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岩相古地理学的代表作——《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来源 :地质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jiushishashou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7~1979年,冯增昭教授提出了"单因素作图法"(后来称"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的岩相古地理研究及作图新思路.该思路是对传统的古地理图的挑战和发展.二十多年来,冯增昭教授带领他的研究队伍在岩相古地理学研究的道路上筚路蓝缕,特别是对全国的寒武系和奥陶系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陆续撰写出关于寒武纪和奥陶纪的5部区域性古地理学研究专著及20余篇论文,并最终完成<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
其他文献
测井资料是储层评价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储层参数的计算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解释模型的好坏及解释人员的经验和水平。我国储量计算工作中采用的孔、渗、饱等参数均是
对西昆仑北缘中元古代变质双峰式火山岩中变质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进行Ar-Ar测年,获得角闪石理想的坪年龄为1 050.85&#177;0.93 Ma,黑云母理想的坪年龄为1 021&#177;1.08 Ma.
构造解析表明,现今观察到的中扬子地区中部江汉叠合盆地主体构造格架面貌大体形成于印支-早燕山碰撞造山期;其中,主造山初期前陆盆地发育阶段,盆区东、西部构造形变差异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