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能够显著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美托洛尔;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许多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可演变形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左室功能障碍、神经内分泌系统启动及外周血流分布异常,这种疾病预后差,病死率高[2]。近年来,临床上广泛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取得了显著疗效[3-5]。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心内科共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男76例,女44例,平均(55±9)岁,其中冠心病心力衰竭56例,高血压性心力衰竭28例,扩张型心力衰竭18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8例。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所有患者的心功能为Ⅱ级32例,Ⅲ级76例,Ⅳ级12例,排除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心动过缓(HR<60次/min)、严重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肺心病、瓣膜病等病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平均年龄(54±10)岁,男35例,女25例,心功能为Ⅱ级17例,Ⅲ级37例,Ⅳ级6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5±11)岁,男37例,女23例,心功能为Ⅱ级15例,Ⅲ级39例,Ⅳ级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功能等一般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休息、低盐饮食、吸氧、降压、强心和利尿等常规抗心衰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程度和变化调整各种药物的使用剂量。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美托洛尔,初始给予6.25 mg,2次/d口服,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力衰竭的症状变化,若无不良反应,2 d后增加治疗量,改为12.5~25 mg,2次/d,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并根据年龄、体重调整剂量。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改善及不良反应等情况。治疗前后监测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心功能等级改善≥2,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显著改善;有效:心功能改善1个等级,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一定程度改善;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个等级,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者加重[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LVEF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LVEF分别为(32±8)%、(57±9)%,对照组分别为(33±7)%、(38±10)%,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LVEF显著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以及电解质紊乱等现象,治疗组有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5例出现低血压(BP<90/60 mm Hg),经调整用药剂量后均恢复正常,未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其机制不仅与血液动力学的紊乱有关,过度启动的交感神经系统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β1受体及其他多种肾上腺受体的启动,此外神经递质系统的紊乱也与之有关,这些变化导致了左心室重构进程加剧并促进了心力衰竭的恶化,进而启动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使病情进一步加剧恶化,形成恶性循环[6]。因此,很多学者认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键在于阻断心室重构和神经内分泌系统能够延缓心力衰竭进展。而交感神经系统包括β1受体在内的多种肾上腺受体。近年来学者公认为CHF患者应该接受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6-8]。美托洛尔是一种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抗心衰治疗的药物。本组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LVEF方面,加用美托洛尔比常规抗心衰治疗有更加显著的疗效。
美托洛尔改善CHF患者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可能机制有:(1)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解除冠状动脉痉挛,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和能量,改善心脏舒张期充盈及顺应性,改善心肌缺血,使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减少;(2)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cAMP,防止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从而减轻心肌细胞的损失,阻止或延缓心室重构;(3)阻断β1受体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4)抑制RAAS,降低心肌负荷;(5)与儿茶酚胺结合,使心肌细胞膜的β1受体密度恢复正常,使其功能改善[2-3,9]。
值得注意的是,β受体阻滞剂有负性肌力作用[9-10],应用初期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需长期用药(一般需要治疗3~6个月以上)才能显示出改善心功能的效应。因此临床应用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坚持长期用药。 综上所述,美托洛尔能够显著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炳信.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7(4):67.
[2]刘爱辉.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6(4):144-145.
[3]陈飞.洛丁新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28):4926-4927.
[4]黄洋妹.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4(15):167-168.
[5]明志红,肖伟,黄雁玲.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6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7-48.
[6]吴学思.正确掌握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时机[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9):769-771.
[7]吴学思.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指南(2007版)要点[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4):267.
[8]白瑞霞.美托洛尔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9):105-106.
[9] Cai Hui, Guo Han, Li Zheng, et al. Effect of metoprolol on change of plasma aldosterone, myocardium fibrosis and myocardial in rats with remodeling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circulation,2010,20(1):42-44.
[10] Yuji Nagatomo, Tsutomu Yoshikawa, Takashi Kohno,et al. A pilot study on the role of autoantibody targeting the β1-adrenergic receptor in the response to β-blocker therapy 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 Journal of Cardiac Failure,2009,3(15):224-232.
(收稿日期:2013-05-14) (本文编辑:王宇)
【关键词】 美托洛尔;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许多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可演变形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左室功能障碍、神经内分泌系统启动及外周血流分布异常,这种疾病预后差,病死率高[2]。近年来,临床上广泛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取得了显著疗效[3-5]。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心内科共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男76例,女44例,平均(55±9)岁,其中冠心病心力衰竭56例,高血压性心力衰竭28例,扩张型心力衰竭18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8例。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所有患者的心功能为Ⅱ级32例,Ⅲ级76例,Ⅳ级12例,排除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心动过缓(HR<60次/min)、严重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肺心病、瓣膜病等病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平均年龄(54±10)岁,男35例,女25例,心功能为Ⅱ级17例,Ⅲ级37例,Ⅳ级6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5±11)岁,男37例,女23例,心功能为Ⅱ级15例,Ⅲ级39例,Ⅳ级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功能等一般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休息、低盐饮食、吸氧、降压、强心和利尿等常规抗心衰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程度和变化调整各种药物的使用剂量。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美托洛尔,初始给予6.25 mg,2次/d口服,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力衰竭的症状变化,若无不良反应,2 d后增加治疗量,改为12.5~25 mg,2次/d,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并根据年龄、体重调整剂量。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改善及不良反应等情况。治疗前后监测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心功能等级改善≥2,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显著改善;有效:心功能改善1个等级,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一定程度改善;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个等级,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者加重[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LVEF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LVEF分别为(32±8)%、(57±9)%,对照组分别为(33±7)%、(38±10)%,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LVEF显著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以及电解质紊乱等现象,治疗组有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5例出现低血压(BP<90/60 mm Hg),经调整用药剂量后均恢复正常,未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其机制不仅与血液动力学的紊乱有关,过度启动的交感神经系统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β1受体及其他多种肾上腺受体的启动,此外神经递质系统的紊乱也与之有关,这些变化导致了左心室重构进程加剧并促进了心力衰竭的恶化,进而启动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使病情进一步加剧恶化,形成恶性循环[6]。因此,很多学者认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键在于阻断心室重构和神经内分泌系统能够延缓心力衰竭进展。而交感神经系统包括β1受体在内的多种肾上腺受体。近年来学者公认为CHF患者应该接受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6-8]。美托洛尔是一种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抗心衰治疗的药物。本组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LVEF方面,加用美托洛尔比常规抗心衰治疗有更加显著的疗效。
美托洛尔改善CHF患者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可能机制有:(1)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解除冠状动脉痉挛,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和能量,改善心脏舒张期充盈及顺应性,改善心肌缺血,使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减少;(2)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cAMP,防止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从而减轻心肌细胞的损失,阻止或延缓心室重构;(3)阻断β1受体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4)抑制RAAS,降低心肌负荷;(5)与儿茶酚胺结合,使心肌细胞膜的β1受体密度恢复正常,使其功能改善[2-3,9]。
值得注意的是,β受体阻滞剂有负性肌力作用[9-10],应用初期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需长期用药(一般需要治疗3~6个月以上)才能显示出改善心功能的效应。因此临床应用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坚持长期用药。 综上所述,美托洛尔能够显著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炳信.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7(4):67.
[2]刘爱辉.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6(4):144-145.
[3]陈飞.洛丁新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28):4926-4927.
[4]黄洋妹.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4(15):167-168.
[5]明志红,肖伟,黄雁玲.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6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7-48.
[6]吴学思.正确掌握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时机[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9):769-771.
[7]吴学思.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指南(2007版)要点[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4):267.
[8]白瑞霞.美托洛尔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9):105-106.
[9] Cai Hui, Guo Han, Li Zheng, et al. Effect of metoprolol on change of plasma aldosterone, myocardium fibrosis and myocardial in rats with remodeling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circulation,2010,20(1):42-44.
[10] Yuji Nagatomo, Tsutomu Yoshikawa, Takashi Kohno,et al. A pilot study on the role of autoantibody targeting the β1-adrenergic receptor in the response to β-blocker therapy 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 Journal of Cardiac Failure,2009,3(15):224-232.
(收稿日期:2013-05-14) (本文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