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本企业财团经过了战前的形成与垄断、战后的解散与再联合和垄断、全球扩张的几大发展变迁阶段。日本企业财团的组织形态的变迁受到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尽管在发展中受到外部因素的强力影响,但日本企业依然未改变紧密联合、协同作战的传统。这对于我国企业如何集团化发展、迅速地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日本企业财团;发展历史;海外扩张
企业集团化有诸多好处,但最重要的还在于规模效应、资源整合、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日本企业集团因其集中联合了综合商社、产业群和主银行等企业,形成了产、供、销、贷一体化的互助功能体系,因而又被一些经济学者称为日本企业“财团”。但国内有些学者对“日本财团”的研究是指日本民法典规定的财团法人,为公益性财团法人。[1]这与本文所研究的日本企业财团大不相同。并且,日本企业财团的组织形态与传统的企业集团有所不同。日本企业财团是综合商社、主银行、生产企业的联合,其独特的形态和运作机制使其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而被称为“不死鸟”。
日本企业财团中的综合商社发挥了强大的情报和导向作用、准确提供全球市场供求信息,帮助生产企业产品输出、进行全球产业布局,是财团的核心;金融企业是敛聚资金的供血站,提供企业发展和应急所需的资金;生产企业联合供应商制造出市场需求的优秀产品。三者各司其职、协同运作,呈现出高效、强劲、抗风险的形态。
日本企业财团经过了战前的形成与垄断、战后的解散与再联合和垄断、全球扩张的几大发展阶段。
一、战前时期———企业财团的形成与垄断
日本战前产业组织的最大特点是财阀。财阀是由一个家族来统治的企业集团,财阀的最高权力机构叫做“总持股公司”,持有其属下企业的股票,控制了庞大的直系公司、准直系公司以及旁系公司,从而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康采恩。[2]如四大财阀中的三井、住友、三菱就是横跨工矿业、商业,并在内部拥有银行的综合财阀,安田虽有银行但在工矿业中没有形成企业联合体。旧财阀大部分起源于明治时期或者更早。三井、住友等是德川时代的富商发展起来的,三菱、安田、大仓、浅野、古河等是由明治政府的特权商人发展起来的。这些财阀在19世纪80年代中叶,廉价收买了政府经营的矿山、工厂,进一步得到发展。一战时期,军事工业等使财阀得到进一步壮大。在1930-1931年的大萧条时期,政府制定了“重要产业统制法”(1931年),强制企业参加卡特尔,强化对产业的控制,企业联合体在各产业中发展起来。[3]财阀多靠商业起家,并与政治紧密联姻,后扩展到了工矿业和金融业,财阀直接干预或支持政治的运行并从中获取特权。所以又有学者称其为“政商”。财阀通过总公司控股的方式,形成了金字塔式势力庞大的“康采恩”。
二、战后恢复时期———企业财团的解散与再联合和垄断
二战后占领军实施经济民主化政策,1945年几大财阀被强制解散。原旧财阀企业所有权集中于家族成员的状况被政府和公众持股代替。1947年制定了“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排除法”,计划分解影响力大的325家公司。后因美苏冷战,美国改变对日本的态度,因而只分解了11家,半途而止。1947年占领军制定了“垄断禁止法”,它比美国的反托拉斯法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内容有:禁止持股公司及企业相互之间持有股份、公司债,禁止负责人兼职,禁止卡特尔等。还建立了公正交易委员会,做为该法律的执行部门。该法律在1949年、1954年进行了修改,也放松了许多限令,即允许企业互相持有股份、公司债以及负责人的兼职,允许不景气卡特尔和合理化卡特尔。垄断禁止法在执行中有所放松,公正交易委员会也并不活跃。
战后日本“财力很薄弱,要迅速地发展事业,企业间必须相互支援。在这种情况下,历来最了解财阀经营优点的财界人士,又重新集结起来,形成了代替旧财阀的另一种形式———企业集团。”“企业的集体化是1955-1965年后产业界的重要课题之一。集体化首先是从旧财阀集团的重新汇合开始的,接着非财阀系统的金融集团为了分一杯羹,也汇集过来了。”“这个新企业集团,没有旧财阀集团那样坚固。因为旧财阀集团有总公司作为持股公司的核心,关于资金、投资、创业以及主要领导人的任免所有大事都由它来主宰,构成一系列的综合企业体制。
而战后的新企业集团,是一种松散的结合,与欧美的康采恩或综合企业的性质不相同。”[4]财阀总部被解体了,没有了统一的上层控股公司,但以银行为中心形成了原财阀系统的企业集团,银行和综合商社在集团内占有重要地位,在集团内的各企业相互持有股份,召开经理会等各种碰头会,相互间交换情报。并且,企业集团内部的相互持股,在客观上对于外国资本的流入形成一道无形的壁垒,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族产业不被外国资本的侵蚀。
战后经过10年的恢复期,从1955年始进入了持续了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从1955年至1972年的年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高达9.3%,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停滞的美国和欧洲,创造了战后高速增长的奇迹。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GNP)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高速增长期也是日本式经营体制确立的时期。以系列企业、控股企业集团为特征的企业模式,以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为代表的就业体制,以中央银行制度为特征的金融中介系统等所谓“日本式”经济体制、制度、惯例等,均在这一时期得到确立。[5]
三、海外投资的发展———全球扩张
20世纪前半期以前,日本处于战后经济恢复阶段,外汇有限,是以有利于出口的形式进行海外投资的,除资源开发投资外,几乎都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出口对象国进行设立海外分公司等的商业投资。进入60年代,由于外汇比较充足,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政策的推出,加之本国天然资源缺乏、劳动力不足和环境恶化等原因,日本对外投资向制造业(尤其是劳动集约型产业、重化工业)方向拓展,投资数量迅速增长。1957-1959年平均每年不到5000美元,但1963-1965年平均达13000万美元,1970年达9亿美元,1973年增长到35亿美元左右。1963-1972年的海外直接投资增长率为45%,进入世界最高行列,达到美国的1/10,英国的1/3。[6]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在1985年以后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1986-1989年度,4年累计为1700亿美元,相当于1985年度以前30年总和的两倍。[7] 四、泡沫经济及其崩溃与企业集团的强劲
1965年以来,由于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不断增加,日美贸易摩擦加剧。1971年美国迫使日元升值,1972年政府实施扩大内需政策,也伴随了激烈的通货膨胀。股市、地价、房产等资产价格等迅速膨胀。1973-1985年期间,平均增长率为3.6%。1987年以后再次实现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达到了“鼎盛时期”。但经济的持续过热,最后发展成为严重的泡沫经济。以政府实施紧缩政策为转折点,1991年初夏,泡沫经济开始崩溃,股市回落、地价下降,日本经济持续处于低迷不振、增长乏力的状态,大批企业倒闭、失业率不断攀升、终身雇佣制的取消等,呈现出经济的不景气,占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之中[8],学术界称之为“失去的二十年”。[9]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出口的扩大,2002年下半年后日本经济缓慢爬出谷底,走向复苏。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三重灾难使日本原本低迷不振的经济雪上加霜。但地震之后,日本企业再次出现了海外并购高潮,截止2011年6月,日本企业用于并购的投资额高达945亿美元,增长率明显超过欧美及亚洲。并多选择M&A方式,重视了投资的速度与效率,日本企业已经认识到全球分散布局及发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性。[10]
五、结语
日本企业财团经过了战前的形成与垄断、战后的解散与再联合和垄断、全球扩张的几大发展变迁阶段。从其历史发展轨迹中可以看到,政治、法律、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都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企业财团的变化。但无论曾经出现怎样的阻碍,日本企业均保持着紧密联合、协同作战的传统,这也是日本企业财团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章小兵.日本财团法人制度研究[J].企业家天地第260页.
[2]王章耀.战后日本经济概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日]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M].毕志恒,关权译,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版.
[4][日]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编,战后日本经济[M].盛继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5]张季风.日本经济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日]斋藤优.日本的对外投资与国际环境.载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编,盛继勤译,战后日本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7]张可喜.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M].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8]张季风.日本经济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9]世界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世界经济年鉴2011/2012,2012年版.
[10]张玉来.震后日本产业:重创、恢复与新趋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出版.
[作者简介]孙利民,副教授,法律硕士学历,工作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法学专业,研究方向:企业法、国际商法。
[关键词]日本企业财团;发展历史;海外扩张
企业集团化有诸多好处,但最重要的还在于规模效应、资源整合、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日本企业集团因其集中联合了综合商社、产业群和主银行等企业,形成了产、供、销、贷一体化的互助功能体系,因而又被一些经济学者称为日本企业“财团”。但国内有些学者对“日本财团”的研究是指日本民法典规定的财团法人,为公益性财团法人。[1]这与本文所研究的日本企业财团大不相同。并且,日本企业财团的组织形态与传统的企业集团有所不同。日本企业财团是综合商社、主银行、生产企业的联合,其独特的形态和运作机制使其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而被称为“不死鸟”。
日本企业财团中的综合商社发挥了强大的情报和导向作用、准确提供全球市场供求信息,帮助生产企业产品输出、进行全球产业布局,是财团的核心;金融企业是敛聚资金的供血站,提供企业发展和应急所需的资金;生产企业联合供应商制造出市场需求的优秀产品。三者各司其职、协同运作,呈现出高效、强劲、抗风险的形态。
日本企业财团经过了战前的形成与垄断、战后的解散与再联合和垄断、全球扩张的几大发展阶段。
一、战前时期———企业财团的形成与垄断
日本战前产业组织的最大特点是财阀。财阀是由一个家族来统治的企业集团,财阀的最高权力机构叫做“总持股公司”,持有其属下企业的股票,控制了庞大的直系公司、准直系公司以及旁系公司,从而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康采恩。[2]如四大财阀中的三井、住友、三菱就是横跨工矿业、商业,并在内部拥有银行的综合财阀,安田虽有银行但在工矿业中没有形成企业联合体。旧财阀大部分起源于明治时期或者更早。三井、住友等是德川时代的富商发展起来的,三菱、安田、大仓、浅野、古河等是由明治政府的特权商人发展起来的。这些财阀在19世纪80年代中叶,廉价收买了政府经营的矿山、工厂,进一步得到发展。一战时期,军事工业等使财阀得到进一步壮大。在1930-1931年的大萧条时期,政府制定了“重要产业统制法”(1931年),强制企业参加卡特尔,强化对产业的控制,企业联合体在各产业中发展起来。[3]财阀多靠商业起家,并与政治紧密联姻,后扩展到了工矿业和金融业,财阀直接干预或支持政治的运行并从中获取特权。所以又有学者称其为“政商”。财阀通过总公司控股的方式,形成了金字塔式势力庞大的“康采恩”。
二、战后恢复时期———企业财团的解散与再联合和垄断
二战后占领军实施经济民主化政策,1945年几大财阀被强制解散。原旧财阀企业所有权集中于家族成员的状况被政府和公众持股代替。1947年制定了“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排除法”,计划分解影响力大的325家公司。后因美苏冷战,美国改变对日本的态度,因而只分解了11家,半途而止。1947年占领军制定了“垄断禁止法”,它比美国的反托拉斯法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内容有:禁止持股公司及企业相互之间持有股份、公司债,禁止负责人兼职,禁止卡特尔等。还建立了公正交易委员会,做为该法律的执行部门。该法律在1949年、1954年进行了修改,也放松了许多限令,即允许企业互相持有股份、公司债以及负责人的兼职,允许不景气卡特尔和合理化卡特尔。垄断禁止法在执行中有所放松,公正交易委员会也并不活跃。
战后日本“财力很薄弱,要迅速地发展事业,企业间必须相互支援。在这种情况下,历来最了解财阀经营优点的财界人士,又重新集结起来,形成了代替旧财阀的另一种形式———企业集团。”“企业的集体化是1955-1965年后产业界的重要课题之一。集体化首先是从旧财阀集团的重新汇合开始的,接着非财阀系统的金融集团为了分一杯羹,也汇集过来了。”“这个新企业集团,没有旧财阀集团那样坚固。因为旧财阀集团有总公司作为持股公司的核心,关于资金、投资、创业以及主要领导人的任免所有大事都由它来主宰,构成一系列的综合企业体制。
而战后的新企业集团,是一种松散的结合,与欧美的康采恩或综合企业的性质不相同。”[4]财阀总部被解体了,没有了统一的上层控股公司,但以银行为中心形成了原财阀系统的企业集团,银行和综合商社在集团内占有重要地位,在集团内的各企业相互持有股份,召开经理会等各种碰头会,相互间交换情报。并且,企业集团内部的相互持股,在客观上对于外国资本的流入形成一道无形的壁垒,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族产业不被外国资本的侵蚀。
战后经过10年的恢复期,从1955年始进入了持续了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从1955年至1972年的年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高达9.3%,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停滞的美国和欧洲,创造了战后高速增长的奇迹。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GNP)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高速增长期也是日本式经营体制确立的时期。以系列企业、控股企业集团为特征的企业模式,以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为代表的就业体制,以中央银行制度为特征的金融中介系统等所谓“日本式”经济体制、制度、惯例等,均在这一时期得到确立。[5]
三、海外投资的发展———全球扩张
20世纪前半期以前,日本处于战后经济恢复阶段,外汇有限,是以有利于出口的形式进行海外投资的,除资源开发投资外,几乎都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出口对象国进行设立海外分公司等的商业投资。进入60年代,由于外汇比较充足,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政策的推出,加之本国天然资源缺乏、劳动力不足和环境恶化等原因,日本对外投资向制造业(尤其是劳动集约型产业、重化工业)方向拓展,投资数量迅速增长。1957-1959年平均每年不到5000美元,但1963-1965年平均达13000万美元,1970年达9亿美元,1973年增长到35亿美元左右。1963-1972年的海外直接投资增长率为45%,进入世界最高行列,达到美国的1/10,英国的1/3。[6]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在1985年以后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1986-1989年度,4年累计为1700亿美元,相当于1985年度以前30年总和的两倍。[7] 四、泡沫经济及其崩溃与企业集团的强劲
1965年以来,由于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不断增加,日美贸易摩擦加剧。1971年美国迫使日元升值,1972年政府实施扩大内需政策,也伴随了激烈的通货膨胀。股市、地价、房产等资产价格等迅速膨胀。1973-1985年期间,平均增长率为3.6%。1987年以后再次实现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达到了“鼎盛时期”。但经济的持续过热,最后发展成为严重的泡沫经济。以政府实施紧缩政策为转折点,1991年初夏,泡沫经济开始崩溃,股市回落、地价下降,日本经济持续处于低迷不振、增长乏力的状态,大批企业倒闭、失业率不断攀升、终身雇佣制的取消等,呈现出经济的不景气,占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之中[8],学术界称之为“失去的二十年”。[9]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出口的扩大,2002年下半年后日本经济缓慢爬出谷底,走向复苏。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三重灾难使日本原本低迷不振的经济雪上加霜。但地震之后,日本企业再次出现了海外并购高潮,截止2011年6月,日本企业用于并购的投资额高达945亿美元,增长率明显超过欧美及亚洲。并多选择M&A方式,重视了投资的速度与效率,日本企业已经认识到全球分散布局及发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性。[10]
五、结语
日本企业财团经过了战前的形成与垄断、战后的解散与再联合和垄断、全球扩张的几大发展变迁阶段。从其历史发展轨迹中可以看到,政治、法律、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都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企业财团的变化。但无论曾经出现怎样的阻碍,日本企业均保持着紧密联合、协同作战的传统,这也是日本企业财团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章小兵.日本财团法人制度研究[J].企业家天地第260页.
[2]王章耀.战后日本经济概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日]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M].毕志恒,关权译,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版.
[4][日]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编,战后日本经济[M].盛继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5]张季风.日本经济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日]斋藤优.日本的对外投资与国际环境.载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编,盛继勤译,战后日本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7]张可喜.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M].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8]张季风.日本经济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9]世界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世界经济年鉴2011/2012,2012年版.
[10]张玉来.震后日本产业:重创、恢复与新趋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出版.
[作者简介]孙利民,副教授,法律硕士学历,工作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法学专业,研究方向:企业法、国际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