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更新,大学生的学生和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面临信息化时代形式,高职院校要想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在激烈的院校竞争中把握先机,就应该积极调整招生和就业工作思路,构建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招收优质生源,构建科学就业机制,提高院校学生管理和服务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
高职院校向来十分关注招生问题和就业问题,这也是政府和社会的重要关注点。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如果将招生问题和就业问题截然分开处理的话,对于提升院校就业质量必然是无益的。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只有将招生与就业问题综合考虑,合并分析才能有效提高院校就业质量。因此,基于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如何构建招生就业联动机制,为学校招生与学生就业提供坚持的基础保障,成为其研究的重要課题。
一、高职院校就业现状及问题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招招生录取率及毕业生数量持续走高,2018年6月25日,赶集网发布了《2018年毕业生就业报告》,对95后大专、中专、技校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状态进行了分析。据悉,我国95后人口达到近8000万人,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于毕业生而言,受知识经验、能力素质以及自身需求等因素的制约,其在择业、就业方面的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虽然人才紧缺,却在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不到合适的人选,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这一现象是由于经济产业结构、劳动者知识架构及技能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职业技能实践不匹配造成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高等院校在学生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严峻问题,需要作出深刻的反省,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
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首先,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预期目标偏高,学生自身缺乏明晰、准确的定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刚开始择业时,就给自己定位较高的薪资,且要求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但是其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以及现有的知识结构并没有达到相应的岗位要求,造成单位用人需求和毕业生自身能力不对称的矛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本身在薪资结构调整以及人员上升空间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失,并且失去了对优质人才的吸引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为专业学历,学生具有强烈的学历提升要求,但是进入企业后,单位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也导致用人单位难以留住人才。
二、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工作联动机制的构建
(一)开展就业回访工作,调整专业设置,提高生源质量
通过开展就业回访工作,可以准确掌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如毕业生能否备用人单位认可、毕业生的个人工作能力等,对于掌握院校教学成果大有裨益。高职院校可以依托行业背景,定期对相关企业进行回访调查,并将其作为一种长效机制,通过回访调查,洞悉行业发展形势,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并根据这一信息对院校专业课程进行调节,确保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现实需求,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树立良好的院校品牌,提高院校知名度,在促进就业的同时,也能广泛吸纳优质生源,形成招生、就业联动的良性循环。
(二)调整人才培养方向,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是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时代的变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也随之加快,我国的就业机制也相应的发生了一些变革,由最开始的国家分配转型到就业双向选择,相比而言就业双向选择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也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现实人才需求,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方案的修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同时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培养职业化人才,提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就业能力,最终形成招生反馈就业的良性循环。
(三)努力打造学生广泛关注的信息化平台
在如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之下,特别是IOS、Android 等智能系统的手机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时尚科技的拥戴者,越来越多的社交软件被大学生使用。高职院校的招生与就业工作如果能够打造出吸引学生广泛关注的信息化平台(如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配合贯穿大学四年的就业指导课程,全程化参与到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生涯理念、确定生涯定位、提升专业知识以及求职技巧。
(四)建立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
构建招生与就业联动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招生与就业联动机制必须以对高效生源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对专业培养方向进行适当调整和进一步提升高效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就能实现就业指导、信息服务、素质测评以及就业调查等全方位服务,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就业初期遇见的问题、困难等进行沟通交流,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搜集整理毕业生的职位需求和工作动态等信息,为招生与就业机制的良好运转提供信息支持。
三、总结
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构建招生与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吸纳高质量生源,培养高质量毕业生,紧紧围绕招生与就业这两个环节,把握两者之间的规律,强化学校管理手段,加大院校招生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的工作力度,构建适合院校自身发展的联动机制,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企业培养出优质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艾丽.如何构建高校招生与就业联动体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264-265.
[2]李准,宋亮,张万峰.普通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构建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44-146.
[3]程光耀,翟建伟.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大联动”[J]. 科技资讯杂志,2010(36):229-231.
[4]祝俊.联动机制促高校毕业生就业[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2);30.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
高职院校向来十分关注招生问题和就业问题,这也是政府和社会的重要关注点。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如果将招生问题和就业问题截然分开处理的话,对于提升院校就业质量必然是无益的。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只有将招生与就业问题综合考虑,合并分析才能有效提高院校就业质量。因此,基于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如何构建招生就业联动机制,为学校招生与学生就业提供坚持的基础保障,成为其研究的重要課题。
一、高职院校就业现状及问题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招招生录取率及毕业生数量持续走高,2018年6月25日,赶集网发布了《2018年毕业生就业报告》,对95后大专、中专、技校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状态进行了分析。据悉,我国95后人口达到近8000万人,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于毕业生而言,受知识经验、能力素质以及自身需求等因素的制约,其在择业、就业方面的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虽然人才紧缺,却在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不到合适的人选,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这一现象是由于经济产业结构、劳动者知识架构及技能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职业技能实践不匹配造成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高等院校在学生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严峻问题,需要作出深刻的反省,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
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首先,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预期目标偏高,学生自身缺乏明晰、准确的定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刚开始择业时,就给自己定位较高的薪资,且要求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但是其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以及现有的知识结构并没有达到相应的岗位要求,造成单位用人需求和毕业生自身能力不对称的矛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本身在薪资结构调整以及人员上升空间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失,并且失去了对优质人才的吸引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为专业学历,学生具有强烈的学历提升要求,但是进入企业后,单位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也导致用人单位难以留住人才。
二、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工作联动机制的构建
(一)开展就业回访工作,调整专业设置,提高生源质量
通过开展就业回访工作,可以准确掌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如毕业生能否备用人单位认可、毕业生的个人工作能力等,对于掌握院校教学成果大有裨益。高职院校可以依托行业背景,定期对相关企业进行回访调查,并将其作为一种长效机制,通过回访调查,洞悉行业发展形势,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并根据这一信息对院校专业课程进行调节,确保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现实需求,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树立良好的院校品牌,提高院校知名度,在促进就业的同时,也能广泛吸纳优质生源,形成招生、就业联动的良性循环。
(二)调整人才培养方向,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是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时代的变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也随之加快,我国的就业机制也相应的发生了一些变革,由最开始的国家分配转型到就业双向选择,相比而言就业双向选择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也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现实人才需求,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方案的修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同时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培养职业化人才,提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就业能力,最终形成招生反馈就业的良性循环。
(三)努力打造学生广泛关注的信息化平台
在如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之下,特别是IOS、Android 等智能系统的手机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时尚科技的拥戴者,越来越多的社交软件被大学生使用。高职院校的招生与就业工作如果能够打造出吸引学生广泛关注的信息化平台(如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配合贯穿大学四年的就业指导课程,全程化参与到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生涯理念、确定生涯定位、提升专业知识以及求职技巧。
(四)建立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
构建招生与就业联动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招生与就业联动机制必须以对高效生源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对专业培养方向进行适当调整和进一步提升高效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就能实现就业指导、信息服务、素质测评以及就业调查等全方位服务,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就业初期遇见的问题、困难等进行沟通交流,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搜集整理毕业生的职位需求和工作动态等信息,为招生与就业机制的良好运转提供信息支持。
三、总结
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构建招生与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吸纳高质量生源,培养高质量毕业生,紧紧围绕招生与就业这两个环节,把握两者之间的规律,强化学校管理手段,加大院校招生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的工作力度,构建适合院校自身发展的联动机制,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企业培养出优质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艾丽.如何构建高校招生与就业联动体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264-265.
[2]李准,宋亮,张万峰.普通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构建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44-146.
[3]程光耀,翟建伟.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大联动”[J]. 科技资讯杂志,2010(36):229-231.
[4]祝俊.联动机制促高校毕业生就业[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