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相关思考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小学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小学的整体教学中处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并以能力的培养为基础,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课堂提问;方法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分析。
   一、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教学培养的需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再满足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更加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應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
   2.数学学习的需要
   我们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就是为了学生在后续的生活和实践中能够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能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进而促进学生自身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策略分析
   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新,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心理特征还处于成长阶段,受非认知性因素的影响还较大。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注重非认知性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注重良好课堂情境的创建,通过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角色,共同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讲授“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计算”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在做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拿出一个大土豆并提出问题:“怎样我们才能求出这个土豆的体积?”学生经过讨论、分析、思考,就会发现土豆的外形十分不规则不能直接求出它的体积,于是有的学生就会说:“可以把土豆先煮熟,然后捏成一个标准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计算。”有的学生说:“可以在土豆中切出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并测出重量,然后根据大土豆和切出小土豆之间的关系,求出大土豆的体积。”还有的说:“把土豆放在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水槽中,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通过这样的引导,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还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推理能力
   归纳能力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如学生在进行小数运算时,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掌握了数学计算公式和定理,却不理解这些公式的真正含义,那么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就容易出现错误,而当学生具有一定的推理归纳能力时,学生不仅能够在解题时进行主动思考,同时具有归纳能力的学生能够快速地总结出数学计算的规律,这就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归纳性的数学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例如,我们在讲授“找规律”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设计一款“竞争上岗”的游戏,游戏的规则可以设置为: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个数字,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回答这个数字能不能被3整除。如果学生答对就算通过了第1轮的招聘考试,就可以进入第2轮的招聘,而回答错误的学生就等于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这样的游戏经过数轮之后,就会有几名同学光荣上岗,这时教师就可以要求这些光荣上岗的同学谈一谈:“自己为什么不会出错,是不是有哪些规律。”不难看出,这种“抢答+角色扮演”的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3.注重设计实际性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与生活实际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为我们的数学课堂增加色彩,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请用一根12米长的绳子,在空地上围出一块面积最大的活动区域,看看能围成多大的面积?”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去完成多种围法及算法。这样就把数学与实际活动有效地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总之,数学的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首先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结合数学学习的特点,积极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并选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数学教学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海霞.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23):170.
   [2]王国娟.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初探[J].科技资讯,2014,12(10):161.
   [3]郑晓娥.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才智,2013(25):116.
   [4]肖慧琴.浅析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4):249-250.
  编辑 谢尾合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学生掌握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在生活当中,能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学会识别掌握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