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茶会里的茶席安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席是茶的行为艺术,在一席茶之间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茶的甘醇滋味,更多的是茶席主人对茶的理解和感悟。品茶好静,但茶能结缘,一席好茶总是能汇聚越来越多的朋友。那么,多人的茶会里,茶席的安排又该注意那些呢?本期《海峡茶道》特别邀请了“心饮茶房”的袁安若先生做客“艺美茶席”栏目,与读者交流在海外茶会里的茶席设计安排。
  茶道:在分享之前,想请袁先生简单介绍一下“心饮茶房”。
  袁:茶房与茶席的关系说来有趣。我多年前在内地传授一套根据台湾茶界的摆席方式而改良的茶席,我称之为“基础席”,当时的目的是为了破除对茶席的“迷信崇拜”,就是不要以为摆茶席是甚么了不起的神秘工夫,其实不过就是一个有效率的公式罢了。我天真地想,公布以后大家就不会执着在视觉上的茶道,也不会去稀罕甚么特别的茶叶、茶具,因为那些都是人为的茶事。如果把世上所有事情打开看清楚,就没有幻想空间,那就可以真正享受人生。
  茶道:多人茶席的设计安排与自我体验式品茶有什么不同?
  袁:这期先看看我在国外宣扬茶道的“辛苦”照片,嘿,全是靠我一个人泡给众茶客喝的(有时一次得泡给二十几个人喝)。通常一小时左右要泡和介绍五到六种国茶。
  以前是每介绍一款新茶,就换一个应对的茶席,现在没力气了,就一席到底,否则每次大包小包出门和结束善后,都让我必须连躺两天才能再次起床活动。为什么这么自我要求?因为我面对的是很难讨好的外国观众,大部分对亚洲茶道有些兴趣但也不是很强烈,他们都是文化艺术上学识很好的学者,家庭背景让这些学者从小见多识广,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出浑身解数还不一定成功。
  看照片时假设你们自己是我——那个负责泡茶的人,我称之为“茶主人”。你面对一群外国古典学高手,他们理性看你有甚么能让他们有兴趣的的文化事。
  茶道:除了做足准备功课之外,在茶会时,茶席的安排还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袁:1、客人都在等着,所以整个准备过程不要超过10分钟。
  2、桌子中间摆中国茶道席面,那是表演用的。但是旁边要准备真正能让所有来客都喝得到茶的大型泡茶具备用,这样才不会破坏茶席的美感,也兼顾了茶会中的众人。出门泡茶要备两个煮水器,否则加热的时候会让客人空等,两把煮水器水不要加太满。就可以让水保持鲜滚。
  3、摆席铺布带着双面胶就不怕桌面是平滑的。
  4、茶席是茶艺展示的前身,在茶会里有茶道技术能让动作利落。
  5、泡到后面客人兴趣会越来越浓,所以不要气馁,保持信心。
  6、在开始泡茶之后,往往有落座方位的问题,尽管不一定拘泥何种方位,但是要注意茶汤出水的协调性。为什么用左手出汤?因为煮水器在茶主人右边,表示已经用右手持煮水器冲茶,那右手就不要再使用作别的事,否则长久下来会得职业伤害。像我有时一天要泡好几小时的茶,如果不左右手平衡使用,会有一边肌肉受伤。
其他文献
3月29日~4月2日期间,由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范增平所率的20多名台湾茶界代表,跨过海峡,翻山越岭,来到著名的中国苗岭贡茶之乡——贵定县,茶会贵州茶人,茶话同胞情谊,论道两岸茶业发展,共建茶业科教实训基地与友谊茶园,两岸茶人在一片融洽的气氛中将同根同源的茶缘延续。    对话:茶香同源,文化同根    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贵定,三月里的春光决不逊色于江南:盛开的油菜花汇成了金黄色的海洋,似
期刊
生在榕城的茶人大都能数出几家气韵独特的茶居来,它们或是临湖望月或是依山听风,即便是隐在高楼大厦里,也能在装潢上细心地营造出别有洞天的古典感,将端庄雅致发挥到极致。  如果有这样一处茶居,好似坊巷里的人家,小院静谧、绿荫葱葱,还有小桥流水,不知会不会让您有寻到宅门里旧时光的一丝恍惚感呢?    庭院深深香几许    青色的屋檐、高挂的红灯笼、漆黑的木门和铮亮的铜门环,和“菁华园”的第一次照面便能体会
期刊
“我不在办公室,就在星巴克;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这个经典的排比句不仅仅是全球最大咖啡连锁商星巴克咖啡的时尚生活宣言,而且成为时尚人群生活方式的一种象征、一种符号。换句话说,星巴克是与时尚划等号的,且还是时尚的弄潮者。  这家在全球30多个国家拥有10000多间连锁咖啡店的巨头,自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大中华区,1998年在台湾,1999年在北京)卖出第一杯咖啡以来,短短十多年
期刊
从确定黔台两地要合作举办首届茶产业高端论坛的那一天开始,贵定县政协主席方昌国就和县委、县政府,贵州茶叶协会的有关负责人里里外外地忙开了。他看起来并不像官员,更像一名学者。他已年过五十,看上去却才四十挂零,深灰色休闲裤搭白衬衫,活脱脱的教师行头。论坛结束后,记者和他在会议厅旁的茶会所里谈起了茶。别看他平时话不多,一聊起茶特别是贵定雲雾贡茶来却如数家珍但又不失简洁干练,每个字词都用得很“经济”,而且都
期刊
嫣然三月,很多茶客都有着自己的茗香茶思,采新尝鲜亦是这个时节难得的乐趣。随着福鼎白茶登顶世博会,这个温柔美丽的“仙子”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三抗三降”的保健作用也使得它备受都市找茶一族的喜爱。但是在讨论的时候发现,依旧有不少茶友对白茶有着“只闻其名难觅其踪”的遗憾,还有一些北方的朋友对老白茶的陈年醇香情有独钟……乘着新茶上市的尝新时节,《海峡茶道》特别启动了首期“三地品茗会”,与浙江、安徽的
期刊
凝紫叠翠的武夷山,烂石沃壤,孕育了岩茶的神奇。无论土生土长,还是南种北移,从古至今,经“天人合一”——自然选择与人工选育的改造,形成了多如繁星的“花名”,“四大名枞”则为其中的佼佼者。名枞之所以“名”,因其声名在外,众所周知,欲品易得,而其它一些“花名”,常常耳闻却难目睹,更遑论品赏,是为可遇不可求。兴许是口福,恰恰在茶友的小店中“偶遇”了两只“花名”——金边奇兰和银凤,欣喜之情不言自表。这一“金
期刊
抢“收”春茶    抢收了“三五斗”  5月8日,安溪地区终于结束了将近一个星期的降雨天气而逐渐放晴,随后的9日、10日两天更是艳阳高照,茶农们也难得松一口气,趁着好天气,带着采茶工上山采收茶青,整个安溪地区大大小小的山头布满采茶的人——铁观音春茶进入了紧张的抢收阶段。  安溪县剑斗镇书记杨龙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据气象预报的消息,安溪5月11日、12日为多云转阴的天气,此后可能开始出现阵雨,而从8
期刊
纯粹何解?是精纯完美、是纯正不杂、也是朴实无华。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来赞美定窑瓷器的绚丽多姿。“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这是元代刘祁在《归潜志》中对定瓷的高度赞美,足以见证定窑器那份深入人心的纯粹。而乾隆咏定窑御题里有“古香古色雅宜心,宋定名陶器足珍”的诗句,充分展示了定窑古朴自然的一面。此番有幸邂逅三套定州窑器,它們既有造型上的各异之处,也具备精神上的共同之
期刊
此番品鉴的主角是两种茶品:漳平水仙和水金龟。  漳平水仙产自福建漳平,是闽西乌龙茶的佼佼者,属世界独一无二的方块紧压乌龙茶;  水金龟产自闽北武夷山,属于赫赫有名的四大名丛之一,有着霸气的岩骨花香。  从茶友处收集漳平水仙和水金龟各三款,分两场进行对比品鉴。  品鉴现场请来原福建省茶科所所长陈荣冰先生作为专家指导。陈先生说:“从漳平水仙开始吧,由淡到浓,这样不影响品评结果。”    漳平水仙篇  
期刊
谈起紫砂壶的造型审美,我们不得不谈明代文化对艺术品的影响,晚明时期简洁大气的造型之风,让许多艺术品都有一种独特的线条气韵。明末江西文人徐世溥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不无惆怅地回忆起晚明万历年间的文化盛况,并罗列赵南星、顾宪成、海瑞的道德风节,董其昌的书画,徐光启、利玛窦的历法,汤显祖的词曲,李时珍的本草以证明“天下文治”之“响盛”,甚至赞扬说:“时氏之陶,顾氏之冶,方氏、程氏之墨,陆氏攻玉,何氏刻印,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