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虚常见有哪些表现
将气虚的症状做一下归纳总结,帮助大家判断。
●精神状态不好、经常觉得累、疲劳、无精打采。
●容易自汗、容易出汗,稍稍一动就大汗,并且容易疲劳。
●呼吸浅短、说话无力、声音低微。
●运动或者工作容易疲劳,疲劳之后,身体久久不能恢复。
●喜欢安静、不喜欢动、喜欢独处、活力不足。
●容易感冒,身体体质差,感冒之后不容易恢复。
●皮肤苍白或萎黄,皮肤松弛没有张力,身体消瘦萎软,肌肉无力。
●身体虚弱,血压低,容易头昏。
●或伴有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等等。
●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可对照上面的症状,如以上症状发生越多且频繁,那就说明气虚的问题较为严重;必要的时候可以找医生就诊确定,以根据症状辨证治疗。
气虚的原因是什么
气虚的形成原因与遗传、营养不足、劳神操劳过度相关,或者大病后元气大伤、七情郁结、饮食不当等,都可能会导致气虚。
不同的气虚表现如何治疗
每个脏腑的气虚有各自的特点。
肺气亏虚,容易表现为气短、自汗、呼吸浅短、容易感冒、小便不利等,临床可选择玉屏风颗粒、生脉饮等治疗。
脾气亏虚,容易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不适、消瘦、大便稀溏、面色萎黄等症状,中成药可以选择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
肾气亏虚,容易表现为腰酸腿软、小便频多、神疲倦怠、性功能下降、阳痿早泄等症状,中成药可以选择金匮肾气丸,金锁固精丸,左归丸,右归丸等。
心气不足,容易表现为心悸心慌、心神不定、失眠多梦、出汗多、面色白等,中成药可以选择归脾丸等。
另外,有气阴两虚或者阳气亏虚,属于气虚伴有阳虚或阴虚的状态,气阴两虚可以选择生脉饮,阳气亏虚的可以选择附子理中丸、黄芪建中汤等;还有气血两虚的,是兼有气虚加血虚两種状态,可以选择补中益气丸、八珍丸、十全大补丸等。
所以,气虚有很多类型,要结合自己的症状,综合选择合适的方药和中成药调理,必要时找中医调理。
哪些食疗方法或食物有利于改善气虚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物有很好的补气作用。
肉类:牛肉、狗肉、鸡肉
牛肉有益气血、补脾胃、强筋骨的功效,《韩氏医通》说:黄牛肉补气与黄芪同功,可见牛肉补气作用显著;狗肉能补中益气,对气虚、肾虚或阳虚者尤其适合。《日华子本草》中记载: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秋冬季食用为佳;鸡肉有温中、益气、补精、养血的功效,尤其乌鸡效果为佳,民间有用黄芪炖老母鸡的习惯,能增强补气的作用。
鱼类:鲢鱼、鳝鱼、章鱼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鲢鱼温中益气,气虚者宜食用;鳝鱼善补气,有补虚损、益气力、强筋骨的作用;章鱼有补血益气、生肌的作用。
五谷、蔬菜、水果类
大枣、樱桃、葡萄、山药、香菇有补气补血的功效,唐代食医孟诜亦云:大枣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樱桃补气补血,补脾补肾。《滇南本草》记载: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葡萄除有益气作用外,还有健脾胃、益肝肾、强筋骨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山药有滋阴补气,健脾益肾的功效,凡肺气虚、肾气虚、脾气虚均可食用;香菇有健脾和胃、补气血、益智的功效。
中药:参类(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
人参是众所皆知的补气中药,能治体弱多病、脾气不足及肺气亏虚,有大补元气的功效;另外,党参、西洋参和太子参也有类似人参的作用,也适宜气虚体质服食,太子参、西洋参性偏凉,兼有养阴降火的作用,对气虚伴有肺阴虚者更宜;黄芪也是常用的补气中药,黄芪补一身之气,《本草求真》说: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常与人参配伍,增强补气作用;白术、茯苓有健脾祛湿的功效,更适合脾虚便溏的人群使用。
除此之外,其他食材也有补气的作用,如小米、糯米、扁豆、胡萝卜、红薯、黄鱼、猪肚、牛肚、白木耳、燕窝、马铃薯等。但要注意气虚之人不宜过食寒凉食物,以免伤脾胃耗伤阳气。兼有气阴两虚的人,不宜饮食过辛热,否则容易上火,中医有“壮火食气”的说法。
除了饮食,日常养生应注意充足睡眠,有利于脏腑阴阳和元气的生成,适当增加运动量,有助于增强体质,但是不能过劳,过劳则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