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贼”:五四的反方证人

来源 :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国贼”者,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也。三“国贼”的名姓见诸历史教本,遗臭久远,世已熟知。
  如今五四已及百年,历史的尘埃渐落,我们以今视昔,应该能更心平气和地评估那段历史旋涡中的人事:所谓三“国贼”,不过作为外交官员,代表政府对日周旋,若谓有责,责在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不过是段祺瑞政府的替罪羊,而段政府又不过是一个国家在积弱时代的替罪羊而已。
  在五四之后很长一段时期,三“国贼”成了众矢之的,成了耻辱外交的代号,也成了大众泄愤的靶子。这一点前人非无认识。比如早在四十年代,报人张慧剑就有恕词:“中华卖国贼,史称‘曹、陆、章’,然诸人似尚能晚盖,反之,昔日赵家楼之打手,如梅思平等则翻曳尾泥涂,相形之下,遂益丑恶不堪。”(《辰子说林·章宗祥》,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意谓五四学生后来有落水成为汉奸者,而曹、陆、章三人倒大体能保持晚节。20世纪60年代,赴台的政治学家萨孟武对五四也有一段回忆和反思:“是年,留日学生发动了救国运动,当章宗祥公使回国之时,学生往送者甚多,每人手执旗帜,卷在竹竿之上。学生欢送公使,这是罕见的事,最初章公使也许高兴,哪知火车将次开动,旗子展开了,其中乃写‘驱逐卖国贼’等文句。由今想来,章宗祥、曹汝霖是否卖国,颇有问题,以当时中国之弱,遇到野心勃勃之日本,外交上的折冲不甚容易。他们俩人只求中日两国能够维持和平,未必真正卖国,否则抗战之时,何以汪精卫愿为傀儡,而前此所斥为卖国贼之人竟然不肯俯首听命于日本军阀呢?”(《学生时代·一高预科一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只是即便大家明白三人身为技术官僚不能承担多少责任,而积怨已成,也就犯不着为他们洗刷——大家宁可忘掉他们,不愿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作为历史符号,承负着太多的灰暗,我们并不愿面对那些灰暗。
  但他们其实是发出过声音的。他们在鼎盛之年,被迫退出政坛,先后都撰写过回忆文字,或正面或侧面为自己辩护,只不过大家选择了听而不闻,除了在专业领域外,少有知者论者。
  最早发声的,是三人中相对最不起眼的陆宗舆。
  忘了什么时候,我买到过陆宗舆的《五十自述记(附驻日时代交涉案情)》,线装排印红字,薄薄一册,成书于1925年。
  为了北洋政府的利益,1917-1918年间,曹、章、陆三人都曾致力于日本对华的“西原借款”,而陆氏就将他们污名归因于“西原借款”:“若所谓卖国头衔者,实坏于吉黑之林矿借款。”他说明,该项借款需要他执掌的中华汇业银行代转合同,而他本来拒绝签字,后以军政形势危殆,在段政府诸人恳求之下,始签字同意。这段记录,曾以《段祺瑞的参战和借款》为题发表(《近代史资料》总38号,中华书局1979年版),但仅至“自此吉省方面先起风潮,传染至于北京学潮”而止。原书接下来还有论议:“此中鼓动利用,内外固皆有人在,而润田(曹汝霖)既无余款以布置于事先,复无党与以奋斗于事后,此曹之所以败,而陆亦连类而及矣。顾润田尚斤斤自辨曰:吾所定之合同,实足付款,皆无扣佣。以为可以求谅于天下,而不知天下人之不能相谅者,正自在此。”然后还有一段超出就事论事的自辩:“曰卖国,曰亲日,已久为曹、陆专有之名词。清夜思之,即一己亦莫知所谓。质言之,殆以借款即为卖国,借日款即为亲日之说乎!顾前此之借巨款者,正有其人,而社会上对英美法德等之借款,其观念似大不同。以理论言之,则以国家大权利,而换得外人之金钱者,曰卖国。顾海关、盐课,为国家莫大之税权,此两大权者,今皆在某国之手,如握我咽喉,今虽以全国民气,竟有无法应付之势,全国之人,皆知感绝大之苦痛,然从未闻对于抵押海关、盐课之人,有若何之评判。而曹、陆之借之款,不但押品皆空,而本息均尚无着;日本方面,且莫不痛恨西原贷款之失败,谓被欺于陆、曹。此中日两国之人,见解之不同,亦一奇事也。”意思是说,过去将关税、盐税作抵押以借外债,于主权损害甚大,并未受到指摘,如今“西原借款”于主权并无损害,反倒备受责难。我以为这一反诘是有力的。
  至于章宗祥,著有《任阙斋主人自述》,全稿似未刊。其1916—1919年部分,以《东京之三年》为题发表(最早摘录于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七卷,后全文收入《近代史资料》总38号),内容纯系外交活动的实录,未涉及五四。其早年求学、教学部分,后來径以《任阙斋主人自述》为题发表(《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里面倒有一处有关五四的插述。
  章氏留日时借居思想家中江兆民家,与其子中江丑吉结下交情,遂有了五四时共患难的一幕:“有贺长雄至北京任总统府顾问,丑吉君充其秘书,遂久留北京。……五四之役,余伤仆赵家楼院中,丑吉君救护余至同仁医院,途中受学生殴击,亦受微伤,可谓生死之交矣。”但点到为止,未有申议。下文提到日俄战争时,留学界有激进学生提议组织义勇队,赴东北参战,这时章氏发了几句议论:“大凡群众附和之事,若以正理答之,必不见听,其结果乃得‘不爱国’之绰号。”说这些话时,恐怕他心里也会浮现起五四的情形,浮现起他被学生殴打的情形吧。那么,就不妨将此视为他对五四的间接批评。
  三人之中,曹汝霖活得最长,作口述自传的年代也最晚,其书原名《一生之回忆》,署“九十老人曹汝霖著”,我有1966年香港春秋杂志社刊行的初版。近年大陆重版名为《曹汝霖一生之回忆》,最易得见。
  在全书前言里,对于自己的政治生命史,曹氏有简要而明白的申辩:“自服官外部,职务所系,与日本接触特多。终清之世,中日交涉皆以和平解决,由是反对者疑我迁就日人,以仇视日人者转而忌嫉于我,加我以亲日之名。及入民国,日本态度趋于强硬,乘欧战方酣,逞其野心,出兵占领青岛,犹以为未足,又提二十一条。余与陆子兴(徵祥)外长,权衡利害,折冲樽俎,虽未全部承认,终屈于日本之最后通牒。国人既怀恨日本,遂益迁怒于亲日之人。甚至张冠李戴,谓二十一条由我签字;其后巴黎和会失败,亦归咎于我;于是群起而攻,掀起五四风潮,指我为卖国贼,大有不共戴天之概。然而事实经过,何尝如此,清夜扪心,俯仰无愧,徒以三人成虎,世不加察,以致恶性宣传,俨如铁案,甚矣积非成是之可惧也!”而最后复下转语:“回忆抗战期中,国人捐生赴义,前仆后继;则余招尤受谤,仅为政治之牺牲,其事渺小,又何足论。”虽为个人的遭际表不平,但终能自大历史的立场表示谅解,其心态大抵可取。   又书中第六八节“五四运动终身留冤诬”一节,则详述他在五四前后的遭际,末尾更有诘难:“……虽然于不明不白之中,牺牲了我们三人,却唤起了多数人的爱国心,总算得到代价。又闻与此事有关之青年,因此机缘,出国留学,为国家成就人才。……所惜者,此事变化,以爱国始,而以祸国终。盖学潮起始,由于学子不明事实真相,误听浮言,激于爱国心,以致有越轨行动,情有可原。迨北大校长蔡孑民先生,发表谈话,劝学生适可而止,学潮似已平息。然反对者以尚未达到目的,又鼓动街头演说,加以背后有组织,有援助,遂扩大范围,游说至上海等处。……哪知反对者所利用之工具,反为阴谋野心家渗入利用,遂使此风弥漫全国,以后遇事,辄以学潮游行为武器,扰扰攘攘,永无停止。直至大陆变色,此风反戛然而止。推原祸始,未始非五四运动为阶之厉也。”他突出五四作为群众运动的一面,批判其后来的消极影响——借用《星战》的话,可谓历史之“原力的黑暗面”——这当然是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的。
  关于曹汝霖,还有个小八卦。他在20世纪20年代娶了一位上海女学生为妾,而这位女学生据说在五四时曾参加游行(吴相湘《亲日三伙伴: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民国人物列传》下册,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在家室内部,曹氏早已跟五四的历史达成了和解呢?
  总的来说,三人的自辩虽不无怨气,但言语皆有条理,可算得体。他们的回忆容有讳饰之辞,但毕竟提供了另一视角的史料,若出于“爱国”立场便抹杀其言,在史学上自是不公平的。
  他们是历史的反方证人。这些固然是自我辩护,可也是历史见证。他们的声音,我们应该倾听。
  当五四运动爆发,北洋政府迫于舆论民情激化,不得不将曹、陆、章免职,据云段祺瑞对他们表示:“这次的事,他们本对我,竟连累了你们,我很不安。”(吴相湘《亲日三伙伴: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联系到曹汝霖的自述里,有段氏赠他的一首诗:“卖国曹陆章,何尝究所以。章我素远隔,何故谤未弭。三君曾同学,宫商联角徵。休怪殃池鱼,亦因城门燬。欧战我积弱,比邻恰染指。陆持节扶桑,樽俎费唇齿。撤回第五条,助力亦足使。曹迭掌度支,谰言腾薏苡。贷债乃通例,胡不谅人只?款皆十足交,丝毫未肥己。列邦所希有,诬蔑乃复尔。忠恕固难喻,甘以非为是。数虽一亿零,案可考终始。参战所收回,奚啻十倍蓰。”(《一生之回忆》之七五)两相对照,段氏对曹、陆、章的体谅是可信的。段以总理的地位,不便公开为他们辩诬,这是私下表示安慰的意思,不失其政治大老的风度。此诗所言,也可与三人的自述相印证,很可能为他们洗刷污名。
  还有,陆宗舆私底下曾有言:“日本人野心太大,这是我们的祸害,国家不强,打不过人家,和人家讲理人家不听,有些地方只能吃亏一点儿,现在硬不起来,不让步不行。人家骂我们是卖国贼亲日派,那么请他们来担当外交,恐怕也不见得高明多少吧!”(王启勋《我所知道的陆宗舆》,《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第一册)这也是我们今天可以同意的话。
  晚清以来,是中国的乱世衰世,政治中人了解太多内幕,也深知国弱兵残,往往过于现实;而当日又是政治话语泛滥的时代,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多受激进民族主义熏染,把天下事看得太易,又往往过于理想。在上者多暮气,容易沦于妥协;在下者多意气,又容易流于冒进。上层与下层的隔膜,现实与理想的反差,遂成政治斗爭与社会冲突之源,求其中道,戛戛其难。对于爱国者的激情,我们已抱以足够多的喝彩,对于谋国者的苦心,我们也该多一些“了解之同情”的。我想,这才是对于五四“国贼”所宜有的态度。
  当我们无力付诸一战的时候,我们需要“国贼”来渲泄集体的愤怒;正如当我们无力了结一战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汉奸”来承担集体的耻辱。我们需要历史的“替罪羊”,这就是人性吧。
  说起来,陆宗舆、章宗祥都是浙江人,曹汝霖祖籍也是浙江,三人都在少年时留学日本,返国后都成为末代王朝的新晋干员,入中华民国后都从事外交事务,可谓同人同命,同其升沉。
  过去检读政治家、法学家张耀曾的日记,曾留意到1929年的一段:“晚赴金问泗之约,汪衮甫在座,不晤七八年,谈日本情形甚详。汪与曹、陆、章称“四大金刚”,今彼三人皆受通缉,而汪独能稳坐日使一席。固其行动能察大势,协时宜,然不能不谓巧于肆应也。”(《求不得斋日记》,《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汪衮甫,即汪荣宝,也是留日出身,自清季至民初,其政治轨迹都与曹、陆、章相仿佛,宜乎被时人并举为“四大金刚”;只是他稍后另任比利时、瑞士公使,完美地避开了五四这个历史分叉口,继而自西洋返东洋,久任驻日公使,终于承担了本来由曹、陆、章所承担的工作。国之干城乎?国之蟊贼乎?对照汪的独善其身,益令人感慨曹、陆、章三氏的政治歧路。
  时代的覆巢之下,孰为完卵,是完全无法预期的。
  作者系广州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花地专栏责编
其他文献
2009年我幸运地签约晋江文学城成为网络文学作者,后来被作协吸纳为“正规军”,得到国家的认可。9年来,网络文学繁荣如斯。然而,这只是翻天覆地发展的网络文学二十年的一小部分。  我的创作历程  经过九年的创作摸索,在我看来,写作者大致分为三个层级。  初级的写作者只是写故事;中级的写作者能形成一种自己的觀点;高级的作者不仅能从故事中提炼出一些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还能反映现实。我的创作过程也分为三个阶
期刊
4月21日,中国版权协会举办的“远集坊”第20期活动,主题是“阅读的态度”,阎崇年、白岩松、唐家三少先后分享了他们读书的体会与读书态度。我讲了一个观点:阅读的喜悦与读书的忧伤。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想法呢,主要是基于我们多年的国民阅读数据有感而发的。我们研究院开展全民阅读调查已经20年,积累了丰富的、连续的国民阅读状况的数据,通过对数据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近20年我国国民阅读发展的曲线,可以看出我们
期刊
自1999年起,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已持续开展了十六次。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从2018年8月开始全面启动,2018年8月至9月开展样本城市抽样工作,2018年9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入户问卷调查执行工作,2018年11月至12月开展问卷复核、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工作,完成分析报告。  本次调查仍严格遵循“同口径、可比性”原则,继续沿用四套问卷进行全年龄段人口的调查。
期刊
今年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主题读书活动10周年。我还记得自己参加了中央和国家机关第101期“强素质·作表率”主题读书活动,并以“科技革命改变世界发展格局”为题作了演讲,还推荐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读本》。  阅读对一个人精神世界产生的影响,非常重要。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就像一个人的气质一样,同样离不开阅读。这么多年来,信息爆炸
期刊
从1998年红遍网络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到今天突破4亿的网络文学,历经了二十年的时间,终于迎来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期。  网络文学不是凭空出现的,每种网文的类别,其实都是有历史基础和原型的,作者根据当下读者的喜好,在表达方式以及情节设置上进行调整。比如,网络文学中比较畅销的几个类型:玄幻小说的根源——《西游记》;言情小说——《红楼梦》;都市热血小说——《水浒传》;军事小说——《三国演义》;灵异志怪小
期刊
我觉得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开展出版口述史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我个人经历比较简单:做教师20年,做出版社编辑10年,此后,在新闻出版署与中国期刊协会工作,与期刊出版行业打交道20年。要说这50年里,自己接触最多,也最爱的,应算期刊了。因此,我将本次口述的核心设定为“个人对期刊的记忆与思考”,追述自己读期刊以及后来与期刊同人交往的一些经历,并尽可能从今天的角度对一些期刊的历史作用、对一些期刊同人的创业
期刊
《旧梦重惊——清代明信片选集(Ⅰ)》是清代明信片选集,所选几乎全是清朝后期欧洲各国印制的明信片(含极少量民国的),它们在一百多年前由中国寄往世界各地,被旅居欧洲的华裔科学家、文化史料与艺术品收藏家方霖、北宁夫妇以毕生积蓄,数十年工夫搜寻获得。本书展示的仅仅是三千张明信片中的十分之一,均为罕见珍品。这些明信片上的照片大多是当年旅居中国的外国人或入侵的殖民者在中国实地拍摄的。在“光画”(即摄影)发明不
期刊
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是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与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承办,人民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社等单位协办的一项公益性活动。活动自2009年4月启动,至今已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历程。十年来,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新闻出版署的领导下,经过承办单位、协办单位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不仅
期刊
今年第十五届上海书展,全国500多家出版社携15万种精品图书参展。书展一周台风两次来袭,雨水连连。然而这些挡不住上海市民的脚步和购书热情,几十万市民参展,成交码洋过千万。本刊记者在书展期间采访了上海市书展办公室主任、上海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卫国,他谦逊地说,组委会及出版社的同志都是“端盘子的”,是为读者做服务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书展越办越好。  建筑之美、书籍之美、文化活动交相呼应  《新阅
期刊
若说人生是自我与外界不断切磋磨合的一个过程,那么文学则是有缘人千里迢迢奔往一处,于苍穹月下共饮一壶浊酒的相逢境界。《大神们:我和网络作家这十年 星火时代》是著名评论家夏烈基于当下文学发展动向,结合个人实践经历而写就的独特的心得体悟。2007年至2018年,恰是中国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的十年,也是于作者而言有着珍贵意义的、与网络作家们相逢于江湖的十年。书中沿着清晰的时间脉络,通过作者别具一格的视角,讲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