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来,萧山区楼塔镇紧紧围绕“古韵楼塔 清水小镇”的发展定位,做深做透“文化+”文章,通过“引水入街、赐木成楼、风格提升、馆园建设、节点打造”等举措,推动古镇臻美蝶变,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坚持规划引领,清水匠心实施
以美学重塑古镇风情。楼塔镇特邀中国美院设计团队实地把脉,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性整治为原则,量身定制整治方案。依据古镇近150幢建筑的自身“特质”设计不同风格的“古装”,确保整治后的古镇既风貌统一又风情万千。恢复主街地下的一条唐代古水系,打造“引水入街”景观,使古镇更加灵动。
以文化彰显千年之魅。楼塔镇高度重视传承肌理、保護文脉,首批挖掘整理了40余处老宅的光阴故事,用简介牌形式进行上墙展示。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对2500余平方米的3幢濒临倒塌的明清建筑进行修缮;对古镇主要道路及精品线路进行石板铺设,对市级文保单位百年洲口桥进行重修,利用拆后空间修建“清燕园”。
以匠心留住清水乡愁。楼塔镇在节点景观打造中充分融入本土元素,植入楼塔细十番、名人、篾编、灯彩、篮球、仙岩八景等,精心打造“一塘、二祠、三街、四廊、五馆、六园、二十二古井、三十弄”和“归燕”“致青春”“方言墙”“时光隧道”等数十处特色节点,留住了每个人的清水乡愁。
坚持机制创新,推动长效治理
以“村庄环境革命”“门前三包”落实和“美丽庭院”评比为抓手,陆续出台“路长”“河长”“户长”“网格长”等一系列长效管理制度,结合“党员户挂牌、星级户评定、责任区认领”等机制,全面治理环境和秩序问题。
针对古镇内建筑密度大、弄堂小路多、“飞线”治理难且成本高的问题,创新利用无线桥接技术,打造全区首个“无线小镇”。自主开发农房建设管理软件,结合“四到场”审批制度,有效治理“房乱建”行为。通过引入公共自行车、安装智能充电桩、加装视频监控等举措,缓解“车乱开”治理难题。首创“驻镇安全师”制度,与“驻镇规划师”一起实现“双师联动”,为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整治夯实质量与安全的双重保障。
坚持产镇融合,发展美丽经济
坚持依托千年文化、美丽生态优势,大力实施“生态重建、文化重构、空间重塑、产业重组”战略。
“腾笼换鸟”,发展美丽经济。以低散乱企业(行业)整治为抓手,盘活厂房9万余平方米,引进全国知名艺术培训机构6家,年招生总规模逾5000人。目前,万松岭、白墙等2家画室已正式进驻,师生总规模达2000余人。
战略协作,再造美丽优势。积极与中国美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李可染画院、萧山区名医文化研究会等高等院校及相关机构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创新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楼塔细十番,推广楼英中医药文化,培养艺术专业人才,进一步擦亮文化金名片,再造美丽新优势。
“筑巢引凤”,加速美丽崛起。以产权置换的形式修缮3幢老宅,分别作为楼曼文纪念馆、李可染画院楼塔艺术中心和游客中心,引入画室创作实践馆、匠艺馆,串点成线,打造古镇精品游览线。完成400余亩黄精、350余亩铁皮石斛中草药的种植,基本修建完成4幢精品古建筑民宿,为艺术文创、中医养生、民宿旅游等产业布局夯实了空间基础。
作者系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党委书记
坚持规划引领,清水匠心实施
以美学重塑古镇风情。楼塔镇特邀中国美院设计团队实地把脉,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性整治为原则,量身定制整治方案。依据古镇近150幢建筑的自身“特质”设计不同风格的“古装”,确保整治后的古镇既风貌统一又风情万千。恢复主街地下的一条唐代古水系,打造“引水入街”景观,使古镇更加灵动。
以文化彰显千年之魅。楼塔镇高度重视传承肌理、保護文脉,首批挖掘整理了40余处老宅的光阴故事,用简介牌形式进行上墙展示。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对2500余平方米的3幢濒临倒塌的明清建筑进行修缮;对古镇主要道路及精品线路进行石板铺设,对市级文保单位百年洲口桥进行重修,利用拆后空间修建“清燕园”。
以匠心留住清水乡愁。楼塔镇在节点景观打造中充分融入本土元素,植入楼塔细十番、名人、篾编、灯彩、篮球、仙岩八景等,精心打造“一塘、二祠、三街、四廊、五馆、六园、二十二古井、三十弄”和“归燕”“致青春”“方言墙”“时光隧道”等数十处特色节点,留住了每个人的清水乡愁。
坚持机制创新,推动长效治理
以“村庄环境革命”“门前三包”落实和“美丽庭院”评比为抓手,陆续出台“路长”“河长”“户长”“网格长”等一系列长效管理制度,结合“党员户挂牌、星级户评定、责任区认领”等机制,全面治理环境和秩序问题。
针对古镇内建筑密度大、弄堂小路多、“飞线”治理难且成本高的问题,创新利用无线桥接技术,打造全区首个“无线小镇”。自主开发农房建设管理软件,结合“四到场”审批制度,有效治理“房乱建”行为。通过引入公共自行车、安装智能充电桩、加装视频监控等举措,缓解“车乱开”治理难题。首创“驻镇安全师”制度,与“驻镇规划师”一起实现“双师联动”,为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整治夯实质量与安全的双重保障。
坚持产镇融合,发展美丽经济
坚持依托千年文化、美丽生态优势,大力实施“生态重建、文化重构、空间重塑、产业重组”战略。
“腾笼换鸟”,发展美丽经济。以低散乱企业(行业)整治为抓手,盘活厂房9万余平方米,引进全国知名艺术培训机构6家,年招生总规模逾5000人。目前,万松岭、白墙等2家画室已正式进驻,师生总规模达2000余人。
战略协作,再造美丽优势。积极与中国美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李可染画院、萧山区名医文化研究会等高等院校及相关机构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创新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楼塔细十番,推广楼英中医药文化,培养艺术专业人才,进一步擦亮文化金名片,再造美丽新优势。
“筑巢引凤”,加速美丽崛起。以产权置换的形式修缮3幢老宅,分别作为楼曼文纪念馆、李可染画院楼塔艺术中心和游客中心,引入画室创作实践馆、匠艺馆,串点成线,打造古镇精品游览线。完成400余亩黄精、350余亩铁皮石斛中草药的种植,基本修建完成4幢精品古建筑民宿,为艺术文创、中医养生、民宿旅游等产业布局夯实了空间基础。
作者系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