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教材“漏洞”学厚实数学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129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它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框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理性地看待数学教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自身特点,在教材留下的“漏洞”处巧妙地打上数学文化史、社会责任感、知识形成过程的补丁”,使教材变“厚”,使教学“增值”,使学生学得更扎实、更深刻且更高效,从而构建学生“学”、“恩”、“行”相结合的、充满活力的数学教学。
  关键词:尊重教材;数学文化史;社会责任感;知识形成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 2)03-0056-02
  教材不是“超人”,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把一切知识都仔仔细细地述说开来。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数学知识编排,在很多地方都有简略、省略和概括性处理,这就为教学活动留下了许多特殊的“漏洞”空白。教师要吃透教材,及时把教材中深藏不露的、有促进学生发展价值的“空白”挖掘出来,打上补丁。
  一、打好数学文化史的“漏洞补丁”
  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教材编排等因素,现行的教材对数学义化史教育大多以“你知道吗?”的形式编排,常常被一些教师忽略(考试不考,上课不讲)。其实,每个数学史都隐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凝聚着一代代人创造的智慧结品,蕴涵着灿烂的数学文化。挖掘并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通过丰富、生动的事例,学生能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体会科学求真的精神,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等等。
  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学中技术化、平面化、表层化倾向逐渐充斥课堂,逐渐远离了数学的博大精深与文明智慧,数!学文化步人“边缘”地带。冯·奥尔斯(van Oers)曾指出,数学学习即是对由文化历史所传递给数学作出意义赋予的过程。数学文化是数学的“根”。学生都爱听故事,可用数学故事点亮数学的文化价值。所以,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搜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趣闻轶事、数学家传记、辉煌成就、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等,在讲到相关内容时,补充到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可开展一次以圆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如“圆周率π的由来”、“圆的历史”、“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趣味记忆法”、“祖冲之对圆周率π的贡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来感知圆的文化属性与圆特有的美,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了解古人的智慧,感受数学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学,到达课堂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能从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读史使人明智。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只有理解人类如何获得某些事实或概念的知识,我们才能对人类的孩子应该如何获得这样的知识作出更好的判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欣赏数学,引导学生走进现实,走进数学的历史长河,追寻数学的足迹,经历数学探索,体验数学中的理性、智慧。引导学生领略、品味数学文化的美丽芬芳和博大精深,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数学课堂应当是数学文化流淌的地方,是学生不断用心去触摸数学本质、感受数学文化的自由天空。
  二、打好社会责任感的“漏洞补丁”
  如今的数学教材,在情境的创设上作了有益的导向,联系生活实际,接通生活的源头活水,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生动起来,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对于生活的意义,有一定的亲和力。
  学习数学仅为了生活的需要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能让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学得更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深挖社会责任感的素材,努力寻找德育的“源头活水”,为教学作导向,真正做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社会责任感的渗透当做一回事来做。如北师大版教材中的“回收废电池”、“分苹果”、“激情奥运”、“包装的学问”、“捐书活动”、“旅游费用的预算”、“绿地面积”……在教学预设时要注意发挥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功能,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播下爱护环境、讲诚实、做文明观众、崇尚节约、热爱大自然等社会责任感的种子。
  教师若能在数学教学中自觉、巧妙地融人一些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使学科教育与德育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万物。那么,数学教育的境界必有提高,学生思想品质也必有提升。
  三、打好知识形成过程的“漏洞补丁”
  由于种种原因,教科书编写不可能面面俱到、特别详尽,教材中所呈现的知识都是相对简约、凝炼的。其中,以结论形式出现的静态的知识,或多或少地省去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动态过程,简化了对知识理解的理性思考过程。在教学中,有时就因为缺少了一些细小的、微不足道的“过程”,就造成学生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充分挖掘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的思维过程,必要时把省略掉的知识形成、发展和变化过程加以补充,特别是那些对学生理解有帮助的一定要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考或创造数学知识。新的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根据学生探究活动,一方面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来展示学生的实验成果,演示操作过程,讲述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沦,同全班学生交流,另一方面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还可以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技巧。
  总之,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虽然不能取代其他教学手段,但将小学科学教学与多媒体有机整合,有利于优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学生参与意识强,探究兴趣高;有利于改革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利于突破教材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凶此,教师要基于教材,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灵活驾驭教材,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找准教学起点,对教材进行“再补充”、“冉加丁”、“再创造”,努力呈现其丰富的过程,弥补教材不足,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师要教好书,就必须要成为“补丁”大师。要精心预设方案,拓展教学空间,增强教学实效,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得教师、学生、教材在教学活动中共同成长。
  数学教材是从事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不是“终结日标”,它给予了教师一个知识框架和结构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更新观念,用辩证的眼光理性地看待数学教材,深入而充分地钻研其巾的深刻内涵。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自身特点,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改进、调整、补充,从而实现对教材的灵活处理。在教材留下的“漏洞”处巧妙地打上“补丁”,让学生“学”、“思”、“行”相结合,经历过程,数学知识也才会是学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学生建构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收到“有空处不落空,无声处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每次看到这句话,我都会想起发生在去年暑假的一件事。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期发现某些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的有效方法。目的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免发生不可逆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障碍。在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中,针对不断出
乔乔木和多斯丘顺利闯过了守吊桥的两位士兵,进入古城。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全城,很多人都想看看这两个外乡来的小神童,纷纷前来请他们到家里做客。乔乔木和多斯丘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