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在分析目前高校课程考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分阶段、多样化、学生自选考试组合、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评定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等考试改革措施。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新考试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关键词:高等学校;考试改革;学风建设
作者简介:许亚岚(1977-),女,湖北襄樊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学院,讲师;罗雄麟(1963-),男,湖南汨罗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学院,教授。(北京102249)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中石大京教[2009]25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动化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TS1182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040-02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价教学效果、反馈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课程结业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怎么考,学生就怎么学;同时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业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与学生评奖学金、评优等多种利益有直接关系。总之,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的分配(即学风),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这一点上说,实现学风转变的关键是开展考试改革。[1]
一、高校课程考试现状及对学风的影响
我国高等学校各类课程考核方式可归纳为集中考试和课内考试两种,前者是不包含在授课学时内的,即授课完毕后再另外安排时间进行考试;后者是包含在授课学时内的,即在授课最后两个学时对本门课程进行考查。这两种考核方式采用的考试形式归结起来主要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及课外写论文考查三种形式。考试成绩一般不只是课程成绩,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校课程成绩还综合考虑了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实验情况。当前高校课程考试和成绩评定方式在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但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态度也随之变化,现行的考试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平时成绩考核困难,滋生作假倾向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校课程成绩通常将上课出勤、作业、课堂提问、实验情况等作为平时成绩。但由于其考核困难,常出现抄袭作业、考勤作假、向教师求情等现象。少数学生甚至将此项成绩作为课程结业的“护身符”,降低学习目标。
2.一考定成败,助长应试学习倾向
高校课程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末或课程结束时,基本上是一考定成败的局面,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容易使部分缺乏正确学习目的的学生产生严重的应试倾向。[2]
3.考试内容拘泥于教材,理論考核重于能力考核
高校课程考试主要以知识记忆、简单应用为导向,多以知识再现的形式进行闭卷理论考试,技能、操作、实践能力等一般只在平时成绩中偶有考虑,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考试形式单一,难以应对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
高校考试形式以笔试(开卷/闭卷)为主,很少对社会应用型人才所需的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应变等能力进行考核。[3]采用单一化的闭卷考试形式时,部分教师还在考前划范围、圈重点,部分学生养成了学习纪律松弛,学习散漫的习惯。
5.试卷形式统一,评分标准僵化
目前高校绝大多数课程考试为统一试卷,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选择地对某部分展开深入学习,并且大部分考试要求有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个性与创新性。
二、考试改革的主要措施
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评定功能、区分功能、预测功能、诊断功能、教学反馈功能和激励导向功能等,[4]可通过以下考试改革措施,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期末阶段学习为平时全过程学习,变知识性学习为能力性、创新性学习,促进学风建设。
1.分阶段考试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标,其评价活动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5]现以授课16学时为基准划分阶段,进行分阶段多次考试,分散成绩构成,避免“一考定成败”,还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鼓励和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使考试更具人性化,如果学生阶段考试成绩过低,可允许其申请加试一次,加试方式可由授课教师灵活掌握,但最高成绩仅为“及格”。
2.多样化考试
由于考试次数增多,可借鉴英国高校考试模式,[6]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数量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考试形式,例如常规考试(开卷/闭卷)、调查报告、设计报告、演讲、课堂测验、口试和实验现场考核等。每门课程都应包含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考试形式,考试形式及其所占比重由学校学术机构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经过论证后制定,教师不能随意改动。
3.学生自选考试组合
各门课程根据教学目标或专业发展方向,创建不同内容、不同难度的考试组合,供学生自由选择,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学生个人职业需求。考试组合应反映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试题中综合思考题、应用题、分析题所占比例应随考试难度系数调整。[8]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选择地对某部分展开深入学习,分难度、分专业发展方向的考试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可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引入竞争与淘汰机制评定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
高校课内实验教学主要由教师讲解、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实验结果展示和撰写实验报告等环节构成。很多高校仅依据学生参加实验的次数和上交的实验报告评价实验成绩,无法真实体现学生的实验技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采用竞争机制实验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之上,通过竞争把实验动手能力和学生的好胜心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律能力。[9]实验教师在组织安排实验时,需为学生创设良性竞争环境,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参与实验竞争,组内鼓励成员相互帮扶协作,组间推行实验竞赛,对优胜个人或小组给予口头表扬,可按表1所示的实验教学评价标准把实验操作情况转化为当次实验成绩。
高校课程平时成绩主要由上课出勤率和作业情况决定,在此项目中引入淘汰机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具体做法是教师发现学生旷课或没有上交作业立即对该学生进行课程警告,随后上课频繁检查该学生出勤与作业情况,超过三次警告则取消该学生的课程考试资格(进行淘汰)。同时,为了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业评价不以答案对错为标准,而以上交时间、完成度、撰写认真程度等为评价指标,杜绝学生抄袭作业、上课时补作业等现象。
三、考试改革实践及学风变化情况
现以“调节器与执行器”课程为例说明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情况。该课程是32学时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授课时间8周,作业5次,实验2次,阶段考试(闭卷)1次,不同发展方向和难度的设计(调查)任务1次,期末考试(闭卷)1次。课程成绩=理论成绩90%(平时成绩10%+阶段考试20%+期末考试70%)+实验成绩10%(实验50%+设计调查任务50%)。2010年秋季学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生共61人修读此课程,正常修读56人、重修5人,正常修读的56人是自动化专业2008级学生。该课程各项成绩分数段人数分布如图1所示,各项成绩区间如图2所示。该课程首次对4人进行课程警告后,基本杜绝了旷课,学生不存在侥幸心理,按学校规定请假,共出现6人次病(事)假,作业上交率达到100%(含补交作业)。可见,在平时学习中引入淘汰机制,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习纪律,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为创建优良学风提供保障。阶段考试安排在课程中间,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成绩分布可见大部分学生平时学习努力,学习效果较好。有6人阶段考试不及格,教师选择了口试对其加试,促使其掌握课程基本知识和应用。期末考试中这6位学生中有4位成绩超过70分,说明阶段考试很好地发挥了其评价、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应用及其分析、设计、灵活应用能力,综合与设计性题目占45%。从成绩分布可见大部分学生学习效果较好,仅有3位学生分析设计能力很差。课程中还安排了一次不同方向和难度的小组合作设计调查任务,有6组(12人)选做了难度较高的设计任务,20组(44人)选择了难度稍低的调查任务,其中有1组(2人)同时做了两个任务。可见,在实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把观察、操作、设计能力和学生的好胜心有机地联系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评价后所有学生均达到此课程教学目标的最低标准,通过率为10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动化系在2010~2011年开设的19门本科课程中进行了上述措施的考试改革,授课对象主要是自动化系相应年级学生。进行考试改革后,各门课程的平均出勤率达到96%,平均作业完成率达到98%,课程一次通过率达到98%,主动申请实验室开放时间重做课内实验达到86人次。与考试改革前相比,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风气明显变化,课程一次通过率显著提高。
四、新考试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考试改革实施两年来,发现以下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1.确保各项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和公开性
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的分配,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确保其科学合理性和公开性。
2.确保各项成绩的及时性和公正性
新的考试模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若想充分发挥其评价、反馈、激励和导向功能,必须及时公布学生的成绩,并保证其公平公正。
3.学生规模不宜过大
新的考试模式需要教师在课堂考勤、作业、阶段考试、实验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学生规模过大,无法做到全面兼顾。实践发现少于60人的学生规模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规模过大在考试组织、设计小组任务等方面难度很大,效果不明显。
4.确保考核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新的考试模式强调过程考核,其方式自由灵活,必须加强考核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和考核内容的研究、完善,防止流于形式,敷衍了事。
五、结束语
实施分阶段考试、多样化考试、学生自选考试组合、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评定实验成績和平时成绩等改革措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促使学生由“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向“我要学”的主动状态转变。考试改革实施两年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风气明显变化,课程通过率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彭秋发.高等学校的学风建设与考试改革[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9-151.
[2]齐瑞国,许鹏奎.高校课程考试的现状调查与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10,(1):105-109.
[3]杨继昌.改革考试模式促进学风建设[J].高教论坛,2007,(6):153-155.
[4]钱厚斌.创新人才培养视界的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145-147.
[5]陈树华,齐辉,侯钢领.大学课程考试理念和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1):4-5.
[6]翟晶.英国高校课程考试模式对我国高校考试改革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2):108-109.
[7]梁德添.深化考试改革 促进学风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
49-50.
[8]叶春梅,陈小民.高职实践教学引入课堂竞争机制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29):154-156.
[9]张亚丽,曲明贵,杨庆祥,等.高等学校课程考试改革之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4):58-59.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关键词:高等学校;考试改革;学风建设
作者简介:许亚岚(1977-),女,湖北襄樊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学院,讲师;罗雄麟(1963-),男,湖南汨罗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学院,教授。(北京102249)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中石大京教[2009]25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动化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TS1182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040-02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价教学效果、反馈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课程结业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怎么考,学生就怎么学;同时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业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与学生评奖学金、评优等多种利益有直接关系。总之,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的分配(即学风),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这一点上说,实现学风转变的关键是开展考试改革。[1]
一、高校课程考试现状及对学风的影响
我国高等学校各类课程考核方式可归纳为集中考试和课内考试两种,前者是不包含在授课学时内的,即授课完毕后再另外安排时间进行考试;后者是包含在授课学时内的,即在授课最后两个学时对本门课程进行考查。这两种考核方式采用的考试形式归结起来主要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及课外写论文考查三种形式。考试成绩一般不只是课程成绩,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校课程成绩还综合考虑了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实验情况。当前高校课程考试和成绩评定方式在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但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态度也随之变化,现行的考试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平时成绩考核困难,滋生作假倾向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校课程成绩通常将上课出勤、作业、课堂提问、实验情况等作为平时成绩。但由于其考核困难,常出现抄袭作业、考勤作假、向教师求情等现象。少数学生甚至将此项成绩作为课程结业的“护身符”,降低学习目标。
2.一考定成败,助长应试学习倾向
高校课程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末或课程结束时,基本上是一考定成败的局面,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容易使部分缺乏正确学习目的的学生产生严重的应试倾向。[2]
3.考试内容拘泥于教材,理論考核重于能力考核
高校课程考试主要以知识记忆、简单应用为导向,多以知识再现的形式进行闭卷理论考试,技能、操作、实践能力等一般只在平时成绩中偶有考虑,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考试形式单一,难以应对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
高校考试形式以笔试(开卷/闭卷)为主,很少对社会应用型人才所需的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应变等能力进行考核。[3]采用单一化的闭卷考试形式时,部分教师还在考前划范围、圈重点,部分学生养成了学习纪律松弛,学习散漫的习惯。
5.试卷形式统一,评分标准僵化
目前高校绝大多数课程考试为统一试卷,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选择地对某部分展开深入学习,并且大部分考试要求有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个性与创新性。
二、考试改革的主要措施
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评定功能、区分功能、预测功能、诊断功能、教学反馈功能和激励导向功能等,[4]可通过以下考试改革措施,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期末阶段学习为平时全过程学习,变知识性学习为能力性、创新性学习,促进学风建设。
1.分阶段考试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标,其评价活动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5]现以授课16学时为基准划分阶段,进行分阶段多次考试,分散成绩构成,避免“一考定成败”,还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鼓励和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使考试更具人性化,如果学生阶段考试成绩过低,可允许其申请加试一次,加试方式可由授课教师灵活掌握,但最高成绩仅为“及格”。
2.多样化考试
由于考试次数增多,可借鉴英国高校考试模式,[6]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数量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考试形式,例如常规考试(开卷/闭卷)、调查报告、设计报告、演讲、课堂测验、口试和实验现场考核等。每门课程都应包含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考试形式,考试形式及其所占比重由学校学术机构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经过论证后制定,教师不能随意改动。
3.学生自选考试组合
各门课程根据教学目标或专业发展方向,创建不同内容、不同难度的考试组合,供学生自由选择,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学生个人职业需求。考试组合应反映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试题中综合思考题、应用题、分析题所占比例应随考试难度系数调整。[8]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选择地对某部分展开深入学习,分难度、分专业发展方向的考试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可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引入竞争与淘汰机制评定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
高校课内实验教学主要由教师讲解、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实验结果展示和撰写实验报告等环节构成。很多高校仅依据学生参加实验的次数和上交的实验报告评价实验成绩,无法真实体现学生的实验技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采用竞争机制实验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之上,通过竞争把实验动手能力和学生的好胜心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律能力。[9]实验教师在组织安排实验时,需为学生创设良性竞争环境,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参与实验竞争,组内鼓励成员相互帮扶协作,组间推行实验竞赛,对优胜个人或小组给予口头表扬,可按表1所示的实验教学评价标准把实验操作情况转化为当次实验成绩。
高校课程平时成绩主要由上课出勤率和作业情况决定,在此项目中引入淘汰机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具体做法是教师发现学生旷课或没有上交作业立即对该学生进行课程警告,随后上课频繁检查该学生出勤与作业情况,超过三次警告则取消该学生的课程考试资格(进行淘汰)。同时,为了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业评价不以答案对错为标准,而以上交时间、完成度、撰写认真程度等为评价指标,杜绝学生抄袭作业、上课时补作业等现象。
三、考试改革实践及学风变化情况
现以“调节器与执行器”课程为例说明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情况。该课程是32学时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授课时间8周,作业5次,实验2次,阶段考试(闭卷)1次,不同发展方向和难度的设计(调查)任务1次,期末考试(闭卷)1次。课程成绩=理论成绩90%(平时成绩10%+阶段考试20%+期末考试70%)+实验成绩10%(实验50%+设计调查任务50%)。2010年秋季学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生共61人修读此课程,正常修读56人、重修5人,正常修读的56人是自动化专业2008级学生。该课程各项成绩分数段人数分布如图1所示,各项成绩区间如图2所示。该课程首次对4人进行课程警告后,基本杜绝了旷课,学生不存在侥幸心理,按学校规定请假,共出现6人次病(事)假,作业上交率达到100%(含补交作业)。可见,在平时学习中引入淘汰机制,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习纪律,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为创建优良学风提供保障。阶段考试安排在课程中间,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成绩分布可见大部分学生平时学习努力,学习效果较好。有6人阶段考试不及格,教师选择了口试对其加试,促使其掌握课程基本知识和应用。期末考试中这6位学生中有4位成绩超过70分,说明阶段考试很好地发挥了其评价、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应用及其分析、设计、灵活应用能力,综合与设计性题目占45%。从成绩分布可见大部分学生学习效果较好,仅有3位学生分析设计能力很差。课程中还安排了一次不同方向和难度的小组合作设计调查任务,有6组(12人)选做了难度较高的设计任务,20组(44人)选择了难度稍低的调查任务,其中有1组(2人)同时做了两个任务。可见,在实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把观察、操作、设计能力和学生的好胜心有机地联系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评价后所有学生均达到此课程教学目标的最低标准,通过率为10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动化系在2010~2011年开设的19门本科课程中进行了上述措施的考试改革,授课对象主要是自动化系相应年级学生。进行考试改革后,各门课程的平均出勤率达到96%,平均作业完成率达到98%,课程一次通过率达到98%,主动申请实验室开放时间重做课内实验达到86人次。与考试改革前相比,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风气明显变化,课程一次通过率显著提高。
四、新考试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考试改革实施两年来,发现以下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1.确保各项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和公开性
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的分配,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确保其科学合理性和公开性。
2.确保各项成绩的及时性和公正性
新的考试模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若想充分发挥其评价、反馈、激励和导向功能,必须及时公布学生的成绩,并保证其公平公正。
3.学生规模不宜过大
新的考试模式需要教师在课堂考勤、作业、阶段考试、实验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学生规模过大,无法做到全面兼顾。实践发现少于60人的学生规模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规模过大在考试组织、设计小组任务等方面难度很大,效果不明显。
4.确保考核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新的考试模式强调过程考核,其方式自由灵活,必须加强考核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和考核内容的研究、完善,防止流于形式,敷衍了事。
五、结束语
实施分阶段考试、多样化考试、学生自选考试组合、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评定实验成績和平时成绩等改革措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促使学生由“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向“我要学”的主动状态转变。考试改革实施两年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风气明显变化,课程通过率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彭秋发.高等学校的学风建设与考试改革[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9-151.
[2]齐瑞国,许鹏奎.高校课程考试的现状调查与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10,(1):105-109.
[3]杨继昌.改革考试模式促进学风建设[J].高教论坛,2007,(6):153-155.
[4]钱厚斌.创新人才培养视界的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145-147.
[5]陈树华,齐辉,侯钢领.大学课程考试理念和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1):4-5.
[6]翟晶.英国高校课程考试模式对我国高校考试改革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2):108-109.
[7]梁德添.深化考试改革 促进学风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
49-50.
[8]叶春梅,陈小民.高职实践教学引入课堂竞争机制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29):154-156.
[9]张亚丽,曲明贵,杨庆祥,等.高等学校课程考试改革之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4):58-59.
(责任编辑:麻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