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庾南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中,独立自学是基础,群体议论是基础,相机引导是关键,这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我学习了这一教学法后,对于相机引导这一环节尤其有感触。结合平日的英语教学实践,我的以下三点感悟有助于教者成为智慧型的课堂引导者。
一、化突发事件为教学情境
在七年级的课堂上有这样一个案例。我的英语课上到一半的时候,一个学生心不在焉地从抽屉里拿出校服不紧不慢地穿起来,此举明确表明体育活动课时间即将到来,该生正在做准备,下课铃一响便会火速奔往操场。我严厉地对该生说:“上课不许穿衣服!”该生接受了批评,立刻调整了坐姿。可是不知哪位学生调皮地喊了一句:“啊!上课不穿衣服?”于是,所有学生哄堂大笑,教室里炸开了锅。我会意,非但没有对任何学生进行批评,而且和学生们一起笑着。笑声渐止,我转身在黑板写下“上课不许穿衣服”这句中文。我问学生:“How do you translate this sentence into English?”有学生举手说:“Don’t wear clothes in class.”。我露出惊讶的神情并且说:“If so ,how terrible!”绝大多数学生表示疑惑不解,少数学生小声地说“put on ”。我趁热打铁,告诉学生们put on 和wear 翻译为中文都表示穿,但是前者表示动作,即“穿上”,后者表示状态,即“穿着”。学生们恍然大悟。一名学生举手说:“老师刚才没有说错,老师的意思是上课要认真听,不要做与课堂无关的动作,比如穿衣服。”全班鼓掌。
这一案例中的突发事件是学生调皮,故意误会了我的话。我不仅没有生气,而且因势利导,扣住问题的关键——“穿衣服”在英语里不同的表达所表示的不同含义,很好地将突发事件化解为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即具备生活性、形象性、学科性和问题性。教师若能用智慧把突发事件即兴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不仅是平息课堂风波的有效办法,更是有利学科教学和凸显课堂引导者的魅力。
二、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略读(skimming)是常用的技巧之一。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在没有预习生词的情况下对一篇词数在300个以上的文章进行略读并能整体把握全文,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于教师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挑战。我在执教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The story of Xi Wang 一文时是这样设计的。
在warm-up 环节之后正式进入篇章的教学。我设计了一条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Skim the report with the question below.
The report doesn’t tell us _________.
A.the growth of Xi Wang
B.the place where Xi Wang was born.
C.the problems Xi Wang may have in the future
D.the actions we can take to protect giant pandas
设计这道题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略读全文,同时也是对随后分步找读的铺垫。利用排除法,很快就能选出选项B不包括在这篇文章中。那么由此得出这篇文章讲述了熊猫希望的成长史、可能遇到的麻烦以及我们保护熊猫的措施。答案揭晓之后,我问:“Is there anything else that the report tells you ?”学生摇头说:“No.”于是我总结道:“So, we can divide the report into three parts: the growth, the problems and the actions .”到此为止,通过一个简单的选择题,成功地对文章进行了整体的把握。
三、化枯燥为灵动
英语音标教学看似枯燥,若是多加思索,也不难找到引导学生积极体验英语发音并且成功应试的途径。初中英语试题中对冠词a 和an 的考查便是一道典型的语音题。对于这类题目的传统讲解是元音因素前用an,辅音因素前用a。每次遇到这类题,不少音标掌握不扎实的学生往往不能判断冠词之后的那个单词的第一个音素是否是元音,甚至有的学生会把元音因素和元音字母混为一谈。于是需要改变教学方法,用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引导学生。举个例子,There is an “h”and a “u” in the word “hour”,我请学生听我反复三遍读an “h”和a “u”,我问学生能不能发现当冠词用an时整个词组的语音特别之处。学生们普遍感觉到两个不同的单词的发音被连起来了。于是,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总结出若是选择不定冠词an, an一词的音素[n]可以与冠词之后的单词组成新的音节,比如 “an hour” 读成:[?] [nau?]我又举了an eight- year-old boy, an“a”等例子,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连读练习。接着, 我把二十六个英语字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独立判断选择哪个不定冠词。学生们对于体验连读技巧热情高涨,同时也很容易地选到合适的不定冠词。
枯燥与灵动有时仅仅一步之遥,这一步的迈出闪烁着教学的智慧,这一步的迈出给了课堂更强的生命力。
教育教学的智慧是无穷的。作为一名热爱教育事业的一线教师,我需要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勇于实践,勤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智慧型的课堂引导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一、化突发事件为教学情境
在七年级的课堂上有这样一个案例。我的英语课上到一半的时候,一个学生心不在焉地从抽屉里拿出校服不紧不慢地穿起来,此举明确表明体育活动课时间即将到来,该生正在做准备,下课铃一响便会火速奔往操场。我严厉地对该生说:“上课不许穿衣服!”该生接受了批评,立刻调整了坐姿。可是不知哪位学生调皮地喊了一句:“啊!上课不穿衣服?”于是,所有学生哄堂大笑,教室里炸开了锅。我会意,非但没有对任何学生进行批评,而且和学生们一起笑着。笑声渐止,我转身在黑板写下“上课不许穿衣服”这句中文。我问学生:“How do you translate this sentence into English?”有学生举手说:“Don’t wear clothes in class.”。我露出惊讶的神情并且说:“If so ,how terrible!”绝大多数学生表示疑惑不解,少数学生小声地说“put on ”。我趁热打铁,告诉学生们put on 和wear 翻译为中文都表示穿,但是前者表示动作,即“穿上”,后者表示状态,即“穿着”。学生们恍然大悟。一名学生举手说:“老师刚才没有说错,老师的意思是上课要认真听,不要做与课堂无关的动作,比如穿衣服。”全班鼓掌。
这一案例中的突发事件是学生调皮,故意误会了我的话。我不仅没有生气,而且因势利导,扣住问题的关键——“穿衣服”在英语里不同的表达所表示的不同含义,很好地将突发事件化解为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即具备生活性、形象性、学科性和问题性。教师若能用智慧把突发事件即兴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不仅是平息课堂风波的有效办法,更是有利学科教学和凸显课堂引导者的魅力。
二、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略读(skimming)是常用的技巧之一。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在没有预习生词的情况下对一篇词数在300个以上的文章进行略读并能整体把握全文,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于教师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挑战。我在执教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The story of Xi Wang 一文时是这样设计的。
在warm-up 环节之后正式进入篇章的教学。我设计了一条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Skim the report with the question below.
The report doesn’t tell us _________.
A.the growth of Xi Wang
B.the place where Xi Wang was born.
C.the problems Xi Wang may have in the future
D.the actions we can take to protect giant pandas
设计这道题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略读全文,同时也是对随后分步找读的铺垫。利用排除法,很快就能选出选项B不包括在这篇文章中。那么由此得出这篇文章讲述了熊猫希望的成长史、可能遇到的麻烦以及我们保护熊猫的措施。答案揭晓之后,我问:“Is there anything else that the report tells you ?”学生摇头说:“No.”于是我总结道:“So, we can divide the report into three parts: the growth, the problems and the actions .”到此为止,通过一个简单的选择题,成功地对文章进行了整体的把握。
三、化枯燥为灵动
英语音标教学看似枯燥,若是多加思索,也不难找到引导学生积极体验英语发音并且成功应试的途径。初中英语试题中对冠词a 和an 的考查便是一道典型的语音题。对于这类题目的传统讲解是元音因素前用an,辅音因素前用a。每次遇到这类题,不少音标掌握不扎实的学生往往不能判断冠词之后的那个单词的第一个音素是否是元音,甚至有的学生会把元音因素和元音字母混为一谈。于是需要改变教学方法,用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引导学生。举个例子,There is an “h”and a “u” in the word “hour”,我请学生听我反复三遍读an “h”和a “u”,我问学生能不能发现当冠词用an时整个词组的语音特别之处。学生们普遍感觉到两个不同的单词的发音被连起来了。于是,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总结出若是选择不定冠词an, an一词的音素[n]可以与冠词之后的单词组成新的音节,比如 “an hour” 读成:[?] [nau?]我又举了an eight- year-old boy, an“a”等例子,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连读练习。接着, 我把二十六个英语字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独立判断选择哪个不定冠词。学生们对于体验连读技巧热情高涨,同时也很容易地选到合适的不定冠词。
枯燥与灵动有时仅仅一步之遥,这一步的迈出闪烁着教学的智慧,这一步的迈出给了课堂更强的生命力。
教育教学的智慧是无穷的。作为一名热爱教育事业的一线教师,我需要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勇于实践,勤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智慧型的课堂引导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