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效果研究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lq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一项新生的并在不断蓬勃发展的竞技体育项目,电子竞技在完成其商业化赛事落地的同时,已经全面渗透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中。作为高校大学生,如果能正确认识电子竞技,并且接受其所传播的正能量,将受益无穷。同时,我们应当直面电子竞技运动在高校中传播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转换思维,通过采取积极的措施将其负面影响转化为对学生的正向引导。
  关键词 电子竞技;电竞文化;团队意识;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8-0097-04
  电子竞技运动是在借助计算机依托于信息技术所构建虚拟环境中,依据确定的竞赛规则,组织和实施的团队与团队之间,或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技比赛。其本质上属于“互联网+体育”的一种新兴的竞技体育项目。随着IG夺冠、电竞入亚运等事件不断为电竞正名,这一运动项目迅速风靡全国,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喜爱和支持。大学生作为年轻人群体的核心更是对其充满热情,这也促使其在高校中得以广泛开展。但是沉迷于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面对电竞走进校园这样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宜疏不宜堵,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电子竞技,如何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显得十分关键。
  1 电竞及其文化
  1.1 电竞的属性
  电子竞技是一项对抗性的电竞游戏比赛,具有游戏属性。它是一项以电竞游戏为基础,在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中,通过遵循统一的竞赛规则从而进行公平的比赛。电子竞技是一项智力对抗运动,具有体育属性。通过参与电子竞技运动,可以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协调能力和意志力等,最为重要的是其强调团队精神。电子竞技也是一种职业,可以传递文化,具有文化属性。在电子竞技运动比赛中,选手们专业的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都要经过严格的培训,而在电竞游戏中,也包含着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使玩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电竞专业,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电竞人才,传播电竞文化的正能量。
  1.2 电竞文化
  电竞文化的本质是以电竞为基础,认知和践行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依据是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道法自然的理念,同时结合了电子竞技中的竞争意识、时间观念、因果意识三大原则,寓教于乐,激发青年人的文化好奇心。由于电子竞技的发展愈来愈趋向正规化,许多相关的理论便衍生了出来。
  1.2.1 电子竞技(或脑力博弈)亚理论
  电子竞技的本质是脑力的博弈,在电子竞技运动中可以有效培养人脑的六项大脑能力。观力:迅速而准确的收集可见信息;察力:通过听力,分析和判断不可见的信息的能力;算力:能够快速准确地在遵循规则的基础上计算出获胜的条件和概率;计力:表现为锻炼电竞运动参与者的对于核心信息的记忆能力;行力:及时响应团队指令以及手脑之间的配合能力;执力:培养参与者在竞赛中与队友互相沟通的协调能力。电子竞技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正是因为其符合了人类不断追求卓越的内在驱动,在未来,脑育或许会成为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1.2.2 电竞文化亚理论
  一场高水准的电子竞技赛事,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是一种文化博弈。电子竞技云中的参与者为能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需要对电竞游戏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正如我国儒家思想中的格物致知,物理相通理念,电竞参与者应该将在比赛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播,所以说真正的电竞文化应当是来自于电竞,并且能够用于生活。
  2 电竞文化在校园中传播分析
  2.1 传播受众的主流化
  根据2018年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高校电子竞技发展状况报告》,2017年,中国电子竞技用户突破2亿人,预计到2019年全国电竞用户将达3.5亿人,在我们调查的呼和浩特地区高校中,发现青年电竞用户与大学生群体高度重合,在电竞用户的学历占比重,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5.4%,本科学历占比达到了56.3%,两者相加已经超过了60%。高校学生了解或参与电子竞技相关活动的男女比例约为7︰5,其中女性用户增幅明显。
  2.2 传播途径的多样化
  2.2.1 主阵地:电子竞技游戏
  经调查发现,高达70%的学生是通过电子竞技游戏认识到电竞文化的,在电子竞技游戏中培养起来的团队意识和灵活的操作和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运用到生活中去,使文化来源于游戏,应用于生活。
  2.2.2 大屏幕:直播平台
  观看游戏直播也是认识电子竞技、了解电竞文化较为直观的途径,33%的学生认为,通过观看电子竞技游戏直播,不仅能够缓解压力,放松身心,还可以学习游戏播主的方法技巧,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
  2.2.3 主力军:电竞赛事举办
  电子竞技已经从线上逐渐走向线下,走进了越来越多的高校校园中,大部分学生对电竞赛事的举办持积极的态度,认为电竞赛事的举办能够促进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文化的交流,能够增强团队凝聚力走向国际舞台,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电竞。
  2.2.4 新阵地:电竞相关综艺、书籍、电影等以及其他相关的校园活动
  电竞从出现到如今的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以赛事IP为主体,游戏、俱乐部、选手、直播、交易的全民化纵向产业链。随着电竞相关活动形式越来越多,其影响的范围也随之扩大,高校学生不仅仅只满足于玩游戏和看比赛,他们对电竞相关文化产品与文化活动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调查发现,关于电竞的综艺节目,用户关注度占比为17%,近四成的高校大学生表示关注赛事的直播和转播平台,并认为这是赛事的核心价值,其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品和活动颇受欢迎。
  2.3 传播内容的多元化
  电竞拥有着优质和丰富优质内容,是新时代玩家的核心娱乐方式之一。一方面随着电竞用户规模的扩大,电竞的内容影响力也在不断地增加,以RNG夺冠为例,“如何评价RNG 3︰1击败KZ夺得MSI世界冠军?”话题阅读量超过了2 000万,整个MSI话题阅读量超过8 000万。另一方面,电竞运动所蕴藏的文化内容正在不断丰富,呈现多元化、大众化趋势。从早期的单一赛事发展到以电竞IP为核心,覆盖综艺、电视节目、音乐、小说、动漫、漫画等各个领域。   无论是电竞内容的多元化,还是电竞内容的规模和影响力,都已经证实:电竞已经成为一个最新崛起的优质内容产业。
  2.4 传播功能的两极化
  2.4.1 正功能
  1)电子竞技增加学生收入。随着电竞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很多电竞玩家由业余向职业转变,并获得稳定的收入。调查发现,仅呼和浩特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中通过参与电子竞技获得收入的占所有参与电竞人数的2.06%,他们获得收入的途径以参与赛事获得的奖金以及在电竞平台进行直播为主。
  2)电子竞技促进教育的发展。根据统计,我国目前电子竞技岗位空缺高达26万个,所需求的职位方向有36个,其中包括电竞数据分析师、电竞管理人员、电竞赛事运营以及电竞心理分析师等多个专业领域。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做好2017年高等职业学校拟招生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电竞教育也开始正式走进大众的视野。
  3)电竞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电子竞技作为文化产业“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更是许多高校校园中电竞爱好者实现梦想的舞台,学生们在这里可以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实现自我的价值追求,可以用自己的激情让大众感受到电竞精神的魅力,同时,我们还能够看到许多中国智慧与文化以竞技类游戏的形式所呈现出来,而大学生中的电竞爱好者则是将这些文化与精神传递给全世界的使者。
  4)电竞成为青少年智能开发的新钥匙。电子竞技运动可以挖掘人的多方面智能。比如表现力、逻辑思维能力、视觉空间想象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音乐感知能力、人际互动交流能力等。在校园中,学生不仅仅可以通过电子竞技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还可以合理的利用电子竞技,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加自信心。
  5)电竞成为青少年审美的新方式。电子竞技游戏项目,在画面和艺术感上都力求完美,其中角色的设计和场景的渲染经过精心的雕琢之后不仅会给玩家带来舒适的视觉体验,还可以用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6)电竞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团队意识。在应试教育中,学生们常常各自为战,集体意识较为淡薄,团队合作精神在很多班级中是非常缺乏的,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是非常强调这一特性的,电竞虽然是一种虚拟的形式,但在比赛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意识却是真实存在的。在校园中,团队意识在校风、学风的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如果能够正确的看待电子竞技,理解尊重电竞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相信它是可以成为高校教育的一大助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发展,培养各方面能力,最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
  2.4.2 负功能
  电子竞技虽然从时代发展和科技发展上来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它却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正面传播效果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主要分心理影响和生理影响。
  1)心理方面。在心理方面,高校大学生因为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容易沉迷于此,往往在游戏中无法自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游戏中就会导致他们放在健康锻炼和学习上的时间大大的缩短,同时由于学业压力增大,学生常常会借助游戏来逃避现实,导致很多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在竞技类游戏中,学生为取得胜利容易产生暴躁紧张的情绪,同时也会因为失败出现消极的态度,因此,在电子竞技运动比赛中,如果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加以正确的引导,将会使其负面功能扩大化,影响校园文明和谐发展。
  2)生理方面。在生理方面,长期参与电竞将会对青少年生理上造成一定的损坏,其带来的持续后果难以预料。首先电子竞技运动需要参与者反复的练习和学习,只有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练习上时才能积累操作经验和胜率,这个没有其他捷径可走。而在这一过程中,都只能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在激烈的对抗中,头脑、内分泌以及肾上腺素等激素会超量分泌,只有这样才能够支撑持续的高兴奋状态,而几乎完全不动的身体与内分泌和大脑的超负荷运动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这样的训练和竞赛长期以往必然会造成青少年体质上的不平衡,更会对脊椎颈椎等关键部位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沉迷游戏的后果还可能会打破正常的吃饭和休息规律,尤其是专业选手,他们常年保持着高强度的训练,整天面对电脑,为了提高操作技巧和获胜几率义无反顾,通宵达旦,而作为高校中的在校大学生,一旦沉迷于此,不良的坐姿、糟糕的作息往往会使他们精神萎靡,亚健康的身体问题层出不穷。
  2.5 传播态度的争议化
  大多数同学对电子竞技保持了一种理性而宽容的态度,认为这是一种休闲放松的方式或者是一种个人爱好,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的仅占总人数的6.38%,不同的学生对于电子竞技有着不同的看法;通过对高校老师的面对面采访,我们了解到电子竞技在高校校园中仍然被视为导致学生荒废学业的罪魁祸首,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电子竞技逐步向主流化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很多问题并不是只是有这样一个单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虽然对于电竞在高校中发展仍有两种声音,但理解与宽容逐渐占了上风。
  3 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3.1 问题
  3.1.1 聚焦负面,不被認可
  从电竞诞生到现在,无论是在媒体的宣传报道中还是在家长们的眼里,电竞始终是一项难登大雅之堂的项目。而诸如游戏害人、玩物丧志这样的教育理念使得电子竞技成为了学生成绩下降、精神萎靡的最大“背锅侠”。从社会到学校再到家庭,都把焦点聚焦到了电竞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上,使得电竞成为了不被社会认可的“精神鸦片”。
  3.1.2 游戏伦理,引导不足
  在我国,有许多关于网络伦理的研究,但它们大多集中在:数字鸿沟、网络侵权、网络诈骗等方面,而关于网络游戏伦理,则主要是对网络沉溺等不良影响的研究。事实上,电子竞技虽然以游戏为载体,但它作为网络新文化的一部分也有其正面的伦理引导的一面,它可以引导人们在积极乐观的寻找自身文明价值的认同。   3.1.3 文化价值,难以发掘
  很多电子竞技游戏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知识传播的载体,在许多研究中,人们只看到了电子竞技所具有的游戏属性,便一概而论的认为所有的游戏都是有害的,然而很多电子竞技游戏中的内容是很有文化价值和意义的,比如《王者荣耀》中每一款游戏人物都有着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设计理念,使得学生在游戏中能够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意识。
  3.1.4 规则不严,法律滞后
  众所周知,电竞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添了一把力,但是,尽管如此,关于电子竞技运用的法律法规却寥寥无几。目前我国的电子竞技产业正处在一个混乱而又不规则的尴尬状态,因此在电子竞技比赛中,由于其公平和权威性得不到有力的保障,竞技游戏的性质通常会被扭曲或者变质,使得它最终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与其健康发展的初衷相悖。
  3.2 对策
  3.2.1 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电子竞技
  在现如今的环境下,电子竞技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其在高校的发展前景也是一片光明,因此面对这一必然趋势,高校的领导和广大的教师学生应当正确的去认识电子竞技运动,改变对其的偏见。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电竞通识选修课,运用学校官网、官微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对电子竞技运动的内涵及其参与的方式、未来的发展、现阶段发展的优势等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积极宣传,并借助一些新媒体的手段来帮助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竞技体育伦理观,在电子竞技运动中,坚持公平竞争、适度参与。
  3.2.2 运用现有资源,改善高校电竞环境
  为改善高校电竞环境,学校可以充分的利用自身资源,使校内的电竞社团能与国外优秀的电竞俱乐部行进行沟通和交流,除此之外,学校还能利用校内的现有资源,比如说在校园网、官方网站中发布电竞运动员招募和选拔信息,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电子竞技运动员的培训力度,还可以通过在网络中录制微课视频、观看比赛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同时,学校还能通过运用校内体育馆设施资源作为电竞运动的主要场所,并配置先进的电子竞技运动比赛的相关设施设备,从而促进电子竞技运动在高校的良性长远发展。
  3.2.3 做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电竞游戏不仅可以通过熟人组队来完成比赛,还可以和陌生人组队共同打比赛。游戏中,通过语音交流学生可以在其中寻找和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竞技游戏水平越高就越能受到周边人的关注,其自尊心也随之提高,可以说,其个人价值也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得以体现。
  但是在心理需求和网络成瘾之间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心理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大学生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由此所形成的扭曲的价值观将会严重危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高校开展对学生心理的疏导建设,将会有效地改善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的现象,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学生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电子竞技运动,才能让其在校园中发挥正能量。
  3.2.4 合理利用电子竞技,使其成为校园文化传播载体
  在电子竞技游戏中,很多的电竞项目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说,在游戏背景的设定、地图的设计、角色及装备中,关于中国传统美食、传统节日的介绍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呈现出来。
  以《王者荣耀》为例,从2017年12月份起,《王者荣耀》联合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以及中国青年网,在各大高校频频开展《王者历史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以及高校辩论赛等活动,并且产生不错的反响。这场声势浩大的活动涵盖了北大、武大在内的全国各地区集聚典型代表性的多所高校,做到了让游戏成为一座真正的、能够沟通新时代青年和传统文化的桥梁。
  因此,高校同电子竞技牵手是行业的新气象,让电子竞技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不僅仅是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更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4 结束语
  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深度采访,我们发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高校中,电子竞技运动目前呈现出参与人群较多、赛事举办增加、职业选手较少的现状和特点。高校电子竞技运动的开展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主要体现在:在校大学生对电子竞技运动的概念不明确,将电子游戏和电子竞技运动的概念混淆,这样便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借着电子竞技的幌子来过度的沉迷于电子游戏;同时高校电子竞技硬件设施落后,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电子竞技赛事较少,缺乏学校之间的交流,社会各界对电子竞技的发展缺乏支持和帮助等方面。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高校应坚持以电竞社团为中心,正确引导,弘扬电竞精神,使电子竞技从家长眼中的“精神鸦片”变成一项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杜恺.电竞文化观对大学青年骨干思政价值链重构的实证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6):146-147.
  [2]何慧娴.让数字演绎体育无限精彩——电子竞技运动及在中国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8):3-7.
  [3]凌刚,王凤仙.电子竞技的校园化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8):110-112.
  [4]石晋阳,张义兵.论电子竞技的教育价值——兼为被“妖魔化”的电子游戏正名[J].学科教育,2004(12):1-5.
  [5]项贤林.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电子竞技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 移动互联时代,受众接收信息方式多元,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纷纷瞄准新媒体平台,推进媒介融合,用新媒体端反哺传统内容、形式。文章以上海广播电视台(SMG)官方新闻客户端“看看新闻”为例,论述其如何通过部门重组、平台资源整合,在坚持专业新闻内容生产的同时,打造自身IP,使得“电视端”与“手机端”共振互补,达到更好的自身发展与受众沟通。  关键词 电视台;新闻客户端;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
期刊
摘 要 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于知识付费类产品中付费内容的使用意愿和使用率都比较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首先通过PEST分析了解了知识付费市场的背景。实证分析部分,以中国最大的付费语音问答平台知乎Live为切入点,制定调查问卷进行全网发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调查研究发现,用户群体存在内容导向明显、需求多样化等特质,并基于此提出了对知识付费产品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 知识付费;知乎Live;知识产权
期刊
摘 要 在分析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用户体验的关联因素、构成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2018年数据新闻奖作品展现的新闻发展趋势,研究提出了提升用户体验的策略。  关键词 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用户需求;用户体验;数据新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7-0028-02  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以用户为中心,围绕用户的兴趣、需求向其推送具有个性化定制色彩的新
期刊
摘 要 国内很多高校的官方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建立起了学生运营的自循环生态,即在高校微信生态圈中,学生扮演着两种角色:环境的建设者和生存者,或者说是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文章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众号为例,从学生运营自循环生态的特点,探析其当前的发展困境,并总结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学生运营;自循环生态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
期刊
摘 要 微博、微信不同的传播特性,制约了两个平台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传播主体与受众的范围,造成信息互动及行为互动差异化,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播机制。在“江歌案”中,微博、微信先后形成了一级、二级传播机制,并且同步事件的深入发展,逐渐形成一级、二级机制相互融合,互为传播的局面。“作用力系数”模型简单地概括了热点事件传播过程中,内外力因素作用于事件时形成的传播效果的强弱。“江歌案”在“两微”平台上的传
期刊
摘 要 微信公眾平台是多种新媒体平台的重要一种,也是传统新闻媒体转战新媒体、争夺移动用户的重要阵地。澎湃新闻是传统新闻媒体锐意改革、勇于取舍的急先锋,依靠原创时政新闻的内容定位、官方媒体的采访资源、传统新闻媒体的采编实力以及互联网技术驱动,在短时间内成为传统新闻转战新媒体的佼佼者,同时,在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的编排、推送策略方面也具有典型性,对传统媒体的全媒体转型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从而产生并且高速发展,对各行各业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播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新媒体时代网络综艺节目与电视综艺节目齐头并进,2017年,《中国有嘻哈》用视觉冲击力和新颖的内容吸引了大量观众的注意,一个成功的综艺节目离不开成功的营销传播方式。文章以《中国有嘻哈》为例,分析新媒体时代综艺节目的营销策略。  关
期刊
摘 要 对在致力于英语教学这一垂直领域发展,同时以AI智能课程为核心优势的英语流利说App进行简要分析,试图探究人工智能在互联网知识付费产业的具体应用情况。  关键词 人工智能;知识付费;英语流利说  中图分類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7-0026-02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AI科技横空出世,知识付费产业成为互联网经济的新风口。罗辑思维的
期刊
摘 要 汕头市广播电视台从2015年8月上线手机客户端“汕头橄榄台”,截至2019年3月下载用户量超过190万,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地级市广电新媒体传播平台之一。文章以橄榄台为例,分析在关键新闻事件中发挥地方广电新媒体优势,强化网络舆论引导的相关有效实践。  关键词 新媒体;橄榄台;地方广电;网络;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7-
期刊
摘 要 在5G时代来临之际,短视频的发展潜力被进一步激发。用抖音平台集聚受众,从而为精准扶贫赋能,将成为短视频时代一种特色扶贫模式。抖音让短视频成为时代扶贫新抓手,在“山里DOU是好风光”扶贫项目官方号助力下也更加成为扶贫传播的新渠道。  关键词 抖音;扶贫传播;新渠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7-0045-02  《2018年抖音数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