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上海车展在“拥抱变化”主题下释放出了许多重新定义汽车的信息或概念,同时也伴随着诸多对不确定的困惑。特斯拉展台维权事件所引发的思考等,更是把汽车转型所产生的一场“产业革命”推向了倒逼社会创新的舆论风口,使其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历史似乎再次轮回,只是换了一种方式。1994年中国第一部《汽车产业政策》颁布前后,围绕“中国是否发展私人轿车”这一问题,全国上下曾展开了一场长达三年之久的全民大讨论。论战焦点是“关乎今后几十年亿万人生活方式选择与数万亿投资的产业选择。”现在看来,这场争论的结果直接促进了“汽车改变中国”进程的加快,不仅把中国架在了车轮上,也成就了世界汽车制造和消费大国的诞生。对世界汽车厂商而言,“不在中国成功就在世界败北”“得中国者得天下”业已成为共识,中国汽车产业地位就此发生的变化谁也不敢小觑。
今天,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以“弯道超车”方式取得的成就令西方汽车行业为之担忧,这是以往不可想象的改变。据权威人士披露,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3年超过100万辆,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销量更是达到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市场渗透率提高至5.4%,尤其在网联终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经实现领跑。在今年上海车展上,中国新能源汽车集体亮相,震惊业界内外,故有人把本届车展视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的第一展。此次车展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高速增长通道的一个缩影:车企、规模、产品、研发、设计、零部件,尤其是诸多IT、智能科技、互联网企业的加盟,形成了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跨背景的合作与融合,构建了协同解决问题的机制和能力,呈现出系统性和规模化。
中国汽车转型意味着什么?
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汽车改变中国”的上半场已经落下帷幕,即传统汽车进入过去时已是大势所趋,而“中国改变汽车”的下半场正在开场,即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现在时已取得共识并汇成时代潮流。
这一潮流背后的原因有三:首先,当下中国不仅是汽车生产大国,而且是世界汽车发展的轴心国;其次,世界汽车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由过去输出转为现在的本土化,在文化和理念上已被同化;再次,中国本土车企崛起,尤其是汽车新势力无论是在软件技术、研发理念、创新思维、认同标准,还是对汽车未来的认知方面,都在全面颠覆西方汽车。
这些信息显示,“汽车变革”“产业转型”“业态改变”都不是今日之变化,而是时代更替、产业发展的历史必然。在构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节奏已不再是外资汽车品牌引导中国市场,而是我们在引导着外资汽车品牌。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在撬动世界汽车产业格局,使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调查显示,如今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并已上升到“科技生活方式”“后现代的数字化生活”的认知程度。这背后是国力提升和国民消费需求的升级,其特点有三:其一,智能电动车正在扮演智能时代“数字力”的角色;其二,智能汽车进入智能时代已经成为一种态度;其三,让未来照进现实并非虚幻,而是未来已来的事实。这也正是说以物质型消费需求为主的上半场“汽车改变中国”已经翻篇,而作为新时代驱动力开启的下半场“中国改变汽车”正在彰显泱泱大国的气派和主张并被世界所关注的重要原因。
中国汽车转型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毫无疑问,汽车是大国重器。纵观汽车史,世界大国无不把汽车当作国力的象征、意志的体现。回顾过去,我们曾把汽车当作“梦”来追求,视其为现代化的标志,国家的支柱产业。而今,汽车已经成为我们改变世界的机器,尤其是“互联网汽车”在中国的诞生,一举打破了汽车“西方中心论”的游戏规则,在观念上发生根本变化,掀起了“汽车四化”革命,由此迎来了“智能汽车时代”,并随之带来一系列涉及生活观念和文化意识形态等社会创新的变化。
从经营形态上来看,新能源汽车打破了原有的4S店销售模式,开始进入都市繁华商圈,形态更为友好而亲和,营销模式将实行直营或代理制等,由此发生的改变具有制度性和体制性的变革,即以“共益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制度创新塑造的未来社会(从股东所有经济向利益相关者经济转变)雏形正在浮出水面。而人们对智能网联、汽车电动化、智慧出行和共享化等一系列观念的接纳,则是在展开双臂,拥抱当下和未来。如果从这样的角度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可以说,改变的看似是车,实际上是人,而这一切最终是为了社会的创新。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看到新能源汽车爆发性的发展并非单纯和偶然,而是有多种利益驱动和复杂经济因素在发酵。对于汽车变革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可低估,尤其是对汽车后时代具有革命性的贡献更不可忽视,与此同时,类似“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所引发的文化冲突等也值得警惕,这不是孤立个案,而是不可回避的汽车社会属性,涉及产业转型对企业规范、价值取向、责任义务等秩序的重建。当下,思考如何在既有制度和文化环境下务实地解决现实问题及所面对的挑战才应是社会创新的灵魂和宗旨。
从长远看,汽车转型既是大国治理环境保护的责任担当,也是可持续经济的抓手。与二十年前以“十万元家轿”开启中国汽车元年以“圆汽车梦”不同,而今的我们要以“智能科技”开启新汽车元年,为美好未来不断创造共享价值。这将是“中国新黄金十年”的开启,更是一个新的历史机遇,而我们正以新能源汽车为动力,加大产业转型力度,走在世界前列,备受全球瞩目。
历史似乎再次轮回,只是换了一种方式。1994年中国第一部《汽车产业政策》颁布前后,围绕“中国是否发展私人轿车”这一问题,全国上下曾展开了一场长达三年之久的全民大讨论。论战焦点是“关乎今后几十年亿万人生活方式选择与数万亿投资的产业选择。”现在看来,这场争论的结果直接促进了“汽车改变中国”进程的加快,不仅把中国架在了车轮上,也成就了世界汽车制造和消费大国的诞生。对世界汽车厂商而言,“不在中国成功就在世界败北”“得中国者得天下”业已成为共识,中国汽车产业地位就此发生的变化谁也不敢小觑。
今天,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以“弯道超车”方式取得的成就令西方汽车行业为之担忧,这是以往不可想象的改变。据权威人士披露,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3年超过100万辆,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销量更是达到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市场渗透率提高至5.4%,尤其在网联终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经实现领跑。在今年上海车展上,中国新能源汽车集体亮相,震惊业界内外,故有人把本届车展视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的第一展。此次车展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高速增长通道的一个缩影:车企、规模、产品、研发、设计、零部件,尤其是诸多IT、智能科技、互联网企业的加盟,形成了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跨背景的合作与融合,构建了协同解决问题的机制和能力,呈现出系统性和规模化。
中国汽车转型意味着什么?
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汽车改变中国”的上半场已经落下帷幕,即传统汽车进入过去时已是大势所趋,而“中国改变汽车”的下半场正在开场,即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现在时已取得共识并汇成时代潮流。
这一潮流背后的原因有三:首先,当下中国不仅是汽车生产大国,而且是世界汽车发展的轴心国;其次,世界汽车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由过去输出转为现在的本土化,在文化和理念上已被同化;再次,中国本土车企崛起,尤其是汽车新势力无论是在软件技术、研发理念、创新思维、认同标准,还是对汽车未来的认知方面,都在全面颠覆西方汽车。
这些信息显示,“汽车变革”“产业转型”“业态改变”都不是今日之变化,而是时代更替、产业发展的历史必然。在构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节奏已不再是外资汽车品牌引导中国市场,而是我们在引导着外资汽车品牌。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在撬动世界汽车产业格局,使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调查显示,如今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并已上升到“科技生活方式”“后现代的数字化生活”的认知程度。这背后是国力提升和国民消费需求的升级,其特点有三:其一,智能电动车正在扮演智能时代“数字力”的角色;其二,智能汽车进入智能时代已经成为一种态度;其三,让未来照进现实并非虚幻,而是未来已来的事实。这也正是说以物质型消费需求为主的上半场“汽车改变中国”已经翻篇,而作为新时代驱动力开启的下半场“中国改变汽车”正在彰显泱泱大国的气派和主张并被世界所关注的重要原因。
中国汽车转型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毫无疑问,汽车是大国重器。纵观汽车史,世界大国无不把汽车当作国力的象征、意志的体现。回顾过去,我们曾把汽车当作“梦”来追求,视其为现代化的标志,国家的支柱产业。而今,汽车已经成为我们改变世界的机器,尤其是“互联网汽车”在中国的诞生,一举打破了汽车“西方中心论”的游戏规则,在观念上发生根本变化,掀起了“汽车四化”革命,由此迎来了“智能汽车时代”,并随之带来一系列涉及生活观念和文化意识形态等社会创新的变化。
从经营形态上来看,新能源汽车打破了原有的4S店销售模式,开始进入都市繁华商圈,形态更为友好而亲和,营销模式将实行直营或代理制等,由此发生的改变具有制度性和体制性的变革,即以“共益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制度创新塑造的未来社会(从股东所有经济向利益相关者经济转变)雏形正在浮出水面。而人们对智能网联、汽车电动化、智慧出行和共享化等一系列观念的接纳,则是在展开双臂,拥抱当下和未来。如果从这样的角度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可以说,改变的看似是车,实际上是人,而这一切最终是为了社会的创新。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看到新能源汽车爆发性的发展并非单纯和偶然,而是有多种利益驱动和复杂经济因素在发酵。对于汽车变革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可低估,尤其是对汽车后时代具有革命性的贡献更不可忽视,与此同时,类似“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所引发的文化冲突等也值得警惕,这不是孤立个案,而是不可回避的汽车社会属性,涉及产业转型对企业规范、价值取向、责任义务等秩序的重建。当下,思考如何在既有制度和文化环境下务实地解决现实问题及所面对的挑战才应是社会创新的灵魂和宗旨。
从长远看,汽车转型既是大国治理环境保护的责任担当,也是可持续经济的抓手。与二十年前以“十万元家轿”开启中国汽车元年以“圆汽车梦”不同,而今的我们要以“智能科技”开启新汽车元年,为美好未来不断创造共享价值。这将是“中国新黄金十年”的开启,更是一个新的历史机遇,而我们正以新能源汽车为动力,加大产业转型力度,走在世界前列,备受全球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