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青区全面启动 “绿色教育”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程至今,全区各中小学校都已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鲜明的办学特色。
8月初,来自天津市西青区实验小学的五年级学生陶怡然在北京参加了“第八届少年儿童电影配音大赛”,比赛当中陶怡然表现出色,被授予“配音小演员”称号。活动结束后,陶怡然的姥姥在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实验小学校长黄国红。
在陶怡然的姥姥看来,通知黄校长除了是想与其一起分享喜悦之外,更重要的是想表达一家人对学校以及西青区教育的感谢。她告诉《民生周刊》记者,“陶怡然在主持方面已经有模有样,而且多次在朗诵比赛中取得成绩。孩子发展非常全面,这得益于实验小学的‘多彩教育’让孩子有了快乐的童年。”
如今,“多彩教育奠基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已成为实验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西青区所辖40余所中小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经过几年努力也都找到了各自的特色文化理念,该区“一校一特色”的学校特色文化格局已逐步形成。
“四大工程”之一
近年来,西青区以“绿色教育”理念为引领,实施“中小学现代化达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校长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四大工程,并在2015年成为天津首批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区县。
其中,“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在西青区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和师生潜力,创建丰富多彩的“活动育人工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背景下提出的。
对于“校园特色文化”概念的界定,西青区教育局局长安玉静表示,学校特色文化是学校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办学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环境布置等的总和。它是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学校特色文化的呈现既有整体性,又有标志性。
自从2012年底,西青区在全区43所中小学校全面启动“绿色教育”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程至今,全区各中小学校都已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鲜明的办学特色。
杨柳青一中围绕“绿色生命教育”理念,用5年时间构建起由五大阵地组成的教育体系,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享受生命。大任庄小学的“翰墨飘香 立字立人”理念,是通过写毛笔字练习、规范双姿、评比等,对学生进行规范和品德教育。
其他诸如“钉子精神”“责任文化”“花朵教育”“精美教育”“快樂教育”等数十种理念在西青区如雨后春笋般被挖掘出来。
打造特色不流于形式
东碾坨咀中心小学(下称东咀小学)位于西青区城乡接合部,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生源三分之二来自于周边的6个自然村,另外三分之一全部是外地务工子女。与区内其他学校相比,东咀小学整体水平趋于落后。
东咀小学校长李明权回忆道,2013年初,西青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后,东咀小学如何走内涵发展之路,成为摆在该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李明权发现东咀小学的孩子们易产生自卑心理,并且基本素质参差不齐。“对于儿童来说,人格发展比读、写、算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更重要。”于是,李明权决定从引领广大师生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入手,试图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健全的人格。
2013年9月,东咀小学确立了以“尚博雅,育君子,让学生快乐地成长”为核心内容的办学理念,初步形成了“新君子教育”的办学特色。
在实施过程中,东咀小学对“新君子教育”又进行了重新定位,在传承中华美德的基础上,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西青区教育局党委书记李祥说,“通过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作用,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悄无声息地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东咀小学“新君子教育”的具体做法是每层楼的文化墙主题分别以经典格言、经典诗歌、经典人物、经典故事、经典名篇和各种良好习惯为主要内容,让学生置身于经典的世界。打造君子课堂,在新君子教育课程体系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学会,享受成功。由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丰富成多个小故事并编排进健身操当中,孩子们可以边跳操边唱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等等。
素质拓展深化内涵建设
2016年5月,西青区制定了《西青区中小学生素质拓展课外活动实施方案》,在生均公用经费中安排400元专项经费,各学校通过以体育艺术“2 1”项目和学生“实践课堂”为载体,深入开展中小学生体育、艺术、文化、科技、少先队和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
实施素质拓展后,各个学校开展了不同内容的拓展课程。其中,杨柳青二中开展了杨柳青年画、健美操、太极拳非遗进校园等项目;辛口中心小学聘请专业人员组建曲艺团、书法、国画班等;师大三附小与天津体育大学合作,新增了舞蹈、轮滑兴趣班等。
按规定,区内各中小学校要在周一至周五的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素质拓展课外活动,每周不少于2天,每次活动不少于1小时。
西青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杨桂玲表示,素质拓展是对校园特色文化发展的有力补充,素质拓展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面向全区中小学生,提供必要条件和保障,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发展需求。
西青区教育局局长安玉静认为,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及实施素质拓展过程中,还要坚持实践育人的原则。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注重实践体验,注重灵活多样,注重活动场所和活动项目内涵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按照西青区中小学生素质拓展课外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到2020年,西青区基本形成课内外教育有效衔接、校内外教育良性互动,对接社区、覆盖全区、保障有力的中小学生课外活动工作体系,中小学生的人文、艺术和科学素养整体提升,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8月初,来自天津市西青区实验小学的五年级学生陶怡然在北京参加了“第八届少年儿童电影配音大赛”,比赛当中陶怡然表现出色,被授予“配音小演员”称号。活动结束后,陶怡然的姥姥在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实验小学校长黄国红。
在陶怡然的姥姥看来,通知黄校长除了是想与其一起分享喜悦之外,更重要的是想表达一家人对学校以及西青区教育的感谢。她告诉《民生周刊》记者,“陶怡然在主持方面已经有模有样,而且多次在朗诵比赛中取得成绩。孩子发展非常全面,这得益于实验小学的‘多彩教育’让孩子有了快乐的童年。”
如今,“多彩教育奠基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已成为实验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西青区所辖40余所中小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经过几年努力也都找到了各自的特色文化理念,该区“一校一特色”的学校特色文化格局已逐步形成。
“四大工程”之一
近年来,西青区以“绿色教育”理念为引领,实施“中小学现代化达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校长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四大工程,并在2015年成为天津首批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区县。
其中,“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在西青区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和师生潜力,创建丰富多彩的“活动育人工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背景下提出的。
对于“校园特色文化”概念的界定,西青区教育局局长安玉静表示,学校特色文化是学校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办学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环境布置等的总和。它是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学校特色文化的呈现既有整体性,又有标志性。
自从2012年底,西青区在全区43所中小学校全面启动“绿色教育”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程至今,全区各中小学校都已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鲜明的办学特色。
杨柳青一中围绕“绿色生命教育”理念,用5年时间构建起由五大阵地组成的教育体系,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享受生命。大任庄小学的“翰墨飘香 立字立人”理念,是通过写毛笔字练习、规范双姿、评比等,对学生进行规范和品德教育。
其他诸如“钉子精神”“责任文化”“花朵教育”“精美教育”“快樂教育”等数十种理念在西青区如雨后春笋般被挖掘出来。
打造特色不流于形式
东碾坨咀中心小学(下称东咀小学)位于西青区城乡接合部,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生源三分之二来自于周边的6个自然村,另外三分之一全部是外地务工子女。与区内其他学校相比,东咀小学整体水平趋于落后。
东咀小学校长李明权回忆道,2013年初,西青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后,东咀小学如何走内涵发展之路,成为摆在该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李明权发现东咀小学的孩子们易产生自卑心理,并且基本素质参差不齐。“对于儿童来说,人格发展比读、写、算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更重要。”于是,李明权决定从引领广大师生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入手,试图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健全的人格。
2013年9月,东咀小学确立了以“尚博雅,育君子,让学生快乐地成长”为核心内容的办学理念,初步形成了“新君子教育”的办学特色。
在实施过程中,东咀小学对“新君子教育”又进行了重新定位,在传承中华美德的基础上,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西青区教育局党委书记李祥说,“通过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作用,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悄无声息地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东咀小学“新君子教育”的具体做法是每层楼的文化墙主题分别以经典格言、经典诗歌、经典人物、经典故事、经典名篇和各种良好习惯为主要内容,让学生置身于经典的世界。打造君子课堂,在新君子教育课程体系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学会,享受成功。由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丰富成多个小故事并编排进健身操当中,孩子们可以边跳操边唱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等等。
素质拓展深化内涵建设
2016年5月,西青区制定了《西青区中小学生素质拓展课外活动实施方案》,在生均公用经费中安排400元专项经费,各学校通过以体育艺术“2 1”项目和学生“实践课堂”为载体,深入开展中小学生体育、艺术、文化、科技、少先队和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
实施素质拓展后,各个学校开展了不同内容的拓展课程。其中,杨柳青二中开展了杨柳青年画、健美操、太极拳非遗进校园等项目;辛口中心小学聘请专业人员组建曲艺团、书法、国画班等;师大三附小与天津体育大学合作,新增了舞蹈、轮滑兴趣班等。
按规定,区内各中小学校要在周一至周五的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素质拓展课外活动,每周不少于2天,每次活动不少于1小时。
西青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杨桂玲表示,素质拓展是对校园特色文化发展的有力补充,素质拓展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面向全区中小学生,提供必要条件和保障,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发展需求。
西青区教育局局长安玉静认为,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及实施素质拓展过程中,还要坚持实践育人的原则。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注重实践体验,注重灵活多样,注重活动场所和活动项目内涵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按照西青区中小学生素质拓展课外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到2020年,西青区基本形成课内外教育有效衔接、校内外教育良性互动,对接社区、覆盖全区、保障有力的中小学生课外活动工作体系,中小学生的人文、艺术和科学素养整体提升,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