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ju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侧脑室脑膜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间20例侧脑室脑膜瘤的手术资料.结果20例均获肿瘤全切,其中6例完整切除,14例分块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术区血肿2例,脑室炎4例,失语2例,对侧肢体轻瘫3例.术后随访半年至5年,未见复发.结论CT、MRI是诊断侧脑室脑膜瘤最可靠的方法,血管造影可明确肿瘤的供血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可达到肿瘤的全切除。

其他文献
文化的多元化给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提出了多元文化护理的问题.多元文化护理是护理工作者所面临的实践课题,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挑战.笔者分析了多元文化护理的相关研究,以此提出护理教育要改变教育理念、增加多元文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加快护理教育国际化进程、重视继续教育,以适应多元文化护理的要求。
对369个健康体检的女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其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为23.3%(86/369),40岁以上者检出率明显升高,超重或肥胖是关键因素.提示防治代谢综合征应针对女性的特点,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腭化语音多是由于舌后缩、舌面、舌根上拱使舌腭接触位置后移,在后移的构音点上阻塞限制语音气流而使相应辅音产生变化[1],多见于一些年龄较小的腭裂修复术患儿.术后腭咽闭合运动功能良好,容易出现腭化构音的辅音,多见于齿音和齿槽音,如[s]、[t]、[ts]等,临床检查时常被误听为[k]、[g]、[z][2].腭化构音是功能性语音异常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目前我国西北地区患儿术后的语音训练以家庭训练为主,故其