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材料投放是影响区域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然后探讨目前幼儿园教学中学习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有效投放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习材料 投放 幼儿园 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重要的方式,也是幼儿教学最初阶段,是对集体教学的有效补充,由于区域活动限定在教室一角,所以也被称为角落活动、活动角。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园区域活动价值更加凸显出来。活动不仅需要对幼儿年龄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也需要为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以便于满足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身体、情感、认知的提升。基于此,加强对学习材料投放方式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概念界定
1. 活动区材料
所谓活动区的材料,指的是教师为了适应儿童活动区活动需要,根据儿童需要或者特定的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布置在活动区中的材料。
2. 材料投放方式
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儿童发展和教育的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依据对材料进行投放。本研究所关注的投放方式,涉及的是在投放材料时对材料数量的考虑,材料结构特征的考虑,以及材料种类之间搭配的考虑。材料数量的投放方式研究,是指通过材料投放数量的改变看儿童行为的变化。材料的结构化投放方式研究,是指投放材料时限定或者不限定材料的使用方法对儿童的行为产生的影响。
二、目前幼儿园教学中学习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1. 不能有效地结合幼儿园教学目的
很多幼儿园教师无法分清集体教育和区域活动教育的关系,往往采用无差别的对待方式。因此,在學习材料投放中缺乏思考,不能考虑到幼儿园区域教育的目的,材料投放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评价,对学习材料投放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一些幼儿园教师将集体教育的方式照搬到区域活动中,以至于区域活动教育失去特点,效果可想而知。
2. 教师对于材料的不同投放方式经验不足
教师对于材料的不同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之不同的关系过多地依赖于经验之谈。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之间缺乏现场的研究作为依托。90年代末期,在以儿童为本,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观念作用下,有限的场地中创设高真实性的活动内容导致的游戏的主题被固定,材料的运用缺乏变通性等问题凸显,教师又转而提供大量的素材材料。在材料提供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种“跟风”的实践模式花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但实际取得效果却很有限。
3. 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地位
区域材料的设置不能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教育的需要而设置,不能真正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区域材料应该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自由活动的机会。但是有些时候,教师往往忽略了幼儿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样往往会造成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下降,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如,幼儿园在集体玩建构玩具时,教师只是简单地把幼儿分为两组,每组玩不同的玩具,但是有的孩子就想玩另一组的玩具,教师却剥夺了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
三、改进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的策略
1. 保障材料投放的总体原则
活动区活动,在儿童自主学习方面比传统的集体教学有较大的优势。而且,儿童在活动区由于可以自主选择,他们的学习是沿着自己的心理逻辑进行。活动区活动中能够给儿童充分交流的机会,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以一种社会建构的方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因此,在确定活动区教育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到这种教育形式的优势。所以,如果用集体活动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活动区的投放,过于考虑目标的同一性,关注目标的即时达成度,那么肯定是不合适的。
2. 注意材料本身的性质
不同的材料来源不同,引发的儿童行为也不同。有一些材料,本身倾向于引发儿童的象征性游戏行为,有一些材料则引发儿童的搭建行为。认识材料本身的特点,认识它们与儿童行为之间的关系,是进行有效投放的第一步。
3. 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
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影响材料投放的关键因素。同样投放方式和材料,对不同年龄儿童的作用差别很大。小班儿童对于高结构投放的材料的使用频率高,而大班儿童低,因此,就高结构投放的材料而言,小班的配置比例应大于大班。而大班则应在棋类等材料的选择和投放上更加关注。明确每个年龄阶段对于投放方式的不同反应,有利于教师对于投放方式的选择,也有利于教师聚焦更需要关注的材料,利用有限时间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4. 丰富活动区的材料投放
一个材料如何才能在利用率上有所提高,除了纵向地加深其用途外,横向的班级间交流也不失一种策略。这点对于高结构投放的学习材料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正由于教师很大的心血凝结于此,在材料流通的过程中,更需要有相应制度来加以规范。例如,建构游戏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可以利用各种建构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搭建出造型各异的建筑物。为此我们又将数学的内容渗透到建构游戏中,我们将建构游戏分成桌面建构和地面建构两种,在建构大马路时我们将方位放进桌面建构中,让孩子按要求和标记在马路的四个方向中搭建不同的建筑物。在“停车场”的地面建构中孩子会将汽车上的数字与停车位上的数字相对停放。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学习材料投放是促进幼儿园教育进步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幼儿园教学中学习材料投放工作不尽人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不能结合实际、教师经验不足、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针对这些情况,必须坚持原则,注重材料的本质,同时提高学习材料丰富性、趣味性,发挥投放材料的作用,促进幼儿园教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盼.探究学习材料投放方式对于幼儿园教学的促进意义[J]新课程.2017,14(3):241-245.
[2] 王静.幼儿园数学区域材料的投放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7,23(9):301-302.
[3] 郭红敏.关于小班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投放方式的研究[J]教育.2017,14(3):52-53.
[4] 唐丽君.幼儿园益智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分析[J]好家长.2017,12(9):111-112.
【关键词】 学习材料 投放 幼儿园 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重要的方式,也是幼儿教学最初阶段,是对集体教学的有效补充,由于区域活动限定在教室一角,所以也被称为角落活动、活动角。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园区域活动价值更加凸显出来。活动不仅需要对幼儿年龄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也需要为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以便于满足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身体、情感、认知的提升。基于此,加强对学习材料投放方式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概念界定
1. 活动区材料
所谓活动区的材料,指的是教师为了适应儿童活动区活动需要,根据儿童需要或者特定的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布置在活动区中的材料。
2. 材料投放方式
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儿童发展和教育的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依据对材料进行投放。本研究所关注的投放方式,涉及的是在投放材料时对材料数量的考虑,材料结构特征的考虑,以及材料种类之间搭配的考虑。材料数量的投放方式研究,是指通过材料投放数量的改变看儿童行为的变化。材料的结构化投放方式研究,是指投放材料时限定或者不限定材料的使用方法对儿童的行为产生的影响。
二、目前幼儿园教学中学习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1. 不能有效地结合幼儿园教学目的
很多幼儿园教师无法分清集体教育和区域活动教育的关系,往往采用无差别的对待方式。因此,在學习材料投放中缺乏思考,不能考虑到幼儿园区域教育的目的,材料投放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评价,对学习材料投放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一些幼儿园教师将集体教育的方式照搬到区域活动中,以至于区域活动教育失去特点,效果可想而知。
2. 教师对于材料的不同投放方式经验不足
教师对于材料的不同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之不同的关系过多地依赖于经验之谈。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之间缺乏现场的研究作为依托。90年代末期,在以儿童为本,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观念作用下,有限的场地中创设高真实性的活动内容导致的游戏的主题被固定,材料的运用缺乏变通性等问题凸显,教师又转而提供大量的素材材料。在材料提供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种“跟风”的实践模式花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但实际取得效果却很有限。
3. 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地位
区域材料的设置不能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教育的需要而设置,不能真正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区域材料应该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自由活动的机会。但是有些时候,教师往往忽略了幼儿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样往往会造成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下降,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如,幼儿园在集体玩建构玩具时,教师只是简单地把幼儿分为两组,每组玩不同的玩具,但是有的孩子就想玩另一组的玩具,教师却剥夺了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
三、改进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的策略
1. 保障材料投放的总体原则
活动区活动,在儿童自主学习方面比传统的集体教学有较大的优势。而且,儿童在活动区由于可以自主选择,他们的学习是沿着自己的心理逻辑进行。活动区活动中能够给儿童充分交流的机会,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以一种社会建构的方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因此,在确定活动区教育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到这种教育形式的优势。所以,如果用集体活动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活动区的投放,过于考虑目标的同一性,关注目标的即时达成度,那么肯定是不合适的。
2. 注意材料本身的性质
不同的材料来源不同,引发的儿童行为也不同。有一些材料,本身倾向于引发儿童的象征性游戏行为,有一些材料则引发儿童的搭建行为。认识材料本身的特点,认识它们与儿童行为之间的关系,是进行有效投放的第一步。
3. 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
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影响材料投放的关键因素。同样投放方式和材料,对不同年龄儿童的作用差别很大。小班儿童对于高结构投放的材料的使用频率高,而大班儿童低,因此,就高结构投放的材料而言,小班的配置比例应大于大班。而大班则应在棋类等材料的选择和投放上更加关注。明确每个年龄阶段对于投放方式的不同反应,有利于教师对于投放方式的选择,也有利于教师聚焦更需要关注的材料,利用有限时间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4. 丰富活动区的材料投放
一个材料如何才能在利用率上有所提高,除了纵向地加深其用途外,横向的班级间交流也不失一种策略。这点对于高结构投放的学习材料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正由于教师很大的心血凝结于此,在材料流通的过程中,更需要有相应制度来加以规范。例如,建构游戏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可以利用各种建构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搭建出造型各异的建筑物。为此我们又将数学的内容渗透到建构游戏中,我们将建构游戏分成桌面建构和地面建构两种,在建构大马路时我们将方位放进桌面建构中,让孩子按要求和标记在马路的四个方向中搭建不同的建筑物。在“停车场”的地面建构中孩子会将汽车上的数字与停车位上的数字相对停放。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学习材料投放是促进幼儿园教育进步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幼儿园教学中学习材料投放工作不尽人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不能结合实际、教师经验不足、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针对这些情况,必须坚持原则,注重材料的本质,同时提高学习材料丰富性、趣味性,发挥投放材料的作用,促进幼儿园教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盼.探究学习材料投放方式对于幼儿园教学的促进意义[J]新课程.2017,14(3):241-245.
[2] 王静.幼儿园数学区域材料的投放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7,23(9):301-302.
[3] 郭红敏.关于小班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投放方式的研究[J]教育.2017,14(3):52-53.
[4] 唐丽君.幼儿园益智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分析[J]好家长.2017,12(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