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神圣职责。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被动学习,问题意识淡薄,又怎能创新?因此,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与创新能力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
一、中学生生物课堂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根据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遵循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我校高二年级中任选五个班的学生进行了统一的问卷调查: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较少和很少的占64%,大部分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课堂上的问题65%的认为是由教师提出,只有15%认为是由自己发现;对于同一个生物问题,经常提出与别人不同看法的学生仅占12%,表明大部分学生缺乏创新思维。以上调查结果说明,本校生物教学虽然进行了教学改革,但学生被动学习、问题意识淡薄较普遍,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因此,就目前学校学生问题意识的状况,深入地研究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必要的,也是现实的。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现实的需要,更是生物新课程的要求。
二、目前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已经有一些教育专家开始关注类似于本课题的研究,但是,至今未能深入研究。国外的教育经验不能都适合于国情,有的教学方法只强调某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国内新课程改革刚刚起步,有关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缺乏具体有效的操作途径。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问题解决认识的提高及观念的转变,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渐深入,尤其是对问题解决在数学学科领域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则起步较晚,如缺少对问题意识淡薄的成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对提出的策略进行实验研究,忽视了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创新方面的调查及分析,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发展性评价对问题意识培养的激励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论基础有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还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的主体参与思想、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等,其中核心理论为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
五、实验研究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采用了等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法。本实验选取同一生物教师任教的两个平行班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高二(A)班为实验班,高二(B)班为对照班。高二(A)班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加强问题意识”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高二(B)班按常规进行教学。该实验自变量为教学方法,实验因变量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为了在平时教学中便于评价,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并进行个案研究,对他们进行观察、访谈、座谈,采用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加强问题意识”教学模式包括三个重要环节:观察发现问题、自主构建问题、尝试表述问题。这三个环节是环环相扣、有机联系的整体,每一环节都有其各不相同的功能,是生物教学的一个基本教学程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情况的差异、教学资源的变化加以灵活地运用,三个环节可以反复进行,但结果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螺旋上升。要通过每一环节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实验的基本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培养学生独立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模仿以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深入钻研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创意猜测后提出问题。
在上述的三环节、四阶段基础上,通过实验教学,针对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没机会问、无疑可问、不知怎样问等现象,我们摸索出了如下五条应对策略:
1、 利用“问题储蓄罐”,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
2、 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3、 提倡合作学习,深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4、 开展探究性教学,提供问题意识的土壤;
5、 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问题意识的培养。
六、结论与思考
通过一年的实验教学,在现有的条件下,从实验所获得的素材及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及思考:
1.实验结论
(1)实验教学的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2)实验教学的策略,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3)实验教学的策略,提升了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4)实验教学的策略,融洽了师生关系。
2.几点思考
(1)互动教学以小班为宜。
(2)提高提出问题的质量。
(3)完善教学实验设计。
(4)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
(5)构建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
一、中学生生物课堂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根据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遵循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我校高二年级中任选五个班的学生进行了统一的问卷调查: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较少和很少的占64%,大部分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课堂上的问题65%的认为是由教师提出,只有15%认为是由自己发现;对于同一个生物问题,经常提出与别人不同看法的学生仅占12%,表明大部分学生缺乏创新思维。以上调查结果说明,本校生物教学虽然进行了教学改革,但学生被动学习、问题意识淡薄较普遍,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因此,就目前学校学生问题意识的状况,深入地研究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必要的,也是现实的。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现实的需要,更是生物新课程的要求。
二、目前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已经有一些教育专家开始关注类似于本课题的研究,但是,至今未能深入研究。国外的教育经验不能都适合于国情,有的教学方法只强调某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国内新课程改革刚刚起步,有关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缺乏具体有效的操作途径。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问题解决认识的提高及观念的转变,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渐深入,尤其是对问题解决在数学学科领域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则起步较晚,如缺少对问题意识淡薄的成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对提出的策略进行实验研究,忽视了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创新方面的调查及分析,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发展性评价对问题意识培养的激励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论基础有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还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的主体参与思想、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等,其中核心理论为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
五、实验研究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采用了等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法。本实验选取同一生物教师任教的两个平行班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高二(A)班为实验班,高二(B)班为对照班。高二(A)班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加强问题意识”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高二(B)班按常规进行教学。该实验自变量为教学方法,实验因变量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为了在平时教学中便于评价,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并进行个案研究,对他们进行观察、访谈、座谈,采用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加强问题意识”教学模式包括三个重要环节:观察发现问题、自主构建问题、尝试表述问题。这三个环节是环环相扣、有机联系的整体,每一环节都有其各不相同的功能,是生物教学的一个基本教学程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情况的差异、教学资源的变化加以灵活地运用,三个环节可以反复进行,但结果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螺旋上升。要通过每一环节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实验的基本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培养学生独立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模仿以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深入钻研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创意猜测后提出问题。
在上述的三环节、四阶段基础上,通过实验教学,针对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没机会问、无疑可问、不知怎样问等现象,我们摸索出了如下五条应对策略:
1、 利用“问题储蓄罐”,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
2、 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3、 提倡合作学习,深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4、 开展探究性教学,提供问题意识的土壤;
5、 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问题意识的培养。
六、结论与思考
通过一年的实验教学,在现有的条件下,从实验所获得的素材及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及思考:
1.实验结论
(1)实验教学的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2)实验教学的策略,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3)实验教学的策略,提升了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4)实验教学的策略,融洽了师生关系。
2.几点思考
(1)互动教学以小班为宜。
(2)提高提出问题的质量。
(3)完善教学实验设计。
(4)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
(5)构建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