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艺术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y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话是一种教育艺术,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形式,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是班主任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要使谈话收到满意的教育效果,班主任不仅要把握好语言表达的技巧,使之能打动学生的心,而且还要讲究方式方法,能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使之心悦诚服。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是复杂的,怎样的话才能使学生入耳?班主任的声音如何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班主任的意图如何巧妙地传递给学生?要提高谈话效果,就要求班主任在教育中的谈话艺术。
  一、热情礼貌亲近学生
  学生一听说班主任要找他谈话,一般都怀有一种紧张不安的心情,同时在思想上作好了对付班主任的准备。此时若不先消除学生的这种紧张情绪,谈话势必要变成“审问”或问答式,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作为班主任要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首先是热情地打招呼、请座,等礼貌行为给学生亲切感,然后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容易接受的浅显道理出发,慢慢切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讲述,引出要谈的话题。这样,师生间的谈话就比较自然、和谐,学生不会有恐惧、不安和抵触的心理了。针对具体情况,应选择适当的时机,找学生到一旁单独谈话,便于沟通。
  二、点拨性语言诱导学生
  与学生谈话,是人格、学识、智慧、能力的显现。如果你能在学生心目中“立”得起来,学生就会把你当成生活的长者、智慧的化身、学习的楷模,从内心佩服你,言听计从。班主任对学生要怀着“孺子可教”的信念教诲他,用爱心感化他,进而达到对道理的共识。对学生的错误不要上纲上线,要通过具体事实来说明道理,然后用点拨性语言诱导他去反思过错。例如,对早恋的学生,你越阻止他,他们交往会变得越密切、越隐蔽。但你可以点拨他:你看,校园的桃树开始发芽了,一棵芽,以后就是一朵桃花,再以后就是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如果没到开花的时候就开花,那是一种不结果的花。争春,不一定要提前表露,早柳提前发芽,但春天刚到,就开始枯黄,飘落无情的柳絮。竹笋,春日还把头埋在土里,吸收着丰富的水份和营养,后来拔地而起,直冲云天。点拨性语言的目的是促使他(她)反思,产生正确地判断,体会其中的道理,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又能使班主任免于尴尬,从而教育学生达到自病自医,迷途知返的效果。
  三、知己知彼,区别对待学生
  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设计出科学的谈话内容和方法。
  与“内向型”的学生谈话应采取平等对话方式,使他们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可亲可爱,使他们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解”之时能够豁然开朗;与“能言型”的学生谈话,应深入全面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掌握事实根据,对其谈话内容要去伪存真,使其口服心服;与“多疑型”的学生谈话,不但要以情感人,更要以理服人,要用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要以诚恳的态度使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这都要求推心置腹,坦诚相待,明确提出要求,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殷切希望。
  四、设身处地地说服学生
  让学生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想问题,做到心理相容,互相理解、信任,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言谈法,叫换位性谈话。例如,我班有个住校学生在家里与父亲顶嘴,父亲气急败坏,喝斥他有本事就不要回家。学生一气之下果真好几个周末都留在学校,不愿回家。我知道后去找这个同学谈心,让他以中学生的身份站在父亲的角度想一想:父亲养我到拾多岁,辛辛苦苦挣钱供我读书,是真心不想让我回家么?一席话说得他热泪盈眶,主动回家向父母道了歉。
  五、抓住时机来教育学生
  班主任要娴熟于小中见大的谈话艺术,善于捕捉学生喜怒哀乐的情绪,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便能产生巨大的心理效应,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抓不住教育时机,就是花费时间再长、谈话次数再多,也许还毫无成效,甚至做的工作越多,学生的反感越大。如在学生犯错误自己开始内疚时,你进行语重心长的劝告,他就能很快认识自己的错误,受到教育。因此,抓住了教育的有利时机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要捕捉教育的有利时机,就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研究学生,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总结经验教训,做教育的有心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变谈话为好雨。
  六、情感相融用爱影响学生
  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实质是师生两颗心愉快地碰撞,在师生双方不断碰撞中,实现感情的交流、融洽、升华,由情知到理知。谈话更是如此,语言交流是情感交流的表现形式。为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班主任必须以宽厚的师爱赢得学生的依赖,以深沉的师爱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高尚的师爱教学生怎样去爱。这样,师生的心才会贴近、融洽,谈话才能有好的效果。
  对于谈话方法,如果运用灵活、运用巧妙,即能成为艺术。谈话艺术综合运用,能起到融冬雪为春水,化逆反为相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有幸听了一位老教师的试卷讲评课,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她的开篇语:“对这次考试我很满意。满意,不是因为你们的成绩,而是你们的态度。虽然背串了,但这表明你们很用功,我很高兴,很满意。”我认真地观察我座位旁边的学生,那学生眼睛发亮,嘴角带笑望着讲台上的教师,那神情如同吃了糖,甚是陶醉。这一堂课学生们和老师积极互动,教学效果很好。  我终于明白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没有融
期刊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传统美术教育学习方式所采用的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无论是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法都受到“模式”的牵制,如素描知识、色彩知识、工艺知识和绘画步骤都是以一种定论形式呈现,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被动性、依赖性上,容易造成人的独立本能性不断销蚀。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方法,采
期刊
星期二,一个平常的工作日,一想到上午第三节是三(X)班的音乐课,我就很头疼,虽然学生们喜欢我,但音乐的参与性不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很“秀气”。一段优美的音乐响起,只有几个学生露出几许兴奋笑容,更多的学生则低头不语,木然的脸上看不出一丝表情,作为老师,我感觉这样的音乐课很失败。我很纳闷:问题出在哪呢?  当课程进行到让学生为歌曲《小牧笛》进行表演时,我发现班上两个“小调皮”居然玩起了他们的铅笔盒,
期刊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当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师生伦理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意的侵犯学生的权利,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
期刊
笔者认为: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源是教师,教师的思想境界、工作质量、潜在能力的调动、运用和发挥,可以转化为较高的办学效益。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教师能胜任社会赋予他们教书育人的职责,学校就能够存在和发展,反之学校就会衰落。但是,怎样判定教师是否胜任职责呢?它的评价标准是什么?长期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甚而影响着学校的发展。  一、当前教师评价机制的弊端  1
期刊
一、设计参据  档案袋评价法是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属于质性评价范式。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一种评定学生成就的方法。档案袋评定方法原指收集学生某一科目学习过程中的作品,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为判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的评定方法。而我校档案袋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是利用本人“档案袋”的形式,采取鼓励机制综合发展性与自我评价双性特点,采取师生互动的一种创新评价学生管理模式。  二、操作方法
期刊
在物理教学中,我对力学解题做了一些探究;在重视力学概念、规律教学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力学解题的思维过程上,增强学生力学解题思维的自我调控意识。我把学生解题过程看作是“获取信息、思维启动、思维逻辑、思维深化”的过程。在指导学生解题时,抓住了“明确对象、弄清概念、运用规律、设疑点拨”四个方面。    一、认真审题、明确对象、联想图景、启动思维    力学习题有的给出一个物体,有的给出两个或多个相关联的物
期刊
解决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克服其学习成绩不良的现象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其症结何在?多年教学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其原因多种多样,而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个性心理受挫而造成个性、心理不健康。而造成其心理受挫的种种原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家庭受挫。如父母不和、父母离异、长期与父母分居;第二,学习受挫。如考试不及格、留级;第三,交往受挫。如屡遭他人指责、被人冷落,在集体中没有地位。学生在
期刊
“我们留给孩子什么样的世界,将取决于我们留给世界什么样的孩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位官员如是说。是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孩子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它的成功与否,是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先决条件。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儿童数量也居世界首位。因此,我国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不仅对未来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稳定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对促进人类进步,维护
期刊
学生评语,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对学生在某个时期的某种现象所做出的评价性语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好的评语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好的评语则会引发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和厌学情绪的产生,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可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给学生写评语时应以学生为本,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把握好分寸,写出既符合学生个性特征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