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世纪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在德、智、体、美、劳、音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但现实的情况是: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班级,几乎都存在着一部分学习成绩差、道德行为也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后进生”“差生”,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有些学校、领导、老师因种种原因没有过多地帮助、关爱他们,相反地却是冷落、歧视他们;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讲,这是教育不公正、无人情味的表现,也是我们头脑中急功近利思想的体现。而实际上,如果我们老师具备了爱心、宽容、赏识这三种后进生教育中必备而基本的心理,并能在平时的教书育人过程中运用这三种心理多关心、爱护、引导、帮助他们,这些所谓的“差生”,是完全可以成为“好生”的。作为教师,我们应深刻领会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至理名言:“您的教鞭下有瓦特,您的冷眼里有牛顿,您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多一点关爱给他们,少一些嘲讽对他们,教育好这些后进生,引导他们由后进转化为上进,这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也有利于提高整个学校、班级的教育质量,而且对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都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爱心: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因为爱,所以爱。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俄罗斯有句俗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里所谓“难看”的孩子,就是指后进生。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也是作为教师的一种基本素质。我们要特别热爱关心后进生,拿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当一个后进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深深感受和体验到老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完全是为了自己健康成长的时候,就会由尊重老师到对老师产生感情,并转化到乐意听从老师讲道理,努力把老师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动。这里,教师用自己的“爱”感化了学生,从而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最终促使他们进行自我行为修正。
在我带的班级中,每一届都有几个表现不太好的“后进生”,我总是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他们,感化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习上,我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陪着他们一起上夜自修,自修结束后按路程先后把学生一个一个送回家。生活上,我处处照顾他们,如给住校的同学过生日、过中秋节、洗衣被等;给经济有困难的同学买饭菜;等等。慢慢地,学生感受到了我对他的这种特别的爱,从而慢慢地自觉不自觉地改正起了自己原先一些不好的言行举止。
2.宽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俗语说:“出水的荷花有高低”,“人的五指不一齐”。后进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道德行为千差万别,有的自私、有的粗野、有的任性、有的虚伪、有的骄横、有的自卑、有的冷酷、有的无耻、有的孤僻、有的敌视、有的懒散……但一个共同特点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屡教不改。对此,我们要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千万不能因一时的“冲冠一怒”而造成千古恨。面对淘气的学生,面对同样的错误,我们要平等地甚至更偏心地接近和关心后进生,让师生关系处在一种平等、理解、民主的氛围中,在交流中要特别关注他们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呼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而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如班上有个男生经常迟到,找他本人谈了多次,不见效果;跟他家长交流了,也未有起色。我见这学生有意在顶撞,就换了一种方法。每天早上,他一到教室,我就赶紧去食堂买来他爱吃的早餐给他。但他看了看我,没吃;第二天,我又买来给他,他仍看看,低头不响;第三天第四天情况依旧;第五天,我还是微笑着给他,他仍旧不响,但眼神里分明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敌意,我知道,一切将会春暖花开;果然在第六天,他破天荒地早早来到了学校,从此基本上没有迟到过。这里,教师用自己的宽容和爱感化了学生,温暖了他原本孤僻的心。在后进生教育中,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
3.赏识:给你一个自信成长的支点
花蕾渴望阳光,嫩芽渴望雨露,学生心灵的成长更需要呵护。赏识就是人类精神生命的阳光、雨露。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处在成长阶段的中学生,他们更渴望别人对自己的鼓励和赞赏。反过来,外界的批评或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而后进生,他们生活在别人的讥笑和轻视中,得到别人的认同是微乎其微的,更不要说表扬和赞美了。而实际上,他们在内心深处更渴望被人认同、理解和表扬。因此,赏识教育是开启后进学生心灵的钥匙,是促使他们将自身缺点主动改正并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教师通过赏识教育,要以尊重、信任、理解、鼓励的原则来对待后进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帮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要以激励、表扬为手段,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
我们要有一双能发现学生优点长处的慧眼,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处处捕捉后进生身上的各种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他们,帮助他们找回失落的自我,给他们一个自信成长的支点。我们也可以创设赏识的环境,在全班甚至全校营造一种“多看优点,少抓缺点”的氛围,给后进学生一个精神乐观的天空。
总之,赏识引向成功,训斥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是帮助后进生发展自尊、自信和获得自我价值感的动力基础,是使后进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赏识他们,就能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上进。从而快快乐乐地学习,轻轻松松地生活。我想:即使是后进生,在爱的沐浴下也定会长成参天大树,开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花朵。
多年的教书生涯让我相信,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只要对后进生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爱心;少一些牢骚,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骂,多一些赏识。那么,素质教育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
1.爱心: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因为爱,所以爱。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俄罗斯有句俗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里所谓“难看”的孩子,就是指后进生。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也是作为教师的一种基本素质。我们要特别热爱关心后进生,拿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当一个后进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深深感受和体验到老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完全是为了自己健康成长的时候,就会由尊重老师到对老师产生感情,并转化到乐意听从老师讲道理,努力把老师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动。这里,教师用自己的“爱”感化了学生,从而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最终促使他们进行自我行为修正。
在我带的班级中,每一届都有几个表现不太好的“后进生”,我总是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他们,感化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习上,我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陪着他们一起上夜自修,自修结束后按路程先后把学生一个一个送回家。生活上,我处处照顾他们,如给住校的同学过生日、过中秋节、洗衣被等;给经济有困难的同学买饭菜;等等。慢慢地,学生感受到了我对他的这种特别的爱,从而慢慢地自觉不自觉地改正起了自己原先一些不好的言行举止。
2.宽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俗语说:“出水的荷花有高低”,“人的五指不一齐”。后进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道德行为千差万别,有的自私、有的粗野、有的任性、有的虚伪、有的骄横、有的自卑、有的冷酷、有的无耻、有的孤僻、有的敌视、有的懒散……但一个共同特点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屡教不改。对此,我们要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千万不能因一时的“冲冠一怒”而造成千古恨。面对淘气的学生,面对同样的错误,我们要平等地甚至更偏心地接近和关心后进生,让师生关系处在一种平等、理解、民主的氛围中,在交流中要特别关注他们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呼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而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如班上有个男生经常迟到,找他本人谈了多次,不见效果;跟他家长交流了,也未有起色。我见这学生有意在顶撞,就换了一种方法。每天早上,他一到教室,我就赶紧去食堂买来他爱吃的早餐给他。但他看了看我,没吃;第二天,我又买来给他,他仍看看,低头不响;第三天第四天情况依旧;第五天,我还是微笑着给他,他仍旧不响,但眼神里分明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敌意,我知道,一切将会春暖花开;果然在第六天,他破天荒地早早来到了学校,从此基本上没有迟到过。这里,教师用自己的宽容和爱感化了学生,温暖了他原本孤僻的心。在后进生教育中,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
3.赏识:给你一个自信成长的支点
花蕾渴望阳光,嫩芽渴望雨露,学生心灵的成长更需要呵护。赏识就是人类精神生命的阳光、雨露。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处在成长阶段的中学生,他们更渴望别人对自己的鼓励和赞赏。反过来,外界的批评或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而后进生,他们生活在别人的讥笑和轻视中,得到别人的认同是微乎其微的,更不要说表扬和赞美了。而实际上,他们在内心深处更渴望被人认同、理解和表扬。因此,赏识教育是开启后进学生心灵的钥匙,是促使他们将自身缺点主动改正并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教师通过赏识教育,要以尊重、信任、理解、鼓励的原则来对待后进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帮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要以激励、表扬为手段,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
我们要有一双能发现学生优点长处的慧眼,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处处捕捉后进生身上的各种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他们,帮助他们找回失落的自我,给他们一个自信成长的支点。我们也可以创设赏识的环境,在全班甚至全校营造一种“多看优点,少抓缺点”的氛围,给后进学生一个精神乐观的天空。
总之,赏识引向成功,训斥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是帮助后进生发展自尊、自信和获得自我价值感的动力基础,是使后进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赏识他们,就能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上进。从而快快乐乐地学习,轻轻松松地生活。我想:即使是后进生,在爱的沐浴下也定会长成参天大树,开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花朵。
多年的教书生涯让我相信,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只要对后进生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爱心;少一些牢骚,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骂,多一些赏识。那么,素质教育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