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4年全年接待游客數量总计1553万人次,超去年同期,全年旅游收入累计200亿元,较去年同期数据增长20%和23%,冬游西藏的游客也较去年有所增多。[1]2010年全年接待游客数量为685人次,短短四年,旅游人次翻了2倍还多。来西藏旅游的人必去布达拉宫、大昭寺,面对“井喷式”旅游,文物建筑的容量遭到严重挑战。为此,笔者提出西藏重点文物建筑旅游容量开发的措施:首先从“文物建筑”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转型,其次形成文物建筑维修保护专业队伍,再次培养民间传统建筑维修工匠。
【关键词】西藏文物建筑;建筑旅游容量;建筑容量开发
1.拉萨市重要文物建筑的概况
最新数据显示,西藏现已登记各类文物点共4277处,在1424处自治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55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1处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78处属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藏现有世界文化遗产一处三个点,即:布达拉宫及其扩展项目大昭寺、罗布林卡。此外,拉萨市、日喀则市和江孜县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昌珠镇、萨迦镇为历史文化名镇,帮兴村、吞达村、错高村为历史文化名村,八廓街为历史文化名街。[2]
在拉萨市国家级文物景点名单中,文物古建筑的数量占100%(见表1),在3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建筑也有23处,达到一半以上(65.7%)。拉萨市文物建筑以绝对数量优势吸引游客前往。而根据笔者于2011和2013年发放的861份实地调查问卷及对专家的访谈数据统计结果发现,关于拉萨市文物景点旅游,游客很关注其宗教建筑艺术(见表2),[3]包括建筑的宗教性、民族性、时代性,游客更多的是欣赏西藏建筑与内地不同的民族风格及藏传佛教特色,这也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最直接、最深刻的内容。同时,游客对世界级和国家级文物建筑的了解多于对自治区级文物建筑的了解。笔者在网上搜集的博客数据也显示,到拉萨旅游的游客提到最多的也是具有权威性的文物建筑名字,诸如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色拉寺、哲蚌寺等。[4]
2.西藏重点文物建筑旅游容量的保护
2.1必要性
2014年全年接待游客数量总计1553万人次,超去年同期,全年旅游收入累计200亿元,较去年同期数据增长20%和23%,冬游西藏的游客也较去年有所增多。[5]2010年全年接待游客数量为685人次,短短四年,旅游人次翻了2倍还多。来西藏的游客必去之地即为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它们不仅仅因为地理位置,也因为是西藏形象的代表,游客“不到布达拉宫心不死”。
然而面对“井喷式”旅游,西藏文物建筑的容量目前遭到严重挑战。以布达拉宫为例,游客进藏必去布达拉宫,而每天2000人次的控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容量问题,每到旺季,每天上布达拉宫的人次达到4000以上的情况很普遍,再加上每天还有当地信佛群众上布达拉宫朝拜,布达拉宫在超负荷运转。而布达拉宫的参观路线只有一条——前门进,后山下,有东门也不开放给游客,后门也不能上山。整个参观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游客只能进23个殿(包括法王洞),[6]而往往旅游过程中会出现消耗时间的情况,比如游客集中重点殿堂欣赏,部分殿堂参观不了等,23个宫殿能参观完60%,就已经很不错了。以2014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布达拉宫平均每天每小时约要承载1773人,每个人只能在1个小时之内参观完,这就意味着1773人要看完23个宫殿,每77个人集中看完一个宫殿,我们可以依据这个估算的数据来看一下2014年布达拉宫重要宫殿的旅游容量状况(见表)。可见,文物保护势在必行。
2.2西藏重要文物建筑旅游容量开发措施
2.2.1从“文物建筑”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转型
深化和扩展文物的内涵和外延,将文化遗产保护列入文物保护工作中来。逐步重视文物周边的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线路、文化景观、20世纪遗产等新型文化遗产,注重文物建筑的整体性,扩大文物建筑容量。减轻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文物的承载力。
以布达拉宫、大昭寺为主体的拉萨市文物建筑单位应结合当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充实旅游项目,同时重点推出八廓街历史文化名街旅游特色。[7]形成一条龙服务。
2.2.2形成文物建筑维修保护专业队伍
通过正规的中、高等教育和相关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文物保护维修专业技术人员,必要时借鉴国外经验,设立文物建筑保护专业,形成文物保护维修工作的基本队伍。运用先进的技术开发文物建筑尚未开发的部分。以布达拉宫为例,999间殿堂,目前只有23间开发为旅游参观点,利用率仅有2.3%。
2.2.3培养民间传统建筑维修工匠
结合西藏实际,培养民间传统建筑维修工匠,努力让文物单位工作人员尤其是大量的寺院僧人承担起日常维修保护(下转第115页)(上接第16页)工作。注重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密切文物保护工程与当地民众的关系。[8]民间传统建筑维修工匠与专业维修人员不同,他们是真正的维修实践人员。长时间在传统建筑里生活工作,对维修保护工作了如指掌,如果加以专业化培训,可以使旅游过程中对建筑的损耗得到及时修复,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中国西藏旅游网http://www.tibetcn.com/news/2015/01262840.html.
[2]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4-23/6097448.shtml.
[3]王亚欣.当代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
[4]贾振振.四川大学硕士论文.
[5]中国西藏旅游网http://www.tibetcn.com/news/2015/01262840.html.
[6]中国西藏新闻网http://www.chinatibetnews.com/lvyou/2008-01/18/content_74430.h
tm.
[7]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4-23/6097448.shtml.
[8]2011全国两会http://www.sach.gov.cn/sach_tabid_1240/tabid/1242/InfoID/27945/Default.html.
【关键词】西藏文物建筑;建筑旅游容量;建筑容量开发
1.拉萨市重要文物建筑的概况
最新数据显示,西藏现已登记各类文物点共4277处,在1424处自治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55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1处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78处属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藏现有世界文化遗产一处三个点,即:布达拉宫及其扩展项目大昭寺、罗布林卡。此外,拉萨市、日喀则市和江孜县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昌珠镇、萨迦镇为历史文化名镇,帮兴村、吞达村、错高村为历史文化名村,八廓街为历史文化名街。[2]
在拉萨市国家级文物景点名单中,文物古建筑的数量占100%(见表1),在3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建筑也有23处,达到一半以上(65.7%)。拉萨市文物建筑以绝对数量优势吸引游客前往。而根据笔者于2011和2013年发放的861份实地调查问卷及对专家的访谈数据统计结果发现,关于拉萨市文物景点旅游,游客很关注其宗教建筑艺术(见表2),[3]包括建筑的宗教性、民族性、时代性,游客更多的是欣赏西藏建筑与内地不同的民族风格及藏传佛教特色,这也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最直接、最深刻的内容。同时,游客对世界级和国家级文物建筑的了解多于对自治区级文物建筑的了解。笔者在网上搜集的博客数据也显示,到拉萨旅游的游客提到最多的也是具有权威性的文物建筑名字,诸如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色拉寺、哲蚌寺等。[4]
2.西藏重点文物建筑旅游容量的保护
2.1必要性
2014年全年接待游客数量总计1553万人次,超去年同期,全年旅游收入累计200亿元,较去年同期数据增长20%和23%,冬游西藏的游客也较去年有所增多。[5]2010年全年接待游客数量为685人次,短短四年,旅游人次翻了2倍还多。来西藏的游客必去之地即为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它们不仅仅因为地理位置,也因为是西藏形象的代表,游客“不到布达拉宫心不死”。
然而面对“井喷式”旅游,西藏文物建筑的容量目前遭到严重挑战。以布达拉宫为例,游客进藏必去布达拉宫,而每天2000人次的控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容量问题,每到旺季,每天上布达拉宫的人次达到4000以上的情况很普遍,再加上每天还有当地信佛群众上布达拉宫朝拜,布达拉宫在超负荷运转。而布达拉宫的参观路线只有一条——前门进,后山下,有东门也不开放给游客,后门也不能上山。整个参观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游客只能进23个殿(包括法王洞),[6]而往往旅游过程中会出现消耗时间的情况,比如游客集中重点殿堂欣赏,部分殿堂参观不了等,23个宫殿能参观完60%,就已经很不错了。以2014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布达拉宫平均每天每小时约要承载1773人,每个人只能在1个小时之内参观完,这就意味着1773人要看完23个宫殿,每77个人集中看完一个宫殿,我们可以依据这个估算的数据来看一下2014年布达拉宫重要宫殿的旅游容量状况(见表)。可见,文物保护势在必行。
2.2西藏重要文物建筑旅游容量开发措施
2.2.1从“文物建筑”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转型
深化和扩展文物的内涵和外延,将文化遗产保护列入文物保护工作中来。逐步重视文物周边的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线路、文化景观、20世纪遗产等新型文化遗产,注重文物建筑的整体性,扩大文物建筑容量。减轻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文物的承载力。
以布达拉宫、大昭寺为主体的拉萨市文物建筑单位应结合当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充实旅游项目,同时重点推出八廓街历史文化名街旅游特色。[7]形成一条龙服务。
2.2.2形成文物建筑维修保护专业队伍
通过正规的中、高等教育和相关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文物保护维修专业技术人员,必要时借鉴国外经验,设立文物建筑保护专业,形成文物保护维修工作的基本队伍。运用先进的技术开发文物建筑尚未开发的部分。以布达拉宫为例,999间殿堂,目前只有23间开发为旅游参观点,利用率仅有2.3%。
2.2.3培养民间传统建筑维修工匠
结合西藏实际,培养民间传统建筑维修工匠,努力让文物单位工作人员尤其是大量的寺院僧人承担起日常维修保护(下转第115页)(上接第16页)工作。注重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密切文物保护工程与当地民众的关系。[8]民间传统建筑维修工匠与专业维修人员不同,他们是真正的维修实践人员。长时间在传统建筑里生活工作,对维修保护工作了如指掌,如果加以专业化培训,可以使旅游过程中对建筑的损耗得到及时修复,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中国西藏旅游网http://www.tibetcn.com/news/2015/01262840.html.
[2]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4-23/6097448.shtml.
[3]王亚欣.当代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
[4]贾振振.四川大学硕士论文.
[5]中国西藏旅游网http://www.tibetcn.com/news/2015/01262840.html.
[6]中国西藏新闻网http://www.chinatibetnews.com/lvyou/2008-01/18/content_74430.h
tm.
[7]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4-23/6097448.shtml.
[8]2011全国两会http://www.sach.gov.cn/sach_tabid_1240/tabid/1242/InfoID/27945/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