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条山谷,三分地
搭积木的地方,在距离北京市区80千米的铁炉村,这里算得上北京空气指数最好的地区之一。而积木,就是集装箱。4个大男孩,看中了这里的好山好水好民风,租下2500亩山林,租期一直到2047年。他们计划用可移动的集装箱搭建简易又能随时更改的房子,用最简单的方式让人与自然相连。
2015年,初春。残雪还没来得及化去,几个大男孩就来到了山谷里。
动工以前4个人就商量好了风格,设计感是必须的,但又不能太突兀,能与自然完美融合,又要环保舒服。岳亮和张啸吟作为设计师,自然担负起了设计的工作,有多年管理经历的田超则主要负责整个项目的统筹,而对外的一切事物都交给许怀哲处理。
“要致富先修路。”这话虽然直白但也是绝对的道理。4个人看中的这块地,藏在山林里,集装箱又需要运输,所以修路是能否“搭积木”的基础。几个人先铲掉大石块,然后填埋地基,搬来了废石场的碎石,用压路机压平,硬是在山里开出了一条路。虽然粗糙,但汽车、货车能顺利通过,也让“积木”顺利进入。
有了路,有了积木,怎么搭也是一个问题。这片林子,有山、有溪水、有巨大的石头,也有除不尽的杂草和开不完的野花,这些都是山谷的自然风貌,过多人为的破坏反而是浪费。得好好设计,推门才能见山见水,让人在山中藏。
半年后的6月,1号房最先出现在山谷里。它从完全谈不上美感的集装箱,变成了有延伸平台和楼顶露台的“独栋”。过程也真像是“搭积木”一般,把集装箱平接再叠拼在一起,用铁栏杆电焊出楼梯和围栏,用防腐木连接出平台。房子的底部,被架空垫高,既不影响草木生长,又使房子具有防水保温的功能。看上去样貌平平,内里却十分丰富。不仅有通常意义上的卧室、厨房、卫生间,还配有小吧台、阅读区……里面摆放的家具,也是4个人费尽周折比照尺寸淘来,简约但不单调,很有北欧的设计味道。
“虽然这是第一栋实验性的样板房,但我们第一次体验到在自然中感受现代生活的惬意,可以在浴缸中观星,可以躺在床上数星星。”忙碌后的4人,站在1号房里感叹。
四个男人,无数人
有了第一栋,2、3……7栋也跟着“搭”了出来,从原本空无一人的山谷,发展到现在小有规模的集装箱建筑集群。他们请相熟的朋友来山谷体验,开始还有人担心要过几天苦行僧般的生活,到了“别墅”一看:水电全通,还有光纤覆盖。赶紧拿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一边在大自然里流连,一边感叹:这里真是太适合又渴望远离人群,又没法离开现代化生活的“伪隐士”了,简直就是现代社会里的乌托邦。
从山里引来的泉水,过滤后能直接饮用;吃的有山里的野果,也能自己辟地栽种……每栋“积木”之间隔着一定的距离,保持私密但又并不孤立,所以在自家的露天浴缸里泡个澡,也不需要小心提防。北京的冬季,没有供暖设备简直是折磨,4个大男孩在设计时就考虑到这一点,使用地暖和地源热泵采暖。“这里,毕竟是山林,树叶掉了,花草也被雪覆盖了,很有些寂寥之感。但在室内,我们仍然让它保持热力。”有环保人士担心有人的地方,就有污物产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没什么可担心的,我们用生物酶分解处理后直接当成有机肥给附近的村民使用,又是一种循环。”许怀哲对自己搭的积木很满意。除此以外,指纹门锁、投影仪、自动遮阳棚……这些现代生活的标配也都被安装在了搭建好的“积木”里。
“最初的想法无非是几个好朋友寻找一处山谷,过亲近自然的生活,谁知道慢慢地有了更有趣的规划,并一直努力完善着我们的想法。”许怀哲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便干起了众筹。整个集装箱社区,不仅有设计感,更融于大自然,不会显得突兀,就像一块一块积木叠在一起,错落有致。所以计划了大约20个区位,开放给想住在集装箱别墅里的朋友。但不是想来、有钱就行,必须通过朋友引荐还要加上面试。”听上去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但4个大男孩只想与兴趣相投的人做邻居。
一种可能,N种想法
虽然住进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一传十,十传百,仍然有许多人对“积木公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木公社是渴望亲近自然、追求诗意栖息的地方。实行推荐面试制,需由老会员推荐,并由积木公社管委会面试确认是否接纳。根据区位及环境特点设置成39万元、59万元、79万元三个价位(约合每月1000元、1500元、2000元),入住后必须遵守积木公社公约,并签署承诺书。成为会员后,可在专属区域静心修行、文艺创作、待客会所、封闭工作。”这是4个大男孩对自己搭建出来的“积木”的约定。
符合条件的会员,还可以一起参与自己“积木”的设计与搭建,打造自己喜欢的风格。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有了更自我的认识,希望能与周遭环境和人保持适度的距离,但人始终是群居生物,与各种各样的人做邻居,得到的也是生动有趣的生活。加上山谷里四季变化带来的无穷魅力,人们来到这里,收获也播种,发现生活的不同面,也发现身边的美好。而这些小而美的情愫,原本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消磨在了城市的匆匆脚步里,在日复一日的工作里溜走……但在积木公社,一切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有许多家庭申请加入,有人带着小孩来这里亲子互動,也有人带着心爱的宠物让它们自由撤欢,也有人约上朋友逃离城市来这里租住……4个大男孩干脆又开始动手计划设计公共区域。他们把积木图书馆安放在山楂树下,除了藏书的地方,还搭建了大型的舞台,人们不仅可以聚集在一起下厨做饭,公社的每一次聚会也都计划在山楂树下举行:诗歌朗诵、茶修表演、投影电影,或者只是坐下来聊天……生活本来就该是简单且快乐的。那些带着孩子的家庭,也有单独的儿童游乐园,“熊孩子”可以消磨大把精力。“我们计划每年七八月开放烧烤区,大家可以在这个时段享受山野烧烤。甚至还有想法在地势略高的地方搭建山顶会所,远眺山峦……”4个大男孩对这片社区的规划,还有无限的可能,“风景独一无二的星光小屋、大型树屋。”他们还给未来的社区起了响亮的名字“集装箱文创生活园区”,争取让更多都市人不费太多力气,就过上理想的乡居生活。
或许这样的园区正是击中了现代人看似丰富实则脆弱的内心,不需要电子设备,不需要机械化的电器,需要的只是小时候记忆里光脚踩在草丛里的温暖,能让心安宁下来的乌鸣和流水的潺潺声。4个大男孩用他们的创意和双手,在一处普通的地方打造了一处不普通的家园,包容了人们渴望自然的情怀。
搭积木的地方,在距离北京市区80千米的铁炉村,这里算得上北京空气指数最好的地区之一。而积木,就是集装箱。4个大男孩,看中了这里的好山好水好民风,租下2500亩山林,租期一直到2047年。他们计划用可移动的集装箱搭建简易又能随时更改的房子,用最简单的方式让人与自然相连。
2015年,初春。残雪还没来得及化去,几个大男孩就来到了山谷里。
动工以前4个人就商量好了风格,设计感是必须的,但又不能太突兀,能与自然完美融合,又要环保舒服。岳亮和张啸吟作为设计师,自然担负起了设计的工作,有多年管理经历的田超则主要负责整个项目的统筹,而对外的一切事物都交给许怀哲处理。
“要致富先修路。”这话虽然直白但也是绝对的道理。4个人看中的这块地,藏在山林里,集装箱又需要运输,所以修路是能否“搭积木”的基础。几个人先铲掉大石块,然后填埋地基,搬来了废石场的碎石,用压路机压平,硬是在山里开出了一条路。虽然粗糙,但汽车、货车能顺利通过,也让“积木”顺利进入。
有了路,有了积木,怎么搭也是一个问题。这片林子,有山、有溪水、有巨大的石头,也有除不尽的杂草和开不完的野花,这些都是山谷的自然风貌,过多人为的破坏反而是浪费。得好好设计,推门才能见山见水,让人在山中藏。
半年后的6月,1号房最先出现在山谷里。它从完全谈不上美感的集装箱,变成了有延伸平台和楼顶露台的“独栋”。过程也真像是“搭积木”一般,把集装箱平接再叠拼在一起,用铁栏杆电焊出楼梯和围栏,用防腐木连接出平台。房子的底部,被架空垫高,既不影响草木生长,又使房子具有防水保温的功能。看上去样貌平平,内里却十分丰富。不仅有通常意义上的卧室、厨房、卫生间,还配有小吧台、阅读区……里面摆放的家具,也是4个人费尽周折比照尺寸淘来,简约但不单调,很有北欧的设计味道。
“虽然这是第一栋实验性的样板房,但我们第一次体验到在自然中感受现代生活的惬意,可以在浴缸中观星,可以躺在床上数星星。”忙碌后的4人,站在1号房里感叹。
四个男人,无数人
有了第一栋,2、3……7栋也跟着“搭”了出来,从原本空无一人的山谷,发展到现在小有规模的集装箱建筑集群。他们请相熟的朋友来山谷体验,开始还有人担心要过几天苦行僧般的生活,到了“别墅”一看:水电全通,还有光纤覆盖。赶紧拿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一边在大自然里流连,一边感叹:这里真是太适合又渴望远离人群,又没法离开现代化生活的“伪隐士”了,简直就是现代社会里的乌托邦。
从山里引来的泉水,过滤后能直接饮用;吃的有山里的野果,也能自己辟地栽种……每栋“积木”之间隔着一定的距离,保持私密但又并不孤立,所以在自家的露天浴缸里泡个澡,也不需要小心提防。北京的冬季,没有供暖设备简直是折磨,4个大男孩在设计时就考虑到这一点,使用地暖和地源热泵采暖。“这里,毕竟是山林,树叶掉了,花草也被雪覆盖了,很有些寂寥之感。但在室内,我们仍然让它保持热力。”有环保人士担心有人的地方,就有污物产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没什么可担心的,我们用生物酶分解处理后直接当成有机肥给附近的村民使用,又是一种循环。”许怀哲对自己搭的积木很满意。除此以外,指纹门锁、投影仪、自动遮阳棚……这些现代生活的标配也都被安装在了搭建好的“积木”里。
“最初的想法无非是几个好朋友寻找一处山谷,过亲近自然的生活,谁知道慢慢地有了更有趣的规划,并一直努力完善着我们的想法。”许怀哲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便干起了众筹。整个集装箱社区,不仅有设计感,更融于大自然,不会显得突兀,就像一块一块积木叠在一起,错落有致。所以计划了大约20个区位,开放给想住在集装箱别墅里的朋友。但不是想来、有钱就行,必须通过朋友引荐还要加上面试。”听上去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但4个大男孩只想与兴趣相投的人做邻居。
一种可能,N种想法
虽然住进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一传十,十传百,仍然有许多人对“积木公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木公社是渴望亲近自然、追求诗意栖息的地方。实行推荐面试制,需由老会员推荐,并由积木公社管委会面试确认是否接纳。根据区位及环境特点设置成39万元、59万元、79万元三个价位(约合每月1000元、1500元、2000元),入住后必须遵守积木公社公约,并签署承诺书。成为会员后,可在专属区域静心修行、文艺创作、待客会所、封闭工作。”这是4个大男孩对自己搭建出来的“积木”的约定。
符合条件的会员,还可以一起参与自己“积木”的设计与搭建,打造自己喜欢的风格。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有了更自我的认识,希望能与周遭环境和人保持适度的距离,但人始终是群居生物,与各种各样的人做邻居,得到的也是生动有趣的生活。加上山谷里四季变化带来的无穷魅力,人们来到这里,收获也播种,发现生活的不同面,也发现身边的美好。而这些小而美的情愫,原本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消磨在了城市的匆匆脚步里,在日复一日的工作里溜走……但在积木公社,一切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有许多家庭申请加入,有人带着小孩来这里亲子互動,也有人带着心爱的宠物让它们自由撤欢,也有人约上朋友逃离城市来这里租住……4个大男孩干脆又开始动手计划设计公共区域。他们把积木图书馆安放在山楂树下,除了藏书的地方,还搭建了大型的舞台,人们不仅可以聚集在一起下厨做饭,公社的每一次聚会也都计划在山楂树下举行:诗歌朗诵、茶修表演、投影电影,或者只是坐下来聊天……生活本来就该是简单且快乐的。那些带着孩子的家庭,也有单独的儿童游乐园,“熊孩子”可以消磨大把精力。“我们计划每年七八月开放烧烤区,大家可以在这个时段享受山野烧烤。甚至还有想法在地势略高的地方搭建山顶会所,远眺山峦……”4个大男孩对这片社区的规划,还有无限的可能,“风景独一无二的星光小屋、大型树屋。”他们还给未来的社区起了响亮的名字“集装箱文创生活园区”,争取让更多都市人不费太多力气,就过上理想的乡居生活。
或许这样的园区正是击中了现代人看似丰富实则脆弱的内心,不需要电子设备,不需要机械化的电器,需要的只是小时候记忆里光脚踩在草丛里的温暖,能让心安宁下来的乌鸣和流水的潺潺声。4个大男孩用他们的创意和双手,在一处普通的地方打造了一处不普通的家园,包容了人们渴望自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