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环境工程建设的因素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自然环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目前环境工程建设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加大对影响环境工程建设的因素的研究力度,以促进环境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关键词:环境工程影响因素建设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环境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来提高环境质量,主要内容是对已污染的环境加以治理与改善,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于我们的生存环境,因此环境工程建设势在必行。推行环境工程建设,可以有效的保护自然环境,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
  一、对环境工程建设的基本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倍受关注。因此,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出现了环境工程这一新兴的学科。学科的确立和发展,直接推动了环境工程建设的实践发展。环境工程建设以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为主要研究内容,根据相关的技术以及管理规则,而开展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强调环境资源的可持续保护,提高环境的质量。在当前的环境工程建设和环境管理过程中,由于环境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需要处理好各个环节的问题,只有从整体层面有效的统筹和规划相关环境问题,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
  二、影响环境工程建设的因素分析
  环境工程建设涉及内容较为广泛,不仅包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同时还包括了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的治理、管理和保护。因此,在环境工程建设的管理和保护中,由于环境工程建设内容的广泛性,影响环境工程建设的因素也较多,现将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分析。
  (一)生态环境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是环境工程建设管理的重点,也是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生态环境具有非可控性、人为难以治理的特点,如自然灾害——水灾、旱灾、地震等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当前,全球的气温开始上升,气候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对我国的环境治理和保护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甚至在某些地区或区域出现了生态资源的破坏和灭绝,导致了环境的恶性循环,以及生态环境系统失衡。
  (二)人为因素
  人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体,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影响着自然环境系统。人为因素导致自然环境系统的破坏,是影响环境工程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占很大比例。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人员出于经济效益的目的,过渡的开发资源,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如传统的煤矿产业集中区,过渡开采出现了地面塌陷,环境系统遭到破坏。另外,由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进而导致了对相关环境的破坏,同时还对相应的自然环境造成重大的污染和破坏。
  (三)生产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相关的生产工程建设随之大力的发展,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自然、经济资源的不平衡,加之各地的发展形式和发展内容的多样性,总体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态不高,如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产业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产业的存在,其生产过程必然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有的地方较为注重扩大生产规模,忽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环境的破坏。
  (四)经济发展因素
  经济发展是以自然环境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的,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搞好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只有这样才能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然而,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人类过于注重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众所周知,环境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在超出环境承载容量的情况下,过渡追求经济发展必然造成环境系统的破坏,进而导致失衡,造成对环境的影响。如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我国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随之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种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五)环境工程自身的因素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之外,环境工程建设自身一些因素也制约着环境建设工程的质量。这些因素包括,环境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环境工程建设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环境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当前,我国环境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相关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环境工程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对于环境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来说需要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分析,面对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其中重点的就是要从环境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出发,进而实现有效的应对和管理。
  (一)加大投资力度,重视环境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对于环境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来说需要一定的投资来进行相关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这方面政府以及相关的地方部门一定要重视起来,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同时也需要结合相关企业的力量来加大环境工程建设投资,进而为环境工程建设增加筹码,提供良好的保障。在这过程中我们要开展多元化的投资和管理,进而不断的完善环境工程保障体制,对于环境工程的建设来说,它是一项耗资相对较大的建设和管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支持。这就需要多元的力量参与进来,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
  (二)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
  对于环境破坏以及污染的管理问题,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进行制约和监督,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环境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出现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现象一定要及时的进行举报和控制,同时也要结合相关的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管。环境工程的建设需要我们全面加强对环境破坏和污染情况的打击和惩处,只有这样环境工程的建设才能够真正切实有效的开展下去,进而取得相应的效果。
  (三)充分的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做好协调管理
  对于环境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来说,重要的一点就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管理,对于二者来说,他们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统一的。在当前的情况下,有效开展环境工程的建设必然會涉及到一些经济利益,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也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宣传和管理,尤其是环境建设部门以及相关的资源管理部门,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力量来进行妥善处理相关企业发生的利益之争。
  (四)加大技术的革新
  对于环境工程的建设来说,它需要一定的技术力量进行保障支持,尤其是在当前的情况下,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程度日益显现,治理过程的难度也相应增大,所以要想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那就需要不断的提升职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综合治理的高度,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和建设。在进行环境质量检测、运行维护、治理投入力度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研究,从而提升综合治理的水平。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结合当今国内外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进而来实现有效的提升和应用,从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高效治理。
  四、结束语
  总之,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环境质量问题,加强相关的环境工程建设和管理是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的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措施,较好地解决环境破坏和污染的问题。环境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问题,涉及到因素较多,面临的情况也较为复杂,这要求我们就要尽量的展开全面分析和研究,进而找出其相对应的因素加强管理,最终实现人、社会、自然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关于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以及应对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2009,7.
  [2]张国栋:浅析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6.
  [3]裴东伟:环境工程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探究[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4]李静、周玲:关于未来环境工程建设发展的趋势问题分析[J],今日科苑,2008,9
  [5]王环宇:提高环境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探究[J],科技信息,2009,8
其他文献
美国遭到的恐怖袭击事件产生了一整套新词汇。这套词汇在美国2001年度词汇奖中囊括多项奖项。  美国方言学会将本年度词汇大奖授予了9月11日纽约和华盛顿遭受的恐怖袭击事件的缩写"9·11"。  这次评选是1月4日在旧金山举行的美国方言学会年度会议上进行的。这次评选的奖项主要包括最富创造性的词汇、最委婉的词汇和最无礼的词汇等,以及最能体现2001年精神的词汇。  最富创造性的词汇是"自杀性爆炸手
期刊
There have been intensive and continuous research efforts in large-scale controlled assembly of one-dimensional (1D)nanomaterials,since this is the most effecti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形象并不乐观。因此,加强城管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法制化建设、个人素质
养猪补贴政策是国家加大扶持力度的手段,使养殖场(户)直接或间接拿到补助资金,同时也期望能通过补贴引导养猪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2015年我国的农业补贴出现了新的变化,国家决定一改之前普惠制的补贴方式,更倾向于给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规模企业等集中提供补贴,养猪补贴也会随之有所变化。下面小编为大家细数2015年国家发放的各类补贴:  畜禽良种补贴  2015年涉及生猪数量:1652.25万头。
Engineered cells have opened up a new avenue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o achieve specialized biological functions.Nanomaterials,such as silicon nanowires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