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进行证券投资的现象日渐升溫,而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投资行为值得特别关注。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对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证券投资的特点及其投资行为对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引导建议。
【关键词】非财经类大学生;证券投资;投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投资的地位在各领域中日益突出。尤其受2014年年底到2015年6月这轮大牛市的影响,社会人士纷纷投身资本市场,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又或者受“成功学”书籍的“熏陶”,许多大学生也积极参与证券投资,成为股市的新生力量。近年来大学生参与证券投资的现象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然而,在这群投入证券投资的大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是非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因此把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分离出来,对其证券投资的特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很有必要。
一、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证券投资情况调查
1.调查对象、方式及主要内容
调查对象:以湖南工程学院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既有本科生,也有专科学生,既选取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也有财经类专业的学生。
调查方式:以发放调查问卷方式为主,结合访谈法,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群进行访谈,如家庭条件富裕或家庭条件贫困人群;自己独立炒股与跟随他人炒股人群;学习成绩不同层次人群;赚钱或亏钱人群等,了解分析证券投资对不同人群学习生活的影响情况。
调查内容:主要了解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证券投资的原因及其投资的心理特点;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证券投资对其生活学业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以及如何对他们未来的证券投资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
2.调查的样本情况
本调查问卷采取线上与线下同时发放的形式。线下主要进行针对性抽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30份,其中包括财经类专业50位同学,非财经类专业80位同学。线上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参与人员155人,其中财经类专业大学生62人,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93人。
二、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证券投资特点分析
1. 相关知识储备不够,收益不乐观
本调查通过对线上线下285份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汇总,绘得下图:
学生类别 是否具有一定理论知识 各群体收益情况
财经类专业学生 有一定理论基础(85人) 盈利人数占比32%
理论基础缺乏(27人) 盈利人数占比12%
非财经类专业学生 有一定理论基础(33人) 盈利人数占比18%
理论基础缺乏(140人) 盈利人数占比9%
由上图可知:是否有一定理论知识是大学生能否合理投资并从中获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投资家吉姆罗杰斯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演讲时强调了他非常著名的 “绝不赔钱法则”——“除非你真的了解自己在干什么,否则什么也别做”。因此,对于很多非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证券投资的一大障碍就是知识储备不够。
2.缺乏良好的投资氛围
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往往比非财经类的大学生投资氛围要好。财经类专业大多开设了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投资学等相关专业课程,学生可获得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在老师指导下的模拟投资训练。基于此,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证券投资的人数远多于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很多财经类专业班级拥有大面积的炒股团队,大家平时交流较多,投资理念相对要成熟一些。非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与之相比,投资氛围就相对差许多。没有相关的理论学习课程,一个班级中投资者也较少,缺乏一起分析、一起分享的伙伴,更缺乏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的指导,大多数人只能是单打独斗、自己探索。相对来说,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负担更大一些,判断失误的概率会更高一些,在证券市场难免“多交学费”。
3.证券投资的了解途径与投资目的呈多样化
从回收的调查数据来看,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了解证券市场的途径多样(如图1),有20.65%的学生是通过相关书籍,40%的学生通过财经类节目,还有25.81%的学生是通过网络和社交软件,以及亲戚朋友等途径,而通过专业课程了解学习的占比极少。至于他们涉入证券市场投资的目的(如图2),占比27.39%的学生,其投资初衷是学会理财,增长知识,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18.47%是为了赚取金钱,积累资本,以期实现心理和经济上的独立,而40.76%的学生抱着二者兼顾的心态参与投资的。
4. 证券投资对学习与生活会产生负面影响
综合线上线下的数据采集、整理与分析,结合第二阶段的针对访谈,了解到大多数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认为由于证券投资占据了他们一部分学习时间,且导致上课分神的状态,对其专业课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他们的投资资金大多来源于平时的积蓄和父母所给的生活费,因此收益状况对他们的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出现亏损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支出保障,情绪也会因此波动不平,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状态,这些导致他们的考试挂科率远高于不参与证券投资的学生;而财经类专业学生认为参与证券投资对其专业课学习有益,让他们有机会学以致用,挂科率基本正常,但收益状况同样会引起他们情绪比较大的波动。
因此,对于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证券投资行为,需要好好引导。
三、对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建议
1.必须拥有相关理论知识做支撑
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普遍比非财经类大学生的盈利率高,这得益于他们本身的专业优势。因此,非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参与证券投资前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拥有一定理论基础,树立独立的投资理念,能进行趋势分析,而不是盲目投资,盲目听信内幕消息、借校园贷、加杠杆、买软件、买指标,盲目跟随网上私募经理。毕竟大学生人群和社会一般投资群体不一样,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做亏损时的保障,很多大学生甚至是用积蓄和生活费来投资,这本身就与“闲钱投资”的理念相违背,所以更加需要理论知识来做理性分析,做到每一次交易都清晰明朗,即便失败了也能收获知识,投机取巧是绝对不可取的。
2.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减少证券投资对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的本职是学习,尤其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参与证券投资虽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但同时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市场规则、关注市场行情、研究市场波动等。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证券市场的学习和操作与专业知识的学习会出现时间上的冲撞。因此只有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才不会顾此失彼,既保证学业任务的顺利完成,又通过合理的证券投资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3.必须拥有积极的投资心态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非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充足的理论知识与成熟的投资心理,在投资过程中容易产生过激的投资行为,从而导致亏损,亏损进而影响心态及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心态不好又再次导致亏损,产生下图所示的恶性循环。
由此认为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进行证券投资,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切不可用学费和生活费进行投资,正视证券市场的收益和风险,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要保持理性心态,不将投资第一目的定为赚取金钱,积累资本,而应该是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只有拥有健康积极的投资心态,才能保证在证券市场有所收益,学习和生活也不受其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庆龄. 大学生参与股市现状调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34):102-103.
[2]张永红.大学生证券投资现象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03):82-85.
[3]杨懿宸,张权福,王吉敏等.南京市大学生炒股现状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4):58-60.
[基金项目]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证券投资对其学习生活的影响研究”(湘教通〔2016〕283号)。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
【关键词】非财经类大学生;证券投资;投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投资的地位在各领域中日益突出。尤其受2014年年底到2015年6月这轮大牛市的影响,社会人士纷纷投身资本市场,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又或者受“成功学”书籍的“熏陶”,许多大学生也积极参与证券投资,成为股市的新生力量。近年来大学生参与证券投资的现象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然而,在这群投入证券投资的大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是非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因此把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分离出来,对其证券投资的特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很有必要。
一、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证券投资情况调查
1.调查对象、方式及主要内容
调查对象:以湖南工程学院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既有本科生,也有专科学生,既选取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也有财经类专业的学生。
调查方式:以发放调查问卷方式为主,结合访谈法,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群进行访谈,如家庭条件富裕或家庭条件贫困人群;自己独立炒股与跟随他人炒股人群;学习成绩不同层次人群;赚钱或亏钱人群等,了解分析证券投资对不同人群学习生活的影响情况。
调查内容:主要了解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证券投资的原因及其投资的心理特点;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证券投资对其生活学业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以及如何对他们未来的证券投资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
2.调查的样本情况
本调查问卷采取线上与线下同时发放的形式。线下主要进行针对性抽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30份,其中包括财经类专业50位同学,非财经类专业80位同学。线上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参与人员155人,其中财经类专业大学生62人,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93人。
二、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证券投资特点分析
1. 相关知识储备不够,收益不乐观
本调查通过对线上线下285份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汇总,绘得下图:
学生类别 是否具有一定理论知识 各群体收益情况
财经类专业学生 有一定理论基础(85人) 盈利人数占比32%
理论基础缺乏(27人) 盈利人数占比12%
非财经类专业学生 有一定理论基础(33人) 盈利人数占比18%
理论基础缺乏(140人) 盈利人数占比9%
由上图可知:是否有一定理论知识是大学生能否合理投资并从中获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投资家吉姆罗杰斯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演讲时强调了他非常著名的 “绝不赔钱法则”——“除非你真的了解自己在干什么,否则什么也别做”。因此,对于很多非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证券投资的一大障碍就是知识储备不够。
2.缺乏良好的投资氛围
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往往比非财经类的大学生投资氛围要好。财经类专业大多开设了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投资学等相关专业课程,学生可获得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在老师指导下的模拟投资训练。基于此,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参与证券投资的人数远多于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很多财经类专业班级拥有大面积的炒股团队,大家平时交流较多,投资理念相对要成熟一些。非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与之相比,投资氛围就相对差许多。没有相关的理论学习课程,一个班级中投资者也较少,缺乏一起分析、一起分享的伙伴,更缺乏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的指导,大多数人只能是单打独斗、自己探索。相对来说,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负担更大一些,判断失误的概率会更高一些,在证券市场难免“多交学费”。
3.证券投资的了解途径与投资目的呈多样化
从回收的调查数据来看,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了解证券市场的途径多样(如图1),有20.65%的学生是通过相关书籍,40%的学生通过财经类节目,还有25.81%的学生是通过网络和社交软件,以及亲戚朋友等途径,而通过专业课程了解学习的占比极少。至于他们涉入证券市场投资的目的(如图2),占比27.39%的学生,其投资初衷是学会理财,增长知识,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18.47%是为了赚取金钱,积累资本,以期实现心理和经济上的独立,而40.76%的学生抱着二者兼顾的心态参与投资的。
4. 证券投资对学习与生活会产生负面影响
综合线上线下的数据采集、整理与分析,结合第二阶段的针对访谈,了解到大多数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认为由于证券投资占据了他们一部分学习时间,且导致上课分神的状态,对其专业课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他们的投资资金大多来源于平时的积蓄和父母所给的生活费,因此收益状况对他们的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出现亏损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支出保障,情绪也会因此波动不平,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状态,这些导致他们的考试挂科率远高于不参与证券投资的学生;而财经类专业学生认为参与证券投资对其专业课学习有益,让他们有机会学以致用,挂科率基本正常,但收益状况同样会引起他们情绪比较大的波动。
因此,对于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证券投资行为,需要好好引导。
三、对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建议
1.必须拥有相关理论知识做支撑
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普遍比非财经类大学生的盈利率高,这得益于他们本身的专业优势。因此,非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参与证券投资前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拥有一定理论基础,树立独立的投资理念,能进行趋势分析,而不是盲目投资,盲目听信内幕消息、借校园贷、加杠杆、买软件、买指标,盲目跟随网上私募经理。毕竟大学生人群和社会一般投资群体不一样,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做亏损时的保障,很多大学生甚至是用积蓄和生活费来投资,这本身就与“闲钱投资”的理念相违背,所以更加需要理论知识来做理性分析,做到每一次交易都清晰明朗,即便失败了也能收获知识,投机取巧是绝对不可取的。
2.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减少证券投资对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的本职是学习,尤其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参与证券投资虽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但同时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市场规则、关注市场行情、研究市场波动等。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证券市场的学习和操作与专业知识的学习会出现时间上的冲撞。因此只有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才不会顾此失彼,既保证学业任务的顺利完成,又通过合理的证券投资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3.必须拥有积极的投资心态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非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充足的理论知识与成熟的投资心理,在投资过程中容易产生过激的投资行为,从而导致亏损,亏损进而影响心态及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心态不好又再次导致亏损,产生下图所示的恶性循环。
由此认为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进行证券投资,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切不可用学费和生活费进行投资,正视证券市场的收益和风险,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要保持理性心态,不将投资第一目的定为赚取金钱,积累资本,而应该是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只有拥有健康积极的投资心态,才能保证在证券市场有所收益,学习和生活也不受其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庆龄. 大学生参与股市现状调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34):102-103.
[2]张永红.大学生证券投资现象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03):82-85.
[3]杨懿宸,张权福,王吉敏等.南京市大学生炒股现状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4):58-60.
[基金项目]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非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证券投资对其学习生活的影响研究”(湘教通〔2016〕283号)。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