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男权国家的新挑战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fusion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凶杀案频发
  出于对自身的安全考虑,46岁的“吉尤里阿娜”不愿意公布其真实姓名。由于她丈夫企图用一把12英寸的厨刀刺杀她,自从2012年7月份以来,这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一直栖身于罗马市郊的一个庇护所。当时,她为了抵挡丈夫的攻击,双手被严重刺伤,总共缝了50多针。一个邻居听到了她的尖叫,立即打电话叫来警察,才使她侥幸捡回一条命。吉尤里阿娜身上的累累伤痕是其20多年地狱般家庭生活的见证。她的胳膊上许多被灼伤的疤痕是其丈夫用烟头按在皮肤上的“杰作”,她的鼻梁骨三次被打断。她缺失了一个脚趾,是她丈夫穿着工作靴在她站在大理石地面时踏在她的脚上踩掉的。除了这些外观上的创伤外,她内心的创伤更加严重。这名意大利女性极其害怕她的丈夫发现她。“他在等待我走出庇护所,”吉尤里阿娜神情紧张地抽着烟,说道:“我现在不敢回家,因为他会由于我离家出走而杀了我。”像意大利90%的家暴受害者一样,她惧怕报复而拒绝提起指控。吉尤里阿娜唯一庆幸的是自己还活着。
  瓦妮莎·西阿尔法,20岁,2012年春季的一天,由于她在称呼34岁的男友弗朗西斯科·洛帕莱斯蒂的名字时不经意地叫了另一个男人的名字,导致他醋意大发,竟然在西西里的家中用一根绳子将西阿尔法勒死。这一事件发生的几天之后,在米兰,一个名叫拉法勒·佛拉坦托尼欧的男子先是暴打他64岁的妻子莱达·考尔比尔里,然后用汽油浇在她身上,点火将其活活烧死,而事情的起因仅仅是她没有得到他的允许就外出购物。
  在图林,44岁的妇女阿尔菲娜·格兰德因为看电视频道与男友发生争执,结果被男友从顶楼阳台扔了下去。一个月后,在那不勒斯附近的一个城镇,52岁的卡尔莫拉·阿姆迪由于要求分居,被丈夫用一支7.65毫米口径的手枪射中腹部,起因则是多年来遭受丈夫的残酷虐待。在首都罗马附近的一个社区,50岁的安娜·玛丽亚被子弹射中头部,开枪的是其丈夫,他认为老婆去教会时与一个妇女组织待在一起的时间过长——而这个组织支持他老婆向他发难,挑战他的权威。在米兰郊区,安托妮娅·比安科被她的前男友打得失去知觉,然后用她的细高跟鞋跟击穿心脏致死,而原因是他发现她找了新男友。
  社会人士的愤怒
  自从2012年1月1日以来,在意大利,至少有100名女性被曾经深爱她们的男人杀害。这一数字打破了一个令人心寒的平均数:每隔一天就有一名女性因家暴被杀。据“我们不是同谋者”,一个反家庭暴力,维护妇女权利的民间组织统计,在过去的三年中,意大利因家庭暴力而被害的女性数量每年增长10%,高于任何欧洲国家。其中约70%是被与她们一起生活的男性杀死的,其余的大多数是被前男友或前夫所害;只有很少的人被自己的儿子或陌生人杀害。但是这并不表明男性力量的强大,相反,它表明男性在应对家庭生活中女性的地位逐渐增强这种社会变化时作出的懦弱举动。
  曾协助妇女界人士成立女性维权组织“只争朝夕”的文化研究学者杰奥尔加·塞鲁格蒂指出,一些男士担心被自己视为占有物的女性受周围那些强悍妇女的影响而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这个社会的妇女角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所以家庭暴力也就随之出现,”他对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指出,“这源于妇女的解放。”
  一些持有不偏不倚观点的人士认为,意大利是一个拘泥于旧观念的国家,在这个拉丁语系民族,性情急躁的情侣常因超越本分而备受指责。不过根据统计资料,多次的法律条款修改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的法律在某种程度上使一度被视为激情犯罪的家庭暴力行为列为典型的谋杀案而更易于起诉,这意味着家庭暴力犯罪的数字最终反映出这个国家正在发生什么真实的变化。从历史角度来观察,在1996年之前,意大利并不把家庭“强奸”列为一种犯罪行为。在法律的视角中,对于因嫉妒性发作,实施“狂暴行为”而杀害配偶仍表现出宽容的态度,女性因家暴死亡往往作为一种家庭内部的“过失事件”来对待。
  法律能够使得起诉杀害女性的行径变得较为可行,但很明显不能使妇女免受伤害。要使意大利妇女在家庭内摆脱男性的虐待,只有在改变这个国家的民族心态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女作家罗莱拉·查纳尔多所撰写的《一位女性的肉体》一书以及最近出版的《未获允许》一书中,有关媒体过分渲染女性作用对社会结构的破坏性的内容都震动了意大利社会。她认为,由于女性们走出了卧室,愈来愈多地在电视、其他媒体,甚至会议室抛头露面,被人们视为行为榜样,从而令男人们感到恐惧。他们害怕自己的妻子、女朋友甚至母亲也因此觉悟。“这种状况的激增来自那些无能的男性所持有的概念:在这个国家发生重大变化之前,我们要坚决抵抗住。这种变化意味着,数千年来原本一直处于从属和软弱地位的女性,如今不仅在家庭中,而且要在各种社会组织和机构中扮演起决定作用的角色,”查纳尔多对美国《新闻周刊》杂志说道,“对男人来说,今天要想找到一两个只是想嫁人的女性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面临着既要保持尊严,又要处理好与一个女性的关系,时刻倾听女性的声音。这对他们来说很不容易。”
  女性的觉醒与反抗
  确实,在意大利,女性长期以来陷入一种被误导的理念,即在这个由男性主导的男权世界,女性与男性是无法具有平等地位的。不过,事情正在发生改变。随着理念的变化,女性终于开始意识到在与男性的关系中所应该具有的价值和自信;而男性则因为没有尽快适应变化的社会,导致两性关系的鸿沟逐渐扩大,于是,危机就出现了。
  “当一位女性以拒绝来应对男性的要求时,男性的自我形象顿时被击得粉碎,于是女性未来所拥有的永久安全感也就丧失了,”塞鲁格蒂指出,“无法容忍自己的妻子、女友、情人或者孩子的母亲具有自己的主见有可能触发家庭内部的凶杀案,其思想根源往往来自爱意过度、嫉妒、或者神智迷乱。这种行为实际上来自男性主宰地位已经朝不保夕的精神状态。”
  加伯里拉·莫斯卡迪里25年前设立了一条反家庭暴力热线,她声称当年几乎没有女性来电求助。“她们把家丑隐藏在高墙之内,不愿外扬。”她对《新闻周刊》解释道。如今,这个热线中心每年要接纳近1200多名遭受虐待的妇女的投诉,为她们进行心理咨询,协助她们寻找较安全的避难场所。这种情况在25年前是不存在的。此外,统计资料也令人担忧。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的信息透露,在意大利,从16岁到70岁的女性中,每3个就有1个是家暴的受害者。莫斯卡迪里指出,她发现女性在公众场合人们对其的看法与其私下被对待的状况有一种直接的关联。有时,那些在外面颇有成就的女性,在家中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当一个男人认为女人是他的情感对象,而她突然进行反抗,或挑战他的权威,或违背他所说的话,那么逐渐累积的情绪就会导致暴力的发生,”莫斯卡迪里对新闻界人士指出,“从渐渐升级的暴力行为到家庭凶杀只不过一步之遥。”
  (参考资料:美国《新闻周刊》)
其他文献
中国公民在菲律宾接连遭袭或遭绑架;菲律宾恐怖组织图谋袭击中国驻菲使馆及中资机构;菲律宾政府各种反华小动作层出不穷……所有这一切,使得菲律宾成为一个危险之地,让中国人望而却步。  菲律宾的危险是实实在在的。直至今天,频发的绑架案一再表明,这个曾经的“世界绑架之都”绝非“浪得虚名”。而且,受害的不只是中国人,还有其他外国人和菲律宾人自己。  菲律宾的危险不只在于案件频发,还在于本应是安全守护者的警察乃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雄心勃勃地向世界宣布:“其他国家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只有合众国才有义务,向太平洋跨越一万英里,向大西洋跨越三四千英里,向南伸展数千英里,只有美国——我们的人口只占世界的6%——才能担负起这份义务。”在一首《约翰·布朗的遗体》的诗歌中,作者如此歌颂美国巨大的工业实力:“我们供养用以统治世界的神怪”。虽然“9·11”事件对这种傲慢提出挑战,但在接下来的反恐战争中,美国像头受伤的野兽一
核裁军后的核武新技术  傍晚,在密林深处的一个铁路小站,一列火车悄悄停了下来,其中一节车厢的顶盖缓缓打开,几分钟后,一枚巨大的导弹呼啸而去……这是1998年俄罗斯导弹列车在科斯特罗马地区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进行最后一次试射时的情景。仅仅这一次试射,花费至少6500万美元。它充分地说明,核武器是一个巨大的吸金黑洞,而这也是近年美俄两个核大国就签署新的核裁军条约最终达成一致的一个关键原因。2011年4月,
没有人会怀疑安倍晋三领导的日本自民党会在7月底的参议院大选中出现意外。早在7月初的参议院选前党首问答会上,安倍晋三打出了GDP增长3.5%的经济成绩牌,可谓是踌躇满志,风光无限。  然而,安倍晋三的梦想却并不止于此。早在去年年底众议院大选二度出山前,安倍晋三回到山口县的老家,在父亲安倍晋太郎的墓前发下誓言,一定要把日本带回到“正常化”的道路上。  日本“正常化”,换言之就是要让日本重获国家主权,这
有人说,小清新是一种矫情;有人说,小清新是一种姿态;更有人说,小清新是一种生活态度。无论如何,地球需要小清新。  在世界范围里,小清新被公认发迹于音乐流派Indie Pop(独立流行乐),这种音乐以旋律优美清爽为特点;而在中国,小清新的精神内涵似乎更加复杂:她可以追溯到张爱玲、可以追溯到林徽因,也可以追溯到王菲、追溯到安妮宝贝。当曾经的70后小资一族或成为中产阶级,或因为生存压力成为去菜市场讨价还
基于文化模式的差异以及体制的局限,让中国人和美国人同时欣赏一个政治人物,进而长久地欣赏,十分地难;比这更难的,是在两性文化审美格局异化形态下,让男人和女人同样喜欢某个政治人物并能跨越时代价值取向的隔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则弥合了这两者之间难以逾越的的沟隙,成为了 “男人和女人的熊掌与鱼”。  基辛格能够“两全其美”,有时势的“风云际会”,有环境的机缘巧合,也与他个人的素养与性格特质息息相关。他温和
电影与骗局  如果大卫·O·拉塞尔能按执导《乌云背后的幸福线》那样正常发挥水准,那么《美国骗局》所呈现出来的精彩程度并不会亚于《纸牌屋》,也就不会出现奥斯卡评选中获得10项提名最后却全部落空的尴尬场面,也不至于让观众们大喊可惜了影帝影后级的黄金大阵容。当然正因为有了克里斯蒂安·贝尔、布莱德利·库珀、艾米·亚当斯、詹妮弗·劳伦斯等人的精彩表演,才避免了《美国骗局》滑向一个叙事散乱、情节不够紧凑的平庸
我小的时候,祖母在电影院边上开过一家小小的游戏店。那时我常常坐在那家店的角落,看着各种各样投币玩游戏的人,游戏技术好的,技术差的。有的人很在乎输赢,有的不在乎。但是基本上人人皆是望着屏幕若有所思。我当然不知道他们在想着什么。如今身在日本的我,在电车里也常常注意到这样的人,他们专注地玩着自己的小掌机,完全不理会别人的存在。到站的时候,跟着人流一边下车,眼睛还在死死盯着屏幕。我怀疑他们是否充实,但静静
“尽情玩耍,为秋天充电!”——这是芬兰赫尔辛基市青少年事务中心今年暑假活动的宣传口号。在长达两个半月的暑假期间里,玩耍成为芬兰基础学校(相当于我国小学和初中)孩子们暑期生活的主要内容。  6月初,芬兰各种主题夏令营和其他形式的青少年集体活动便如火如荼地展开。赫尔辛基市青少年事务中心2009年在市东郊建造了一个青少年活动公园,6月1日起对18岁以下孩子免费开放,暑假期间每天都吸引大量学生入园游玩。 
30年前,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凭借魔幻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去年,中国作家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获得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创造了一个世界,它的复杂性让人联想起威廉·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作品”,而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就恰巧来自马尔克斯的故乡拉丁美洲。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量拉美文学作品被译介到中国,马尔克斯和魔幻现实主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