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倡导孩童读经呢?因为二三岁至十四五岁的孩童,物欲未染,耳濡目染,先入为主,潜移默化,陶冶心性,开启智慧,蒙以养生。十四五岁以前的孩童,对知识的吸附力犹如海绵吸水一样,极为强大。
由于现在的小朋友受到电视、电脑的污染相当的严重,我们对抗这两种传媒的污染,可以积极地采取全家一起读经的方法来防范,不但意义非凡,而且陶冶性情就在读经中。借着潜移默化,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会透过经典、义理的熏陶而逐渐变化气质,诚如古人所言:“读书无非在变化气质而已”。父母率先以身作则,则子女焉有不效仿之理?所以这是最好的修学方法,也是奠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读经的好处:以品格的熏陶为首要,而语言能力、记忆力、专注力的提升也同时达成。
读经要不要背?
我们来思考一下,凡事如果有求,就会感到很痛苦,不论大人或小孩,设立某种目标后就要非常尽力,要特别经过训练才能达到。往往觉得学习是一种困难和压力,那么我们读经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减少学生的挫折和排斥呢?要经常地读诵、熟读,透过这样的方法,经义、经文就可以顺畅而自然地吸收和背诵下来。这是因为人的耳朵最利。举例来说,听一首歌10遍以后就耳熟能详了。如果每天读经10遍,一周能读70遍,70遍后就会很自然地记下来,即使记不下来,也可以朗朗上口。所以读经要鼓励学生每天读,如果父母亲子一起共读,那是最好不过了。
家庭的有效配合
读经不应该只有小朋友读,应该是全家一起来读。如果家里的成员由父母带领在饭后拨出30-60分钟共同读诵,一年的时间可以把《论语》完全背下来。谚云:“半部论语治天下”,父母读后若能深入义理,无论处事还是待人都会更加练达,对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进行都有很大提升作用。
作为童蒙养正的基础,最好的莫过于《弟子规》,如将其每一句都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就打好了圣学做人的根基,而后再读其他的圣贤典籍:如《三字经》、《孝经》、《大学》、《论语》、《中庸》、《孟子》、《老子》、《庄子》、《礼记》、《易经》等。
在社会每个角落都有“诵读经典班”,是我们的理想。古人说:“易子而教”,自己单独教自己的子女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在这个反对传统的社会里,单独用传统的教材教法,一时会令儿童觉得很陌生,难以适应,甚至反抗。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要教自己的儿女,连他人的儿女一起教,与其一家独乐独学,不如大家众人一起来读。意思也就是:要开成一个“诵读经典班”,则儿童读书有伴,其兴趣将加大,而且参与的人多了,也较易形成风气,对社会造成较快较大的影响。
你如想开一个诵读经典班,其步骤可以参考如下的解说:
第一步:宣导理念。因为儿童无自主力,所以要诵读经典必由家长的认同,而现在认识诵读经典理念的人并不多,因此宣导理念是很必要的。宣导理念的方法很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我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VCD。
第二步:选定地点。古人说:“道场,道场,有道就有场”开诵读经典班,只要有意愿,地点几乎无所限制,不论讲堂、课室、办公室、会议室、客厅、甚至是床上、树下,都可以做为诵读经典教学的地方。不一定须要黑板,也不一定须要桌椅,只要人人有一本书或一份资料,甚至不须要任何资科,只要互相听到声音,就可以开始教“诵读经典”。现在已响应诵读经典教学活动而开班的有数百处,其中包括各种文教基金会、学校全体或个别班级、社区活动中心、宗教团体、公寓大楼办公室、安亲班、才艺中心、私人家庭等,几乎任何一种单位,任何一个地方,皆可开成一个诵读经典班,而让弦歌飘送城乡处处。
第三步:招生。如系学校全校或全班诵读经典,只要与家长沟通共识即可,就不会有招生的麻烦。如只是作为学校的团体活动或一般人士在社会开班,则可用口头面邀方式招生,也可用书面招生。招生的对象可以不必限制年龄,因为诵读经典可以混龄教学,自幼稚园中班起至小学六年级都可以。因为中班以前,尚未有教室上课的经验,恐怕坐不住(小班以下乃至二、三岁幼儿也是可以诵读经典背诵的,但较不适合混龄教学,若在幼儿园或幼稚园中由老师团体带读,或由家长自行个别教比较适当。)而升上国中后,时间也少了,心理也变了,比较不易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当然,也有特例,国中高中而想读的,我们更加欢迎。甚至成年人也可以一起来读,许多家长即陪著儿童来读,而且也跟著背得很起劲。所以诵读经典班的招生不会太困难,只要说动五六个家庭,就约有十来个儿童,再加上陪读的家长,就很热闹了。
已在别处读过的,还可以再来报名重头读起,因为诵读经典不是学数学,算过就好,诵读经典倒像欣赏艺术,如一首精湛的音乐,听了可以再听,演奏了可以再演奏,愈熟愈好。反过来说,诵读经典教学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也容许新生插班,因为论语如能治天下,读上半部和下半部皆一样可治天下,好像音乐先听贝多芬或先听莫札特是没太大差别的。
第四步:聘请教师。教儿童诵读经典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听过演讲,或看过本小册说明,几乎任何人都可教诵读经典,所以教师的来源应不缺乏。譬如说在学校教诵读经典,老师是现成的,或者教自己班级,或者教团体活动,如能深切体认诵读经典对文化教育的重要,应是义不容辞的,何况可以把诵读经典当作一种有趣的课外游戏来做,就不会有增加负担的感觉了。又如果认识到教儿童读了经,对这些儿童有一辈子的好影响,自己在教的同时也受到益处等等,学校老师中,应很容易找到有愿意教诵读经典者才对。如果是社会民间所组的诵读经典班,则可以聘请学校老师兼任,或由家长出任教师,因为如果自己的子女也在诵读经典,那么本来就须陪读的,出来担任教师也不会更费时间,何况自己的子女在这情况下可能会学得更好,而且教诵读经典不仅对社区亲朋有贡献,自己也有大进步,何乐而不为呢?我们鼓励大家出来教诵读经典,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敦亲睦邻的社区服务,很好的自我成长。此外也可请退休银发族担任教师,不但深具“文化薪传”的意义,此老人与儿童玩在一起,正好忘老返童,延年益寿。另外,家长也可以利用每天早晨陪小孩到校后,在儿童的早自习时间里协助老师教诵读经典,这样不仅是自己的孩子受益,别人的孩子也受益,而且也协助了老师,协助学校,自己也有多方面的成长,是最有价值的“爱心妈妈”、“爱心爸爸”。
虽然诵读经典教师不须有特别的才学,但基于“经典教育”之本性,凡“诵读经典”的教学者须要保有正确的文化心态,以濡染儿童具有宽广的文化心灵。兹举出诵读经典教师应有的“见识”如下:
⊙凡“诵读经典”,虽以经典为主,但并不排斥阅读其他书籍,反而要多鼓励各种课外阅读。诵读经典的儿童,由于语文能力的增强,往往可以开启广泛的阅读兴趣,应多加鼓励,使养成读书习惯。
⊙凡“诵读经典”,虽以古文为主,但并不排斥白话文,并且相信由于古文能力的增强,必大有助于其白话文的鉴赏与写作。
⊙凡“诵读经典”,虽以中国文化为主,但并不排斥西方文化,并且期待由于理性的开发,而更有能力去吸收融贯西方文化。诵读经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一个人,自小有这种大心量大志愿。
⊙凡“诵读经典”,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排斥理解,并且希望由于深沉的酝酿,而有助于其思想的缜密。
最后要请特别留意的是:诵读经典虽只是属于课外补充教学,每天平均只花了二三十分钟,但对其各方面的智能有甚大的强化效果,其他的功课很快跟着会有明显的进步,家长或老师不要让他花太多时间在功课上打转,而要他赶快多吸收课外的知识技能,或者加多其诵读经典课程。也就是要让他学些有用有价值的东西,以免浪费其生命。(现在国小老师上课所教,家庭作业所派,大体是以照顾中下程度的学生为标准,所以高材生在上课中往往所得甚少,家庭作业的抄写对他来说更无意义,这种浪费是很可怜的。不过老师为了全班教学,也是无奈的。解决的办法是分层级派作业,有些诵读经典儿童的家长要求老师让他的孩子以“背经”代替写作业或背课文,而老师居然也答应,这真是一个好现象。可供天下父母老师参考。
第五步:开始教学。开始教学也是很简单的,不必要有开场白,只要说:“各位小朋友,打开书,跟我念!论语......,学而第一......,第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念完一次,再一次,这样就开始诵读经典的教学了,念完一段,念下一段,不必要讲解,讲解往往带给老师压力,儿童听不懂会减低兴趣,而且等于浪费时间。但如果教师有能力有兴致,或某些章节可以当作随机生活指导的,或高年级可以听懂一些了,略为讲说也是可行的。但讲解不是诵读经典班最主要的目的,儿童读多了,他自然会了解。如果有儿童或家长特别要求要了解,而老师没有信心没有能力讲解,这时请老师不必有挫折感,因为我们这几代的语文能力不好,是被牺牲的,在此更可见教子弟诵读经典的重要。如真有高年级想了解文义,可以请他自己去看坊间的翻译本,但也应劝他不要太认真,看得懂的地方就好,看不懂的地方,就算了,以后再说,经典的学习不像科学知识的死煞,科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求懂,而且要懂得很清楚,但经典的性质不同,不可搅混。经典贵在有无穷活转的内涵,对经典保持一种似懂非懂的深远的敬重之感也是好的,如果一味为了让他懂,浅白而解之,可能反而使他忽而玩之,以为天下道理只不过尔尔,大大斲伤了他的慧根,此所以古人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也。所谓“了了”,就是什么都好像懂的样子,能言善辩,好抬杠而自以为是,这种态度不是很好的,而现代家长却很喜欢,此所以社会上浮薄之人渐多的缘故,须及早防范,不要随便养成这种习性。
第六步:乐观坚定,长期办下去。诵读经典班的开办很简单,而持续下去也很简单,只要尽力做到以下几点建议即可:第一,要体贴人性人情。一般人往往随时代而走,在诵读经典风气未打开以前,赞同的人是不多的,只要有三两同好即应满足,不要有孤独感。第二,要了解儿童个别差异,不要要求每个儿童的表现都如人意。通常的状况是十分之三会自动喜欢读,十分之三会反抗到底,十分之四是可有可无,鼓励即进,不鼓励即退。这是很自然的教育心理统计曲线。我们只要不辜负前面十分之三,而鼓励中间十分之四就很多了,当然能鼓动得了后面十分之三更好,但切勿因此太累太失望,以致全盘放弃。后面十分之三或许有别样发展也是好的,不一定非天下人都马上来诵读经典不可。第三,要激起家的关心。儿童诵读经典成功的关键在于家长的鼓舞和督导,尤其是刚开始的三个月,教师必须常常提醒家长诵读经典的重要,每次下课后,须吩咐家长:“督导你的孩子每天读二十分钟到三十分钟,注意,是“每天”!“如果家长不负责任,”“假民主”,只抱著“让孩子试看看”的心情,大部分是不会成功的。有些家长说“忙”,不愿花精神督导,其实,他不知道,这时认真督导三个月诵读经典,等他上路了,则一辈子不用为这小孩担心,是一种花费最小而收益最大的教育投资。这些观念,要常常说给家长听。第四,要有坚持的勇气。开了三个月后,人数少了一半,是很正常的,继续办下去,又会渐渐有人来插班,回复原来的盛况。澎湖马公高中有一位萧丽玲老师,她说澎湖的孩子太可怜了,所以不但自己义务开班教诵读经典,还东奔西走,宣传理念,受了不少挫折,感动许多国小校长和老师,以及地方关怀文化人士,共同努力了一年多,现在澎湖一县已有超过两千位儿童诵读经典,她希望将来全县的八千名小朋友都来诵读经典,则将来澎湖一地不仅文风鼎盛,而且将出大人才来。这便是凭着坚定的信念而推广有成的例子。屏东里港有老夫子才艺班尤老师,开班时八个学生,一年半下来还是八个,但他没有放弃,这便是本着乐观的精神开班有成的例子。我曾说只要还剩下一个人要读,便不可放弃,如此,则无败事。第五,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短视近利,急着求一时之效。人类的幼稚期是很长的,诵读经典见效之日远在十年二十年以外,要善于期待。
由于现在的小朋友受到电视、电脑的污染相当的严重,我们对抗这两种传媒的污染,可以积极地采取全家一起读经的方法来防范,不但意义非凡,而且陶冶性情就在读经中。借着潜移默化,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会透过经典、义理的熏陶而逐渐变化气质,诚如古人所言:“读书无非在变化气质而已”。父母率先以身作则,则子女焉有不效仿之理?所以这是最好的修学方法,也是奠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读经的好处:以品格的熏陶为首要,而语言能力、记忆力、专注力的提升也同时达成。
读经要不要背?
我们来思考一下,凡事如果有求,就会感到很痛苦,不论大人或小孩,设立某种目标后就要非常尽力,要特别经过训练才能达到。往往觉得学习是一种困难和压力,那么我们读经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减少学生的挫折和排斥呢?要经常地读诵、熟读,透过这样的方法,经义、经文就可以顺畅而自然地吸收和背诵下来。这是因为人的耳朵最利。举例来说,听一首歌10遍以后就耳熟能详了。如果每天读经10遍,一周能读70遍,70遍后就会很自然地记下来,即使记不下来,也可以朗朗上口。所以读经要鼓励学生每天读,如果父母亲子一起共读,那是最好不过了。
家庭的有效配合
读经不应该只有小朋友读,应该是全家一起来读。如果家里的成员由父母带领在饭后拨出30-60分钟共同读诵,一年的时间可以把《论语》完全背下来。谚云:“半部论语治天下”,父母读后若能深入义理,无论处事还是待人都会更加练达,对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进行都有很大提升作用。
作为童蒙养正的基础,最好的莫过于《弟子规》,如将其每一句都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就打好了圣学做人的根基,而后再读其他的圣贤典籍:如《三字经》、《孝经》、《大学》、《论语》、《中庸》、《孟子》、《老子》、《庄子》、《礼记》、《易经》等。
在社会每个角落都有“诵读经典班”,是我们的理想。古人说:“易子而教”,自己单独教自己的子女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在这个反对传统的社会里,单独用传统的教材教法,一时会令儿童觉得很陌生,难以适应,甚至反抗。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要教自己的儿女,连他人的儿女一起教,与其一家独乐独学,不如大家众人一起来读。意思也就是:要开成一个“诵读经典班”,则儿童读书有伴,其兴趣将加大,而且参与的人多了,也较易形成风气,对社会造成较快较大的影响。
你如想开一个诵读经典班,其步骤可以参考如下的解说:
第一步:宣导理念。因为儿童无自主力,所以要诵读经典必由家长的认同,而现在认识诵读经典理念的人并不多,因此宣导理念是很必要的。宣导理念的方法很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我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VCD。
第二步:选定地点。古人说:“道场,道场,有道就有场”开诵读经典班,只要有意愿,地点几乎无所限制,不论讲堂、课室、办公室、会议室、客厅、甚至是床上、树下,都可以做为诵读经典教学的地方。不一定须要黑板,也不一定须要桌椅,只要人人有一本书或一份资料,甚至不须要任何资科,只要互相听到声音,就可以开始教“诵读经典”。现在已响应诵读经典教学活动而开班的有数百处,其中包括各种文教基金会、学校全体或个别班级、社区活动中心、宗教团体、公寓大楼办公室、安亲班、才艺中心、私人家庭等,几乎任何一种单位,任何一个地方,皆可开成一个诵读经典班,而让弦歌飘送城乡处处。
第三步:招生。如系学校全校或全班诵读经典,只要与家长沟通共识即可,就不会有招生的麻烦。如只是作为学校的团体活动或一般人士在社会开班,则可用口头面邀方式招生,也可用书面招生。招生的对象可以不必限制年龄,因为诵读经典可以混龄教学,自幼稚园中班起至小学六年级都可以。因为中班以前,尚未有教室上课的经验,恐怕坐不住(小班以下乃至二、三岁幼儿也是可以诵读经典背诵的,但较不适合混龄教学,若在幼儿园或幼稚园中由老师团体带读,或由家长自行个别教比较适当。)而升上国中后,时间也少了,心理也变了,比较不易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当然,也有特例,国中高中而想读的,我们更加欢迎。甚至成年人也可以一起来读,许多家长即陪著儿童来读,而且也跟著背得很起劲。所以诵读经典班的招生不会太困难,只要说动五六个家庭,就约有十来个儿童,再加上陪读的家长,就很热闹了。
已在别处读过的,还可以再来报名重头读起,因为诵读经典不是学数学,算过就好,诵读经典倒像欣赏艺术,如一首精湛的音乐,听了可以再听,演奏了可以再演奏,愈熟愈好。反过来说,诵读经典教学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也容许新生插班,因为论语如能治天下,读上半部和下半部皆一样可治天下,好像音乐先听贝多芬或先听莫札特是没太大差别的。
第四步:聘请教师。教儿童诵读经典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听过演讲,或看过本小册说明,几乎任何人都可教诵读经典,所以教师的来源应不缺乏。譬如说在学校教诵读经典,老师是现成的,或者教自己班级,或者教团体活动,如能深切体认诵读经典对文化教育的重要,应是义不容辞的,何况可以把诵读经典当作一种有趣的课外游戏来做,就不会有增加负担的感觉了。又如果认识到教儿童读了经,对这些儿童有一辈子的好影响,自己在教的同时也受到益处等等,学校老师中,应很容易找到有愿意教诵读经典者才对。如果是社会民间所组的诵读经典班,则可以聘请学校老师兼任,或由家长出任教师,因为如果自己的子女也在诵读经典,那么本来就须陪读的,出来担任教师也不会更费时间,何况自己的子女在这情况下可能会学得更好,而且教诵读经典不仅对社区亲朋有贡献,自己也有大进步,何乐而不为呢?我们鼓励大家出来教诵读经典,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敦亲睦邻的社区服务,很好的自我成长。此外也可请退休银发族担任教师,不但深具“文化薪传”的意义,此老人与儿童玩在一起,正好忘老返童,延年益寿。另外,家长也可以利用每天早晨陪小孩到校后,在儿童的早自习时间里协助老师教诵读经典,这样不仅是自己的孩子受益,别人的孩子也受益,而且也协助了老师,协助学校,自己也有多方面的成长,是最有价值的“爱心妈妈”、“爱心爸爸”。
虽然诵读经典教师不须有特别的才学,但基于“经典教育”之本性,凡“诵读经典”的教学者须要保有正确的文化心态,以濡染儿童具有宽广的文化心灵。兹举出诵读经典教师应有的“见识”如下:
⊙凡“诵读经典”,虽以经典为主,但并不排斥阅读其他书籍,反而要多鼓励各种课外阅读。诵读经典的儿童,由于语文能力的增强,往往可以开启广泛的阅读兴趣,应多加鼓励,使养成读书习惯。
⊙凡“诵读经典”,虽以古文为主,但并不排斥白话文,并且相信由于古文能力的增强,必大有助于其白话文的鉴赏与写作。
⊙凡“诵读经典”,虽以中国文化为主,但并不排斥西方文化,并且期待由于理性的开发,而更有能力去吸收融贯西方文化。诵读经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一个人,自小有这种大心量大志愿。
⊙凡“诵读经典”,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排斥理解,并且希望由于深沉的酝酿,而有助于其思想的缜密。
最后要请特别留意的是:诵读经典虽只是属于课外补充教学,每天平均只花了二三十分钟,但对其各方面的智能有甚大的强化效果,其他的功课很快跟着会有明显的进步,家长或老师不要让他花太多时间在功课上打转,而要他赶快多吸收课外的知识技能,或者加多其诵读经典课程。也就是要让他学些有用有价值的东西,以免浪费其生命。(现在国小老师上课所教,家庭作业所派,大体是以照顾中下程度的学生为标准,所以高材生在上课中往往所得甚少,家庭作业的抄写对他来说更无意义,这种浪费是很可怜的。不过老师为了全班教学,也是无奈的。解决的办法是分层级派作业,有些诵读经典儿童的家长要求老师让他的孩子以“背经”代替写作业或背课文,而老师居然也答应,这真是一个好现象。可供天下父母老师参考。
第五步:开始教学。开始教学也是很简单的,不必要有开场白,只要说:“各位小朋友,打开书,跟我念!论语......,学而第一......,第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念完一次,再一次,这样就开始诵读经典的教学了,念完一段,念下一段,不必要讲解,讲解往往带给老师压力,儿童听不懂会减低兴趣,而且等于浪费时间。但如果教师有能力有兴致,或某些章节可以当作随机生活指导的,或高年级可以听懂一些了,略为讲说也是可行的。但讲解不是诵读经典班最主要的目的,儿童读多了,他自然会了解。如果有儿童或家长特别要求要了解,而老师没有信心没有能力讲解,这时请老师不必有挫折感,因为我们这几代的语文能力不好,是被牺牲的,在此更可见教子弟诵读经典的重要。如真有高年级想了解文义,可以请他自己去看坊间的翻译本,但也应劝他不要太认真,看得懂的地方就好,看不懂的地方,就算了,以后再说,经典的学习不像科学知识的死煞,科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求懂,而且要懂得很清楚,但经典的性质不同,不可搅混。经典贵在有无穷活转的内涵,对经典保持一种似懂非懂的深远的敬重之感也是好的,如果一味为了让他懂,浅白而解之,可能反而使他忽而玩之,以为天下道理只不过尔尔,大大斲伤了他的慧根,此所以古人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也。所谓“了了”,就是什么都好像懂的样子,能言善辩,好抬杠而自以为是,这种态度不是很好的,而现代家长却很喜欢,此所以社会上浮薄之人渐多的缘故,须及早防范,不要随便养成这种习性。
第六步:乐观坚定,长期办下去。诵读经典班的开办很简单,而持续下去也很简单,只要尽力做到以下几点建议即可:第一,要体贴人性人情。一般人往往随时代而走,在诵读经典风气未打开以前,赞同的人是不多的,只要有三两同好即应满足,不要有孤独感。第二,要了解儿童个别差异,不要要求每个儿童的表现都如人意。通常的状况是十分之三会自动喜欢读,十分之三会反抗到底,十分之四是可有可无,鼓励即进,不鼓励即退。这是很自然的教育心理统计曲线。我们只要不辜负前面十分之三,而鼓励中间十分之四就很多了,当然能鼓动得了后面十分之三更好,但切勿因此太累太失望,以致全盘放弃。后面十分之三或许有别样发展也是好的,不一定非天下人都马上来诵读经典不可。第三,要激起家的关心。儿童诵读经典成功的关键在于家长的鼓舞和督导,尤其是刚开始的三个月,教师必须常常提醒家长诵读经典的重要,每次下课后,须吩咐家长:“督导你的孩子每天读二十分钟到三十分钟,注意,是“每天”!“如果家长不负责任,”“假民主”,只抱著“让孩子试看看”的心情,大部分是不会成功的。有些家长说“忙”,不愿花精神督导,其实,他不知道,这时认真督导三个月诵读经典,等他上路了,则一辈子不用为这小孩担心,是一种花费最小而收益最大的教育投资。这些观念,要常常说给家长听。第四,要有坚持的勇气。开了三个月后,人数少了一半,是很正常的,继续办下去,又会渐渐有人来插班,回复原来的盛况。澎湖马公高中有一位萧丽玲老师,她说澎湖的孩子太可怜了,所以不但自己义务开班教诵读经典,还东奔西走,宣传理念,受了不少挫折,感动许多国小校长和老师,以及地方关怀文化人士,共同努力了一年多,现在澎湖一县已有超过两千位儿童诵读经典,她希望将来全县的八千名小朋友都来诵读经典,则将来澎湖一地不仅文风鼎盛,而且将出大人才来。这便是凭着坚定的信念而推广有成的例子。屏东里港有老夫子才艺班尤老师,开班时八个学生,一年半下来还是八个,但他没有放弃,这便是本着乐观的精神开班有成的例子。我曾说只要还剩下一个人要读,便不可放弃,如此,则无败事。第五,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短视近利,急着求一时之效。人类的幼稚期是很长的,诵读经典见效之日远在十年二十年以外,要善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