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产业、资源、人口越来越倾向于城市,又呈现了集约化发展态势,高密度城市区域明显增加。高密度区域下的文化建筑也同样造成了交通堵塞、环境质量下降、垃圾处理负荷过大、公共空间不足等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在建筑设计方面需要通过设计方法改进。笔者从建筑设计方面开始,整理并总结公共空间补偿的设计方法,对其应用方法进行分类探讨,提出建设高密度城区的可能性。
【关键词】高密度;公共空间补偿;城市;建筑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环境拥堵的主要原因是有限的城市地面空间与高人口密度的建筑密度之间的矛盾。因此,高密度中心区建筑引导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上开放空间,获得更多地上开放空间环境,作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效补偿,扩大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根据界面关系和空间形态特征,地上环境的空间发射可分为底部架空模式、体块悬垂模式、实体漂浮模式和空中巨型模式。
一、架空底面模式
1.底部架空空间的构建形态
中心区的许多高密度建筑占地面积狭小,无法为建筑提供大面积的公共空间,因此采用虚构的方式来营造室外公共空间。通过支撑构件的施工,将建筑底部的体量框架与地面分离,形成建筑底部开放的架空公共空间。
单柱架空的方式可以创造开放的架空公共空间。因为没有其他建筑构造的支持,所以将墙壁构件和架空空间分割。因此,空间的流通性和开放性很好。但是,由于架空量的负荷集中在一根柱子上,所以虚构的建筑体不应该太大,适合体积少的多层公共建筑。
群柱的架空方式是底部架空的最常见的方式,适用于框架结构或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建筑物底部的空间可以去除保护结构,留下负荷结构可以构建群柱架空的公共空间。与单柱架空相比,群柱架空的方式可以创造出更大面积的架空公共空间,并且可以根据空间的需要灵活确定架空空间的大小、位置、形态。
为了结构的稳定性,群柱的架空方式通常应用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在密度大的城市中心,有很多建筑物占据着位置。因此,很多高层建筑也利用大柱子将建筑物底部搭空,获得了室外的公共空间。在香港市中心,通常第一层作为主要车辆的出入口使用,而第二层则以连接城市间的空中步行系统作为主要步行者用楼层。
2.底部架空空间的界面形成
在建筑物底部的架空公共空间的构成元素包括底面接口、顶面接口、纵向接口。通常,底接口是指建筑物的地基面,但是在一部分高密度中心区,在一般具有双层平台基础的建筑的情况下,在架空空间的底面接口中也包含建筑平台的基础面。基本接口可以通过与架空公共空间的形成相对应的高差、材质的变化等方式进行。与城市地面无高差的底部接口可以提高架空空间的开放性,与城市环境完全对接。城市地面和有一定高低差的底部界面可以在空间上划分两者的边界。
材质的变化是区分其他空间的方式,即使没有空间的高低变化和屏障构造,也可以限定架空空间,创造出空间的领域感。通常,顶层接口越高,架空公共空间的采光、通风、视野和空间的开放性越好,与城市环境形成良好的连续性。如果顶层接口低,则可以形成更强的空间区域感,并且如果顶层接口过低,则可能引起空间抑制。与一个柱子架空的方式相比,群柱架空的方式可以通过有序列感的柱子相对明确地区分空间。对于具有外围墙的架空公共空间,其空间具有多个实体接口,形成明显的空间区域感,进而将架空的公共空间纳入室内空间范围,结合建筑的交通功能,遮挡风可以避雨,也可以创造出具有室外空间感受性的灰空间。
二、体量悬垂模式
有些城市的高密度中心区的建筑通过抬高方式,将部分建筑体的量悬吊在建筑主体之外,不占用地面空间,从而为建筑和城市保留地面公共空间。与架空的方式相比,体积上升的灰空间由于没有建筑物的构造支撑构件,所以开放性和连续性更强。另外,建筑物的大幅度的悬垂产生空间的不安定感,带来戏剧性的空间效果。体量悬垂模式根据其形成的公共空间形态,分为多边均衡悬垂和单侧悬垂。多边平衡,灰色的空间围绕着建筑物的主体。空间有一定的向心性。另一方面,一侧的悬垂空间具有单面的方向性。单引体悬垂的空间图形,因为灰空间的方向性高,在广场周边的建筑物和沿街的建筑物中经常能看到。被吊起来的建筑体面向公共广场和大街,使灰空间和城市广场、街道空间一体化。通常情况下,悬垂高度越高,空间的开放性越强,悬垂深度越大,空间的领域感越强。
三、主体飘浮模式
部分高密度中心区的建筑为了实现地面空间的完全开放和公共化,建筑通过支撑结构,使建筑功能空间远离地面,整体放在空中,建筑主体空间在空中水平延伸,并将地面空间完全放在城市作为公共空间。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放地面,将建筑场所和城市环境一体化,补偿高密度中心区的城市公共空间。这种主体悬浮的空间结构模型可以保证城市开放的公共空间不会被建筑破坏,同时保证公共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其本身的身体水平向开拓特点以及塑造公共空间的连续性特征,因而比较适合结合城市绿色景观的公共建筑。一些旧街区的建筑在进行翻修扩建时,为了保护现有的旧建筑和街区的空间环境,采用了新建筑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主体漂浮方式,悬垂于旧建筑之上。一方面,满足建筑新功能的需要。另一方面,保护了现有的街区建筑和城市空间环境。
四、高空巨构模式
许多城市中心区的建筑结合自己的身体量在空中形成巨大的结构,在巨大的结构下面创造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空中巨体根据体型而扩展,被分为水平方向的巨体和垂直方向的巨体。像文化中心这样的水平方向的巨大结构适用于空间开放的城市公共文化建筑,但是在大多数高密度城市的中心区,建筑物是垂直于空中发展的。为了获得城市空间的流动性和视线的通透性,许多建筑采用了垂直的巨大结构模式。为创造开放的城市型公共空间,建筑物可以采用垂直方向的巨大结构模式,很多办公楼采用了一些垂直结构的商业建筑模式,而一方面,这种建筑物的形状可以吸引公众,另一方面,由于商业区域的大规模人流,巨构之下则自然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
建筑物采用垂直空中的巨大结构模式建造而成的城市公共空间基本上可以忽略建筑顶层结构对空间的影响,它对于空间结构难以产生太大影响。由此,建造的灰空間和室外的公共空间将逐渐消弭区别,这样一来空间的公共性和流动性也将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吴恩融.香港的高密度和环境可持续——一个关于未来的个人设想[J].世界建筑,2007,(10).
[2]宋敏. “紧缩城市”中高密度城市环境的建筑设计补偿方式研究[J]. 华中建筑,2015(01)103-106.
[3]徐宁,徐小东.香港城市公共空间解读 [J]. 现代城市研究,2012(2)
作者简介:
王新宇(1997.07.24),男,汉族,辽宁沈阳,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关键词】高密度;公共空间补偿;城市;建筑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环境拥堵的主要原因是有限的城市地面空间与高人口密度的建筑密度之间的矛盾。因此,高密度中心区建筑引导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上开放空间,获得更多地上开放空间环境,作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效补偿,扩大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根据界面关系和空间形态特征,地上环境的空间发射可分为底部架空模式、体块悬垂模式、实体漂浮模式和空中巨型模式。
一、架空底面模式
1.底部架空空间的构建形态
中心区的许多高密度建筑占地面积狭小,无法为建筑提供大面积的公共空间,因此采用虚构的方式来营造室外公共空间。通过支撑构件的施工,将建筑底部的体量框架与地面分离,形成建筑底部开放的架空公共空间。
单柱架空的方式可以创造开放的架空公共空间。因为没有其他建筑构造的支持,所以将墙壁构件和架空空间分割。因此,空间的流通性和开放性很好。但是,由于架空量的负荷集中在一根柱子上,所以虚构的建筑体不应该太大,适合体积少的多层公共建筑。
群柱的架空方式是底部架空的最常见的方式,适用于框架结构或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建筑物底部的空间可以去除保护结构,留下负荷结构可以构建群柱架空的公共空间。与单柱架空相比,群柱架空的方式可以创造出更大面积的架空公共空间,并且可以根据空间的需要灵活确定架空空间的大小、位置、形态。
为了结构的稳定性,群柱的架空方式通常应用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在密度大的城市中心,有很多建筑物占据着位置。因此,很多高层建筑也利用大柱子将建筑物底部搭空,获得了室外的公共空间。在香港市中心,通常第一层作为主要车辆的出入口使用,而第二层则以连接城市间的空中步行系统作为主要步行者用楼层。
2.底部架空空间的界面形成
在建筑物底部的架空公共空间的构成元素包括底面接口、顶面接口、纵向接口。通常,底接口是指建筑物的地基面,但是在一部分高密度中心区,在一般具有双层平台基础的建筑的情况下,在架空空间的底面接口中也包含建筑平台的基础面。基本接口可以通过与架空公共空间的形成相对应的高差、材质的变化等方式进行。与城市地面无高差的底部接口可以提高架空空间的开放性,与城市环境完全对接。城市地面和有一定高低差的底部界面可以在空间上划分两者的边界。
材质的变化是区分其他空间的方式,即使没有空间的高低变化和屏障构造,也可以限定架空空间,创造出空间的领域感。通常,顶层接口越高,架空公共空间的采光、通风、视野和空间的开放性越好,与城市环境形成良好的连续性。如果顶层接口低,则可以形成更强的空间区域感,并且如果顶层接口过低,则可能引起空间抑制。与一个柱子架空的方式相比,群柱架空的方式可以通过有序列感的柱子相对明确地区分空间。对于具有外围墙的架空公共空间,其空间具有多个实体接口,形成明显的空间区域感,进而将架空的公共空间纳入室内空间范围,结合建筑的交通功能,遮挡风可以避雨,也可以创造出具有室外空间感受性的灰空间。
二、体量悬垂模式
有些城市的高密度中心区的建筑通过抬高方式,将部分建筑体的量悬吊在建筑主体之外,不占用地面空间,从而为建筑和城市保留地面公共空间。与架空的方式相比,体积上升的灰空间由于没有建筑物的构造支撑构件,所以开放性和连续性更强。另外,建筑物的大幅度的悬垂产生空间的不安定感,带来戏剧性的空间效果。体量悬垂模式根据其形成的公共空间形态,分为多边均衡悬垂和单侧悬垂。多边平衡,灰色的空间围绕着建筑物的主体。空间有一定的向心性。另一方面,一侧的悬垂空间具有单面的方向性。单引体悬垂的空间图形,因为灰空间的方向性高,在广场周边的建筑物和沿街的建筑物中经常能看到。被吊起来的建筑体面向公共广场和大街,使灰空间和城市广场、街道空间一体化。通常情况下,悬垂高度越高,空间的开放性越强,悬垂深度越大,空间的领域感越强。
三、主体飘浮模式
部分高密度中心区的建筑为了实现地面空间的完全开放和公共化,建筑通过支撑结构,使建筑功能空间远离地面,整体放在空中,建筑主体空间在空中水平延伸,并将地面空间完全放在城市作为公共空间。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放地面,将建筑场所和城市环境一体化,补偿高密度中心区的城市公共空间。这种主体悬浮的空间结构模型可以保证城市开放的公共空间不会被建筑破坏,同时保证公共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其本身的身体水平向开拓特点以及塑造公共空间的连续性特征,因而比较适合结合城市绿色景观的公共建筑。一些旧街区的建筑在进行翻修扩建时,为了保护现有的旧建筑和街区的空间环境,采用了新建筑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主体漂浮方式,悬垂于旧建筑之上。一方面,满足建筑新功能的需要。另一方面,保护了现有的街区建筑和城市空间环境。
四、高空巨构模式
许多城市中心区的建筑结合自己的身体量在空中形成巨大的结构,在巨大的结构下面创造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空中巨体根据体型而扩展,被分为水平方向的巨体和垂直方向的巨体。像文化中心这样的水平方向的巨大结构适用于空间开放的城市公共文化建筑,但是在大多数高密度城市的中心区,建筑物是垂直于空中发展的。为了获得城市空间的流动性和视线的通透性,许多建筑采用了垂直的巨大结构模式。为创造开放的城市型公共空间,建筑物可以采用垂直方向的巨大结构模式,很多办公楼采用了一些垂直结构的商业建筑模式,而一方面,这种建筑物的形状可以吸引公众,另一方面,由于商业区域的大规模人流,巨构之下则自然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
建筑物采用垂直空中的巨大结构模式建造而成的城市公共空间基本上可以忽略建筑顶层结构对空间的影响,它对于空间结构难以产生太大影响。由此,建造的灰空間和室外的公共空间将逐渐消弭区别,这样一来空间的公共性和流动性也将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吴恩融.香港的高密度和环境可持续——一个关于未来的个人设想[J].世界建筑,2007,(10).
[2]宋敏. “紧缩城市”中高密度城市环境的建筑设计补偿方式研究[J]. 华中建筑,2015(01)103-106.
[3]徐宁,徐小东.香港城市公共空间解读 [J]. 现代城市研究,2012(2)
作者简介:
王新宇(1997.07.24),男,汉族,辽宁沈阳,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