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他者文化:由壮族乐器“比咧”谈开

来源 :歌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壮族吹奏乐器"比咧"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经过音乐家30多年的关注,"比咧"在乐器学方面的发展得到完善。时至今日,"比咧"作为广西壮族特色民族乐器已被学界所熟知。梳理相关研究文本,在这件乐器的名称上呈现出五花八门的表述。其中高频出现的称谓已达六种之多。与邓如金先生的访谈,纠正了若干对这件乐器以讹传讹的文本信息。而溯流探源则发现由汉字标注壮语发音带来的种种不便,以及长久以来忽视壮语方言区差异产生的理解困惑。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槲寄生提取物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时同工酶含量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被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肝大部切除组、AFB1模型组、槲寄生总碱组和槲寄生多糖
木香类药材大多数来源于菊科植物,具有芳香健胃、行气止痛的功效,为中医临床常用药物。在商品和使用中,木香的名称众多,来源各不相同,功效不完全一样,经常互相混用,应注意区
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乐器,它是越南国乐的代表,如今在越南音乐中广泛使用。而与越南接壤的广西京族地区防城港也流传着独弦琴,京族独弦琴艺术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
[摘 要]楚式漆器技艺是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当下面临着传承乏人、创新乏力、资金乏源、品牌乏名的困境。来自英国的组合式工作在英国的实践效果显著,对传统技艺传承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有较大贡献。对楚式漆器技艺采取组合式工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挑战性进行探讨,有必要借鉴组合式工作的理念以促进楚式漆器技艺的传承发展,并从主体激励、公共资助和跨界方向三方面提出了发展策略,同时要警惕行政“一刀切”式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