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油田升132井区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chair_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升平油田具有典型的陆相多油层储层特征,其开发目的层为葡萄花油层的葡一组,地层平均厚度约50m,分为11个含油小层。储油层具有砂体薄、连通性差、开发效果较差等特点,可能存在有剩余油。为进一步确定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提高原油采收率,开展了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究工作。岩性、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本区主要发育有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主体席状砂、非主体席状砂和河道间4种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本区的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标准,并在本区划分出A、B、C、D、E5类储层流动单元,其中A类是最好的
其他文献
[目的]对昆明市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使用结核病防治规划工作报表进行患者登记和治疗效果分析;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方案方法进行成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构建“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对实现计
[目的]评价安徽省农村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12量表评价安徽省602位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同时调查患者人口社会学特征、身高、体重、病
ZPW-2000A轨道电路产品已在国内大面积应用,有统一全路轨道电路制式的趋势;但在香港段项目中,面对香港业主差异化的需求,仍然面临着难以在技术标准上实现无缝对接的情况,存在
下扬子区在三叠纪期间接受了早-中三叠世海相碳酸盐沉积、中-晚三叠世海陆交互相和陆相湖沼沉积。沉积相带的空间分布和古地理格局的变迁明显地受到区域构造的控制。区内盆地发育与演化是在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相互作用的背景下进行的。早-中三叠世末期的印支运动是下扬子区构造古地理格局改变的决定性因素,使下扬子海盆闭合,沉积类型由海相沉积变为陆相沉积。下扬子区三叠纪古地理的演化特征也为板块碰撞提
实训教学是包含实战、实践和课堂仿真训练在内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教学方法。作为人类实践理性反映的刑法学在教学中一定要采用实训教学方法,开设实训课程。文章主要阐述了
松江盆地油页岩赋存于下白垩统大砬子组上段,盆地在大砬子组沉积时期处于坳陷期。综合野外工作研究表明,油页岩发育于深湖半深湖相,主要分布于杨木屯胜利屯一带的松江向斜轴部一带。通过对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数据分析表明,松江盆地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腐泥型(Ⅰ)腐殖腐泥型(Ⅱ1),处于未成熟阶段。油页岩含油率为3.62%~4.02%,具有一定的工业开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