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正确面对,客观分析,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并加强网络监管,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工作中起着基础性的导向作用。目前面对日益迅猛的网络化大潮,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更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努力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高校网络文化阵地,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四有”人才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一、互联网的正面影响
(一)互联网以其信息量大的特点,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由于网络信息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内容,所以无论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只要掌握网络应用技术,就能找到自己所需的无尽的信息,网上信息人人都可获得和拥有,同时每个人都可尽自己所能向别人提供信息。这样,广泛的信息为使用者展现了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空间和覆盖面,极大地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二)互联网以其交互性的特点,促进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
网络的互动性沟通,将吸引受教育者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引导。另外,在网络中,不论地位、身份、年龄,人人平等,一切交流都是开放讨论式的,交流的形式也是见字不见人,再加上交流身份的隐蔽性,这就有可能使即使最内向的学生也乐于敞开心扉发表见解,其观点和情感的交流更有真实性、直接性。这种互动式、引导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互联网的负面影响
(一)互联网沟通身份的隐蔽性、虚拟性弱化了大学生道德法制觀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为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强调道德自我约束和他人监督的有机结合,对个体行为起重大作用的往往是强大的道德舆论压力;而在互联网中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道德法制规范。由于世界各国道德、法律规定不同,在一些国家里赌博、同性恋、色情服务是合法的,大学生如果没有较高的是非鉴别能力和道德约束,面对网上各种引诱就会难以抵御,其思想道德水平就会产生滑坡。此外, 网络沟通的隐蔽性、虚拟性容易使上网的学生暂时摆脱现实社会诸多人伦关系道德关系的束缚,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地随意在网上散布虚假无聊信息,或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诽谤,从而助长了网络犯罪的加剧。
(二)网络不可控性的负面影响
任何人只要遵守一定的协议,便随时可以从网上获取所要的信息。网络世界是一个空前开放的系統,多元意识形态、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在网上交汇,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凭借网上优势,传播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等虚伪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西方不良文化,妄图实现“网络强势文化(语言)的新霸权主义”的目的。国际互联网上传输的信息, 90%以上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中 85%来自美国。在一个开放的网络世界里,呈现在大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如果长期受这种网络环境影响,那么就会使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失去控制。
三、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一支新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的高低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因此,建立一支能适应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当务之急。一方面,应切实加强对思政工作队伍计算机“硬件”配备和网络技术的培训。从计算机代表一种先进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具,代表资源共享的系统观念去懂计算机;从21世纪的角度和“信息的占有率代表人才的能力、管理的组织有序度”的观念去懂计算机。让思想政治工作者尽快熟悉网络,学习网上教育方式。另一方面,要加深对网络化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问题作深入研究、分析,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总结新经验,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借助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传播我们的思想、观念,培养和建立既懂政治思想工作业务,又懂网络技术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二)重视法制宣传,加强网上监控,确保网络健康发展
网络时空是由符号替代了的现实社会的虚拟,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法令法规以及道德文明礼仪在网上同样适用,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宣传,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网上道德风尚,提高网上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我们还应加强对网络的监控,注意收集、分析网上信息。对于有益的信息,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使更多学生从中受益;对于不同的观点,要进行分析,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有害的信息,要及时删除,避免其在网上流传、泛滥。
四、结论
互联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全新的观念、方法,运用技术尽快占领互联网阵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做好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静娟.浅谈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1(24):186-186.
[2]杨高.信息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学理论,2012(4):164-165.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工作中起着基础性的导向作用。目前面对日益迅猛的网络化大潮,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更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努力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高校网络文化阵地,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四有”人才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一、互联网的正面影响
(一)互联网以其信息量大的特点,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由于网络信息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内容,所以无论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只要掌握网络应用技术,就能找到自己所需的无尽的信息,网上信息人人都可获得和拥有,同时每个人都可尽自己所能向别人提供信息。这样,广泛的信息为使用者展现了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空间和覆盖面,极大地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二)互联网以其交互性的特点,促进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
网络的互动性沟通,将吸引受教育者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引导。另外,在网络中,不论地位、身份、年龄,人人平等,一切交流都是开放讨论式的,交流的形式也是见字不见人,再加上交流身份的隐蔽性,这就有可能使即使最内向的学生也乐于敞开心扉发表见解,其观点和情感的交流更有真实性、直接性。这种互动式、引导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互联网的负面影响
(一)互联网沟通身份的隐蔽性、虚拟性弱化了大学生道德法制觀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为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强调道德自我约束和他人监督的有机结合,对个体行为起重大作用的往往是强大的道德舆论压力;而在互联网中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道德法制规范。由于世界各国道德、法律规定不同,在一些国家里赌博、同性恋、色情服务是合法的,大学生如果没有较高的是非鉴别能力和道德约束,面对网上各种引诱就会难以抵御,其思想道德水平就会产生滑坡。此外, 网络沟通的隐蔽性、虚拟性容易使上网的学生暂时摆脱现实社会诸多人伦关系道德关系的束缚,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地随意在网上散布虚假无聊信息,或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诽谤,从而助长了网络犯罪的加剧。
(二)网络不可控性的负面影响
任何人只要遵守一定的协议,便随时可以从网上获取所要的信息。网络世界是一个空前开放的系統,多元意识形态、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在网上交汇,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凭借网上优势,传播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等虚伪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西方不良文化,妄图实现“网络强势文化(语言)的新霸权主义”的目的。国际互联网上传输的信息, 90%以上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中 85%来自美国。在一个开放的网络世界里,呈现在大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如果长期受这种网络环境影响,那么就会使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失去控制。
三、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一支新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的高低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因此,建立一支能适应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当务之急。一方面,应切实加强对思政工作队伍计算机“硬件”配备和网络技术的培训。从计算机代表一种先进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具,代表资源共享的系统观念去懂计算机;从21世纪的角度和“信息的占有率代表人才的能力、管理的组织有序度”的观念去懂计算机。让思想政治工作者尽快熟悉网络,学习网上教育方式。另一方面,要加深对网络化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问题作深入研究、分析,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总结新经验,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借助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传播我们的思想、观念,培养和建立既懂政治思想工作业务,又懂网络技术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二)重视法制宣传,加强网上监控,确保网络健康发展
网络时空是由符号替代了的现实社会的虚拟,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法令法规以及道德文明礼仪在网上同样适用,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宣传,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网上道德风尚,提高网上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我们还应加强对网络的监控,注意收集、分析网上信息。对于有益的信息,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使更多学生从中受益;对于不同的观点,要进行分析,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有害的信息,要及时删除,避免其在网上流传、泛滥。
四、结论
互联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全新的观念、方法,运用技术尽快占领互联网阵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做好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静娟.浅谈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1(24):186-186.
[2]杨高.信息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学理论,2012(4):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