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下新型评价标准的建构与实施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1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 评价标准 建构 实施
  一体化教学是技工院校实现教学目的的有效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技工院校要摆脱原有的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转向理实一体化教学,坚持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并重,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最终实现学校学习和企业就业的无缝对接。
  要进行一体化教学,就要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课程就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它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企业专家、学校教师以及行业能手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综合分析提炼,形成一体化课程。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只能从实践中获得提升,也就是在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中获得,在一项项完整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习得。为了保证一体化课程在技工院校的顺利实施,学校需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优秀的一体化教师队伍,优化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要判断一体化教学的成效,则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评价,这也是促进一体化教学发展的手段。本文就一体化课程体系下新型评价标准的建设与实施展开探讨,以促进一体化课程在技工院校的顺利实施,提高技工院校教学质量。
  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教学反思的作用。反思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是否完整、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是否符合规范、教学方式存在哪些不足、教师自身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教学设备是否匹配工作任务等,能够使教师产生教学的新思路。下面笔者尝试提出几种评价方式并展开探讨。
  一、过程考核 阶段测试 期末考评
  (一)过程考核
  一体化教学的开展包括明确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做好工作准备、制定工作计划、任务实施和总结评价等过程。一体化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包括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程度、对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过程考核主要是检验学生对工作任务的完成程度及完成效果。以前的过程考核,主要是由教师来进行评价。现在,则是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组长点评为主导,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发现别人的优点,着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当然,教师的总结性评价也不能忽略,教师的评价是画龙点睛之笔,是引导学生一步步达成教学目标的动力。教师的评价既要客观,又要带有鼓励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满信心,有知难而上的勇气。
  具备条件的技工院校可以加入企业专家评价,这会大大提高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完善评价标准,使得学习任务评价标准更能符合行业、企业任务标准,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技能人才。
  (二)阶段测试
  一体化教学,就是在工作过程中融入理论知识,实现知识与技能的齐头并进。比如学生对道路信号灯的依序亮灭感兴趣,那就要掌握PLC等有关的编程知识;再比如学生对电工所配的电动机正反转线路很惊叹,那就要能读懂电动机正反转的电路原理图,并掌握其中的相关知识。
  理论知识的获得,得益于平时积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推动一体化教学的开展,应在一体化课程中加入阶段测试。每月以系为单位,对每一门课程进行理论知识统考。以纸质闭卷考试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题型包括填空、判断、选择、简答与综合分析等,考完当天评卷,隔天出成绩并及时告知学生。研究表明,在一定周期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具有很强的激发作用,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了提高,激发了竞争意识,智力和品德也得到了提高。对于这种评价方式,有人会持否定态度,认为来技工院校学习就是为了学技术,掌握一技之長的,不是学理论的。但没有理论的纯技术,那也只是动作的记忆和模仿,是没有内涵和灵魂的。
  (三)期末考评(综合评价)
  该考评方式就考评时间而言称之为期末考评,就考评内容而言称之为综合评价,包括综合能力评价和综合知识评价。
  技工院校传统的期末考评是在集中时间内进行纸质闭卷考试。而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期末考评不再采用纸质闭卷考试形式,而是模仿世界技能大赛的形式进行考评,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并以世界技能大赛的评价模式进行评价。为什么用世界技能大赛的评价模式来评价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呢?一体化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现代企业生产需求、具备良好职业能力的优秀技能人才。而世界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是经过选择、提炼、整合的企业代表性工作任务,对参赛选手的能力要求与一体化教学的培养目标完全一致,选择世界技能大赛的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考评,能够有效提升一体化教学效果。
  过程考核 阶段测试 期末考评在考评分数占比上可以按照过程考核50% 阶段测试10% 期末考评40%分配,其中期末考评所占40%,又分为综合能力占20%,综合知识占20%。
  二、对接企业标准,到企业中去
  一体化课程是从企业提取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其考核标准离不开与企业标准的对接。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中跟岗实习,是对学生最直接的考核,也是学生找出差距、弥补不足、提高技能、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方法。一体化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包括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计划实施、检查控制、评价反馈六个过程,当然评价也应该贯穿整个过程。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技工院校提取的典型工作任务无法还原真实的工作过程,考核的标准也不及现场来得更真实直接、更能查漏补缺。让学生到企业完成完整、真实的工作过程,能够真实地考核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同时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尽早熟悉企业文化、尽快成长为优秀的技能人才。到企业中去,既是对一体化课程教学的评价过程,同时也是一项教学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学生完成了从学校中来、到企业中去的锻炼,为成为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提供了保证,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均得到了提高。比如淄博市技师学院与青岛海信集团合作的电气海信班、与山东山博电机集团合作的电气山博班,其一整套的考核评价过程完全可以放在企业中完成,学生以跟岗的形式,按照企业考核标准完成对学习任务的考核。这种评价考核方式对一体化工作站不足的技工院校而言,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三、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资格鉴定
  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由谁认定?技工院校按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由谁认定?答案是市场和社会。李克强总理2021年3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将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接受市场和社会认可与检验。2020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支持企业大力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通知》,向企业放权,按照“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支持各级各类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所以,技工院校要想向社会、企业输送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就必须与企业对接,一体化课程必须来自企业,在教师、企业技术人员、专家的协同下从企业提取典型工作任务,以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准为培养标准,对接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资格认定标准。
  2020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分两批发布了25个新职业,其中有因新冠肺炎疫情而产生的呼吸治疗师,也有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对于这些新职业,更应该依据由社会、行业检验产生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来指导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接新的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经得起社会、企业检验的优秀技能人才,这些人才才能取得相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资格。
  四、以赛促评
  通过举办和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促进学生对学习任务评价标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技能竞赛是培养选拔优秀技能人才、激励技能人才成才的重要途径。只有牢记任务评价标准的选手才能够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其岗位技能水平才会得以提升,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才能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2020年12月10日—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东省广州市成功举办,标志着技能竞赛的新热潮就此掀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正在构建,作为基础的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会逐渐趋于完善、规范、专业和科学。2019年11月8日,山东省技工院校联盟正式成立,为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提供了平台。通过技工院校间的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评、以赛促建,特别是与技能评价的衔接。
  参考文献:
  [1]孙虎杰.一体化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探讨[J].中国培训,2013(12).
  [2]张力飞.高職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初探[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材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材建設多次作出批示指示,明确提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要进一步健全国家教材管理制度。2017年,国务院专门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由国务院副总理亲自挂帅指挥,负责指导、组织、统筹、协调全国及地方教材工作。  今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了《技工院校教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这是贯彻《中共中央
期刊
2021年4月27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会议提出,要重点关注和标识与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等密切相关的职业(以下简称“数字职业”),这是我国职业分类工作的重要创新,对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提升全民数字技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就数字职业的内涵、特征、标识原则和方法进行了专题研究。  一、数字职业的内涵  数字职业是伴随着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出现的新职业类群。现有
期刊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 教学管理  中职学校校长要负责学校的整体管理工作,其中教学管理,尤其是德育教学管理,可以说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应将其作为一项长期性课题,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既要正确、深入地认识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切实提高德育教学成效及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与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现代化人才的需求。  一、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管理的重要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产教融合 企业新型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课 题:本文系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校本课题“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汽车维修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903,主持人:刘书琴)的研究成果。  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校企“双主体”的育人模式。自2015年人社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较好地推动了校企人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