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晋城市热量资源及农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r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选取1961—2008年晋城市3个代表站气温、降水资料,计算历年各地积温、无霜期和农业气候生产力,分析气候变化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并提出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发展农业生产的对策。结果表明,近48年来,晋城市气温呈持续升高趋势,降水量呈波动减少趋势,≥10 ℃有效积温增多,大部分县市无霜期延长,农作物气候生产力减少。气候生产力的减少主要是由降水减少造成的,暖湿型气候对农业生产最为有利。
  关键词 气候变化;农作物气候生产力;热量资源;影响;应对措施;山西晋城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2-0191-01
  气候变化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不同[1]。目前,对我国大区域气候变化及对农业气候生产力影响的研究较多[2-3],对小区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山西省晋城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对热量资源、农作物气候生产力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气候变化对小区域农业生产力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选用1961—2008年晋城(中部)、沁水(西部)和陵川(东部)3个代表站的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气象季节划分法,用1987—2008年与1961—1986年的差值表示变化幅度,对比分析年、季平均气温、无霜期,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多项式拟合等方法分析年降水、季降水、≥10 ℃期间活动积温及农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变化特征。
  2 气候变化分析
  晋城市1961—2008年平均气温升高趋势明显,晋城站、沁水站、陵川站各季气温均较多年平均值偏高,2000年后,夏季气温升高最为显著。降水方面,近48年来,晋城站降水量呈波动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915 1 mm/年,秋季降水量减少趋势较为明显(气候倾向率为-1.44 mm/年),沁水站、陵川站近48年降水变化也呈相似趋势。
  3 气候变化对热量资源的影响
  3.1 对有效积温(≥10 ℃)的影响
  农业气象学中定义作物开始生长的温度指标为日平均温度≥10 ℃,作物的生长期为日平均温度≥10 ℃持续时间。分析表明,近48年晋城站≥10 ℃积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86.21 ℃/10年,即近48年≥10 ℃积温增加了414 ℃;沁水站、陵川站近48年≥10 ℃积温也分别增加了117、309 ℃,即晋城市东部、中部积温增加多于西部。
  3.2 对无霜期的影响
  无霜期是评价作物热量资源的重要指标,一年中无霜期越长,对作物生长越有利。通过对晋城、沁水和陵川3个站的无霜期统计分析可知,1961—1986年晋城站、沁水站、陵川站平均无霜期分别为198、214、199 d,1987—2008年分别为204、199、161 d。对比1987—2008年与1961—1986年的平均无霜期可知,晋城站平均无霜期延长,而沁水站、陵川站平均无霜期缩短。
  4 农作物气候生产力变化
  4.1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气候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的光、温、水资源条件下,其他的环境因素和作物群体因素处于最适宜状态,作物利用当地的光、温、水资源的潜在生产力。利用李斯(Lieth)提出的Thomthwaite Memoria模型计算晋城市各代表站点逐年的TSPV值。经计算可知,不同年代的气候生产力不同,晋城站、沁水站气候生产力最高值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陵川站气候生产力最高值出现2001—2008年;晋城站气候生产力最低值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沁水站、陵川站气候生产力最低值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1961—2008年,3个站年降水量波动减少,年平均气温显著上升,而气候生产力呈减少趋势,变率分别为-0.449 0、-1.372 6、-0.033 4 g/(m2·年)。由此可知,气候生产力的变化与降水量关系密切,晋城市热量条件充足,降水减少是导致农作物气候生产力减少的主要原因。
  4.2 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在假定晋城市未来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变化情况下(3个站平均),计算农作物年气候生产力变化百分率,可知农作物年气候生产力随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增减而增减。当气温和降水量同时变化时,可形成暖湿型、暖干型、冷湿型、冷干型气候,农作物年气候生产力对不同气候的响应各不相同,其中暖湿型气候条件下年气候生产力最大,增产幅度为3.7%~20.9%;冷干型气候条件下气候生产力最小,变化幅度为-21.9%~-7.1%。因此,在未来气候变化情况下,暖湿型气候对农业生产最为有利。根据秦大河[4]预测,未来50年我国北方气候可能呈暖湿型,若气温升高1~2 ℃,降水量增加10%~20%,则晋城市气候生产力将增加7%~14%。
  5 应对措施
  (1)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晋城市大部分县市有效积温、有效积温持续时间、无霜期等都有所增加,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光合效率。因此,晋城市要充分利用热量资源、合理配置水热、调整种植制度、不断提高复种指数,以提高气候变暖下农作物的气候生产力[5-6]。
  (2)降水量減少是导致晋城市气候生产力减少的主要因素。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抗旱增产措施,因地制宜使用抗旱保水剂,实施常规节水、示范滴灌、喷灌、低压灌溉等高效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须建立不同县市防灾减灾机制,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应变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
  6 参考文献
  [1] 刘颖杰,林而达.气候变暖对中国不同地区农业的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4):229-233.
  [2] 贾建英,郭建平.东北地区近46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0):109-115.
  [3] 孙杨,张雪芹,郑度.气候变暖对西北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7):1153-1161.
  [4] 秦大河.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综合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6-66.
  [5] 吕庆堂,王俊茹,郭迎伟.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344.
  [6] 刘彦随,刘玉,郭丽英.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4):905-910.
其他文献
论文着重在对直接顶垮落特征与顶煤损失关系、顶煤损失的分布与计算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减少顶煤损失的6项技术途径。
通常情况下,双稠吡咯啶生物碱能引起以动物肝功能衰竭为特征的慢性中毒性疾病。该病可以由多种有毒植物引起,其中狗舌草、千里光属植物、洛苛草以及黄黑草籽是引起该病的最常
羊泰勒焦虫病也叫做“热那病”,是由于感染泰勒科的瑟氏泰勒焦虫而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病羊主要特征是高热、黄疸、贫血以及体表淋巴结发生肿大,其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闻不只是由主流媒体报道,自媒体新闻也参与发布新闻报道。自媒体新闻在新闻传播领域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自媒体新闻还不够成熟,存在诸多
统糠因其粗纤维含量高、价格低、来源广、作为日粮纤维来源受到养猪生产者的关注,该次试验对统糠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生长育肥猪中后期的饲
6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系列问答★节粮小型蛋鸡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答:体型小,成年体重比普通蛋鸡小25%左右,约为1550 ̄1650克,自然体高比普通蛋鸡矮10厘米左右。耗料少、饲料转
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酸性赤红壤春植糖料蔗产量、糖分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纵横深耕松土、覆盖蔗叶栽培方式优于单向深耕松土、覆盖蔗叶栽培方式和常规犁耕松土、覆盖蔗叶栽
某休闲洗浴宾馆所用一台型号CWNH2.1-85/60-X的常压热水锅炉于2008年12月5日18时发生爆炸,抚顺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对这起事故原因进行技术鉴定,经认真勘察,检验与分析,对事故
在石油工程建设中,油田地面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了更好地确保其建设质量,我们必须要在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中加强对其的管理。但是就当前来看,油田地面工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