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uo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改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如和煦的春风, 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教学中,我们要紧扣现实生活,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关键词】  生活素材 实践活动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3-051-01
  新课改中,综合实践活动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它如和煦的春风,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与此同时,过程的实践性、内容的开放性、参与的自主性和目标的生成性等特点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受条件限制,我们无力开发条件性课程资源,但我们可以重视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学生和学校以及社区的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素材,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會,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一、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
  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教学中应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来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一是选好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二是典型引路。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采用典型引路给大家以启示是一个成功的举措。三是专题细化。如根据大专题设立若干小专题以利于深入研究,又如由此专题引出彼专题继续研究等,例如开展《声音与健康》的专题活动时,让学生简单描述一下每天从清晨起床到晚上入睡,所听到的各种声音,以及它们给你的生活、学习带来怎样的影响?学生就会饶有趣味地谈及动听的音乐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刺耳的噪音有损身体健康……以这个契机达到对学生进行安静教育。由大及小也好,由此及彼也好,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完全可不拘泥于计划。四是有机整合。实践活动涵盖面广,与学校德育活动、学科活动、班队活动、节日活动等有机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
  二、贴近学生生活,在课题研究中学会做人
  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是设计者、实践者、体验者、发展对象和评价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实践,主动探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我们积极引导学生面向生活,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要探究的问题或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组织、帮助学生通过游览、考察、访问、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如:教学《纸与我们的生活》这一课,教学内容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节约用纸是保护森林,爱护环境的一种体现。我通过开展调查、讨论、手工制作等活动,使学生懂得爱护资源要从我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认识了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了解纸的来源和破坏森林的灾难后果。同时,围绕“我是环保小卫士”、“我为环保献一计”等主题,征集环境保护金点子。利用班会活动课开展“我为家乡添新绿”、“清清溪水静静流”等综合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家乡添上一点绿色,用实际行动宣传教育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关注家乡建设。
  三、合理利用资源,让综合实践活动走向社会
  陶行知先生说:“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社会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孩子们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只有把社会还给学生,才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使课本的知识变得“活”起来,在社会中得到拓宽、发展、延伸。
  我们的乡村虽然没有繁华与热闹,却自有一方广阔的天地。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稻花的幽幽清香,桃李的酸甜可口,红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里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生活风俗都可以成为我们可利用的资源。
  我们可以结合农村时令开展活动。在农村,一年四季的色彩分得最清晰。抓住农村时令特征明显的资源优势开展野外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有利于激发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秋天到了,金黄的稻子成熟了,村头柿子树上的柿子笑红了脸,我们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成熟的秋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寻找秋天,歌咏秋天,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验劳动的滋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作为综合学科的教师一定要努力为学生开辟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让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生成。我们相信虽然尝试的过程不会一路平坦,但一定会阳光普照。
  [ 参  考  文  献 ]
  [1]志军,徐保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J].黑龙江教育,2004,(16).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京教育社,2006.
  [3]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究与实践反思.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听觉是感受音乐最基本的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聆听是教学的基础与根本,重视聆听能让学生发现音乐的本质,充分的引导学生去感知音律的美感,提高学生主动接受音乐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充分体验音乐所带来的美好体验。笔者通过一系列的音乐创新活动,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使其真正的爱上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期刊
【摘要】爱美心理人人都会有,处在初中这一重要阶段的青少年会因为其在这段时间受到的教育影响其未来审美观。但是现在初中的教育方向基本都是专注文化课教学,可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处在初中这一阶段的学生对其进行审美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这影响着其未来审美问题,大部分在初中阶段经过审美培养的学生在未来发展中思想以及对美的见解都比较积极向上,可是没有在初中阶段接受过审美培养的学生对事物美丽的理解十分扭曲。那么在当前教
期刊
【摘要】关于初中教学,教育基于学生的身心状态,将数学作为重点培养,意在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增强学生的脑力活动。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起点,并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教学规律,这是基于理念出发相对合理的教学方法,也是有效教学的源泉。基于此,尊重差异的存在,赢在有效的生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作为选题,结合教学实践,探析了分层教学的具体应用。  【关
期刊
【摘要】如何激發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引领他们走进神圣的音乐殿堂,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引导他们走向热爱音乐的道路,使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篇阐述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一些观点及培养、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一些做法。  【关键字】兴趣 激发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一把手”,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承担者。班主任是否拥有出色的沟通能力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教育效果的优劣。在教育犯错学生时,灵活艺术地运用“提问式”沟通有利于促成学生的自我反思和主动纠错。本文就“提问式”沟通的做法与技巧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犯错学生 提问式 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05-
期刊
【摘要】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说,此阶段是学习英语打好英语基础的重要时期。在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革新下,也摒弃了以往只重视英语考试成绩与学生书写能力的现象,而提出要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加强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本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出深入地探讨说明。  【关键字】初中英语 听说读写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教育教学当中加入现代信息技术符合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现代信息技术如果加入到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可以推进教学进程,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现阶段,学校将多媒体还有网络技术等辅助教学工具加入到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初中英语教学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找到解决措施,从而将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提升我国初中英语教学
期刊
【摘要】 由于基因遺传、基础教育、成长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班的学生个体都会呈现差异化发展,这也就产生了传统观念下的“先进生”与“后进生”的区别。由于“后进生”成绩差,又总是调皮捣蛋或者极度叛逆,所以往往遭受老师的冷遇甚至是歧视,而老师的态度又进一步打击“后进生”,使其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于是,对于所谓“后进生”来讲,就形成了“差——受冷遇——更差”的恶性循环,我想这不论是对学生个体还是
期刊
【摘要】论述如何优化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分析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形式单一、受益面小、缺乏实效等现状。认为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读后活动。提出借助信息技术丰富读后活动类型、将读后活动延伸至课外及让读后活动在主题阅读中发挥最大实效等尝试。  【关键字】信息技术 读后活动 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74-02
期刊
【摘要】 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为了使每个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掌握高中化学知识点,教师要从生活化视角来进行高中化学知识的讲述,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认识到高中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激发起对高中化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在当前高中化学教育课堂中更多的融入一些生活事例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生活化视角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