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特征分析的全身交互界面用户参与

来源 :机械设计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全身交互界面用户参与的定量评估问题,提出基于行为特征分析的研究思路。利用Openpose获得用户身体关键点坐标并提取行为特征,对比不同全身交互界面和任务模式中行为特征的显著差异,以及客观行为特征与主观感知参与度的关系。发现客观行为特征与主观感知参与度具有相关性和互补性。用户行为特征在某些属性上可以指示用户主观感知的参与程度,但两者不具有替代关系,对涉及全身交互的用户参与评估需同时从客观行为和主观认知两个层面开展。VR界面中用户总体平均速度和感知参与度均显著高于Kinect界面,VR界面在支持用户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现有创新方法在解决复杂系统问题时出现问题定位不准,分析不彻底,难以产生创新性方案,以及复杂系统设计领域尚缺乏系统的方法论的问题.研究创新设计理论(Theory of Innovation Problem Solving,TRIZ)与六西格玛设计(Design For Six Sigma,DFSS)集成方法,根据复杂系统特点在不同设计阶段动态地集成各种工具,以完善的需求管理方法实现设计需求的无偏转化,运用AFD等工具在设计早期进行系统功能失效预测,集成多冲突问题与TRIZ工具实现概念设计阶段创新性求
针对提出的新型(3-RPR+R)&UPS并联机构,首先,利用解析矢量法建立了其位置逆解方程;其次,基于螺旋理论对该并联机构约束力螺旋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各约束力螺旋所产生弹性变形的基础上,构建了各驱动支链约束力螺旋系刚度矩阵;随后,又根据机构动平台力平衡条件得到了该机构整体刚度矩阵和柔度矩阵,建立了该并联机构刚度模型;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对该并联机构刚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结果表明该并联机构约束力/力偶螺旋产生的变形相对较大且占主导地位,在机构刚度分析中不可忽视.
针对现有按摩机器人存在的设计问题,基于中医推拿理论提出了一种多指模块化中医按摩手结构.首先分析按摩手法的运动特征,设计各按摩模块的机械结构,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按摩手的三维模型;然后依据拉格朗日法建立单指结构的数学模型及动力学方程,利用Adams软件对导入的按摩手三维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直观地表达了该按摩手工作的动态特性;最后通过原理样机的制作和实验平台的搭建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证明了结构模型的合理性.上述研究为按摩手的结构设计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体育器材的设计与制造是一门融合了多门学科知识的工艺技术,包括材料科学、机械设计学、运动科学、人体工学和力学原理等.设计师根据体育器材所承担的辅助性运动功能,以自身对相关学科理论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为基础,依托当下工业制造原料的性能特征,充分发挥机械设计天赋,最终制造出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体育器材,使用舒适、运动效能好的体育器材,为提升人们的运动体验和运动成绩奠定了物质基础.
期刊
为提高果蝇算法(FOA)在冗余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中的精度,对其进行改进,提出改进步长果蝇算法(CSFOA)并用于冗余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中.CSFOA将FOA中的固定步长变更为混沌步长,从而增强了算法的寻优能力,可以获得更优的冗余机器人逆运动学解的求解精度.实验结果表明,CSFOA在求解精度、求解速度和算法稳定性等方面相比于其它一些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有效用于冗余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求解中.
为分析乐单族人群,明确用户群体在使用冰箱过程中的诉求,构建小众人群概率抽样RDS与Kano模型集成创新研究法.首先,引入被访者驱动抽样法RDS定位乐单族人群属性,确定被访者为目标用户乐单族.其次,运用Kano模型调查问卷、评估表与调查结果对照表,获取用户需求类别与各质量要素.最后在此模型上确定可变参数k值的范围,得出用户需求重要度.通过为乐单族人群设计的智能单人冰箱为例,综合被访者驱动抽样法RDS与Kano模型集成优势,初步验证了运用该集成创新法研究小众人群及其用户需求的可行性,为智能单人冰箱设计提供依据
对于人工智能,学界有多种阐释,但万变不离其宗,人工智能始终要将人的智慧赋予机械,来为人类现代化科技生活提供帮助.人工智能的核心是计算机程序,是对数据信息先进的感知、理解、处理并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将这种能力植入到计算机程序中,并以人或动物的样子来制造器械作为承载程序的载体,来帮助人类完成日常或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是当下人工智能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但在教育领域,以智能机械完全代替人来进行教学目前还不能实现,更多的是借助人工智能对数据信息强大的搜集、整合、分析、处理能力来完成教育机构数字资源系统的建构,这同
期刊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模糊控制框架的变采样时间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首先在传统模型基础上增添加速度变化率作为状态向量来设计MPC控制器,接着基于模糊控制理论对行驶工况的紧急程度进行了划分,然后利用紧急系数对所设计的MPC控制器的采样时间进行实时优化,最后在Carsim、Matlab/Simu-link以及NI实时系统的环境下搭建测试平台,对控制策略进行测试和验证.硬件在环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变采样时间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在复杂工况下能够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且具备较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针对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轴传统手工装配存在的劳动强度大、装配效率低下、人工拧紧预紧力偏差大等问题,设计并研制了一套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轴自动化装配系统.实现了涡轮轴装配的轴孔自动调姿对接、安装止口自动加热测温、螺母自动拧紧等自动化装配工艺流程,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控制系统.针对狭小空间内轴孔装配位姿难以测量的难题,利用双目结构光相机获取的三维点云数据,对安装面装配距离与孔位对齐角度进行高精度测量,给定测量范围内安装面匹配测量误差小于0.05mm,基于最小距离优化的孔位对齐角度测量偏差小于0.07°,基于力位复合
2007至2008年期间,国内某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堆顶温度高,控制棒棒位监测线圈绝缘层融化流出.经分析各种故障原因,最终通过改善循环冷却系统结构设计,提高了冷源风量及风压,改善了反应堆堆顶通风,有效降低了 EMA堆顶温度,提高了设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