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分析不同规格二甲基硅油的黏温曲线,确定适用于高温型硅蜡整理剂的硅油组分为1000 mPa·s的二甲基硅油;通过分析固体石蜡的熔点,确定该硅蜡体系适用46号固体石蜡;研究了无水硅蜡乳液各组分的配比、乳化方法、乳化速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以及自制复合乳化剂R在该无水硅蜡体系中的作用原理。优化无水硅蜡乳液制备工艺:m(二甲基硅油)∶m(固体石蜡)∶m(复合乳化剂R)=10.0∶0.6∶0.6,乳化温度80℃,乳化速度4000 r/min,乳化时间20 min(采用“剂在油中法”乳化),复合乳化
【机 构】
: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海宁绿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分析不同规格二甲基硅油的黏温曲线,确定适用于高温型硅蜡整理剂的硅油组分为1000 mPa·s的二甲基硅油;通过分析固体石蜡的熔点,确定该硅蜡体系适用46号固体石蜡;研究了无水硅蜡乳液各组分的配比、乳化方法、乳化速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以及自制复合乳化剂R在该无水硅蜡体系中的作用原理。优化无水硅蜡乳液制备工艺:m(二甲基硅油)∶m(固体石蜡)∶m(复合乳化剂R)=10.0∶0.6∶0.6,乳化温度80℃,乳化速度4000 r/min,乳化时间20 min(采用“剂在油中法”乳化),复合乳化
其他文献
磁场导向控制FOC(field-oriented control)矢量控制算法在伺服驱动控制系统中一般由CPU或DSP实现,难以满足航天应用中实时性较高场景下的需求。为提高宇航电机系统控制的实时性与可靠性,从FOC矢量控制算法的硬件加速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伺服控制器的设计,给出了一种全数字、高性能的伺服控制器硬件加速设计方案,并在具有可编程逻辑功能的宇航级SiP6117S芯片上进行了验证。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前人的设计,通过调整观测数据的量化精度来降低硬件加速过程中的处理延时,能有效改善多级流水延迟并在一
以微悬浮聚合法制备多孔TiO2-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研究其对印染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考察了pH、微球用量、降解时间等对COD去除率及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微球对印染废水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作用,降解反应受pH、微球用量的影响较大,在合适的条件下能获得较高的COD去除率及脱色率。
对纳米技术发展历史、基础化性能和制备方法进行概括介绍。重点介绍纺织品功能整理工艺应用的纳米材料和基本原理,包括紫外线屏蔽、抗菌防臭除臭、红外线保暖和凉爽、抗静电和防水透湿功能整理。最后简述国外特别是美国发展纳米材料的几个必备条件,以期我国迎头赶上。
微系统技术集信息获取、处理、交换、执行以及供能等功能于一体,已广泛应用于物联网终端,而物联网终端电池续航能力限制了其在各类场景中的应用能力。将自唤醒技术——一种能量管理策略——应用于物联网终端微系统,可实现微系统低功耗休眠与唤醒状态的自动切换。对微系统的自唤醒技术进行归纳与分析,根据微系统休眠时功耗特点的不同,将自唤醒技术分为四类。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微系统自唤醒技术主要应用场景中有效工作时长占比小
太赫兹焦平面阵列成像技术是指以太赫兹波为载波或信息来源,以焦平面阵列为主体架构,兼具全天时全天候、凝视前视、高分辨率、实时视频成像等优点的先进探测感知技术,是太赫兹技术领域重要研究方向。首先回顾了太赫兹探测感知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重点介绍了几类典型太赫兹探测感知系统。然后,重点聚焦太赫兹焦平面阵列成像技术,分别介绍了太赫兹低频段(1 THz)焦平面阵列国内外现状。最后,对像素级太赫兹探测器的一般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护肤面料中乳木果油质量分数的方法。考察时间等影响因素,确定护肤面料中乳木果油的最佳剥离工艺:采用正己烷和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作为剥离试剂,70℃水浴回流剥离1.5 h。乳木果油质量浓度在0.4~2.0 mg/mL时符合回归线方程y=7462.30x-418.06(R2=0.9993),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对某品牌批量化生产的护肤面料进行检测,确定其中乳木果油质量分数为4744.61 mg/kg,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为1.08%。研究乳木果油整理剂的耐水洗性,结果表明:在不加
为了满足宇航系统对高速、宽带数据和图像传输产品小体积、轻质化的需求,研究光传输高速高密度集成技术。基板采用带状差分线设计和叠层组装工艺,提高集成密度、缩小体积提升了系统组装的空间,并通过建模仿真设计分析高速信号完整性;将光器件设计在外壳底板上,实现高效散热结构设计,同时提高了光器件使用可靠性;采用混合集成微组装工艺,硅转接基板实现芯片级三维立体集成,采用二次封装技术解决了光纤高效耦合与气密共实现的难题。微系统模块体积≤27 mm×24 mm×5 mm,气密封装漏率≤5×10–9Pa·m
3
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乙二醇6000制备增稠剂预聚体,并用长链烷基醇封端,形成增稠剂支化臂;以不同多元醇对支化臂进行扩链,得到具有亲水核及疏水臂的缔合型非离子增稠剂。采用FTIR对增稠剂结构进行表征,测试原糊黏度、耐盐性、黏度保留率、流变性以及增稠剂粒径分布,研究不同多元醇扩链剂及增稠剂支化结构对主要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支化结构的非离子增稠剂T-PUT性能较线性结构增稠剂L-PUT好。L-PUT的6%原糊黏度仅为44.6 mPa·s,PVI值为0.91,而T-PUT的6%原糊黏度高达70100
为优化聚丙烯酸酯类无氟防水剂配方,研究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烷基烯酮二聚体用量及热固温度对防水性能的影响。对聚丙烯酸酯类无氟防水剂乳液的稳定性、织物防水性、织物与水的接触角等性能进行表征,得出优化制备配方及整理工艺。结果表明:当丙烯酸十八酯(SA)用量为75.00%(对单体总质量,下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用量为15%、烷基烯酮二聚体(AKD)用量为10%、乳化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AEO-9质量比3∶11)用量为8.75%、保护胶体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用量为1.25%时,单体转
采用锦棉固色剂DM-2533对锦棉混纺织物进行一浴法固色,并与活性固色剂、酸性固色剂及活性+酸性两浴法对比固色效果。结果表明:DM-2533用于锦棉织物一浴法固色的效果相对最好,能将耐皂洗、耐汗渍、耐水色牢度和开水浸泡牢度提升至4级,且比两浴法固色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