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姐和表姐夫离婚快五年了,表姐不谈恋爱不再婚,一心扑在女儿朵朵身上:“当初他们家不是嫌弃我生了女儿吗?好,我就让他们看看,我就让女儿上985、211大学,我要让朵朵出息,让他们后悔。”表姐不止一次和我如此说。我劝表姐:用不着置气,人家前表姐夫都再婚生子了,你有啥必要为了“争口气”逼女儿,苦自己呢?表姐听不进去,喃喃着:反正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再怎么难也不差这一年了,你看看最近播的电视剧《少年派》,哪家不是为了孩子拼了?表姐这些年过的日子,我们是有目共睹,不旅游不下馆子,不买化妆品不打扮,所有钱都用在朵朵学习上,从打朵朵上中学,我就没看见她有过周六周日,漂漂亮亮的小姑娘永远穿着肥大的校服,背着重重的大书包。朵朵很争气,成绩总是班里的前三名,并且小姑娘在的还是什么“火箭班”,顾名思义,这是重点中的重点了。
一年转瞬即逝,朵朵高考了,总成绩639分,去个好大学是没问题了,但朵朵却病了,不愿意出门,失眠,吃不下饭,所有人为她欢呼鼓舞,赞誉声和长辈的骄傲围绕着她,但没有人知道她内心的挣扎与苦楚。
表姐哭着打电话给我:朵朵得抑郁症了。
我突然想到一句话:落在一个人生命中的雪花,我们无法全部看见。我也突然想到另外一个得抑郁症的孩子故事:主人公是一位7岁的小女孩。在遭遇家庭惨剧,妈妈离世后,懂事并开朗的女孩与爸爸相依为命。爸爸含辛茹苦带大女孩,每天早出晚归,忙着工作,就是为了孩子能够读好点的学校。好景不长,女孩突然胆子变得异常小,晚上也经常被噩梦惊醒。但爸爸因为白天辛苦的劳作,回家便沉沉地睡去,无暇顾及女孩的反常。
女孩的行为越发严重,常常在家哭闹,不愿去上课,更不要让爸爸去上班。眼看上班时间到了,爸爸气急败坏,以为是女孩不想学习而逃课。于是,一边打她一边教训:“你为什么这么不乖?我每天这么辛苦赚钱是为了供你读书,你为什么都不能体谅爸爸?”直到五年后,女孩自杀了。爸爸从孩子的日记中终于明白,原来女儿不想上学的原因是被老师多次猥亵。爸爸跪在地上哭得歇斯底里……
因为年幼的孩子无法向家长描述老师禽兽般的所作所为,而爸爸没有耐心,更不懂与孩子沟通,一味地指责打骂,让孩子更加无助与彷徨,最终酿成惨案。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与孩子的内心建立联结的过程,更是正能量的传递。他们或许会淘气,又或许会突然沉默和慌张。但不管如何,孩子需要感知到我们内心那份最真挚的关心和呵护,也需要我们能感知到她内心那份最柔软的惶恐与不安。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冰山理论”。它指的是,我们的孩子就像一座冰山,看到的行为只是表面,而更丰富情绪与思想其实隐藏在内心世界。就像海面下巨大的冰山,看不见,但需要你去耐心地探寻。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显示:中国儿童自杀率世界第一。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人生才刚开始的孩子选择结束生命?如果一個孩子有重度抑郁症,那么他尝试自杀的可能性就比其他孩子高出7倍。你以为抑郁症只是成年人的痛苦,离孩子很远。其实,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像感冒一样蔓延到孩子的生活中。据统计,中国17岁以下的孩童青少年中,大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困扰。一旦没能得到及时疏导和治疗,发展成中度或重度抑郁症,就会产生自杀倾向,抑郁症中自杀率更是高达15%,目前已经成为青少年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触目惊心的数字,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爸妈,正在不经意间放任“抑郁”这个凶手,杀死自己的孩子。
另一方面,孩子的抑郁症,有可能是被逼出来的。很多家长羡慕别人家考满分的孩子,却不曾想过,那个听话懂事、品学兼优的孩子内心的煎熬。他或许扛着自身难以承受的压力,承担着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在与同龄人的竞争中不敢有丝毫懈怠。很多时候,面对孩子说“不想学”,妈妈只会说“再坚持一下”,而不是问他为什么不想学,是太累了,还是不喜欢。
一位抑郁症患者结束生命前说:“世界很好,是我不够好。”“没有人对抑郁症有绝对的免疫力。”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将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任何人都有可能得抑郁症,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与心理疾病。如果你的孩子说他抑郁了,首先要做的,不是指责、怀疑,而是了解生病的原因,寻求积极正确的治疗。
除了学习压力的原因,更多的是父母和家庭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多儿童在抑郁发病初期会有一些异样的言行举止,比如可能会说“生活好没意思”“没有一件好玩的东西”“死了算了”等成年人才说的言语。当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孩子早期的抑郁表现,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总是无原因哭泣、失眠、过度忧虑、开始说谎和拒绝吃饭等表现,使得抑郁的治疗难度加大。
在家长和孩子相处期间,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出在沟通上。在沟通时,家长更多是站在大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总是觉得孩子年龄还小,什么都不懂,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替孩子做出自我认为正确的决定。在沟通时,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关心孩子,也要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作为父母,时刻关心孩子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大多数父母关心孩子是否吃饱穿暖,是不是生病等,而忽略了情绪方面的感受。家长应该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们不会觉得孤独。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如果父母都不关心自己的情绪,他们自然会很失望。
很多家庭,夫妻双方可能由于经济压力大、工作压力大还有和亲戚的各种关系,加上夫妻双方脾气也不好,会发生争吵的事情,经常是“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有的甚至直接动手。
这样一方面是伤害了夫妻双方,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伤害了孩子,在孩子的心里会留下阴影。尽量营造夫妻和睦的关系,给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几乎所有的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对比,“你看看XX家的孩子,数学考得那么好,你应该多向人家学习”“你看XX小朋友那么听话,你怎么那么淘气?”……以此想督促自己的孩子,结果不知不觉中就伤害了孩子。很多抑郁自闭的孩子,就是因为父母的不肯定。多给孩子一点赞扬和肯定,当孩子取得一些成绩时,给孩子赞扬,使孩子更有自信。尤其是当一些事情做得不好时,比如成绩考得不好,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减少内心的不安和自责。
对于患抑郁症的孩子,除了常规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外,家庭治疗有着不可或缺的力量。当孩子情绪低落、易激怒、精力减退、难以集中注意力、兴趣下降、食欲改变,持续两周以上,家长们就要长个心眼,开启预警模式。当孩子说这些,可能正在求救,我们可以这样做:善于倾听。当孩子向你表达了抑郁情绪,问“告诉我那种感觉是怎样的?”,而不是“不可能,你还这么小。”
安静陪伴。父母的不以为然会加剧孩子的恐惧心理,当孩子因学业压力大、人际关系不佳时,不给予期待,不逼他们做事,保持平常心,让孩子感受到陪伴就好。
表达关爱,而不是责备。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缺少活力因子,情绪很难自己控制,这种时候不要加重他们的精神负担。
积极治疗。当孩子主动要求看医生时,应该感到庆幸和欣慰,因为这是康复的前兆。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一个患了抑郁症的孩子,绝对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得了病。抑郁症,应该在我们这代人手中终结。多一分了解,就多一分疗愈。
责编/昱青
一年转瞬即逝,朵朵高考了,总成绩639分,去个好大学是没问题了,但朵朵却病了,不愿意出门,失眠,吃不下饭,所有人为她欢呼鼓舞,赞誉声和长辈的骄傲围绕着她,但没有人知道她内心的挣扎与苦楚。
表姐哭着打电话给我:朵朵得抑郁症了。
我突然想到一句话:落在一个人生命中的雪花,我们无法全部看见。我也突然想到另外一个得抑郁症的孩子故事:主人公是一位7岁的小女孩。在遭遇家庭惨剧,妈妈离世后,懂事并开朗的女孩与爸爸相依为命。爸爸含辛茹苦带大女孩,每天早出晚归,忙着工作,就是为了孩子能够读好点的学校。好景不长,女孩突然胆子变得异常小,晚上也经常被噩梦惊醒。但爸爸因为白天辛苦的劳作,回家便沉沉地睡去,无暇顾及女孩的反常。
女孩的行为越发严重,常常在家哭闹,不愿去上课,更不要让爸爸去上班。眼看上班时间到了,爸爸气急败坏,以为是女孩不想学习而逃课。于是,一边打她一边教训:“你为什么这么不乖?我每天这么辛苦赚钱是为了供你读书,你为什么都不能体谅爸爸?”直到五年后,女孩自杀了。爸爸从孩子的日记中终于明白,原来女儿不想上学的原因是被老师多次猥亵。爸爸跪在地上哭得歇斯底里……
因为年幼的孩子无法向家长描述老师禽兽般的所作所为,而爸爸没有耐心,更不懂与孩子沟通,一味地指责打骂,让孩子更加无助与彷徨,最终酿成惨案。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与孩子的内心建立联结的过程,更是正能量的传递。他们或许会淘气,又或许会突然沉默和慌张。但不管如何,孩子需要感知到我们内心那份最真挚的关心和呵护,也需要我们能感知到她内心那份最柔软的惶恐与不安。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冰山理论”。它指的是,我们的孩子就像一座冰山,看到的行为只是表面,而更丰富情绪与思想其实隐藏在内心世界。就像海面下巨大的冰山,看不见,但需要你去耐心地探寻。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显示:中国儿童自杀率世界第一。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人生才刚开始的孩子选择结束生命?如果一個孩子有重度抑郁症,那么他尝试自杀的可能性就比其他孩子高出7倍。你以为抑郁症只是成年人的痛苦,离孩子很远。其实,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像感冒一样蔓延到孩子的生活中。据统计,中国17岁以下的孩童青少年中,大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困扰。一旦没能得到及时疏导和治疗,发展成中度或重度抑郁症,就会产生自杀倾向,抑郁症中自杀率更是高达15%,目前已经成为青少年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触目惊心的数字,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爸妈,正在不经意间放任“抑郁”这个凶手,杀死自己的孩子。
另一方面,孩子的抑郁症,有可能是被逼出来的。很多家长羡慕别人家考满分的孩子,却不曾想过,那个听话懂事、品学兼优的孩子内心的煎熬。他或许扛着自身难以承受的压力,承担着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在与同龄人的竞争中不敢有丝毫懈怠。很多时候,面对孩子说“不想学”,妈妈只会说“再坚持一下”,而不是问他为什么不想学,是太累了,还是不喜欢。
一位抑郁症患者结束生命前说:“世界很好,是我不够好。”“没有人对抑郁症有绝对的免疫力。”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将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任何人都有可能得抑郁症,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与心理疾病。如果你的孩子说他抑郁了,首先要做的,不是指责、怀疑,而是了解生病的原因,寻求积极正确的治疗。
除了学习压力的原因,更多的是父母和家庭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多儿童在抑郁发病初期会有一些异样的言行举止,比如可能会说“生活好没意思”“没有一件好玩的东西”“死了算了”等成年人才说的言语。当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孩子早期的抑郁表现,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总是无原因哭泣、失眠、过度忧虑、开始说谎和拒绝吃饭等表现,使得抑郁的治疗难度加大。
防止儿童抑郁,家长可以这样做
多和孩子沟通
在家长和孩子相处期间,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出在沟通上。在沟通时,家长更多是站在大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总是觉得孩子年龄还小,什么都不懂,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替孩子做出自我认为正确的决定。在沟通时,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关心孩子,也要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作为父母,时刻关心孩子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大多数父母关心孩子是否吃饱穿暖,是不是生病等,而忽略了情绪方面的感受。家长应该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们不会觉得孤独。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如果父母都不关心自己的情绪,他们自然会很失望。
维持夫妻关系和睦
很多家庭,夫妻双方可能由于经济压力大、工作压力大还有和亲戚的各种关系,加上夫妻双方脾气也不好,会发生争吵的事情,经常是“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有的甚至直接动手。
这样一方面是伤害了夫妻双方,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伤害了孩子,在孩子的心里会留下阴影。尽量营造夫妻和睦的关系,给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多给孩子一点赞扬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几乎所有的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对比,“你看看XX家的孩子,数学考得那么好,你应该多向人家学习”“你看XX小朋友那么听话,你怎么那么淘气?”……以此想督促自己的孩子,结果不知不觉中就伤害了孩子。很多抑郁自闭的孩子,就是因为父母的不肯定。多给孩子一点赞扬和肯定,当孩子取得一些成绩时,给孩子赞扬,使孩子更有自信。尤其是当一些事情做得不好时,比如成绩考得不好,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减少内心的不安和自责。
对于患抑郁症的孩子,除了常规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外,家庭治疗有着不可或缺的力量。当孩子情绪低落、易激怒、精力减退、难以集中注意力、兴趣下降、食欲改变,持续两周以上,家长们就要长个心眼,开启预警模式。当孩子说这些,可能正在求救,我们可以这样做:善于倾听。当孩子向你表达了抑郁情绪,问“告诉我那种感觉是怎样的?”,而不是“不可能,你还这么小。”
应该做:
安静陪伴。父母的不以为然会加剧孩子的恐惧心理,当孩子因学业压力大、人际关系不佳时,不给予期待,不逼他们做事,保持平常心,让孩子感受到陪伴就好。
表达关爱,而不是责备。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缺少活力因子,情绪很难自己控制,这种时候不要加重他们的精神负担。
积极治疗。当孩子主动要求看医生时,应该感到庆幸和欣慰,因为这是康复的前兆。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一个患了抑郁症的孩子,绝对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得了病。抑郁症,应该在我们这代人手中终结。多一分了解,就多一分疗愈。
责编/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