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外部干扰已经排除
我国的自主创新一直受到两方面的干扰。一方面主要表现在把科技问题“泛政治化”,无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强调一切都从头做起,强调所谓“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不强调开放的原则,表面上维护民族利益,实际上可能是维护小单位、小团体的利益。这种干扰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举着“爱国主义”的旗帜,动不动给反对者扣上“不爱国”的帽子。另一方面,就是看不到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对我国的封锁和遏制,天真地以为技术交流是互通有无的买卖行为,看不起我国的自主开发能力,把我国科技发展的希望寄托在技术引进上。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国内搞研发成本高于国外,由于技术和资金一样可以流动,关键技术也可以通过引进获得,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技术来源主要应靠外国,当前应该主要抓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先改善产业要素禀赋而不是攻克关键技术,等资金和人才积累多了,才有条件强调自主创新。他们从分析产业比较优势出发,强调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工业对当前经济的重要性是有道理的,但关于国内研发成本一定高于国外、关键技术大部分可以引进的结论是难以站住脚的。
目前,上述两个干扰已经基本厘清,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纷繁复杂的世界环境,我们完全可以排除干扰,立足我们自己的国情,确定我们自己的自主创新战略。
实施自主创新的条件已经具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提升,我国产业结构也不断升级,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在科技全球化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有大量先进技术跨国转移,跨国公司将许多新技术在其全球生产体系内使用。这使得中国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也为中国进一步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一定基础。
目前,我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分工链条加长,装备技术水平不高,这对能源、原材料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虽然这些产业的发展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但从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看,我们不大可能“跨越”这些发展阶段。但我们没有理由走西方发展国家的老路子。而正是这些新的需求为我们提供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大动力,我们完全可以在此期间找到新的发展模式,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走出一条技术推动、资源节约、效率提高的新模式。
经过27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以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突破口的一些条件开始形成。一是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形成。大规模制造能力意味着巨额研发费用能被分摊,从而使自主创新在投入上有了可靠保证,这是产业发展中从事关键技术研发的重要条件。二是配套产业能力提升。较高水平配套产业群的形成,是一些技术复杂、零部件较多的产品在核心技术突破后能够迅速产业化的重要条件。三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提高。四是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得到储备。大力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储备作用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
当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和要素供给,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和约束条件。我们既要看到差距和困难,但更要有发展中的东方大国的雄心壮志。我们既要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准备打持久战,又要积极谋求竞争优势,力争在某些看得准的重要领域尽早实现突破。
抓住机遇,迎头赶上
自主创新不是“开放创新”的对立面。自主创新不排斥开放与集成,集成技术也可以有自主创新。自主创新也不是鼓励从头做起,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也是自主创新的组成部分。“自主开发”不等于自主创新,自主开发的成果不但不一定有知识产权,反而可能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自己的知识产权中也可能包含引用他人的专利权。提倡“自主创新”主要是指应尽量争取避免完全受制于人,减少“路径依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大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发展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受技术控制的程度已到了疯狂的地步。而当时我国的人力物力都不具备,在信息技术和产业急速上升期,我们很难有赶超先进国家的机遇。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产业正面临重大转折,这正是我们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
长期以来,我国信息领域采取的战略基本上是“美国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难以缩小差距。我们的自主创新应选择做与国外不同的信息产品,也就是说,只有立异才能标新。
中国是低成本产品的最大市场,满足我国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信息消费需求是我国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的最大动力,也是我们难得的机遇。信息产品,特别是集成电路和软件不同于汽车等传统产品,往往是研制开发获得第一个可商品化样品难,而以后大批量复制容易,也就是说,研究开发成本对降低产品成本有决定性意义。
我国的自主创新一直受到两方面的干扰。一方面主要表现在把科技问题“泛政治化”,无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强调一切都从头做起,强调所谓“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不强调开放的原则,表面上维护民族利益,实际上可能是维护小单位、小团体的利益。这种干扰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举着“爱国主义”的旗帜,动不动给反对者扣上“不爱国”的帽子。另一方面,就是看不到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对我国的封锁和遏制,天真地以为技术交流是互通有无的买卖行为,看不起我国的自主开发能力,把我国科技发展的希望寄托在技术引进上。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国内搞研发成本高于国外,由于技术和资金一样可以流动,关键技术也可以通过引进获得,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技术来源主要应靠外国,当前应该主要抓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先改善产业要素禀赋而不是攻克关键技术,等资金和人才积累多了,才有条件强调自主创新。他们从分析产业比较优势出发,强调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工业对当前经济的重要性是有道理的,但关于国内研发成本一定高于国外、关键技术大部分可以引进的结论是难以站住脚的。
目前,上述两个干扰已经基本厘清,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纷繁复杂的世界环境,我们完全可以排除干扰,立足我们自己的国情,确定我们自己的自主创新战略。
实施自主创新的条件已经具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提升,我国产业结构也不断升级,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在科技全球化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有大量先进技术跨国转移,跨国公司将许多新技术在其全球生产体系内使用。这使得中国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也为中国进一步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一定基础。
目前,我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分工链条加长,装备技术水平不高,这对能源、原材料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虽然这些产业的发展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但从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看,我们不大可能“跨越”这些发展阶段。但我们没有理由走西方发展国家的老路子。而正是这些新的需求为我们提供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大动力,我们完全可以在此期间找到新的发展模式,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走出一条技术推动、资源节约、效率提高的新模式。
经过27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以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突破口的一些条件开始形成。一是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形成。大规模制造能力意味着巨额研发费用能被分摊,从而使自主创新在投入上有了可靠保证,这是产业发展中从事关键技术研发的重要条件。二是配套产业能力提升。较高水平配套产业群的形成,是一些技术复杂、零部件较多的产品在核心技术突破后能够迅速产业化的重要条件。三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提高。四是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得到储备。大力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储备作用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
当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和要素供给,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和约束条件。我们既要看到差距和困难,但更要有发展中的东方大国的雄心壮志。我们既要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准备打持久战,又要积极谋求竞争优势,力争在某些看得准的重要领域尽早实现突破。
抓住机遇,迎头赶上
自主创新不是“开放创新”的对立面。自主创新不排斥开放与集成,集成技术也可以有自主创新。自主创新也不是鼓励从头做起,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也是自主创新的组成部分。“自主开发”不等于自主创新,自主开发的成果不但不一定有知识产权,反而可能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自己的知识产权中也可能包含引用他人的专利权。提倡“自主创新”主要是指应尽量争取避免完全受制于人,减少“路径依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大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发展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受技术控制的程度已到了疯狂的地步。而当时我国的人力物力都不具备,在信息技术和产业急速上升期,我们很难有赶超先进国家的机遇。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产业正面临重大转折,这正是我们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
长期以来,我国信息领域采取的战略基本上是“美国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难以缩小差距。我们的自主创新应选择做与国外不同的信息产品,也就是说,只有立异才能标新。
中国是低成本产品的最大市场,满足我国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信息消费需求是我国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的最大动力,也是我们难得的机遇。信息产品,特别是集成电路和软件不同于汽车等传统产品,往往是研制开发获得第一个可商品化样品难,而以后大批量复制容易,也就是说,研究开发成本对降低产品成本有决定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