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是在大班“有用的植物”主题下,聚焦幼儿在个别化美术区域中制作“蔬果拼拼乐”的一个活动。“蔬果拼拼乐”是幼儿选择各种蔬果和辅助材料,尝试用各种工具来制作所要的造型的个别化活动。
案例主人公轩轩是一名5岁的男孩,他非常喜欢在美工区进行“蔬果拼拼乐”创意制作,有一定的相关经验。
二、案例描述
轩轩从蔬果篮子里拿起一个番茄,喃喃自语道:“我要做一个人。”又拿起个洋葱,放在番茄下面,说道:“这样就可以比了。”接着他把洋葱放了回去,扫视着桌面上的蔬果,嘴里嘟囔着:“那身体用啥做嘞?”
菲菲凑了过来问:“你要做什么呀?”“我要做个大人。”轩轩说着便挑了一个玉米进行比较道,“这样呢?太大了,不行。”菲菲见状,拿出一个长长的红辣椒递给他:“这个可以吗?”轩轩接过红辣椒一比,摇头说:“不好看。”接着,轩轩看到桌面远处有个卷心菜,他手伸得直直地比了比,皱着眉头说道:“太胖了。”米粒拿了一根黄瓜,递到了轩轩面前:“用黄瓜试试吧。”轩轩看了一眼说:“黄瓜?长。”最终,轩轩拿起一颗完整的青菜,叶子朝上地放在了番茄上面,决定道:“好吧,就这个了。”菲菲看了一眼说:“这是他的头发。”轩轩将两个蔬果调换方向,说:“你看,这是裙子,我要做一个女孩儿!”
紧接着轩轩拿起塑料刀,在粘板上唰唰两下就把青菜根部切下来。随后他拿来牙签,戳在青菜上,准备连接番茄。他发现牙签留得太短了,于是尝试用手拔出牙签,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他用牙齿咬住牙签,一下子就拔了出来。调整好长度后,他把番茄往牙签头上一压,连接在了一起。
此时,轩轩发现了一个问题:“这要怎么坐起来呢?”他从篮子里拿了洋葱,说:“好吧,就这个吧,它扁扁的。”一旁的菲菲找来一个用剩的青菜根部,将番茄摆了上去,轩轩一看,说:“诶!这个可以。”他接过青菜根部,找来剪刀,对着青菜剩余的叶子“咔嚓咔嚓”进行快速修剪。当他将青菜根部和番茄放在一起时,轩轩摇着头发出了疑惑:“嗯?菲菲,你觉得这样好看吗?”两个孩子相视着大笑起来:“这么大一个头,配这么小一个身体,不行不行。”
最终,轩轩选择了洋葱做身体,只见他戳、拔、换、插,熟练地用牙签连接好了头和身体。接着轩轩剪下了茄子的蒂做手,但是茄子只有一个。轩轩挠了挠脸,突然站起来说道:“哦!我要不一样的!”他拿了一根吸管,在茄子蒂旁比了比,用剪刀确定位置后,将多余的吸管减了下来。他用牙签连接茄子蒂和洋葱,用宝宝胶黏在了吸管的一头,成功连接手和身体。
整体结构做好后,轩轩用黏土在番茄上制作了圆圆的眼睛,尖尖长长的嘴巴,和一顶帽子。向周围的朋友们介绍:“我这可是一个乌鸦人!”
三、分析与思考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可以看到轩轩的学习方法和经验的呈现。
1.大胆探索、比较、寻找制作“人”所需要的合适的材料
我问轩轩:“为什么最终选择了洋葱做身体?”他告诉我:“洋葱大大的、扁扁的,才能站得住。” 说明他知道做人物时要考虑头和身体的比例,也思考了怎样才能站得更稳,这些都是孩子的已有经验。
2.熟练地使用各种工具,动脑筋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一,刀的使用。他能用刀熟练地切蔬果,动作果断。虽然在大班的上学期,但轩轩手部的精细操作能力发展相对比较好,手眼协调能力强。
第二,剪刀的使用。轩轩用剪刀修剪青菜叶子,我事后问过他:“你怎么不用刀了呢?”他说:“因为刀切不断呀。”说明孩子会按照蔬菜的材质选择合适的工具,对蔬菜一些具体特征非常了解,这也是因为我们前期在主题活动中帮助孩子对各种蔬果的特点进行了经验的积累,来支持他后续的这些表达表现。
第三,牙签的使用。轩轩知道牙签可以用来连接两个物体。而且知道要留一半,不能太短。当牙签戳得太深时,他会很自然地先用手拔,发现拔不出来后,直接用当下最快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用牙齿咬。
3.各种经验的呈现
第一,两个材料是否一样长,对比一下就知道,这是他的经验。第二,尖尖的身体站不稳,大大的、扁扁的才行,这是他对空间概念的理解。第三,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来挑战,我看到了他的创新能力。第四,在过程中,他能接纳同伴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第五,专注的品质,他不停地探索,有良好的学习素养。第六,整個过程他是自由、开放、自信地在表达表现。
四、跟进措施
1.卫生教育
作为老师,我们要注重卫生教育,我后续提供了夹子和镊子,并对轩轩进行卫生教育:“不要用嘴巴咬,我们可以使用工具或请求老师帮忙。”
2.分类整理
由于“蔬果拼拼乐”材料特性,最后整理时,容易将干湿垃圾混在一起。因此后续提供了干湿垃圾桶,并将桌面上的蔬果进行整理,适当地减少了一些材料,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养成良好收纳整理的习惯。
五、获得的启示
1.有效的环境支持是有利于幼儿表达表现的
整个活动中轩轩都是自由、开放、自信地在表达。这是因为老师提供的材料都是完全开放的,能够支持幼儿选择。“蔬果”只是一种载体,目的是使幼儿可以大胆多元的表达表现。整个活动中老师也没有干涉幼儿,始终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参与。由此可见有效的环境支持是有利于幼儿表达表现的。
2.培养幼儿的高阶思维和深度学习
轩轩是一边做,一边完善自己的想法的。从起初做一个“人”到“女孩”再到“乌鸦人”,他是基于造型和生活经验完成成品的。这和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有关,他们受到工序、难易程度、材料的干扰。作为教师,我认为可以引导幼儿先制订一个初步的计划,有目的地围绕自己的计划去寻找合适的材料,并且来执行他的计划,以培养幼儿深度学习的能力。
本案例是在大班“有用的植物”主题下,聚焦幼儿在个别化美术区域中制作“蔬果拼拼乐”的一个活动。“蔬果拼拼乐”是幼儿选择各种蔬果和辅助材料,尝试用各种工具来制作所要的造型的个别化活动。
案例主人公轩轩是一名5岁的男孩,他非常喜欢在美工区进行“蔬果拼拼乐”创意制作,有一定的相关经验。
二、案例描述
轩轩从蔬果篮子里拿起一个番茄,喃喃自语道:“我要做一个人。”又拿起个洋葱,放在番茄下面,说道:“这样就可以比了。”接着他把洋葱放了回去,扫视着桌面上的蔬果,嘴里嘟囔着:“那身体用啥做嘞?”
菲菲凑了过来问:“你要做什么呀?”“我要做个大人。”轩轩说着便挑了一个玉米进行比较道,“这样呢?太大了,不行。”菲菲见状,拿出一个长长的红辣椒递给他:“这个可以吗?”轩轩接过红辣椒一比,摇头说:“不好看。”接着,轩轩看到桌面远处有个卷心菜,他手伸得直直地比了比,皱着眉头说道:“太胖了。”米粒拿了一根黄瓜,递到了轩轩面前:“用黄瓜试试吧。”轩轩看了一眼说:“黄瓜?长。”最终,轩轩拿起一颗完整的青菜,叶子朝上地放在了番茄上面,决定道:“好吧,就这个了。”菲菲看了一眼说:“这是他的头发。”轩轩将两个蔬果调换方向,说:“你看,这是裙子,我要做一个女孩儿!”
紧接着轩轩拿起塑料刀,在粘板上唰唰两下就把青菜根部切下来。随后他拿来牙签,戳在青菜上,准备连接番茄。他发现牙签留得太短了,于是尝试用手拔出牙签,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他用牙齿咬住牙签,一下子就拔了出来。调整好长度后,他把番茄往牙签头上一压,连接在了一起。
此时,轩轩发现了一个问题:“这要怎么坐起来呢?”他从篮子里拿了洋葱,说:“好吧,就这个吧,它扁扁的。”一旁的菲菲找来一个用剩的青菜根部,将番茄摆了上去,轩轩一看,说:“诶!这个可以。”他接过青菜根部,找来剪刀,对着青菜剩余的叶子“咔嚓咔嚓”进行快速修剪。当他将青菜根部和番茄放在一起时,轩轩摇着头发出了疑惑:“嗯?菲菲,你觉得这样好看吗?”两个孩子相视着大笑起来:“这么大一个头,配这么小一个身体,不行不行。”
最终,轩轩选择了洋葱做身体,只见他戳、拔、换、插,熟练地用牙签连接好了头和身体。接着轩轩剪下了茄子的蒂做手,但是茄子只有一个。轩轩挠了挠脸,突然站起来说道:“哦!我要不一样的!”他拿了一根吸管,在茄子蒂旁比了比,用剪刀确定位置后,将多余的吸管减了下来。他用牙签连接茄子蒂和洋葱,用宝宝胶黏在了吸管的一头,成功连接手和身体。
整体结构做好后,轩轩用黏土在番茄上制作了圆圆的眼睛,尖尖长长的嘴巴,和一顶帽子。向周围的朋友们介绍:“我这可是一个乌鸦人!”
三、分析与思考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可以看到轩轩的学习方法和经验的呈现。
1.大胆探索、比较、寻找制作“人”所需要的合适的材料
我问轩轩:“为什么最终选择了洋葱做身体?”他告诉我:“洋葱大大的、扁扁的,才能站得住。” 说明他知道做人物时要考虑头和身体的比例,也思考了怎样才能站得更稳,这些都是孩子的已有经验。
2.熟练地使用各种工具,动脑筋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一,刀的使用。他能用刀熟练地切蔬果,动作果断。虽然在大班的上学期,但轩轩手部的精细操作能力发展相对比较好,手眼协调能力强。
第二,剪刀的使用。轩轩用剪刀修剪青菜叶子,我事后问过他:“你怎么不用刀了呢?”他说:“因为刀切不断呀。”说明孩子会按照蔬菜的材质选择合适的工具,对蔬菜一些具体特征非常了解,这也是因为我们前期在主题活动中帮助孩子对各种蔬果的特点进行了经验的积累,来支持他后续的这些表达表现。
第三,牙签的使用。轩轩知道牙签可以用来连接两个物体。而且知道要留一半,不能太短。当牙签戳得太深时,他会很自然地先用手拔,发现拔不出来后,直接用当下最快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用牙齿咬。
3.各种经验的呈现
第一,两个材料是否一样长,对比一下就知道,这是他的经验。第二,尖尖的身体站不稳,大大的、扁扁的才行,这是他对空间概念的理解。第三,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来挑战,我看到了他的创新能力。第四,在过程中,他能接纳同伴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第五,专注的品质,他不停地探索,有良好的学习素养。第六,整個过程他是自由、开放、自信地在表达表现。
四、跟进措施
1.卫生教育
作为老师,我们要注重卫生教育,我后续提供了夹子和镊子,并对轩轩进行卫生教育:“不要用嘴巴咬,我们可以使用工具或请求老师帮忙。”
2.分类整理
由于“蔬果拼拼乐”材料特性,最后整理时,容易将干湿垃圾混在一起。因此后续提供了干湿垃圾桶,并将桌面上的蔬果进行整理,适当地减少了一些材料,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养成良好收纳整理的习惯。
五、获得的启示
1.有效的环境支持是有利于幼儿表达表现的
整个活动中轩轩都是自由、开放、自信地在表达。这是因为老师提供的材料都是完全开放的,能够支持幼儿选择。“蔬果”只是一种载体,目的是使幼儿可以大胆多元的表达表现。整个活动中老师也没有干涉幼儿,始终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参与。由此可见有效的环境支持是有利于幼儿表达表现的。
2.培养幼儿的高阶思维和深度学习
轩轩是一边做,一边完善自己的想法的。从起初做一个“人”到“女孩”再到“乌鸦人”,他是基于造型和生活经验完成成品的。这和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有关,他们受到工序、难易程度、材料的干扰。作为教师,我认为可以引导幼儿先制订一个初步的计划,有目的地围绕自己的计划去寻找合适的材料,并且来执行他的计划,以培养幼儿深度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