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腔内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5play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从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行腔内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4例(43条肢体),其中Fontaine分期为Ⅱb期16例,Ⅲ期10例,Ⅳ期8例;泛大西洋协作组织2007年标准分级A级4例,B级8例,C级9例,D级13例。全部患者行CT动脉成像或数字键影血管造影检查后给予腔内治疗,全部患者的病变动脉均行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形加支架植入术,其中9例患者(9条肢体)行股动脉内膜切除联合下肢腔内治疗。

结果

34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100%,1例髂动脉闭塞患者腔内治疗中出现髂动脉破裂,1例患者出现远端动脉穿孔,1例患者术后1周缺血无改善而截肢,1例患者术后3周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1例患者术后4周因肢体远端流出道不畅而致截肢,但截至平面降低。30例患者(38条肢体)平均随访13.3个月,术后6个月3条肢体出现闭塞;12个月4条肢体出现闭塞,24个月4条肢体出现闭塞。

结论

腔内治疗的近期效果良好。在腔内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特殊问题的处理,以防严重并发症并尽可能提高近、远期通畅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0只雄性SD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NaHS(3.2 mg/kg)组,大剂量NaHS(6.4 mg/kg)组,每组60只,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2 h后再灌注,灌注前20 min给予生理盐水或NaHS腹腔注射,术后不同时间点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四氮唑红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和We
目的探讨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对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大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质5(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完全随机化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12 d)、药物对照组(给予YM976灌胃12 d)、模型组(给予丙烯醛雾化吸入12 d)、药物干预组(给予丙烯醛雾化吸入同时给予YM976灌胃12 d),大鼠右肺中叶固定包埋,行HE
目的探讨各节段腰椎间盘退变与矢状面平衡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访资料共126例,其中摄有脊柱全长正侧位片者38例,仅摄有腰椎正侧位者88例,所有病例均摄有腰椎MRI片。采用Image J软件测量以下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1)脊柱参数:矢状面躯干偏移(SVA)、胸椎后凸角(TK)、胸腰后凸角(TLK)、腰椎前凸角(LL);(2)骨盆参数:骨
期刊
目的探讨尿沉渣与干化学联合检测在泌尿系统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对2011年1—12月青岛大学医院第二附属医院526份尿培养标本进行检测,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判断尿白细胞、细菌计数及亚硝酸盐三者单项分析和联合分析在泌尿系统感染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单项指标分析中,细菌计数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细菌培养符合率最高,分别为84.3%、90.5%、
目的观察微小RNA-155(miRNA-155)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定量反转录PCR检测100例肝癌样本miRNA-155表达;Kaplan-Meier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iRNA-155对肝癌复发和预后的影响。结果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原发肝癌45例miRNA-155表达高于55例未复发者(14.94比4.70,P=0.001);高
目的观察肾脏嫌色细胞癌(CRCC)的磁共振(MR)表现及不同大小CRCC间的影像特征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嫌色细胞癌患者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龄24~61岁,平均49岁),共35个病灶。利用GE Advantage 4.4工作站对病变动态增强扫描(3D LAVA序列)信号强度变化和ADC值进行测定,以及对T 1、T2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的应用价值,探讨AS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的显示效果。方法对2011年3至10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16例早期AS及18例慢性腰背痛(LBP)患者进行骶髂关节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测量并比较双侧骶髂关节软骨下骶骨及髂骨骨髓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计算AS患者病灶ADC平均值。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AS及LBP患者ADC值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以P<0.05
目的探讨食管多原发癌的临床表现、胃镜特点、术前诊断率及病理类型。方法1990年1月至2012年4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共确诊食管癌602例,根据Warren诊断标准进行筛查,食管多原发癌共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62±11)岁,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食管多原发癌的临床表现、胃镜特点、术前诊断率及病理类型。结果20例食管多原发癌患者共有45个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