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建立,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再考虑资格证书对课程的要求,形成既满足岗位需求又适应职业资格证书取得需要的理、实结合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描述;实践教学
Abstract: Vocational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course system build, be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occupation, job analysis and job task analysis, then consider the credentials of the course requirements, which satisfy the post demand and adapt to the occupation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for science, real combination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 occupation post; task description; 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E232.5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要与会计职业岗位相适应,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目前一些学院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着课程设置目的不强、课程内容重复和实践教学课时不足等现象。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把握好总体方向,突出实践课的份量。
一、课程体系建立的思路
设置课程首先要进行职业岗位调查与分析,再进行工作任务描述,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
(一)职业岗位分析
经过调查,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可从事的相关职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企业、事业单位的出纳、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岗位,也有部分在企业的内部审计岗位,中介机构的代理记账和审计助理岗位及部分从事金融企业的银行柜员工作。
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会计岗位的需求不同,从整个会计岗位上分析,主要分四个层次,初级会计岗位、中级会计岗位、高级会计岗位和会计相关岗位。
高级会计岗位承担大、中企业事业单位、银行及非银行的金融企业的高级会计师、会计主管、审计和财务分析工作,对专业知识水平要求较高,高职生难以胜任。中级会计岗位的承担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岗位(包括材料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综合及编制报表等具体核算岗位。)及银行及非银行的金融企业有会计岗位、审计岗位和相关管理岗位(信贷、计划等)。小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岗位、会计主管和审计主管。这些具有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便可胜任。初级岗位主要是从事大中型企业的出纳和数据录入工作及企业的核算工作,中职及以上的毕业生便可胜任。
通过上面分析,中级会计岗位群及以下,对学历要求标准不高,一般具备专科学历即可;相对需要人数最多,应是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市场定位的首选。主要岗位有:出纳岗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企业审计及会计管理岗等。
(二)工作任务描述
各职业岗位是通过一定的工作过程完成的,确定岗位后,再分析的各岗位的工作过程、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
如会计核算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开设会计账户;录入余额;试算平衡;业务处理(投入资本业务、物资采购业务、进行生产业务、产品销售业务、经营成果业务、利润分配业务);登记账户(明细账、总分类账);结账;编制报表。
在这些工作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工作任务:
(1)相关环节认知。主要对会计信息产品生产环境认知;生产岗位认知;生产流程认知;生产工艺认知;生产方法认知。具体要求是能正确理解会计信息产品生产活动;能正确认识产品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规程、加工方法;能正确总结会计信息产品的特点。
(2)各要素的核算。资产核算;负债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收入核算;成本费用核算;利润核算。具体要求是能明辨各种经济业务原始单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和合法性;能正确判断各种原始单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性质和类型;能按照会计规范正确计量各种经济业务;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认计量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
(3)税款计算与申报。包含各项税款和各项费用的计算与申报。具体要求是能顺利地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申购等涉税业务;能按照国家税收法规及其他相关政策正确计算应缴纳的各种税费;能熟练运用税收网络申报系统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应缴纳的各种税费。
(4)成本计算。包括成本计算对象确定、成本项目确定、成本计算方法选择、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分析。具体要求是能结合各种产品、劳务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采用灵活合理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能正确编制成本报表;能根据成本报表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
(5)会计报告的编制。会计报表编报、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其他相关信息披露。具体要求是能正确编制会计报表;会选择和披露相关报表附注信息;能及时按照规定采用书面和网络系统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报送财务报告。
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学习领域最后确定出各门课程。
(三)专业资格证书对课程的要求。
设置的课程还要满足取得资格证书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取得的资格证书和需要的相关课程如下表
职业证书 课程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基础、会计法规、会计电算化。
初级会计证书 会计基础、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经济法、会计分岗实训。
会计电算化证书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实训。
计算技术证书 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基本技能实训。
银行从业资格证书 金融与信贷、银行会计。
英语A、B级及四级 大学英语、专业英语。
计算机等级证书 计算机文化知识。
经过分析,按照“校企合作、实境育人、一书多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学习领域组成,依据会计岗位与职业证书的要求制定会计电算化专业学习领域教学计划,
二、 整合相关课程的内容
对形成的课程体系还要进行细致整合,合并相关课程,去掉重复内容,在一些学校的课程体系中有如下专业课程,如下表:
课程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管理会计 财务管理 资产评估 报表分析
课时 124 72 60 72 60 40
具
体
内
容
会计概述 总论 概述 概论 总论 概论
金融资产 产品成本核算概述 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资金时间价值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资产负债表解读
存货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核算 本量利分析原理 筹资管理 资产评估的程序 利润表解读
长期股权投资 品种法 预测分析 项目管理 机器设备评估 现金流量表解读
固定资产 分批法 短期投资决策 证券投资管理 房地产评估 偿债能力分析
无形资产 分步法 长期投资决策 流动资产管理 无形资产评估 营运能力分析
资产减值 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 全面预算 利润分配管理 长期投资评估 盈利能力分析
负债 成本报表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 财务预算 流动资产评估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所有者权益 成本分析 存货决策 财务控制 企业价值评估 综合分析
收入、费用和利润 成本预测、决策与计划 责任会计 财务分析 资产评估报告
财务报表 成本控制与考核 业绩考核与评价
这六门课程共426学时,占了专业课的主体,这些课程有许多内容是重复的。主要重复的内容有货币时间价值; 成本分类及量本利分析; 报表分析; 全面预算;财务控制;预测与决策等。
可把《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整合成一门课程,为《成本与管理会计》。并把货币价值、全面预算等内容只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讲,只需80学时;把《报表分析》课程改为《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需50学时;《财务会计》课程去掉报表编制内容,学时为100学时;《资产评估》课程去掉货币时间价值内容,学时为56学时;《财务管理》课程去掉报表分析内容,课时为62学时。这样,六门课程要比以前减少用近80学时。
三、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要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单项实训是根据培养目标所需岗位基本技能在不同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某一方面或某项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技术”课程进行珠算等级水平训练;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参加全国等级考试水平训练;“基础会计”课程进行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等会计账务处理流程训练;“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重点进行单证处理的训练;“成本会计”课程进行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等等。
综合实训,是在学习几门相关课程后组织的集中实训教学,它要求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完成岗位基本技能训练,以提高职业岗位综合运用能力。本专业开设了“会计模拟实习”、“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等课程。
(二)手算和电算相结合。
在实践课中,重点抓好“会计模拟实习”(手工综合实验课)、“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两门实践课的教学。这两门课程相互承接,构成了一个使学生既能手工操作,又能运用计算机完成从填制凭证到编制报表一整套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操作的系统。
(三)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课内实践是指随堂进行的實训活动。一般在教师讲授、演示和指导下进行,它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课外实践则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既可由教师出题目,也可由学生自选课题独立进行实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已在大部分专业课程中分别安排了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项目。
(四)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
校内实践教学前面已提及。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指到实习基地参观、实习,请基地有关人员现场教学。根据我校学生的组成情况,除学校集中组织的实习活动以外,还提倡、鼓励他们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会关系和资源条件,进行自我实训,学院将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考核。
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特点来进行。
关键词: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描述;实践教学
Abstract: Vocational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course system build, be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occupation, job analysis and job task analysis, then consider the credentials of the course requirements, which satisfy the post demand and adapt to the occupation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for science, real combination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 occupation post; task description; 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E232.5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要与会计职业岗位相适应,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目前一些学院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着课程设置目的不强、课程内容重复和实践教学课时不足等现象。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把握好总体方向,突出实践课的份量。
一、课程体系建立的思路
设置课程首先要进行职业岗位调查与分析,再进行工作任务描述,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
(一)职业岗位分析
经过调查,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可从事的相关职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企业、事业单位的出纳、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岗位,也有部分在企业的内部审计岗位,中介机构的代理记账和审计助理岗位及部分从事金融企业的银行柜员工作。
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会计岗位的需求不同,从整个会计岗位上分析,主要分四个层次,初级会计岗位、中级会计岗位、高级会计岗位和会计相关岗位。
高级会计岗位承担大、中企业事业单位、银行及非银行的金融企业的高级会计师、会计主管、审计和财务分析工作,对专业知识水平要求较高,高职生难以胜任。中级会计岗位的承担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岗位(包括材料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综合及编制报表等具体核算岗位。)及银行及非银行的金融企业有会计岗位、审计岗位和相关管理岗位(信贷、计划等)。小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岗位、会计主管和审计主管。这些具有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便可胜任。初级岗位主要是从事大中型企业的出纳和数据录入工作及企业的核算工作,中职及以上的毕业生便可胜任。
通过上面分析,中级会计岗位群及以下,对学历要求标准不高,一般具备专科学历即可;相对需要人数最多,应是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市场定位的首选。主要岗位有:出纳岗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企业审计及会计管理岗等。
(二)工作任务描述
各职业岗位是通过一定的工作过程完成的,确定岗位后,再分析的各岗位的工作过程、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
如会计核算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开设会计账户;录入余额;试算平衡;业务处理(投入资本业务、物资采购业务、进行生产业务、产品销售业务、经营成果业务、利润分配业务);登记账户(明细账、总分类账);结账;编制报表。
在这些工作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工作任务:
(1)相关环节认知。主要对会计信息产品生产环境认知;生产岗位认知;生产流程认知;生产工艺认知;生产方法认知。具体要求是能正确理解会计信息产品生产活动;能正确认识产品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规程、加工方法;能正确总结会计信息产品的特点。
(2)各要素的核算。资产核算;负债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收入核算;成本费用核算;利润核算。具体要求是能明辨各种经济业务原始单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和合法性;能正确判断各种原始单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性质和类型;能按照会计规范正确计量各种经济业务;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认计量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
(3)税款计算与申报。包含各项税款和各项费用的计算与申报。具体要求是能顺利地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申购等涉税业务;能按照国家税收法规及其他相关政策正确计算应缴纳的各种税费;能熟练运用税收网络申报系统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应缴纳的各种税费。
(4)成本计算。包括成本计算对象确定、成本项目确定、成本计算方法选择、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分析。具体要求是能结合各种产品、劳务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采用灵活合理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能正确编制成本报表;能根据成本报表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
(5)会计报告的编制。会计报表编报、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其他相关信息披露。具体要求是能正确编制会计报表;会选择和披露相关报表附注信息;能及时按照规定采用书面和网络系统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报送财务报告。
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学习领域最后确定出各门课程。
(三)专业资格证书对课程的要求。
设置的课程还要满足取得资格证书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取得的资格证书和需要的相关课程如下表
职业证书 课程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基础、会计法规、会计电算化。
初级会计证书 会计基础、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经济法、会计分岗实训。
会计电算化证书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实训。
计算技术证书 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基本技能实训。
银行从业资格证书 金融与信贷、银行会计。
英语A、B级及四级 大学英语、专业英语。
计算机等级证书 计算机文化知识。
经过分析,按照“校企合作、实境育人、一书多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学习领域组成,依据会计岗位与职业证书的要求制定会计电算化专业学习领域教学计划,
二、 整合相关课程的内容
对形成的课程体系还要进行细致整合,合并相关课程,去掉重复内容,在一些学校的课程体系中有如下专业课程,如下表:
课程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管理会计 财务管理 资产评估 报表分析
课时 124 72 60 72 60 40
具
体
内
容
会计概述 总论 概述 概论 总论 概论
金融资产 产品成本核算概述 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资金时间价值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资产负债表解读
存货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核算 本量利分析原理 筹资管理 资产评估的程序 利润表解读
长期股权投资 品种法 预测分析 项目管理 机器设备评估 现金流量表解读
固定资产 分批法 短期投资决策 证券投资管理 房地产评估 偿债能力分析
无形资产 分步法 长期投资决策 流动资产管理 无形资产评估 营运能力分析
资产减值 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 全面预算 利润分配管理 长期投资评估 盈利能力分析
负债 成本报表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 财务预算 流动资产评估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所有者权益 成本分析 存货决策 财务控制 企业价值评估 综合分析
收入、费用和利润 成本预测、决策与计划 责任会计 财务分析 资产评估报告
财务报表 成本控制与考核 业绩考核与评价
这六门课程共426学时,占了专业课的主体,这些课程有许多内容是重复的。主要重复的内容有货币时间价值; 成本分类及量本利分析; 报表分析; 全面预算;财务控制;预测与决策等。
可把《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整合成一门课程,为《成本与管理会计》。并把货币价值、全面预算等内容只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讲,只需80学时;把《报表分析》课程改为《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需50学时;《财务会计》课程去掉报表编制内容,学时为100学时;《资产评估》课程去掉货币时间价值内容,学时为56学时;《财务管理》课程去掉报表分析内容,课时为62学时。这样,六门课程要比以前减少用近80学时。
三、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要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单项实训是根据培养目标所需岗位基本技能在不同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某一方面或某项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技术”课程进行珠算等级水平训练;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参加全国等级考试水平训练;“基础会计”课程进行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等会计账务处理流程训练;“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重点进行单证处理的训练;“成本会计”课程进行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等等。
综合实训,是在学习几门相关课程后组织的集中实训教学,它要求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完成岗位基本技能训练,以提高职业岗位综合运用能力。本专业开设了“会计模拟实习”、“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等课程。
(二)手算和电算相结合。
在实践课中,重点抓好“会计模拟实习”(手工综合实验课)、“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两门实践课的教学。这两门课程相互承接,构成了一个使学生既能手工操作,又能运用计算机完成从填制凭证到编制报表一整套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操作的系统。
(三)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课内实践是指随堂进行的實训活动。一般在教师讲授、演示和指导下进行,它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课外实践则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既可由教师出题目,也可由学生自选课题独立进行实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已在大部分专业课程中分别安排了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项目。
(四)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
校内实践教学前面已提及。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指到实习基地参观、实习,请基地有关人员现场教学。根据我校学生的组成情况,除学校集中组织的实习活动以外,还提倡、鼓励他们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会关系和资源条件,进行自我实训,学院将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考核。
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特点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