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清乾隆时期,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得以确立.清朝统治者在经营边疆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利用史书编纂彰显“大一统”的盛世局面.受此影响,清代三通馆所修“续三通”与
【机 构】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乾隆时期,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得以确立.清朝统治者在经营边疆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利用史书编纂彰显“大一统”的盛世局面.受此影响,清代三通馆所修“续三通”与“清三通”在疆域书写中逐渐摒弃了“三通”以九州为纲的体系,改以当朝区划为纲,以彰显盛世幅员之广阔,显示出在“大一统”观念的影响下,“六通”疆域书写不仅具有考察地理沿革的学术价值,更有着彰显国家认同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文化研究出现较为明显的治理转向,具体表现为:文化治理研究总体先于文化实践,旨在用文化治理理论引领文化发展;强调国家文化治理的特殊性,同时审慎对待外国文化治理
文章运用南水北调工程湖北省外迁水库移民综合调查数据(2018年),借助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1)外迁移民社会融入的结构包含社会适应、生活生产适应、文化适应和
“乡村文化”治理是社会、国家和市场三种力量交替参与治理的过程,深入理解“乡村文化”治理的历史逻辑,对深度把握当下“乡村文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文化治理”直接
基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成为基层政府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社会组织发挥协同治理作用的重要方式.从目前实践来看,目标置换问题成为基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面临的核心风险,其
经学和史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两大显学,但在大多数时间传统史学或隐或显受到经学支配,一度形成经尊史卑的学术格局.晚清时期,在时局动荡、西学冲击、科举改制等多种因素交互作
审美命题是对审美概念的定义、阐释,也就是对审美活动的性状、特征、价值进行学理研究后所作的归纳性、概括性总结和言说.在中国,审美概念与现代美学同步出场.局限于依附时代
摘 要 秦汉时期姓氏已从族的冠称转变为家的冠称。嫁入家族的女性被视为家人,故记名省姓和冠称夫姓成为官文书中两汉妇女的两种主要书写方式。东汉以来,已婚妇女在私人领域冠称父姓日益普遍,暗示着妇女在夫族和父族间相对位置的改变。西晋以降,受到女子称“氏”与“内讳不出于外”等社会风气的影响,已婚妇女始在官文书上冠父姓称“某”或“某氏”并延及后世。由“书名”到“书姓”的变化,反映了文书制度相对滞后与从俗调节的
摘 要 古代雅典的杀婴现象包含复杂的社会因素,也一直是人口学家、社会学家和古典史家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古风、古典时期雅典社会存在的杀婴现象及其原因进行探析,指出不仅身体有缺陷的婴儿和非合法婚姻所生的孩子被曝弃,身体健康的、合法婚姻所生的孩子也可能被曝弃,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导致杀婴现象的产生。杀婴既是单个家庭的个人行为,也是城邦不同时期不同政策实施的结果和表现。总之,古代雅典的杀婴现象与当时社会
摘 要 清末新政时期,学部经过三年筹议,决定将强迫教育作为普及教育的手段,京师成为清廷与学部试行强迫教育的首选。学部为京师制定了详细的强迫教育章程,督学局和八旗学务处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该政策试行后京师小学堂数量和入学儿童数量有所增长。但直至清亡,京师并未实现教育普及,主要原因是各项新政同时进行,经费支绌、八旗教育积弊已久、私塾大量存在和普及教育规划超前。京师推行强迫教育的过程可折射出清政府兴办
摘要19世纪后半叶,英国已进入繁荣富足的工业化社会,而创造工业财富的工人阶级,其恶劣而悲惨的生产与生活状况令人触目惊心,由此引发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自19世纪60年代起,英国政府陆续出台多部工厂立法。至19世纪末,这些法案从范围上实现了对几乎所有行业、所有工种的覆盖,从内容上涵盖到与生产相关的各个方面,从监管与执行上实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合作。一系列工厂法的颁布与推行,实现了雇佣关系的规范化,减少了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