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3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14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对《若干意见》进行了介绍,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若干意见》为全球经济复苏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张晓强介绍,《若干意见》主要包括五部分的内容,一是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特别是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同时要严格限制“两高一资”类的项目;二是要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三是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四是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包括下放外商投资的审批权限,《外资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总投资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除《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定需要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准之外,都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核准;五是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他指出本次《若干意见》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新的形势下愿意和各国共同努力,完善投资环境,为跨国投资、为经济复苏、为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更有利的条件。
他说,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文件的总体要求,抓紧落实《若干意见》所提出的政策措施。
中国仍将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国家
马秀红介绍,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吸收外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10年3月,外商对华投资累计设立企业近6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连续17年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位。
她说,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揽子应对危机措施,在以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基本立足点的同时,坚持扩大开放,大力推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创造了走出困境、实现增长的良好发展环境。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下降近40%的情况下,2009年中国吸收外资仍保持在900亿美元的高位,仅下降2.6%,居全球第二。今年一季度,外商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和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9.9%和7.7%。
马秀红分析说,这得益于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实现较快发展的出色表现和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2009年,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总体运营情况良好,不少企业成为其母公司全球业务的增长亮点和利润中心。其中,71%的美资企业实现了盈利,82%的企业对在华业务前景表示乐观,91%的企业对未来5年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科尔尼公司和联合国贸发会议进行的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调查和对众多大型跨国公司的调查显示,中国再次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
马秀红表示,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正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消费结构升级、环境和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创新型国家的建立都蕴藏着巨大需求和增长潜力,国内外投资者均将在参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投资便利化程度
马秀红说,30多年前中国政府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把吸收外资作为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在任何发展阶段,为了鼓励外商投资,正确的引导外商投资,始终把完善投资环境、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其中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加大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吸收外资法律法规,创造有法可依的完善的法律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八条为外商投资企业明确了法律地位,除此之外,全国人大制定《中外合作经营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应该说,在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在法律体系的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第二,不断拓展开放的领域。根据这次《若干意见》,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到现在已经修订了四次,这次修订是第五次,每次修订都把进一步扩大市场准人的范围和优化外资结构作为重点。目前,无论是制造业、农业,还是服务业,绝大部分的领域都已经对外开放,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已经有10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对外开放,在WTO的成员中,即便跟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开放度也是比较高的。
第三,依法在中国注册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企业,中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在华运营实行国民待遇。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改善投资环境、稳定外资规模、优化外资结构是中国政府应对危机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重要内容,其中投资贸易便利化更是应对危机、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仅商务部本身就先后下发了六个文件,取消和下放了26大类的审批事项,绝大部分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变更事项已经交给地方商务部门来办理,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2009年,全国一共新设立了2.34万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这2.34万家企业中,需要报商务部进行核准的只有56家,占0.2%。从推进投资便利化的角度来讲,中国各级政府对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推进便利化给予高度重视,从国务院的领导到省、市的领导,都经常通过举行座谈会或者其它方式,了解外商投资企业经营中的困难,听取他们对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的建议,并且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
马秀红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政府提供到位服务、不断推动投资便利化的措施,是政府和企业共同合作,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共克时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马秀红指出,这次《若干意见》里特别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要求我们不断提高便利化的程度,在贯彻《若干意见》的同时,要创造更加开放、更加优化的投资环境。
外商投资审批权限大幅下放
张晓强表示,此次调整外商投资审批权限,对地方政府的权限从鼓励类、允许类1亿美元。下提高到3亿美元,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外商投资审批权限下放幅度最大的一次,体现了中国政府要继续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
但他同时也提到了他所担心的两点:第一,目前我们对外商投资还有一个限制类,这个权限是5000万美元,没有下放。第二,要继续限制“两高一资”的项目,防止像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这样一些产能过剩领域的盲目扩张。
他表示,在下放审批权限以后,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强对地方外商投资管理工作的指导,掌握相关的动态信息,避免有些地方不计成本的招商引资,避免盲目追求引进外资的数量而违反国家的产业政策。同时,也要通过信息发布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内外资企业更理性地进行投资。
此外,张晓强强调,中国一方面积极 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的方式参与国内企业的改组改造、兼并重组,同时也要依法实施反垄断审查,要加快建立规范化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这是有机的、相辅相成的。
限制“两高一资”并非是针对外资
马秀红说,严格限制“两高一资”领域投资,不仅仅是针对外商投资企业,任何投资都应该符合东道国的经济发展规划。《若干意见》特别提出这一要求,把它作为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的重要方面。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包括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放到重要地位。在中国,限制“两高一资”领域外商投资不是新的政策,实际上已经实施了多年,而且主要是靠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规定、排放标准来进行约束。这并不是对外资更严格了。
张晓强表示,国务院文件要求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实际上中国提高经济的发展质量、转变方式、优化结构已经是刻不容缓了。去年中国的GDP大约是4.7万亿美元,占全世界GDP的大约8%,但是中国消耗了世界能源的18%,钢铁的44%,水泥的53%,这样巨大的资源消耗以及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是难以支持中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我们对内资也好、对外资也好,都提出一定要重视可持续发展,中国再也不能当“两高一资”的世界工厂了。
中西部地区有引资优势
张晓强说,此次《若干意见》提出,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东部地区外资集中,大体占全国的87%。东部地区发展比较快,这样就出现了土地供应比较紧张、生产成本上升的趋势,使得它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有所减弱。相比而言,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在土地、能源、劳动力的成本方面还是有优势的,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管理水平、人才素质也不断得到提高,具备了更多的承接外商投资,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的条件。他表示,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和周边国家相比较,在基础设施、能源供应、劳动力、土地等方面有比较优势,比如,中国有大量的技校、中专毕业的具有一定技能的工人,还将有大量不断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农民,这方面的比较优势是长期存在的,而且随着这些因素的不断发展,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若干意见》为全球经济复苏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张晓强介绍,《若干意见》主要包括五部分的内容,一是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特别是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同时要严格限制“两高一资”类的项目;二是要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三是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四是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包括下放外商投资的审批权限,《外资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总投资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除《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定需要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准之外,都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核准;五是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他指出本次《若干意见》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新的形势下愿意和各国共同努力,完善投资环境,为跨国投资、为经济复苏、为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更有利的条件。
他说,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文件的总体要求,抓紧落实《若干意见》所提出的政策措施。
中国仍将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国家
马秀红介绍,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吸收外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10年3月,外商对华投资累计设立企业近6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连续17年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位。
她说,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揽子应对危机措施,在以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基本立足点的同时,坚持扩大开放,大力推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创造了走出困境、实现增长的良好发展环境。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下降近40%的情况下,2009年中国吸收外资仍保持在900亿美元的高位,仅下降2.6%,居全球第二。今年一季度,外商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和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9.9%和7.7%。
马秀红分析说,这得益于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实现较快发展的出色表现和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2009年,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总体运营情况良好,不少企业成为其母公司全球业务的增长亮点和利润中心。其中,71%的美资企业实现了盈利,82%的企业对在华业务前景表示乐观,91%的企业对未来5年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科尔尼公司和联合国贸发会议进行的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调查和对众多大型跨国公司的调查显示,中国再次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
马秀红表示,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正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消费结构升级、环境和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创新型国家的建立都蕴藏着巨大需求和增长潜力,国内外投资者均将在参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投资便利化程度
马秀红说,30多年前中国政府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把吸收外资作为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在任何发展阶段,为了鼓励外商投资,正确的引导外商投资,始终把完善投资环境、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其中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加大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吸收外资法律法规,创造有法可依的完善的法律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八条为外商投资企业明确了法律地位,除此之外,全国人大制定《中外合作经营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应该说,在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在法律体系的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第二,不断拓展开放的领域。根据这次《若干意见》,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到现在已经修订了四次,这次修订是第五次,每次修订都把进一步扩大市场准人的范围和优化外资结构作为重点。目前,无论是制造业、农业,还是服务业,绝大部分的领域都已经对外开放,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已经有10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对外开放,在WTO的成员中,即便跟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开放度也是比较高的。
第三,依法在中国注册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企业,中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在华运营实行国民待遇。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改善投资环境、稳定外资规模、优化外资结构是中国政府应对危机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重要内容,其中投资贸易便利化更是应对危机、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仅商务部本身就先后下发了六个文件,取消和下放了26大类的审批事项,绝大部分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变更事项已经交给地方商务部门来办理,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2009年,全国一共新设立了2.34万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这2.34万家企业中,需要报商务部进行核准的只有56家,占0.2%。从推进投资便利化的角度来讲,中国各级政府对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推进便利化给予高度重视,从国务院的领导到省、市的领导,都经常通过举行座谈会或者其它方式,了解外商投资企业经营中的困难,听取他们对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的建议,并且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
马秀红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政府提供到位服务、不断推动投资便利化的措施,是政府和企业共同合作,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共克时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马秀红指出,这次《若干意见》里特别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要求我们不断提高便利化的程度,在贯彻《若干意见》的同时,要创造更加开放、更加优化的投资环境。
外商投资审批权限大幅下放
张晓强表示,此次调整外商投资审批权限,对地方政府的权限从鼓励类、允许类1亿美元。下提高到3亿美元,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外商投资审批权限下放幅度最大的一次,体现了中国政府要继续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
但他同时也提到了他所担心的两点:第一,目前我们对外商投资还有一个限制类,这个权限是5000万美元,没有下放。第二,要继续限制“两高一资”的项目,防止像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这样一些产能过剩领域的盲目扩张。
他表示,在下放审批权限以后,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强对地方外商投资管理工作的指导,掌握相关的动态信息,避免有些地方不计成本的招商引资,避免盲目追求引进外资的数量而违反国家的产业政策。同时,也要通过信息发布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内外资企业更理性地进行投资。
此外,张晓强强调,中国一方面积极 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的方式参与国内企业的改组改造、兼并重组,同时也要依法实施反垄断审查,要加快建立规范化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这是有机的、相辅相成的。
限制“两高一资”并非是针对外资
马秀红说,严格限制“两高一资”领域投资,不仅仅是针对外商投资企业,任何投资都应该符合东道国的经济发展规划。《若干意见》特别提出这一要求,把它作为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的重要方面。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包括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放到重要地位。在中国,限制“两高一资”领域外商投资不是新的政策,实际上已经实施了多年,而且主要是靠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规定、排放标准来进行约束。这并不是对外资更严格了。
张晓强表示,国务院文件要求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实际上中国提高经济的发展质量、转变方式、优化结构已经是刻不容缓了。去年中国的GDP大约是4.7万亿美元,占全世界GDP的大约8%,但是中国消耗了世界能源的18%,钢铁的44%,水泥的53%,这样巨大的资源消耗以及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是难以支持中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我们对内资也好、对外资也好,都提出一定要重视可持续发展,中国再也不能当“两高一资”的世界工厂了。
中西部地区有引资优势
张晓强说,此次《若干意见》提出,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东部地区外资集中,大体占全国的87%。东部地区发展比较快,这样就出现了土地供应比较紧张、生产成本上升的趋势,使得它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有所减弱。相比而言,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在土地、能源、劳动力的成本方面还是有优势的,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管理水平、人才素质也不断得到提高,具备了更多的承接外商投资,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的条件。他表示,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和周边国家相比较,在基础设施、能源供应、劳动力、土地等方面有比较优势,比如,中国有大量的技校、中专毕业的具有一定技能的工人,还将有大量不断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农民,这方面的比较优势是长期存在的,而且随着这些因素的不断发展,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