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环境及其学情的变化,教学资源和媒介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中历史作为普及历史常识的学科,通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学会反思,进而实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的目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作为具有丰富教育资源的历史学科,怎样有效利用和开发历史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将会对历史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更为重要的保障,本文笔者主要探讨了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意义及方法,希望能对历史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程资源 开发 意义 方法
课程资源作为教学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已经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历史学科教学资源来说,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如历史书籍、文物字画、遗迹遗存、相关的历史影视作品、具有历史依据的人文景观等。而对这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将会对历史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一)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历史学科教学具有自身的特性,使得这一门学科具有丰富的资源,但是传统的教学中把教科书作为唯一一种课程资源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这使得许多学生对历史学习不在感兴趣,而有效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科书以外的资源。
(二)提高趣味性,培养探究性思维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都要求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教科书虽然涵盖的知识点较多,知识体系也比较缜密,但是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勾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想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历史教学必须探究新的教学材料,开发富含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教学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这无论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还是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都是极为有用的。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还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学会思考,可以改变以往那种灌输式和接受式的学习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实现高中历史课程资源有效开发的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人力资源,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不仅决定着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积累、鉴别和利用,其自身也是实施课程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因此,历史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同时,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等都是宝贵的资源。调查显示,目前教师认为自己最需要提高的知识依次是教育科研方法(71.0%)、新课程标准解读(42.7%)、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理论(40.3%)、专业学科知识(20.2%),最需要提高的技能依次是教学反思能力(63.9%)、科研能力(61.5%)、课程资源开发能力(41.8%)。因此笔者认为结合上述调查与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教师应该通过参加各种培训与自修提高自己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不啻是教育内容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革新,只有观念的革新,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才能使学校教育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夯实学科专业知识:包括历史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教学内容拓展、专业发展方向、教学研究、编制历史试卷等等。提高现代教育技能:包括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教学网站、博客等等。增强学术自觉能力:在现实的中学课堂上,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内容由教师组织、整理并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的视野与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视野与高度。教师的视野与高度取决于教师积累的质和量。随着研究材料、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的创新,历史研究不断推陈出新、成果迭出。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了解学术动态,吸收最新成果,深化历史认识。
(二)大力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联系,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等,有利于了解家庭的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社区。社区资源包括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尤其是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少年宫、文化宫、以及人力资源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采取社会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调查本地区交通方式的变化,讨论交通发展对当地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历史遗存。历史遗存包括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利用历史遗存,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通过观看历史音像资料,如《郑成功》、《鸦片战争》等影片,突破时空局限,直接了解中华民族英雄的伟大事迹。革命烈士陵园。通过介绍革命烈士的事迹,参观革命烈士陵园,深切怀念为解放事业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方法,搜集中外历史上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历史人物的资料,分组搜集材料,在主题班会上介绍著名历史人物,如华岗同志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和进行远程教育等,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历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韩省.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途径[J].成功教育,2012(07)
[2]石万山.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江西教育,2011(15)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程资源 开发 意义 方法
课程资源作为教学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已经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历史学科教学资源来说,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如历史书籍、文物字画、遗迹遗存、相关的历史影视作品、具有历史依据的人文景观等。而对这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将会对历史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一)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历史学科教学具有自身的特性,使得这一门学科具有丰富的资源,但是传统的教学中把教科书作为唯一一种课程资源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这使得许多学生对历史学习不在感兴趣,而有效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科书以外的资源。
(二)提高趣味性,培养探究性思维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都要求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教科书虽然涵盖的知识点较多,知识体系也比较缜密,但是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勾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想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历史教学必须探究新的教学材料,开发富含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教学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这无论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还是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都是极为有用的。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还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学会思考,可以改变以往那种灌输式和接受式的学习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实现高中历史课程资源有效开发的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人力资源,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不仅决定着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积累、鉴别和利用,其自身也是实施课程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因此,历史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同时,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等都是宝贵的资源。调查显示,目前教师认为自己最需要提高的知识依次是教育科研方法(71.0%)、新课程标准解读(42.7%)、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理论(40.3%)、专业学科知识(20.2%),最需要提高的技能依次是教学反思能力(63.9%)、科研能力(61.5%)、课程资源开发能力(41.8%)。因此笔者认为结合上述调查与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教师应该通过参加各种培训与自修提高自己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不啻是教育内容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革新,只有观念的革新,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才能使学校教育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夯实学科专业知识:包括历史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教学内容拓展、专业发展方向、教学研究、编制历史试卷等等。提高现代教育技能:包括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教学网站、博客等等。增强学术自觉能力:在现实的中学课堂上,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内容由教师组织、整理并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的视野与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视野与高度。教师的视野与高度取决于教师积累的质和量。随着研究材料、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的创新,历史研究不断推陈出新、成果迭出。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了解学术动态,吸收最新成果,深化历史认识。
(二)大力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联系,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等,有利于了解家庭的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社区。社区资源包括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尤其是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少年宫、文化宫、以及人力资源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采取社会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调查本地区交通方式的变化,讨论交通发展对当地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历史遗存。历史遗存包括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利用历史遗存,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通过观看历史音像资料,如《郑成功》、《鸦片战争》等影片,突破时空局限,直接了解中华民族英雄的伟大事迹。革命烈士陵园。通过介绍革命烈士的事迹,参观革命烈士陵园,深切怀念为解放事业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方法,搜集中外历史上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历史人物的资料,分组搜集材料,在主题班会上介绍著名历史人物,如华岗同志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和进行远程教育等,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历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韩省.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途径[J].成功教育,2012(07)
[2]石万山.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江西教育,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