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对于写作依然十分畏惧,论文缺乏思辨说理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写作教学依然处于低效阶段。这主要基于中学写作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中学写作教学在语文学科中缺乏独立地位,中学写作教学缺乏具有理论依据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基于此,笔者认为无论是传统的材料作文还是任务驱动型写作,为改变写作教学现状,应该达成几点共识: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对手意识。
关键词:写作教学;议论文;思辨性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42-01
议论文最核心的部分便是“议论”,即解释、阐述论点的部分。议论文的功能在于说理,在于表达看法和思想。一个人为什么“说理”,说的是什么“理”,怎样“说理”,取决于他对这个事物的基本看法以及对这个看法的解释,根本上取决于这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应该说,判断一篇议论文好坏的基本标准是该文是否具备真实的明确的甚至深刻的思想与分析。
可是,目前议论文写作中不说理、强词夺理、说理却不在理的非理性现象十分普遍。在传统的材料作文中大部分学生还停留在“例子+结论”的基本模式。为了避免以往材料作文命题空泛抽象带来的写作上宿构、套题的可能性,以及“例子+结论”的缺乏辩论与理性的写作。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做了些变化,也就是现在提及的任务驱动型写作。
与传统材料作文相比,任务驱动型写作顾名思义增加了更加明确的任务导向,比如:“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类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也就是说文章不能脱离材料的具体范畴随意提炼观点并展开论述,就一具体问题你必须明确表态是支持还是反对并阐述理由。这就要求学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就现实的社会事务,表达具体的态度与意见。按理来说,这样的一种具体可言的写作对学生而言一不会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二不会随意堆砌空洞、抽象、浮夸的文辞。但在笔者执教过程中,依然存在困惑之处。一是部分学生判断不清材料的争议点;二是通篇文章就事论事难免过于单一,如果就事论理的话,这个理介入程度如何界定把握。笔者就一道作文题具体谈谈这两处困惑。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月4日下午,成都某燃气集团公司通报处罚公司3名中层工作时间在微信群里抢红包的行为,每人罚500元。据说这是出差在外的老板想了解员工工作情况,在微信群里发个红包试探的结果。
公司老板告诉记者,燃气公司属特殊行业,为了强调安全责任,前两天才刚发了上班严禁玩手机的处罚通知。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类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
不同于传统的材料作文,这道题目设置了具体情境。一、“某燃气公司”说明了玩手机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此时上班随意玩手机将不仅仅是影响个人以及公司工作效益,同时可能引发火灾,对公众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简言之这是公共领域之事。二、“3名中层在工作时间玩手机”,“中层”本应该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上对老板负责,下为员工树立榜样。三、关于老板,题目对老板的限定可以窥见出题的严谨,“出差在外”,说明老板并没有在上班时间玩手机,另一方面老板在前两天刚发通知说明这并非突击检查,也非老板一时兴起随意处罚,至少这个处罚有规可依。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发现争议处是老板的方式,即所谓的“钓鱼执法”。微信发红包是时下兴起的交流感情的方式,上班玩手机也是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抢个红包就被罚款那么以后谁还敢抢,看似大家都不玩手机了,但只是畏惧外在高压法规而非内心对安全的敬畏。同时这样的高压容易在公司内部导致老板与员工的信任危机,不利于和谐民主的企业文化的建立。
可是在学生写作中,笔者却发现令人匪夷所思的立意:1、手机。文章作者只抓住材料“玩手机”便由此漫谈手机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晶,它的出现到底是好是坏。2、坚定信念,抵制诱惑。文章开头简述材料后由此可知“诱惑对人有巨大的吸引力,若没有足够坚强的意志信念,便会被吸入其中。”接下来大谈生活处处充满了诱惑,为了抵制诱惑你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文章忽略材料所给的争议点,自以为是地发掘出以金钱为首的诱惑对个人的弊端。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立意无不反映当下部分学生还未形成基本的思辨能力。
其次,就事论理中的理在文中介入程度如何把捏。笔者认为目前部分学生能做到就事论事,但是就事论理的程度对学生以及教师而言都比较模糊。就这道题目而言,出题者是希望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同类型“钓鱼执法”是否合理吗?还是探讨大型公司制定法规缺乏公共参与而是仅凭一己之思脑子发热隔三差五颁发新规是否合理?笔者不得而知。
虽然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作文题出现了变化引发了新一轮写作教学的探讨,但是就目前而言,中学写作教学的现状依然令人担忧。首先、写作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其次、中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厚。我们不但没有通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反而增加了学生的恐惧心理。笔者在微博上曾看到他们写过令人叹为观止的情书,写过感情充沛的游记,即使是记流水账也充满了童趣真情。可是一到写作,就变成不假思索地确立论点、生搬硬套各种用烂的论据,甚至就一个具体事件表达明确的观点态度都畏手畏脚打太极。这种现象的产生,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中学写作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如果不是为写作而写作,那么相较于文从字顺外,笔者更看重的是学生在文章中体现的基于公民意识的批判性思维。笔者认同余党绪先生所说的写作教学应该基于培训学生的公民意识。在大型考试中我们无法考察“情”的层面,因为难辨真伪,所以,对于“理”的考察才是重点,而每一个学生的社会身份即公民,作为公民对公众事务表达观点态度应该是一项基本的能力。高中生随着年岁的增长以及理性思维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独立思考能力。他们除了关注自身家庭校园生活外,还必不可少地开始接触社会,思考人生。因此,通过写作我们力图考察高中生对人生对社会的批判性思考。 第二、中学写作教学在语文学科中缺乏独立地位。教材编排附庸于阅读教学之后,且混乱无序。在笔者教学的过程中就发现,相较于编排相对有条理并且深入研究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缺乏教材支撑。
第三、中学写作教学缺乏具有理论依据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语文界有很多看似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缺乏为大家所普遍认可的教学模式。中学写作教学往往依赖师徒相授的工厂作坊式培训方式或者某个老师灵光一现的某堂精彩的写作教学课,而缺乏一个序列的统筹安排教学课程。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高考作文题出现在高一高二写作教学中。训练的随意性导致了写作教学的无序无效。在笔者看来,写作教学要力求建立训练的梯度性。高中三年对于议论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有所不同,且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梯度的整体训练。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高中议论文教学应该达成几点共识:
一、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写作是个体与自我、生命、社会的对话,它是个体表达自我与社会保持联系的基本方式。笔者认为,中学写作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让作为公民的学生在作文中对社会的具体事务表达清晰明确的观点看法。笔者并不否认抽象的命题对学生理性思维训练的必要性。但是抽象概念带有不确定性,因此给学生更多可发挥的空间,但是在高考的现实背景下更多学生选择中规中矩的立意,这显然与出题的初衷相悖。而目前出现的具体要求的任务驱动型写作给学生限定了空间,指向性更明确,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说理的能力。
二、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与培养。中学生应该是最有质疑精神的一拨人,在日常交流中他们也往往爱辩论不服输,可这样的一群人由于缺乏理性思维的训练,在写作中呈现的却是对一个观点不假思索地赞同或者反对,简单的逻辑形成简单的模式根本经不起一丝推敲。中学教学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中学生思辨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阅读一定量的思辨性文章。
三、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对手意识。在议论文写作中,每一个观点的成立都是有条件的,理性地分析这些条件。同时思考持反对观点的理由是什么,可以弥补单向思维的漏洞,尽可能做到论述的周密。
总之,加强理性思维的训练是议论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钟斌.基于反方立场的自我校准:提升论证的思辨性与周密性的有效策略[J].语文学习 ,2015
[3]余党绪.写作即表达,表达即生命[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
[4]余党绪.以公民姿态,就公共事务,做理性表达——基于“公民表达素养”培育的写作教学[J].语文学习,2013
作者简介:陈丹宁(1989.03-),女,汉,福建长乐人,硕士研究生,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写作教学;议论文;思辨性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42-01
议论文最核心的部分便是“议论”,即解释、阐述论点的部分。议论文的功能在于说理,在于表达看法和思想。一个人为什么“说理”,说的是什么“理”,怎样“说理”,取决于他对这个事物的基本看法以及对这个看法的解释,根本上取决于这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应该说,判断一篇议论文好坏的基本标准是该文是否具备真实的明确的甚至深刻的思想与分析。
可是,目前议论文写作中不说理、强词夺理、说理却不在理的非理性现象十分普遍。在传统的材料作文中大部分学生还停留在“例子+结论”的基本模式。为了避免以往材料作文命题空泛抽象带来的写作上宿构、套题的可能性,以及“例子+结论”的缺乏辩论与理性的写作。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做了些变化,也就是现在提及的任务驱动型写作。
与传统材料作文相比,任务驱动型写作顾名思义增加了更加明确的任务导向,比如:“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类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也就是说文章不能脱离材料的具体范畴随意提炼观点并展开论述,就一具体问题你必须明确表态是支持还是反对并阐述理由。这就要求学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就现实的社会事务,表达具体的态度与意见。按理来说,这样的一种具体可言的写作对学生而言一不会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二不会随意堆砌空洞、抽象、浮夸的文辞。但在笔者执教过程中,依然存在困惑之处。一是部分学生判断不清材料的争议点;二是通篇文章就事论事难免过于单一,如果就事论理的话,这个理介入程度如何界定把握。笔者就一道作文题具体谈谈这两处困惑。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月4日下午,成都某燃气集团公司通报处罚公司3名中层工作时间在微信群里抢红包的行为,每人罚500元。据说这是出差在外的老板想了解员工工作情况,在微信群里发个红包试探的结果。
公司老板告诉记者,燃气公司属特殊行业,为了强调安全责任,前两天才刚发了上班严禁玩手机的处罚通知。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类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
不同于传统的材料作文,这道题目设置了具体情境。一、“某燃气公司”说明了玩手机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此时上班随意玩手机将不仅仅是影响个人以及公司工作效益,同时可能引发火灾,对公众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简言之这是公共领域之事。二、“3名中层在工作时间玩手机”,“中层”本应该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上对老板负责,下为员工树立榜样。三、关于老板,题目对老板的限定可以窥见出题的严谨,“出差在外”,说明老板并没有在上班时间玩手机,另一方面老板在前两天刚发通知说明这并非突击检查,也非老板一时兴起随意处罚,至少这个处罚有规可依。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发现争议处是老板的方式,即所谓的“钓鱼执法”。微信发红包是时下兴起的交流感情的方式,上班玩手机也是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抢个红包就被罚款那么以后谁还敢抢,看似大家都不玩手机了,但只是畏惧外在高压法规而非内心对安全的敬畏。同时这样的高压容易在公司内部导致老板与员工的信任危机,不利于和谐民主的企业文化的建立。
可是在学生写作中,笔者却发现令人匪夷所思的立意:1、手机。文章作者只抓住材料“玩手机”便由此漫谈手机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晶,它的出现到底是好是坏。2、坚定信念,抵制诱惑。文章开头简述材料后由此可知“诱惑对人有巨大的吸引力,若没有足够坚强的意志信念,便会被吸入其中。”接下来大谈生活处处充满了诱惑,为了抵制诱惑你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文章忽略材料所给的争议点,自以为是地发掘出以金钱为首的诱惑对个人的弊端。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立意无不反映当下部分学生还未形成基本的思辨能力。
其次,就事论理中的理在文中介入程度如何把捏。笔者认为目前部分学生能做到就事论事,但是就事论理的程度对学生以及教师而言都比较模糊。就这道题目而言,出题者是希望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同类型“钓鱼执法”是否合理吗?还是探讨大型公司制定法规缺乏公共参与而是仅凭一己之思脑子发热隔三差五颁发新规是否合理?笔者不得而知。
虽然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作文题出现了变化引发了新一轮写作教学的探讨,但是就目前而言,中学写作教学的现状依然令人担忧。首先、写作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其次、中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厚。我们不但没有通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反而增加了学生的恐惧心理。笔者在微博上曾看到他们写过令人叹为观止的情书,写过感情充沛的游记,即使是记流水账也充满了童趣真情。可是一到写作,就变成不假思索地确立论点、生搬硬套各种用烂的论据,甚至就一个具体事件表达明确的观点态度都畏手畏脚打太极。这种现象的产生,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中学写作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如果不是为写作而写作,那么相较于文从字顺外,笔者更看重的是学生在文章中体现的基于公民意识的批判性思维。笔者认同余党绪先生所说的写作教学应该基于培训学生的公民意识。在大型考试中我们无法考察“情”的层面,因为难辨真伪,所以,对于“理”的考察才是重点,而每一个学生的社会身份即公民,作为公民对公众事务表达观点态度应该是一项基本的能力。高中生随着年岁的增长以及理性思维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独立思考能力。他们除了关注自身家庭校园生活外,还必不可少地开始接触社会,思考人生。因此,通过写作我们力图考察高中生对人生对社会的批判性思考。 第二、中学写作教学在语文学科中缺乏独立地位。教材编排附庸于阅读教学之后,且混乱无序。在笔者教学的过程中就发现,相较于编排相对有条理并且深入研究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缺乏教材支撑。
第三、中学写作教学缺乏具有理论依据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语文界有很多看似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缺乏为大家所普遍认可的教学模式。中学写作教学往往依赖师徒相授的工厂作坊式培训方式或者某个老师灵光一现的某堂精彩的写作教学课,而缺乏一个序列的统筹安排教学课程。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高考作文题出现在高一高二写作教学中。训练的随意性导致了写作教学的无序无效。在笔者看来,写作教学要力求建立训练的梯度性。高中三年对于议论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有所不同,且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梯度的整体训练。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高中议论文教学应该达成几点共识:
一、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写作是个体与自我、生命、社会的对话,它是个体表达自我与社会保持联系的基本方式。笔者认为,中学写作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让作为公民的学生在作文中对社会的具体事务表达清晰明确的观点看法。笔者并不否认抽象的命题对学生理性思维训练的必要性。但是抽象概念带有不确定性,因此给学生更多可发挥的空间,但是在高考的现实背景下更多学生选择中规中矩的立意,这显然与出题的初衷相悖。而目前出现的具体要求的任务驱动型写作给学生限定了空间,指向性更明确,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说理的能力。
二、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与培养。中学生应该是最有质疑精神的一拨人,在日常交流中他们也往往爱辩论不服输,可这样的一群人由于缺乏理性思维的训练,在写作中呈现的却是对一个观点不假思索地赞同或者反对,简单的逻辑形成简单的模式根本经不起一丝推敲。中学教学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中学生思辨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阅读一定量的思辨性文章。
三、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对手意识。在议论文写作中,每一个观点的成立都是有条件的,理性地分析这些条件。同时思考持反对观点的理由是什么,可以弥补单向思维的漏洞,尽可能做到论述的周密。
总之,加强理性思维的训练是议论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钟斌.基于反方立场的自我校准:提升论证的思辨性与周密性的有效策略[J].语文学习 ,2015
[3]余党绪.写作即表达,表达即生命[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
[4]余党绪.以公民姿态,就公共事务,做理性表达——基于“公民表达素养”培育的写作教学[J].语文学习,2013
作者简介:陈丹宁(1989.03-),女,汉,福建长乐人,硕士研究生,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