与了多哈亚运会的志愿者服务。
同时,刘剑带领的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部还从国际组织当中借鉴志愿管理工作的经验,邀请联合国志愿服务工作组织的工作人员加入到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工作中来。澳大利亚悉尼的志愿服务的经理就应邀参与到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中,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志愿者工作当中的高水平。
在朝阳团区委一个城市志愿者工作站,刘剑看到,为了加强城市志愿者团队建设,使4个小时的服务过程成为结识新朋友的平台,拓展能力,交流志愿服务经验,更好的开展服务。站里让志愿者在岗前10分钟培训和岗后10分钟总结中加入自我介绍。9月14日,又是一个中秋节,残奥会正酣,在合家团圆的日子,服务残奥会的每一位志愿者都放弃了小家的团圆,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坚守。很多志愿者忙得没有吃上月饼,却为各国运动员递上月饼,让他们在品尝美味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北京奥运会期间,佩戴着各色“微笑圈”的志愿者,在北京的各个角落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像一个个音符,奏出和谐的旋律。2007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中,“微笑圈”名列其中。
2006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两周年之际,北京志愿者协会联合中央及首都25家新闻单位共同向全社会发出微笑倡议,拉开微笑主题活动序幕以来,全国各地群众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了公开征集微笑活动名称、口号的活动,最终确定的活动名称为“微笑北京”,口号为“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微笑圈”正是伴随着“微笑北京”主题活动一起诞生的,但是,它的意义也远不止志愿服务奥运那么简单。刘剑解释说,“微笑圈”色彩鲜艳、佩戴方便,具有思想性与时尚性的统一,容易打动青少年的心,“据我所知,很多北京的少年儿童都非常喜爱戴微笑圈,他们把佩戴这种手环当作是一种时尚,孩子们自然而然会猜想,这是一件什么东西?什么样的人才能佩戴它?这不又是一种教育吗?”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结束之后,刘剑说,“微笑圈”还将继续在北京地区使用,团市委今后会把培养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作为重点,把志愿服务精神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公民心中,让微笑走出“微笑圈”。
使志愿者工作为共青团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志愿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同时,奥运会又为志愿服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借助奥运会的契机,能够最大程度地集中各方资源,广泛传播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理念,让更多的人投身志愿服务,让志愿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刘剑在一篇关于志愿者工作的文章中如是说。
基于这种认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部、北京团市委确定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的总体目标:圆满完成好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各项工作任务,通过志愿者鼓舞奥运会、残奥会,服务社会的实践,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精神,提升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推动志愿服务的长远发展,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时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做志愿者是快乐的,不仅在于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是快乐的,还在于得到锻炼和收获也是快乐的。刘剑认为,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报酬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崇高事业。志愿服务的“愿”是发自内心、自觉自愿,动力在于志愿者提供服务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体会到奉献的快乐。“我们真诚地希望所有的人都来当快乐的志愿者,用发自内心的微笑和专业的服务给别人带来微笑,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让志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刘剑对于奥运会后志愿者工作的美好展望。让人欣喜的是,北京通过奥运会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努力,志愿活动已经逐步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刘剑说:“志愿者是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传承者。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北京奥运会的筹办使志愿服务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种关注、参与和支持是前所未有的。
同时,身为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对志愿者工作也深有体悟,他认为,志愿者工作的一个目标是让每一位志愿者满意。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报名过程中,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部通过发电子邮件、打电话、召开座谈会、发放微笑祝福笺、组织公益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与申请人互动和交流。让每一个报名的人感到被尊重。
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已经圆满完成,刘剑领导下的北京团市委志愿者工作却刚刚开始。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为他们积累了宝贵的志愿者工作经验和资源,在刘剑的下一步规划中,要以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为契机,推进团的工作的探索和创新,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刘剑表示,下一步,北京团市委将做好志愿精神与文化成果的保留转化,整体保留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队伍,依托“志愿北京”信息平台,汇集170万奥运志愿者的信息资料,制作发放志愿者卡,实现对志愿者个体的有效服务和管理。刘剑还介绍,北京将保留500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为社会各界公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搭建广阔的平台。同时,深入总结、大力推广奥运志愿服务中形成的各类精神文化成果,加强志愿者工作理论研究,为北京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思想理论支撑。展望志愿者工作的未来,刘剑信心百倍:“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倡导‘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观念,激发和汇聚志愿服务的‘愿动力’把志愿服务精神的种子播撒到每个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